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IDAI制作管弦乐队和MIDI流行音乐制作xx不同。
简单的说,流行音乐MIDI强调4大件(鼓、吉他、倍司、键盘),再加点色彩乐器即可完成一个满不错的MIDI伴奏带。因为,这4大件的传统演奏法(很有流动感,并有个性)。年轻的玩MIDI朋友们太熟悉了:鼓(东次答次)、吉他(匡-匡-匡匡)等。。。,这些欧美传过来的经典文化,凡是玩过几天MIDI的朋友都略知一二。但,用MIDI做管弦乐队就不是一个理念了。本人就6年玩MIDI的经验总结的体会如下:
1、MIDI做管弦乐队也强调4大件(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含竖琴、钟琴、钢琴等色彩乐器)、木管组、弦乐组(提琴组)。但是决不能按传统理论(管弦乐法)的方法配置。否则,你会感觉太厚重、不清晰、没有层次。因为,MIDI的采样在着方面的音色是缺少个性的。
2、尽量少用重叠性的乐器,能不用的乐器干脆不用,要更多的突出本件(组)乐器音色的特点。
3、尽量减少纵向的音符,让声音的声场拉宽。
4、强调对比。
5、让音乐流动起来。
6、更加重视低音部的线条和音量(大提琴、倍大提琴)。
7、将铜管视为节奏型的打击乐器(SOLO除外)。
8、学会一点复调知识(哪怕是二声部对位)。不会也不用怕,凭感觉来,不好重来。
要更多的加入到声部中去,形成一个很有个性的线条。
9、和声就不用说了。。。
10、注意每件乐器位置声相的摆位(电视里经常有乐队的全视画面,照搬)。
举例,一首颂歌性的MIDI制作60——70左右的速度。前奏大气磅礴/A段优美抒情/B段高潮迭起:
前奏——先用铜管作出一段和声性的、强有力的节奏型,再加入定音鼓、大镲(或视情加入小军鼓的滚奏与节奏)注意:这是“节奏”也是该段的“灵魂”你把这一段的MIDI弄明白你就完成了前奏80%的工作了/用竖琴将声部用16分音符或32分音符上下流动起来/大提琴、倍大提琴和低音长号重叠一致(倍大提琴尽量降低一个8度)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低音支持/小提琴用两个8度来演奏旋律,可用长笛、双簧管(或单簧管)与之重叠。
以上完成后感觉一下,是不是有点意思或进步了。哈哈。。。
如果还不满意(还想提高一点),接着来:(1)用元号演奏一段复调(对位)声部(这个声部可把大提琴加入重叠,但倍大提琴保持原样),注意一个原则,既:旋律声部密集,元号就是长音、旋律声部是长音,元号流动起来加入几句音符。(2)更难一点了。将前奏分成3段(或更多段)既:先是强奏(如前所叙)、再来一段弱奏(哪怕是一件乐器的独奏)、在是强奏。好了,该段不能再说了,越说越多。。。。
A段(优美抒情段落)——这种段落的伴奏方法太多了,我只介绍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将该段的和声尽量的简单化/先用倍大提琴将整个低音铺满/再在每个变换和弦的开始点,用竖琴以琶音的形式演奏或刮奏/用木管或大提琴或其他你认为合适的任何一种乐器进行复调性演奏(方法,我前面已经谈到),同时也可与旋律同步。总之,要有变化、纵向线条要简单(否则,声部太多,从音量上抢了演唱者的“油”)。这一段,主要强调线与点的结合,不要求太满。
B段与前奏差不多。只是,旋律声部可改为复调。
总之,几句话很难把MIDAI制作管弦乐队方法说清楚,而且,每个高手都有自己的绝招,我只是简单谈点个人体会。
另外说几句:
要想真正作好MIDAI制作管弦乐队,必须努力学习:
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法,这音乐学院作曲系4大件的东西,等你喝足了洋墨水,再加上你原来流行音乐MIDI制作的功底,你一不小心就能出一个大作品,
作管弦乐(02)
乐队中每一件乐器都有自己的音域,超出音域的使用必然产生虚假和失真的结果。不熟悉各种乐器音域的认可以找一本配器法(大书店里都有出售)放在手头作参考。
巴洛克时期的乐队使用“梯田”式的力度,声部或个别乐器的力度作台阶式的改变,常利用声部的进入和退出改变总体力度。海顿和莫扎特以后才有了作为音乐表现手段的渐强渐弱变化,优秀的乐队无论作渐强渐弱的连续变化还是力度的突然改变都很拿手。
第四章 乐器演奏法的模拟(流程3)
经过前几章初级阶段的学习,你已经迈入了MIDI制作的门槛,从本章开始将学习音序制作的高级部分。实际上有很多从事了多年MIDI制作的人也仅仅如此而已,但是他们在音乐创作、配器等方面的功底很过硬,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MIDI技术上的不足。可是这种不足随着时代的不同,作品重量级别的不同将会大大影响他们的作品质量,进而影响他们的制作水平和知名度。
只把一个音乐作品输入到电脑(音序软件)中,不做任何处理,是很难听的,如果能在演奏法模拟、动态(力度)表现、效果器等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和处理,这时的音乐将会大放光彩,变得好听起来,这就是进入高级部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接触的就是乐器的演奏法问题。
很多用电脑(MIDI)来制作音乐的人,都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即乐器的演奏法问题。他们在音序输入时只用合成器把每个声部的音符弹入电脑就算完工了,试想一下:“合成器的键盘怎么能够代替小提琴的弓子和琴弦呢?又怎能代替吉他呢?合成器只能代替接近键盘类的乐器而已。这时,为了使用合成器输入的音序符合小提琴、电吉他等其他乐器的演奏法,就必须将输入的音序做适当的编辑和修改,使其符合乐器的演奏法要求,听起来更加逼真。下面就来分门别类的介绍各类乐器的演奏法,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挑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来介绍,其他的请大家多多参考各类关于乐器法和配器法的书籍。
4.1 弦乐器
4.1.1 弓弦乐器
弓弦乐器的声音形成原理是右手持弓并在琴弦上做各种各样的摩擦使其震动产生声音。所以,弓弦乐器的演奏法主要就是“弓法”。其声音特点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简直是丰富多彩,可包容各种情感,是最赋与表现性的乐器了。
我们以提琴类乐器的常用弓法为准并结合电脑音序制作来说明有关弓法的问题。提琴类的弓法虽然复杂,但主要就包括三大类,即“连弓”、“分弓”和“断弓”。不论是“连弓”、“分弓”还是“断弓”在电脑音序制作中要想达到逼真的效果,就必须做特殊的处理才行,这和真实乐器的演奏是不同的。下面分别讲解。
1、 连弓(Legato)
即在一弓之内奏出两个以上的音的弓法。在乐谱上用连线标记(⌒),每个连线则表示一弓完成。
在电脑音序制作中如何实现逼真的连弓奏法呢?实际上很容易,简单的讲就是把前一个音的“音尾”对齐并超过后一个音的“音头”(即前音之尾与后音之头的距离)。超过多少要根据具体的音色而定。比如有的音色比较“干”,既无“混响”也无“延音”,这时就可多超过一些;而有的音色本身的混响或者延音就很大,这时就少超过或不超过为宜。另外要注意两弓(两个连线)之间的停顿和间隔,并正确的表达乐思。
用音序软件的钢琴卷帘窗来帮助说明这些问题是再好不过了。
2、 分弓(detache)
是把每一个音都用一弓(上弓或下弓)来演奏的弓法。演奏时弓子不离开琴弦,在乐谱上没有弓法标记。(如谱例4-2)
从上面的概念可以看出,分弓因其弓子不离琴弦,所以声音听起来应该是既不“连”又不“断”的效果。在电脑音序制作中如何实现这一效果呢?实际上还是调整前一个音的“音尾”与后一个音的“音头”之间的距离关系,要注意的是你同样需要根据音色而定,并且在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不要动任何音的“音头”。
3、 断弓(staccato)
即把每个音都演奏得轻快而短促,各音之间有适当休止的弓法。断弓根据其“断”的程度还可大致分为“连跳弓”、“跳弓”和“顿弓”。
在电脑音序制作中如何实现“断弓”的效果呢?实际上还是调整前一个音的“音尾”与后一个音的“音头”之间的距离关系,你还是需要根据音色而定,在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不要动任何音的“音头”。但因断弓又分为“连跳弓”、“跳弓”和“顿弓”,所以在电脑音序制作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断弓作出不同的距离。
请注意,如果你的声源是采样器,可能就不必调整上述的弓法了,而直接选择符合这些弓法的音色就行了。可是你还要注意,即使是采样器,你还是要遵循弓法逻辑来进行音序制作的,甚至对某些弓法还要进行处理,特别是连弓。因为即使采样器中选择了连弓的音色,但MIDI键盘是不可能“拉”出提琴的连弓效果的。
另外,弓弦乐器除了上述弓法外,还包括“拨奏(Pizzccato)”、“震音(tremolo)”等等,这些弓法一般在音序制作中,需要先选择对应的音色,然后再做适当的修改就可以了。
4.1.2 弹拨弦乐器
弹拨弦乐器因为不用弓子而与弓弦乐器有着明显的区别。代替弓子的是手或特殊的拨片以及各种类似指甲的小工具。其声音特点与弓弦乐器相比,主要是不能发出较长的持续音,只能靠自然延音、轮指、同音反复等方法来形成听起来时值较长的声音,所以将这类弦乐器称之为“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的演奏法是通过手或特殊的拨片以及各种类似的指甲等的动作而定义的,一般常见的有“弹”、“挑”、“钩”、“抹”、“切”、“轮指”等等。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