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浙江诸暨(一)_思想文化时事音乐_新浪博客

[转载]浙江诸暨(一)

都市之心——xx城市百年风采

     ——诸暨市城东中心区修建详细规划

李 鹏

   诸暨——一个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诸暨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流域中段。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诸暨距上海200公里,杭州9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60公里。诸暨至绍兴的高速公路正在兴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诸暨市以经济发展为内动力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仅是简单的“量”的扩张,更是城市内涵的提升,是对历史的超越。随着诸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区人口不断集聚,原有的城市框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以改善环境、重塑活力为目标的旧城更新,更需要疏解老城区的人口和功能;公共设施、社会设施的不完善,都迫切需要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城东中心区的建设是城市向东拓展和结构重组的关键,可以起到巨大的带动效应。

  诸暨市近年城市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城市风貌与其他城市日趋雷同,特色不明显,需要重新塑造既适合地方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条件,又能展现经济强市风采的现代都市形象。

  对城东中心区进行重新定位

  从大区域重新定位城东中心区的建设标准来看,城东中心区是诸暨城市未来向东拓展的重要空间,从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来看,它的建设将带动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应结合城市发展现状,以“都市之心”的位置进行规划和设计。

  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路网

  进行优化调整

  反思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花园所应该具有的路网结构,对路网进行调整至关重要。什么是花园?花园是人们休憩的地方,而非车辆穿行的区域。调整路网北部一些次要道路使之向中心汇聚,避免车辆穿行,中心的北侧另设一条东西穿行道路。这样,在城东中心区的核心区域就形成了一个xx市民到此游憩的“环形胜地”——中心文化花园,给市民和客人带来回归绿色家园的亲切感。  

  生态系统的重新定位

  按照区域的绿化面积和建设比例来计算,xx传统的自然山水很难达到自我更新和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诸暨在规划中产生的新的生态系统提倡科技充分融入自然,采用能够利用“人工智能”达到自我更新和完善的形式进行设计,使人和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功能分区的适度调整

  保留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所确定的大体功能分区和结构框架,要对城东中心区南部城市地块进行调整。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整个城市和城东中心区的功能框架的实际情况,取消会展中心功能,扩大商业功能,增加堆山公园、地方特色商业区等功能区块。

  对天际轮廓线和

  地际曲线进行全面调整

  拒绝整体立面呆板而缺乏变化的空间布局形式,通过丰富的建筑形式、堆山公园,以及5个不同性质核心功能区的中心广场,营造出直板式、环板式、点式相结合的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同时,在规划设计中对建筑的临街距离进行控制,形成建筑和街道有远有近的空间距离形式,给人以凹凸有致的整体空间享受。

  结语

  规划源于“理想”和“经验”。理想是指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的规划范例,博采众长、荟萃精华,力图构筑一种与众不同的发展蓝图;经验是指根据现状去推断未来的发展状况,由现状条件去创造特色,保证设计方案不流于形式主义。前者注重个性的创造,后者注重可操作性。诸暨市城东中心区的规划设计顺应现代中心区发展的趋势,力求兼顾“理想”和“经验”,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着力建设以行政、商务、会展、文化为主导功能的城市新中心区,同时采用现代规划手法营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尺度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和氛围。

  (作者系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创作室主任)

 

 西施浣纱地   新城跃然起

青山秀明月

碧水养佳人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是说貂蝉拜月;“羞花”,是说杨贵妃观花;“沉鱼”,是讲西施浣沙;“落雁”,讲的是昭君出塞。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为先。国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而忘了游泳,以致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共商计策,“得诸暨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夫差。西施花了3年时间练习歌舞和步履、礼仪,被献给吴王后,成为了他最宠爱的妃子。吴王无心于国事,众叛亲离,吴国最终被勾践所灭。吴亡后,相传西施随范蠡驾扁舟,泛五湖,不知所终。

  后人为纪念西施,就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西施殿初建于何时,已无从详考。最早见于唐开成年间 ,xx诗人李商隐有“西施寻遗殿,昭君觅故村”的诗句,女诗人鱼玄机也作有《西施庙》诗,这些是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据此推算西施殿应有1160多年的历史。此后历代,虽有过“茂草荒台,苎萝枕冷闲愁”的情况,但祠庙屡毁屡建,绵延不断。到清代和民国时期,西施殿也有过几度毁废,均由民间集资或捐募修缮,曾达到相当规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诸暨城,西施殿祠亦未能幸免。现在的苎萝村早已看不出它的本来面目,唯有那青黛色的苎萝山和清澈的溪水,隐约还有古时的风韵。沿溪南行,一座小亭独立岸边,便是“浣纱亭”。

  今西施殿景区为上世纪80年代重修,并于近年扩建。西子祠门联为:“山围古堞青萝色,水涌寒滩白些声。”西子祠龛联为:“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只合铸娇姿。”柱联有:“驻节观风,想当中名娃粉黛,国士风流,俯仰千秋人物;飞觞醉月,问门外山色苍茫,溪声幽咽,浮沉几代兴亡。”景区由西施殿、浣沙石、古越台、碑廊、苎萝亭、西施长廊、古苎萝村、西施资料陈列室等建筑景观,穿插着浣江、红粉池、荷花池等水景组成,是一组颇具特色的建筑群落。整个西施殿景区,曲径回廊、亭榭相间、池水环绕、花木掩映,使人在回味人文史迹之中,仿佛又置身于江南园林。西施殿景区优于一般的园林设计布局,因其坐落于古苎萝山上,景点高低错落所形成的立体感,显现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人们可于山水亭阁间、参天古树下品位古越文化。

  现在,以西施为代表的“西施文化”建设已经被列为诸暨的重点建设项目,但诸暨的文化更为久远、更加深厚,西施、勾践、范蠡只是其中小小的插曲。在诸暨的历史中,名人如织:卧薪尝胆雪国耻的勾践,《儒林外史》开篇明义的“钦崎磊落”之人——xx画家和诗人王冕,“300年无此笔墨”的画家陈洪绶,“天朝九门御林真忠报国志天义”的何文庆等;今有为中国革命前仆后继、英勇奋争的俞秀松、宣中华、张秋人、汪寿华、宣侠父等。他们的身上凝聚了诸暨人固有的人文精神,自强、仁爱、气节、侠义、进取、勤俭。这些名人志士的人生经历丰富着诸暨的人文精神,代代相传。(郑 蕾)

 印象·诸暨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联合诸暨市委、诸暨市人民政府向全国人民拜年!

  西施故里、越国故都,是浙江诸暨市的代名词。走过数千年的历史,如今的诸暨作为长三角“金南翼”的一员,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特色明显。全市共有中小工商企业10万余家,形成了15个重点产业,其中五金管业、袜业、织布业年产值均超过200亿元。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先后获得“中国珍珠之都”“中国袜业之都”等美誉,在时间的荡涤中,诸暨愈发显现出独有的城市竞争力。

  《诸暨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诸暨的城市性质为:环杭州湾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承启浙江沿海与内陆的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古越文化”底蕴的山水园林城市。

  诸暨市是绍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杭州湾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受大区域经济影响很大。从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空间分析,诸暨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区域向省域内陆辐射的主要经济走廊;同时,浙赣铁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杭金衢高速、诸永高速和建设中的绍诸高速在境内形成“K”字形高速路网,在同类县市中交通优势极为明显。诸暨历史悠久,是“古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历史遗迹与名胜众多,就连陶朱山、浣江、西施大道等地名也反映了古越文化的深远影响。诸暨四面环山,城区内有金鸡山等26个山峦,浦阳江、五泄江、开化江穿越城区,城市建设“以山为尊,以水为聚”,构成了优美的山水城交融格局,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市域总体布局

  市域空间发展总体格局方面,根据诸暨自然和经济发展条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规划将诸暨划分为“南北工、中间城、东西游”的空间整体格局:其中南北部依托店口、次坞、山下湖、枫桥、直埠、牌头、安华等城镇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以中心城区为主体,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山水园林城市;东西部围绕五泄{gjj}旅游区、东白湖旅游区打造生态旅游空间,重点突出休闲旅游和生态保护。

  城镇体系规划方面,市域城镇体系延续“一个中心、六大组群”结构,其中一个中心为中心城,六大组群分别为以店口、枫桥、牌头、五泄、璜山、次坞为中心镇的城镇组群,除六大中心镇外,其余15个城镇规划为一般镇。在“一个中心、六大组群”结构基础上,规划城镇总体空间结构为“K形主轴,星月结构”,其中K形轴线指浙赣铁路及杭金衢、诸绍、诸永3条高速公路形成的城镇发展主轴线,“星月结构”指“六大组群”围绕中心城区形成“众星拱月”形结构。

  产业布局方面,采取区域非均衡发展,引导市域总体上形成三大类区域: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品牌化与多元化发展区域、一般产业发展区域。并形成内部产业梯度转移格局,形成两大产业核心区域,即中心城区与店口区域,全力扶持发展创新产业与高新技术行业,中心城区特别是城西开发区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引进外资;引导枫桥、牌头、山下湖等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有意识地引导一般产业集群向市域南部区域转移,同时结合市域南翼块状经济发展考虑建立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

  旅游业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构筑3条旅游线、七大特色旅游区的空间格局。3条旅游线分别指:东线——市域东部东白山、陈蔡水库、西岩瀑布、枫桥镇、赵家镇一线,以自然生态资源和名人、古村落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为主要特色,形成生态文化旅游线。西线——市域西部五泄、斗岩、汤岩3个景区串连而成的一线,以山水风光资源见长,主要构成山水观光旅游线。中线——西施故里、珍珠市场、白塔湖一线,以都市娱乐休闲和特色购物为主要特色,构成休闲购物旅游线。七大特色旅游区是指:五泄山水风光旅游区、西施故里古越风情旅游区、枫桥文化农特旅游区、斗岩康体运动旅游区、东白湖生态旅游区、城西工业观光旅游区、白塔湖生态湿地旅游区。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城市结构方面,城市总体以“一城两点”为支撑勾勒组合形城市形态,“一城”即中心城区,“两点”分别指大唐综合区、陶朱综合区;城市内部以“一轴两环”的城市道路勾勒城市内部基本框架,“一轴”即艮塔东路—艮塔路—诸三路—高速公路接线,呈弧状贯通城市西南,“两环”即内、外环线,以外环线建成为标志,勾勒5056平方公里中心城市框架。

  功能区布局方面,根据市域总体规划,确立“东进、西拓、南伸、北展、内调理”的发展思路,通过几年努力,形成五大功能区块:城中区,以商贸为主导,兼有商务、商住、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城东区以行政、商贸、居住为主要功能;城北区,以文教、居住为主导功能;城西区以工业为主导,相应配置行政、商务、文化、居住等基础设施;城南区,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导。

  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动态

  环保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091230,《诸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通过评审。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转型创新为动力,着力打造诸暨环保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规划培育新上市公司12家,创建{gjj}科研中心12家,年销售超10亿元企业至少5家。规划优先发展环保装备、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地热应用装备制造业和农村新能源工程,稳定推进生物智能利用装备产业。规划以牌头环保产业园区为核心,依托菲达、天洁环保等优势企业,尽快形成诸暨环保产业集聚区。

  打造国际淡水珍珠养殖加工销售中心

  2010110,《诸暨市珍珠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通过评审。规划中原创性地提出以打造国际{yl}淡水珍珠养加销中心、全国{yl}珍珠特色产业园区、珍珠产业集群为目标,以提升珍珠价值链、延伸珍珠产业链、培育三产服务链为发展方向,以“大珍珠xx、大市场发展、大经济定位、大项目支撑、大园区配套”为五大发展重点的思路。未来诸暨市将建成全国{yl}的珍珠特色产业园区。

  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2010112,《诸暨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02015)》通过评审。《规划》着力打造既具特色优势,又具产业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突出xxxx培育、研发创新、集群发展、产业资本化、发展国际化、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七大重点任务,坚持重点领域有新突破,重点优势产业有新提升的发展思路,形成辐射周边镇乡(街道)的“三中心四集群二产业带”的发展格局。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

  2010114日上午,《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期限为2010年至2015年。纺织服装产业是诸暨市传统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规划》提出力争把诸暨市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时尚服饰中心、国际提花布(贡缎)之都。

  铜加工及新型材料产业5年规划出炉

  《诸暨铜加工及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也于近日通过专家组评审。根据规划,力争到2015,产业销售超过700亿元,产业自营出口突破12亿元,产业骨干企业技改投入150亿元。据了解,铜加工及新型材料产业是诸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目前诸暨市已形成以海亮、枫叶、健力以及大东南、上峰为龙头的铜加工、塑料管道和包装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袜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本规划通过对袜业全球产业链、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产业集群的分析,研究影响了集群深化和创新发展的因素,根据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形态演变、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律以及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诸暨袜业发展的路径和实施方案。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诸暨袜业的总体目标是“一个中心,五个最”,即以打造“国际袜都”为中心,致力于打造全球{zd0}的袜子生产基地、{zd0}的袜业原料生产基地、{zd0}的袜业xxxx集聚地、最繁荣的袜业专业市场和{zj1}影响力的袜业盛会。

  解读《诸暨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

  初识诸暨,感觉这是个古老的小县城,这里的一切与大都市的繁华截然不同,每个角落都透着浓浓的乡镇气息,同时2000多年的历史使这座小城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浣纱江贯穿整个小城,两岸的居民往来于一座座桥梁之间。走进诸暨,游览这里的风景名胜,常常不自觉地被她的民俗风情所浸染、人文历史所赞叹。

  撤县设市之际,诸暨市区还是一个仅有4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城,现已是道路四通八达、城市功能齐全的现代化都市,并朝着“环杭州湾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具有古越文化底蕴的山水园林城市、新崛起的现代化新兴中等城市”大步迈进,一座宜居宜业的千年古城实现了华丽转身。

  这就是诸暨,一个山水相连的千年古城,一座古老而现代化的都市。伴随着诸暨城市建设的步伐,诸暨人正一步步追求并实现着他们的现代化宜居城市的梦想。

  今天的诸暨不仅留存着越国古邑的处处胜迹,更演奏着江南新都的时代新声。

  越国古邑留胜迹

  江南新都奏新声

  洪再生(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工学博士)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浙江诸暨(一)_思想文化时事音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