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2009:文学类型创意写作 创意产业_葛红兵_新浪博客

编辑要我总结一下今年的工作,好多年不写这种总结了,真不知道从何写起,再说,过了40的人,是很怕这种总结的,做事儿了总结,有点儿像炫耀,没做事儿总结,有点儿像检讨,更重要的是,“总结”对一个过了40的人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好事,又过了一年,岁月催人老!
今年做了几件事。
1、类型小说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认可。
     我们这个团队做小说类型研究已经有六年,六年来走过的路是非常艰难的。
学界内部对我们有误解,以为我们做的只是通俗小说研究,是对当代文学通俗化、世俗化的推波助澜,有的甚至认为这里没学问,不值得做,我的博士答辩,就遭到一些同行的误解,有的甚至直说:你这个,就几篇文章可以了,再弄下去,浪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渐渐地,大家把文学文化看做是一项产业,对通俗、流行的抵触情绪在减少。
文学不单单是起教育作用的“意识形态”,逐步地有一部分人开始转向,认为文学研究应该和当下社会文学文化发展的产业现实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学术研究的动力,创新的动力,至少,文学研究应该对当下文学的类型化发展趋势做出回应,文学研究应该有这个回应能力。
我想这是我们获得国家社科支持的一个原因。
其实,小说类型学是对小说形态学、小说结构学的一个推进,是在乔姆斯基生成转换语言学观念之上的一个突破。我们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天赋叙事能力的研究,这里的关键词是:叙事成规及其语法结构;二是地方志,我们把小说看做是地方思想和知识的叙事形态,因而我们的方向是地方志,对地方思想的多样性做出深描。
2、创建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并建设创意写作“平台”。
在各级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今年6月成立了中国{dy}个创意写作中心,12月又开始创建创意写作“平台”。
这是小说类型学的一个延伸,我们5、6年来小说类型学研究的成果为之提供了学术基础、思想基础。
同时,这也包含了我们对中国大学文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04年我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一年,见了英国很多专家,以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为中心的文学系在欧美的确遇到发展瓶颈,没有生源,没有社会需求,有的只好缩减甚至关门,而他们那里最发达的文学系是以创意写作为中心的,这一点和我们以文学研究为中心的文学系很不一样。
在西方,文学系多半放在艺术类,而在中国文学系放在人文社科科学类。 
中国的大学文学教育改革应该走向何方呢?文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对文学评头论足之外,是否应该具备创意写作的职业技能呢?回答是肯定的。
这需要我们发展出一门创意写作学来应对,来创造,来改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理解我们,支持我们。
3、长篇小说《大都会》、《秦淮书生》在手上磨了三年,终于脱稿。
希望不会让广大读者失望。
4、受江苏邀请在苏南考察了4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云南邀请在云南考察了3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走出书斋,对我们搞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回来后形成了很多深度调研选题,目前正在整理、消化当中。
5、为上海世博文化建设、浦东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等做横向调研课题。
中心的团队应该逐步形成对上海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建议及项目执行力。
6、写了一些文章:
A)为贫困博士生呼吁
B)“醉驾”问题:《当醉鬼开上了汽车》
C)“三聚氰胺”事件:《国货就爱国么?》
D)对大学生工作的建议:《上大学不是中举》、《凡事等待,凡事盼望》

E) “野蛮拆迁”问题:《一切都来自土地:中国的土地制度》
……
发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为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写一份悼词》)悼词事件”、“(《呼吁建“内战纪念碑”》、《我们该怎样纪念二战》)抗日纪念事件”之后,感觉这样的文章已经不会写了,以前是坚信“人民”是站在我一边,我是用人民的的方式思考和说话,现在这种自信在减少,一不小心,就会被“网络人民”当做敌对势力,这大概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吧。

感谢腾讯网,他们在我最艰难的时候,一直站在我身边的!我们需要这样的网络媒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葛红兵2009:文学类型创意写作 创意产业_葛红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