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_李诗怀律师_新浪博客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10〕126号)

2010-08-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死亡原因,结核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已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挑战,同时严重影响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应对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问题,我部制定了《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以下简称TB/HIV双重感染)是我国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全国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和完善全国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机制,以TB/HIV双重感染病人为重点,加大发现、xx和管理力度,控制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二、防治策略

  (一)加强医防合作,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合作机制,充分依托TB/HIV双重感染定点xx机构,共同开展TB/HIV双重感染工作。

  (二)为新发现和随访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结核病问卷筛查和检查服务。

  (三)为艾滋病高、中流行县(区)新登记的结核病病人提供HIV抗体检测服务。

  (四)为TB/HIV双重感染病人及时提供相应的xx和随访管理服务。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成立TB/HIV双重感染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结核病防治机构会同艾滋病防治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联络工作。

  领导小组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相关领导组成,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防治工作经费,开展监督、评估等工作。

  技术工作组由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艾滋病防治机构和TB/HIV双重感染定点xx机构等相关专家组成,负责本辖区TB/HIV双重感染防治技术指导,组织专业培训,实施疫情监测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制订疑难病例诊断、xx方案,开展不良反应处理等工作。

  (二)职责分工。

  1.艾滋病防治机构职责。

  (1)为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常规提供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筛查,并将问卷筛查阳性者转介到属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

  (2)为新报告的和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安排1次结核病检查。

  (3)对结核病防治机构送检的结核病人血液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结核病防治机构。

  (4)为TB/HIV双重感染病人提供免费艾滋病抗病毒xx和随访管理服务。

  (5)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将TB/HIV双重感染相关信息录入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向结核病防治机构提供与TB/HIV双重感染有关的艾滋病信息。

  2.结核病防治机构职责。

  (1)为艾滋病防治机构转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结核病痰涂片和胸部X线检查服务,并将检查和诊断结果反馈给艾滋病防治机构。

  (2)动员艾滋病高、中流行县(区)新登记的结核病病人接受HIV抗体检测,采集血液标本并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动员艾滋病低流行县(区)有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结核病病人接受HIV抗体检测,采集血液标本并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对不能采集病人血液标本的机构,转介病人到艾滋病防治机构进行HIV抗体检测。

  (3)对TB/HIV双重感染病人提供免费的抗结核xx和随访管理服务。

  (4)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将结核病病人HIV抗体检测结果及TB/HIV双重感染病人的结核病xx相关信息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四、工作内容

  (一)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开展结核病问卷筛查和检查。艾滋病防治机构应当对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常规的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筛查。症状筛查阳性时,如自身不具备检查能力,须转介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详见附件1、2)。

  艾滋病防治机构应当将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转介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无论有无结核病可疑症状,艾滋病防治机构应当每年至少为其安排1次结核病检查。

  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艾滋病防治机构转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开展结核病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痰涂片和胸部X线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艾滋病防治机构。

  (二)在结核病病人中开展HIV抗体检测。以县(区)为单位,在艾滋病高、中流行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当主动动员所有新登记的结核病病人(排除已知HIV阳性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进行必要的采血和送检。

  艾滋病防治机构对结核病人血液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结核病防治机构(详见附件3)。

  (三)TB/HIV双重感染病人的xx管理。对发现的TB/HIV双重感染病人,应当根据当地的情况,确定xx管理机构。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和《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xxxx手册》的要求,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xx、管理以及随访复查,并做好病人xx管理和转归的信息登记报告工作。

  (四)信息的登记报告与保密。结核病防治机构和艾滋病防治机构应当及时做好TB/HIV双重感染病人的信息登记和机构间的交流,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到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逐步完善信息的登记、报告和报表制度。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完善之前,同时实行纸质报表进行年度报告。

  结核病防治机构会同艾滋病防治机构,收集汇总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信息,按照县(区)、市(地)、省(区、市)逐级上报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报表(详见附件4)。省级汇总表以纸质和电子版形式同时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确定专人负责病人资料的登记报告和资料保存,做好TB/HIV双重感染的信息保密工作。

  (五)宣传和培训。倡导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重视与支持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高大众对TB/HIV双重感染的认识,加强对TB/HIV双重感染的危害、病人发现和xx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对参加TB/HIV双重感染的防治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六)TB/HIV双重感染的感染控制工作。结核病防治机构和艾滋病防治机构在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中应当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和结核病病人的交叉感染。在艾滋病防治机构,医护人员接诊结核病或有结核病可疑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在结核病防治机构,对结核病人进行xx采样时,应当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做好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工作。

  五、督导评估

  各级领导小组每年至少组织1次对本辖区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上级技术工作组及本级领导小组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对本辖区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考核评价(指标见附件5)。

  附件:1.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

     2.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开展结核病病人发现工作的流程

     3.在结核病病人中开展HIV抗体检测工作的流程

     4. 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

     5. 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


 

 

北京丰台律师  民商事、经济、合同、劳动、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刑事辩护专业律师
李诗怀律师  电话:15801220912
李诗怀律师法律咨询网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_李诗怀律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