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中国钢材价格必涨!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 ...

  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中国钢材价格必涨!

2010/7/31 3:02:13 来源:中国特殊钢网

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zd0}动作,将是失衡的世界经济结构的重新调整。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宏观政策亦会发生重大变化,由此产生对于中国钢材市场的深远影响。

 一、作为全球经济调整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
 金融危机以后,失衡的全球经济必须进行调整,包括被迫调整和主动调整两个方面,以求得重新平衡,实现经济的继续增长。这将是一个主导各个方面的经济大背景,是今后经济发展大趋势。

 一般分析认为,世界经济所以失衡,主要是一些国家过多xx、过量进口;而另一些国家过多储蓄,过多出口产品。而世界经济增长,不能长期建立在这种畸形基础之上,达到一个临界点后,终于难以为继,爆发了此次金融危机。所谓金融衍生品泛滥,一些大的金融机构破产倒台,只是引爆这个“xx”的导火线而已。为此,扭转上述局面,使得世界主要国家收支状况、进出口贸易重归平衡,势必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
 作为全球经济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将会发生5升5降的重大变化。

 一是在整体外贸结构中,进口比重明显上升,出口比重下降。今后中国所创造的总量财富中,更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具体表现为外贸结构中,进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出口比重下降;表现为贸易顺差减少,甚至一段时期内出现逆差;还表现为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且不排除一段时期内外汇储备(含债券){jd1}额逐步下降。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总值同比增长43.1%,出口总值增长35.2%,其中6月份进口总值同比增幅超过出口总值近10个百分点,开始显示了这个调整迹象。预计随着相关配套政策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外贸结构中的进、出口比重,还会出现更为显著的升降变化。其中钢铁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升降变化尤为明显,今后数年内,中国将重返钢材进口净大国行列,甚至不排除成为{zd0}钢材进口国的可能性。

 二是在整体国民收入中,消费比重明显上升,投资比重下降。出于前期发展需要,中国总量国民收入中,投资所占比重过高,消费比重过低,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了经济发展不和谐。预计今后整体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比重显著上升,投资部分比重逐步下降。具体表现为更快速度地提高城镇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水平。比如所谓工资倍增计划,各地提高{zd1}工资,提高农产品价格,各级财政收入更大幅度地增加对教育、医疗、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实现中国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加速度提高。

 三是在整体投资结构中,民生方面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一般性加工制造业方面投资比重下降。随着一般性加工业的xx建立,已经成为所谓“世界工厂”,今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更多地向城乡民生项目倾斜,向新兴产业项目倾斜;而一般性加工制造业、传统产业,尤其是为出口服务的加工业投资比重明显降低。比如,全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初定,拟投资5万亿元.加快建设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推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节能减排的预定目标。今年国家投入数百亿元,加快安居工程建设。预计今后各级政府会进一步加大这方面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钢铁产业的投资大幅回落。

 四是在城乡人口构成中,城市人口和中产阶层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没有疑问,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今后10年,以及更长的时期内,将有成千上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全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有分析报告认为,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突破6亿,城镇化率达到45.7%。预计未来25年,中国城市居民将达到或超过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64%。同一时期,在经济崛起强大驱动之下,中国中产阶层(年收入8-12万人民币)队伍亦会迅速壮大。据有关资料,到2020年中产阶层数量将达到7亿,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

 大量城市人口和中产阶层人口数量显著膨胀,势必要求围绕城市化水平提高,大力加强二、三线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省市梯次转移,提高其城市的人口容纳力和产业拓展力。

 五是财政收入构成中,中、西部地区收入比重明显上升,东部地区收入比重下降。这不仅表现为二次分配中,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倾斜力度,还表现为在一次分配中利用税收杠杆,大力增加中、西部地区自我资金积累能力。比如,前不久国家进行资源帨改革,扩大到中、西部12省市。有人计算过,新疆资源税费改革试点从6月1日起开始施行后,到年底的7个月里,新疆财政将因此增加20多亿元收入。这些措施的实施及发挥效应,无疑会提高中、西部地区收入在总量收入中所占比重,进而增强其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而言,沿海地区收入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重下降。

 二、上述调整目标,要求中国宏观政策进行配套调整

 为了达到上述5增5减调整目标,实现中国经济更为和谐健康发展,中国宏观政策方面,必须进行配套调整。

 1.人民币逐步升值。

 实际上,人民币逐步自主升值,不仅是世界主要货币供求关系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调整收入分配,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为人民币升值结果,将强制性推动中国出口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变,从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换代,地区间梯次转移。与此同时,还会刺激进口增多,出口减少,使得世界物质财富总量中,用于中国消费部分增大。

 2.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 随着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积累增多,我国已经具备提高居民收入的承受能力。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预计今后支出构成中,用于劳动者报酬部分明显扩大。有观点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工资水平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数倍。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崛起,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快速膨胀,那么今后30年中国经济崛起,将表现为个人货币收入的持续性大幅提高,表现为支持中国内需的强大购买力涌现。所有这些,将在今后数个“五年计划”中得到体现。

 3.出口退税陆续取消。

 前不久,有关部门一次取消了数百种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包括许多钢铁产品。预计今后还会有更多商品被取消出口退税,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全部归零,有些还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以实现物质财富向国内需求倾斜。

 4.资源税征收力度增强。

 最近,国务院决定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同时改革范围将扩大至中、西部12个省市。预计今后资源税征收范围还有可能扩大到水源、森林、草原、滩涂、土地等,进一步增强资源税的征收力度。此外,环境税的征收也会提上议事日程。

 5.鼓励沿海地区资源向内地梯次转移。

 生产与生活成本的持续攀升,以及更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将是推动沿海地区产业、技术、资金、人员大量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动力。目前这个潮流正在涌来。比如,富士康计划在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英特尔关闭上海工厂并扩建成都生产基地,惠普在重庆设立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联合利华酝酿湖南新厂,海尔、格力、美的、TCL等家电企业计划或启动在内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等等。为了顺应这个潮流,各级政府都会出台相关鼓励和引导政策。据有关资料,{sg}中央层面针对整体产业转移布局的指导方略近期将会问世,相关地方政府的承接政策也会纷纷出台。

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下同)的房地产价格确实太高,超出了一般收入人口的承受能力,也超出了一般性加工产业的成本承受能力,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客观上才抑制了一线城市人口和一般性加工产业的过度膨胀。较高的生活及生产成本压力,确实可以产生一种“挤出效应”,将一些低附加值产业、资金、部分劳动力,包括专业人才,从过度膨胀的一线城市,推向其它中小城市,尤其是向中、西部省市分流,实现全国均衡发展战略目标。如果再考虑到现阶段城市土地是中国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房地产用地拆迁成本急剧攀升,建筑材料和工资费用大幅增加,原有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刚性等,可以得出结论: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易涨难跌。虽然近期内市场观望气氛浓郁,成交清淡,也只是暂时情况。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不过涨幅趋缓而已。

 6.抑制耗能污染行业的增长。

 在这方面,钢铁行业首当其冲,成为整治重点。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产出总量,同时减少企业数量,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主管部门已经表态,要淘汰落后产能,将现在的约800户钢企减少四分之三。

 三、经济调整对中国钢材市场的深远影响

 在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以及中国调控政策的重大变化,对中国钢材市场势必产生深远影响。

 (一)需求继续旺盛

 中国整体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中西部地区发展提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化进程大规模展开,这就为中国钢铁产品市场需求,开辟了极大增长空间。仅是数亿农民转化为城市人口一个因素,就需要建设数百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包括现有城市人口扩容),产生对于住房、交通、供水、教育、医疗等方面设施的巨大建设需求。受其影响,今后中国粗钢消费峰值,很有可能超过9亿吨,持续时间超过10年。

 在推动中国整体钢铁需求继续旺盛的新动力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力量尤为强劲。因为中、西部省市将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的转移潮,即将展开更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
 (二)成本提高

 随着各方面调整的逐步推进,今后中国钢铁生产成本,将出现普遍提高。钢铁成本提高因素,首先来自于矿石、焦炭等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购进价格的继续提高;其次来自于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再次来自于资源税费、环保费用的提高;次来自于必要环保费用支出;{zh1}来自于物流费用的提高,等等。不同成本提高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沿海地区成本提高速度远大于中、西部地区。

 (三)流通美元货币大量增加

 金融危机前后,美国利用所把持的世界铸币权的特殊地位,大量印刷美元,攫取世界物质财富。据有关资料,美国从2007年6月到2009年5月,两年时间内,其货币增长率达到114%,尤其是去年年底,美国政府印了150%增长的钞票。如果加上以前过量印刷的钞票,加上今年新印刷的过量钞票,市场上的美元应该很多,早就应该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了。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近些年来,全球经济总体形势,还是一个低通胀局面,而且今年上半年因为欧元区债务危机影响,美元指数还一度走强。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了美国政府进行了一些技艺高超的金融手段操作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等国家大量进行美元储备,大量购买美国债券,使得美国不断印刷的钞票得以回笼,暂时被“禁锢”起来。因此,市场上流通的美元不是很多。近两年来流通美元的增长率只有9%,美国甚至是国际货币增长率较低的国家。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局面不可能长期下去。失衡世界经济合理调整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消费增多,储蓄减少;进口增多,出口减少。随之而来的,势必为贸易顺差减少,有时还有可能出现逆差,需要动用前期外汇积累。这就使得以前被禁锢的部分美元流向市场,流通美元增长率急剧增加。一方面是大量货币进入市场寻求购买力xx,另一方面却是这些美元所代表的物质财富“空洞化”,已经被另外一些国家“寅吃卯粮”,提前被消耗了。因此其购买力难以xx,只能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其中矿石、煤炭、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涨势尤为强劲,大多数产品价格达到或越过前期高点。

 (四)市场价格普遍看涨

 上述三大因素作用结果,当然是各类钢材市场价格普遍看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因为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钢铁产品价格有时会出现跌落,但这只是暂时的。从中、长期趋势来看,调整过后,还会继续震荡向上。

http://www.zgtsgw.com.cn/channel/13197423/12909578/0/154267140/3/8576048/0/0





郑重声明:资讯 【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中国钢材价格必涨!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