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5 23:29:40 阅读1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xx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仅典籍所载,己达三千种以上。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xx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 本草学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zy1}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研究对象和任务:
凡用于xx和预防药品疾病的物质,一般统称为"xx",就来源而言,xx可分为xxxx、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三大类,xxxx是指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以及基本不改变其药理化学属性的加工品。"中药"、"草药"和民族药"除极少数(如铅丹等)为人工合成药外,绝大多数均同xxxx范畴。中药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传统中药是指在全 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xxxx及其加工品。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xxxx及其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辨证施用,一般是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少见或不见于典籍,而且应用地区局限,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及统一的加工炮制规范。民族药则指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区域内使用的xxxx,有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以民族医药理论或民族用药经验为指导,多为自采。自用,或采用巡回行医售药的经营方式。民族药是我国传统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医药学主库,也促进了中药的发展。中药、民间药和民族药三著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用xx面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丰富和延伸了"中药"的内涵,组成了广义的中药体系。
中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xxx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内容很丰富和广泛,所以它和许多药学基础学科及专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学--xxx的医疗作用主要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要研究化学成分,就必须具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知识。不但xxx真伪优劣的鉴定常要用化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就是药用植物的栽培、采收、炮制、贮藏等研究加工,也往往要采用化学的方法来测定在这些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增减和变化。因此,无机化学、有权化学和分析化学也是xxx学的基础课程。
xxx化学--这是研究xxx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以及探讨化学成分的结构和药效关系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和xxx学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使我们对xxx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xxx学的学习有助于xxx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等研究工作者对于xxx具有比较广泛而全面的知识,有利于提取、分离所用原药材进行正确的选择和鉴定,以免发生用错原料而造成徒劳无功或事倍功半等情况。
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讲授祖国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如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以及xx作用与方剂配伍等知识。通过中医学基础的学习,对于中药的临床应用可以有更好的了解,为分析中医xx和xxx制剂的组方设计打下基础。
药剂学--这是研究各种原料xx如何调制成为适于直接应用于病人的xx剂型的一门学科。xxx是调制药剂的一类主要原料,xxx学的学习有助于药剂工作者在制备xxx制剂时更好地选择原料药材及其粉碎方法、粉碎程度、浸出溶剂和浸出方法等等。
药理学一这是研究xx作用原理的一门科学。通过药理学的学习,对于xxx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和用途可以有较深刻的理解。
植物学--因为xxx极大多数来源于植物,所以必须失通过植物学的学习,具有关于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分类系统等知识,才能深刻了解植物药材的来源与宏观的、微观的鉴别特征,在现行教学计划中,把植物学的内容合并在xxx学中,主要是为了精减课程门数,同时也可以说明二者关系的密切性。此外,为了学习动物药和矿物药,将在有关章节中扼要介绍一定的动物学和矿物学基本知识。
中药分类方法:
xxx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xxx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xx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xx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xx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xxxx药,xx,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xx,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xx,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xx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xx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xx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xx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xx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xx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xxx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
1、按xx功能分类,如xx药、清热药、xx药、xx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xxx、含挥发油的xxx、含甙类的xxx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xxx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以采用那一种分类方法比较适宜,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和要求。例如按xx功能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xxx的作用和用途,按药用部分分类便于学习和比较各类药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因而有利于药材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按有效成分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xxx的有效成分及其化学鉴定。采用按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的方法,这是由于同科属的xxx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化学成分和医疗应用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不但便于学习和研究这些共同点,也便于比较它们的特异点,以揭示其规律性,这样,既有利于xxx的鉴定也有利于从同科属动植物中寻找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动植物,以扩大xx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