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球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真正“突破口”,就是各个经济体要尽快寻找到“新增长点”。当前,中国政府也正在积极地通过 “区域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来探索“新增长点”,以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进而彻底改变危机前中国经济对外依存的增长方式。到最近,已有8大经济圈划定,而13个区域发展规划又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显然,这样的发展战略在改变危机前的增长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过去渐进式改革开放的做法,虽然谱写了一曲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凯歌,让人口庞大的中国社会在“农民工进城”和“外资引进”的有机结合过程中,发挥出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中国大众靠这种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方式,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留下了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之间发展失衡,行业、城乡、劳资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因此,现在通过城镇化、工业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来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就是对以往的增长方式所做的制度修正,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做“结构调整”。
第二,配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定,是为了改变过去区域发展同质化。危机前,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就业、增加税收,不顾当地资源条件、比较优势和长期发展所需要的可持续投资环境等问题,争先恐后地招商引资或透支偿付能力大搞“形象工程”,结果是在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价值的生产方式中,所隐藏的财富创造“代价”问题和收入分配扭曲问题被严重低估了。危机后,这种问题又以新一轮同质化“铁公基”项目投资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地方债膨胀的形式出现了。为了摆脱这种“好大喜功”的低效率投资行为,充分调动各地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央政府开始兼顾各地的区域优势特征,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各地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并相应推出有利于产业集群、城市集群的优惠政策。
第三,过去有些地方政府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全局平衡发展的意识淡薄,结果造成各地政府竞相比拼,GDP上去了,但是重复建设、互不配合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在通过推行“区域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就是力图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形成有效的合作与分工机制,降低不必要的同质化生产和重复建设。为此,对地方政府行政绩效的考核,应该从过去单纯的GDP总量考核,改变成对同一个区域内人均收入的差距、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类经济和谐发展质量指标的考核。
当我们想达到这些目的时,一定不能忽视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一定要对参与这场新战略的各方利益群体赋予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一定不能跳跃为保证这一新战略有序健康地发展而需要做的准备阶段(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否则,今天我们对新增长点的探索和经济活力的培育,将会以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浪费或者出现更严重的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行为,而把已经积累得越来越严重的矛盾留给了未来。
比如,如果今天一些地方政府不充分调动当地有限的资源,那么,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就可能没有明显到需要那么多城市群同时去大力发展“城市化经济”的地步。千万要避免有些地方政府不顾自身的发展条件、为争夺国家有限的经济资源,而巧立区域规划的名义这类破坏效率的行为。否则,很容易人为地造成一些原本有活力的城市,因为出现“农民工荒”而不得不接二连三地涨工资的现象,进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受到利润打压的产业资本,慢慢地转向追求短期财富效应的金融资本,给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另外,没有很好地设计长远规划的地方政府,很容易随大流搞“形象工程”,最终会将宝贵的资源挪为它用,无法实现原先精心设计的目标。最近,我在地方调研时注意到,很多地方不管自己的人力资本和投资条件是否具备,都在大搞新能源产业,后来才意识到很多从国外转移来的新能源产品制造环节,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比传统行业还要耗能。而且,各个地区为了争夺这样的订单,不得不对外商拼命让利来排除和自己竞争的其他国内企业,从而造成的结果就和其他加工贸易行业的情况一样,只能得到很低的附加价值。这样的产业升级是徒有虚名的。
总之,今天我们在探索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和增长新动力时,应该在制度上支持劳动力从资本匮乏的地区流向资本较为密集的地区;也应该打破行政的垄断,鼓励有竞争力的民企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的投资和并购行为,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力;更应该为有条件的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也更应该尊重和支持一部分地区的企业家,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出口立业的战略,而不能不顾地区发展的阶段特征,去千篇一律地搞形式上的、不可持续的、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升级或结构调整。
未来十年还是黄金发展期
当前中国经济可用12个字来概括:“大势未变、政策稳定、调整加快”。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转型的一些成果已经显现。一是沿海地区经济转型正走出新路,用高新科技、新管理办法改造升级传统服务业,这种现代服务业正在蓬勃发展。二是广东、上海一带的传统产业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朝内地转移。三是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通道。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劳动收入开始上升。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而言越来越少,表明多年以来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的趋势即将逆转。但只有劳动收入开始上升的时候,消费才能上升。
我国经济的未来10年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我心目中是年增9%以上。这里面包括四个因素:
首先是城市化。我们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目前官方公布的我国城市化率是46.6%,这个数据远远低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大致要低1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有潜力的数字。只要到处走走,你肯定会发现城市化在加速,由此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和建设。
第二个因素是内地在快速发展。有人讲中国会进入一个低速发展阶段。你看韩国、日本他们那个时候出现了停顿。我说中国有一大批的内地城市、一大批的落后城市,大规模的内地市场还有待开发。
第三个因素就是产能更新。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更是发展的机遇。低碳发展绕不过去。怎么搞?根本上讲就是我们的生产能力更新,就是一些高耗能转变它的增长方式,让一些落后的产能淘汰出来。如果我们的五大耗能行业能把产能基本更新到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水平,我们每年可以省下来10%的能源,二氧化碳减排至少在10%以上。这将刺激新一轮的投资,如果每年产能更新5%,至少可以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
第四个因素,就是我国的公共财政健康,有非常巨大的空间来实施一些政府主导的转型政策。我估算,我国政府的资产大概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0%,政府的负债大概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0%,所以资产负债表没有问题,现金流更没有问题,财政空间很大,稍微放一点,对我们经济的推动就非常大。
这四个因素告诉我们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非常大。当然一个前提是政府的政策要更加积极主动一点,一些调控措施的力度要更大一点,要给百姓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人讲中国经济未来10年会碰到人口老龄化的瓶颈,劳动力供给不足,因为中国不仅增长率会下来,而且资产价格会大幅度缩小。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问题,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未结束。如果我们遇到人口瓶颈的话,是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压抑了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人的劳动积极性,做一些改革就可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