陈陆文:让企业肩负更多的责任_企业社会责任网_新浪博客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董事长陈陆文的领导下,金广集团展开了一系列快速而有效的行动,并快速做出了捐赠550万元的决定。玉树救灾,折射出了金广一直传承的公益精神,再一次吸引了公众的xx。

  日前,记者就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这一话题采访了一手缔造了总资产40多亿元的四川金广集团董事长陈陆文,从中探索一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内心思考。

  把企业当作事业来做

    金广集团不断稳步发展壮大,陈陆文“企业观”也在不断升华:“10年前涉足企业时,主要想着怎么多赚钱,不赚钱就没法生存下去;现在做企业,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多履行社会责任。”对陈陆文而言,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给予的荣誉、员工的信任,都在转化为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由于父亲的因素,陈陆文从小就受到“经济强国”理念的影响,树立了“产业报国”的决心。1990年3月,年仅24岁的他只身前往乐山市金口河建立了金广集团的{dy}个厂———金广冶炼厂。经过20年的发展,金广集团已经成长为集镍、铬、锰矿开采冶炼及不锈钢制造于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型大企业,成为四川省民营企业20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

  在未来5年到8年内,集团将力争形成年产200万吨不锈钢、60万吨铬铁、10万吨金属镍、10万吨电解锰、60万吨不锈钢基料的生产规模。

  陈陆文不断实践着自己 “产业报国”的理想,自1990年建{dy}个厂起,又先后陆续在峨边、大渡河、沙湾等地投资建厂,不仅为偏远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产业发展,为山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把企业当成事业来做。企业家不要只想着赚钱,置社会效益于不顾,事业成功了不赚钱都不可能。”

  企业壮大了,但陈陆文“以诚信交友,按原则办事,靠本事吃饭,凭良心做人”的人生信条却没有改变,“{zh0}的质量,{zd1}的成本;{zg}的待遇,{zh0}的环境”的目标没有变,“仁本为怀,共栖共荣”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变,反而逐渐地把这些思想观念转化成了金广集团的企业文化,来推动金广更大的发展。他将自己的企业看做是值得一生去追求和经营的事业,不短视,不盲目,常葆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广集团也遭受了重创,产品价格一落千丈。此时,陈陆文最担心的却是他的客户。经过一番思考,陈陆文在一个月内拿出了8000万元来补贴、帮助他的下游客户们度过危机,同时,他及时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并承诺“让每一位忠诚、敬业的金广弟兄有工作干、有工资拿”。陈陆文的这番举动看似吃亏,但他却用这一时的“吃亏”为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但如此,他还收获了员工和客户对金广集团的忠诚。

    “你来了就是我们的兄弟”

  对金广集团的员工,陈陆文有一句很朴实的话:“你来了就是我们的兄弟,我把企业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这也是金广集团的核心理念之一。“一个企业,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发展,企业要健康长久地发展,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员工,换句话说,要想自己过得好,必须让身边的人都过好。”陈陆文的话看似平淡,却有着大智慧。

  10年前,政府要求企业为职工购买社保,陈陆文是四川{dy}批购买全员社保的企业家。当时很多职工岁数大了,如果买社保就要补足其余20年的,陈陆文毫不犹豫,给员工全部补齐。

  2009年,金广的一个员工得了重病危及生命,该员工家庭条件困难,再加上社保可以提供的帮助有限,他得知情况后,{dy}个捐款,并马上动员全集团员工慷慨解囊,为拯救生命献爱心,还就此成立了“金广爱心基金”,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员工,迄今为止,很多员工有难,都会收到爱心基金的捐款,这让受到帮助的员工及家属感动的不得了。

  “我想提倡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他说到。金广集团这股以人为本、互爱互助的企业精神,对金广员工有很强的凝聚力,员工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企业和员工共同分享着发展的成果。

    玉树救灾传承金广公益精神

    金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只温暖了员工,这种公益精神甚至走出了企业,成为了金广集团不断传承、回报社会的公益精神。

  青海玉树的地震发生后,灾情牵动着金广人的心。在地震发生后的{dy}时间,董事长陈陆文即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向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发去慰问电,并表示金广集团将倾力以赴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玉树的工作中。

  地震的消息刚刚传来,金广集团青海镍铬公司的员工就自发组织起来,短短半个小时就筹集到了43393.1元的善款。4月16日,受董事长陈陆文委托,金广集团青海片区总经理许长城参加了“青海省经委国资委暨企业捐款仪式”。集团一次性捐赠550万元人民币,其中现金捐款50万元人民币,用于给灾区采购救灾急需物资,另外将在玉树灾区重建过程中,用500万元重建一所学校。

  天灾无情人有情,金广集团的善举与陈陆文一直坚持办好企业、回报社会的理念分不开,而整个金广集团的公益精神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传承。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陈陆文带领金广集团{dy}时间组织捐款捐物,为灾区运去急需的生活物资,捐赠近200万元现金,80余万元物资,灾后重建中又捐款1300万元修建了一所可容纳近2000名中小学生的“金广学校”。同时,还积极组织人员到各重灾区去宣传,优先招聘灾区的人员到公司来工作。至今,援助工作现仍继续进行着,捐款捐物的总额已超过了2000万元。

  今年,金广集团云南片区下属公司还向遭受旱灾的云南省累计捐款66万元,用于抗旱救灾。

  陈陆文始终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修桥筑路,建敬老院,慰问对外抗战军人,支助失学儿童与孤寡老人,近几年来,金广集团及下属企业已累积向社会捐款3000多万元。

  另外,发展壮大了的金广集团一直没有忘记老少边穷地区的父老乡亲,相继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开设工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倾力环保促进全社会的“多赢”

  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尤其是企业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重大课题。金广集团把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最直接地体现在节能减排上。

  陈陆文说:“我们的行业,就是典型的需要倡导和实施节能减排的企业,集团不断投入资金实施节能减排项目,成立环保攻关小组,走科学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他提出“{zh0}的质量,{zd1}的成本,{zg}的待遇,{zh0}的环境”的四最目标,作为金广长期追求的目标,旨在打造科技{lx1}、重视环保的花园式现代不锈钢企业,努力为当地老百姓和员工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工作环境。

  目前,金广集团的生产废水已经实现了“零排放”,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回收了废液中的贵重金属。集团正在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还有利于节能减排。陈陆文坚定地表示:“一直以来,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采用{zxj}的环保除尘设备,并不断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回收率,进一步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的投入不小,但陈陆文认为这样做值得。他认为节能减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企业不是独立生存的,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节能减排做好了,环境就会更好,企业员工和当地老百姓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这样的“多赢”,企业和企业家,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来自社会、政府以及员工的期盼,总是那么沉甸甸的,甚至让人感到不小的压力。作为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名企业家,这样的压力在陈陆文身上不断转换成了强劲的动力,促使他带领企业和员工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给予全社会更多的回报。

 

 

来源:企业社会责任网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陈陆文:让企业肩负更多的责任_企业社会责任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