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31日
感统训练和乐器学习
亲历传说中的感统训练后,小艾和小王子很喜欢,我也觉得像是一堂安排得很紧密的体育课。于是再来。
创办人孙老师给两人安排的课表不太相同,但大致是一样的。
xx,大龙球, 插棍,拍球,跨栏,顶沙袋走,来回跑,后退走,蹦蹦床,平衡木,吊垫。。。
最花时间的是冲滑板。
每项运动定量在五十至一百次。
每次回国,看到如火如荼五花八门的幼教项目就觉得国内人的行动力不一般的强。
反思一下,在法国为什么很少看到这样的训练馆。
原因一是这种训练就算有,应该也是针对特殊人群的 —— 感统失调,(自闭症,多动症,脑发育不xx。。。)是一种xx手段,而很少有家长抱着我这种当体育运动玩的心态。
家长之所以没有这种心态,是因为法国孩子们的游戏场地遍地都是,游戏场里各种运动器械五花八门,无形中就做到了感统训练需要的运动项目,不需要再特别地参加这样的专门训练。
当然,不排除我的孤陋寡闻。
由此想到小艾的练琴房。
在住的小区附近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个琴房, 每次弹半小时左右,两次十五元钱。
而且这样的琴房隔了一条马路还有另一家,可以想象国内孩子的学琴之热。
八月爸说过, 比学乐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爱,感受到音乐的美和魅力 ,并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去。
所以要学会欣赏音乐。
而欣赏音乐可以是随时随地的一种习惯。
我以前担心小艾学了钢琴,久久不练就手生,因为钢琴是一种很笨重的乐器。
甚至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勇气开始她的钢琴学习。
现在看来,至少在国内, 想练琴就有琴练。 物质的限制,在现在的社会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
而且在学琴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名曲的主旋律 ,反过来对于欣赏音乐也是一种帮助。
感统训练和练琴房,弄得不好会成为达到某个另外目的的手段,
但是弄好了,会是综合学习和训练的环节之一。
事物本身没有{jd1}好坏,关键看人的观点和做法。
我也想过带小艾和小王子去翻斗乐,但是他们一定是拣自己晚熟的东西玩,不如在短时间内,让他们接触一些自己没接触过的项目训练。尤其对于观望型的小王子,希望让他在有保护和循序渐进的氛围下体会到尝试新项目是一件有乐趣的事。
至于练琴房,可以让小艾体会到:只要喜欢,时间和环境不是限制自己的理由。
对于一种做法,是接受还是排斥;
是跟风还是自己思考后的选择,
有可能的话,我个人更愿意尝试后再作选择。
好的是:很多新项目都有体验课;
不好的是;体验课也会有危险。先入为主是有害的,人总是喜欢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观点,
带着一种偏见去看,美丑会倒置。
想当然地拒绝也会让自己丧失很多体验甚至机会。
真正需要的是用自己的体验加上自己的思考,不片面地追求事物后面的目的。也不片面夸大事物的功能。
毕竟,感统训练和乐器学习再好,也只是孩子生活中的组成之一。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