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初探
——以上海地区为例
【摘 要】分析社会转型期知青群体的心态,阐述并以上海地区为例,调查新时期知青时代文化资源的形态、分布及状况,提出开发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的必要性以及对策建议。
【主题词】 新时期 知青文化资源 上海 建议
1 社会转型期知青文化“突围”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大地冰消雪释,乍暖还寒,神州上空不时“惊雷”阵阵,冲破了观念禁锢和思想樊篱。与此同时,农村田野冰化壤解,知青骚动不断,抗争纷纷。1978年10月起开了整整42天的“全国知识青年工作会议”实质上{zh1}已改会议初衷:知青返城已成新时期的大趋势。随后的知青群体规模化的返城行动宛如一场悲壮的“雪崩”过程:“上山下乡运动”这座貌似坚固的“冰山”开始消融,应力积聚,蓄势待发。终于裂痕初现,石破天惊,巨大的“雪体”滑动移位,提速升腾,声势凌厉,呼啸而下。不同于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始,这场声势浩大的“雪崩”在经历爆发性释放后,知青这个庞大的“雪体”顷刻分崩离析,或转身回归城市,或悄然融入社会。
雪后初晴,大地回春,百废待举,万物更新。当知青群体身心疲惫,两手空空地返回繁华喧闹的大都市,立即被湮灭在各行各业茫茫人海之中。一切是那么陌生,一切需要从头学起。往日激情早已燃烧完毕,花费青春高昂代价换来的所谓“特殊历练”竟是徒劳无功(后来总算合并折算为连续工龄),经历苦难磨砺造就的所谓“精神财富”却不能支撑未来的城市生存。此刻的知青身份只剩下一个简单的“符号”。当回城知青通过几年勤劳拼搏,刚为站稳脚跟而禁不住窃喜时,市场经济的浪潮又毫不浪漫地袭来。没有人关注他们的起点和成长过程,社会竞争只承认结果。“前知青文化”价值观遭遇严峻的全面挑衅,一场势在必行的“文化突围”赤裸裸地摆在处于社会与经济全面转型关口的知青群体面前:当年叱咤风云的前知青名人销声匿迹,曾经高唱入云的豪言壮语清寂无声,蹉跎岁月的历史画面更是过眼烟云;取而代之的是光怪陆离的新概念:“勤劳致富”、“能赚会花”、“自学成才”、“下海创业”、“谈‘股’说‘金’”、“知本家”、“洋插队”或“海归族”。知青群体失去了承前启后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充满困惑和无奈的“后知青时代”,也即新时期的知青时代。
2
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的萌发
时光很快过去20多年。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后工业化、知识经济风起云涌,惊涛拍岸。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等这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生了xxxx的变革。与此同时,知识竞争,xx至上;经济拼争,物欲横流,知青群体在过度的社会博弈中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幸存成为社会精英或创业成功者的凤毛麟角)。新时期知青的英雄主义遍体鳞伤,形同弃儿,却又不屈不挠,知耻而后勇,很有些城市小资与乡镇农民相结合的复杂滋味。随着绝大部分知青进入“知天命”或“耳顺”年轮,历史意义的“知青层林”毕竟抗争不过市场经济“气候变异”的摧残,逐渐憔悴凋零,飘落一片又一片枯黄的落叶……
悄悄拨开堆积的败枝残叶,我们匍匐地探察这块社会“原始生态”层林,欣喜发现,知青,这个被历史落叶覆盖的“符号”依然有灵性,风霜雨雪的残酷并没有使它们奄奄一息,相反以“熬苦”见长的知青精神播下的
“符号”种籽正萌发不屈的“草茎”,倔强地顶开历史落叶,虽细微、隐约、朦胧,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毅力。这些不为人察觉的知青“符号”表现为“后知青时代”形形色色的文化资源形态。沦为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的知青正是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形态作为其“后”时代群体精神层面生息的“载体”和“生物圈”。
新时期知青文化(或称“后知青”文化)资源斑斑点点散布于每个城市社区和社会角落之中,涵盖有关知青的组织、媒体、文艺、人物、活动、馆所等形式。作者通过三年时间浏览网络信息,检索文献资料,开展网上交流,访谈有关人物,参加部分活动,还重点调查了上海地区知青文化资源的状况,
并作实证分析研究。初步掌握了主要城市在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的基本状况。
“草色遥看近却无”。今天,我们无论是以平和心态来远观赞赏,还是用挑剔眼光来细分评判,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难以进行简单评论或标本采撷,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陷入“看上去很美”和“散乱差弱”的悖论之中。
3
新时期的上海知青文化资源调查及评述
3.1
分类
上海是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虚拟)集群。这些知青文化资源主要涵盖有关知青的民间组织、网站、论坛、报纸、期刊、文艺团体、重要人物、专题活动、专题旅游、博物馆所和非营利专业公司等(见附录),斑驳陆离,海派特色,千变万化,划分不一:或早期进入,圈地为王,或异军突起,自成一家;或现实组织运作,或虚拟网络表现;或主题定格,彰显个性,或合纵连横,{lx}风范;或分化重组再造,或“原生态”迁移复制。作者试图对此进行分类盘点,通过典型剖析和实证分析,评价上海的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的前景和走势。
3.2
实证分析
民间组织
上海知青民间组织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靠的是一大批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知青志愿者。知青群体作为曾经存在的“社会部落”,早已退出社会主流,趋于社会边缘化或老年化群体,知青民间组织的基本活动也xx于精神休闲的层面。上海知青民间组织数量较多,一般称为“联谊会”、“读书会”、“网友会”
、“研究会”等,活动形式表现为松散性的、局限性的社会生活现象。大多数知青民间组织按具体下乡区域划分,大到以原地区、县、农场为单元,小到以原公社或大队甚至集体户为单元,至今没有统一的上海市级正式组织,也没有任何统一的按下乡省份划分的正式组织。一度有希望成立的“内蒙古上海知青联谊会”筹备了两年,最终还是流产。此外,上海地区还有许许多多跨区域、类似知青联谊会形式的“校友会”或“同学会”组织,它们以不同方式和途径为校友提供有关知青信息的交流和服务。在海外工作或创业人群中,有相当多的上海籍“老知青”热衷于中国国内“知青热”,使得国内一度降温的“知青热”在海外再起波澜。澳大利亚悉尼于2000年成立了“知青联谊会”,美国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先后于1997年和1998年也成立了“知青协会”。
知青是遭受“历史嘲弄”的一代青年的共同称呼。由于共同生活经历和相近生命感受,曾经的“知青”无论理念如何,纷纷从分散的社会生活状态走入民间组织这个共享平台,互相寻求共同的回顾和愿景,通过相互诉说和倾听,在零星的感情碰撞和互动中释放“知青情结”的精神愉悦。听听知青民间组织的口号:“互助互爱,携手共老”、“抱团取暖,相互守望”,足以令人感动和起敬。
部分上海知青民间组织实际上是知青精英的俱乐部。随着知青精英的事业成功和接近退休年龄,不同形式的知青民间组织应运而生。有知青经历的民营企业家往往利用知青文化进行社会营销,有的人在功成名就后需获取“精神消费”享受,除争取政治席位和社会头衔外,还涉足知青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家对上海知青民间组织的贡献主要是资助各类联谊活动、刊物出版、返乡旅游、病困知青以及协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
经费问题是制约知青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瓶颈。除了由知青企业家资助部分经费或由知青精英支持部分社会资源外,
知青民间组织活动一般是全员平摊费用或实行AA制。目前以上海知青名义组建的民间组织,得到政府准予合法注册的寥寥无几。“(安徽)蒙城县原上海下放知青联谊会”是通过原下乡地民政部门批准的{wy}一个上海知青民间组织。一些上海知青民间组织局限于网络范围内,通过履行互联网备案登记(取得“沪ICP备xxxxxxxx号”),其知青民间组织似乎就有某种合法性了。2007年初“上海知青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在迂回构想下,试探工商管理登记途径,居然歪打正着,成功注册。此后工商部门关闭了注册知青企业的通道,于是“上海知青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便成为上海{wy}一家知青非盈利企业。
网站
网络空间是知青群体或部落虚拟生存的世界。知青文化的精彩在网络载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上海专题性的知青网站以取得互联网沪备案登记号为准,大约有8家,其它的网站有的不在上海备案登记,有的运行不太稳定。涉及有关知青话题的还有新浪、搜狐、雅虎等xx网站。专题性的知青网站上发布有不同题材和形式的作品,有评论、小说、散文、诗歌、回忆录、照片、图片和音像等。“上海知青网”还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有关知青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源,是目前为止国内办得{zh0}的综合性知青网站之一。“上海知青网”集聚了江西、安徽、贵州、云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市郊及海外的上海知青部落版块,多层面多维度地展示了“后知青时代”上海老知青一代的精神风范。
绝大多数知青不能上网,他们是没有媒介的沉默者。他们不上网的原因有多种,如忙于生计、经济拮据、疾病、孩子占用电脑、不会用电脑、不感兴趣等。知青网民大多数是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较好的阶层,他们主宰网上话语权,代表着上海知青的基本态度。有资料说,知青群体上网率约为10%左右,其中参与知青文化专题的上网率仅为5-6%。如当年赴内蒙古的上海知青总体人数接近7000人,而目前正式注册“上海内蒙古知青网”的仅400多人。赴云南的上海知青上网情况和赴内蒙古的上海知青情况相似,浏览知青网的接近5-6%。上海市大境中学69届群体在搜狐“校友会”的上网率统计为6%。知青群体上网率的高低对于知青网站的人气营造至关重要。
通过时代的不同历练和两极分化,知青群体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自我感觉和对现状与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极大差别。看看他们的网上言谈举止,有作“蓦然回首”状,有作“深沉反省”状,有作“痛心疾首”状,也有作“激情依旧”状。尽管从网上文字中可以观察到他们人生底色上的沧桑烙印,比如吃苦耐劳精神,关注国事习惯,对平等公正的敏感以及对旧体制的爱恨交加,这些共性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群体认同感,但随着时光流逝和利益分化,共同的感受和语言已不复存在。知青精英人物包括一些海外学人拥有网上的话语霸权,他们的文章往往过于煽情,喜欢讲理想,谈奉献,夸大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忽略机遇或背景的赐予。浏览网上资源信息,可以较全面了解“后知青时代”不同知青人群的心灵旅途轨迹和观念差异变化。
论坛
论坛是知青网上生存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也是了解知青群体心态和观念{zh0}的场所。知青论坛取得互联网沪备案登记的大约有8家。网络论坛作为互相沟通的“虚拟社区”,有利于老知青交流生活信息或释放积聚的情感。这里能看到功成名就的知青讲述劫后辉煌,也能听到利益受损的知青述说种种不幸。遗留当地的知青有的创造条件参与网上交流,探问上海的城市变化和政策解读;海外知青对知青网络论坛情有独钟,他们有的经常通过虚拟空间,抒发对中国的思念之情。由于进入“虚拟世界”后的人格转变,知青网友或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或口无遮拦,各抒己见。关于知青情结的讨论甚至争论十分热烈:有喋喋不休“蹉跎岁月”;有唠唠叨叨“大有作为”;有耿耿于怀“苦难人生”;有强颜欢笑“青春无悔”,表现出通过“前知青”和“后知青”时代不同历练的人生百态和世态人情。总体而言,网络论坛上有些老知青帖子所传达的思想意识落后于改革开放的现代理念,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但是他们中间不乏优秀人才,许多原创帖子文采飞扬,睿智时现。从中可以设想,假如没有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一代绝大部分都能受到完整教育(包括技校、中专、高中、大专或大学),大部分人不会在社会转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时,因学历劣势成为企业大刀阔斧裁减的对象,沦为新时期社会的弱势群体。
“非常时代”带给知青许多不能克服的缺陷。知青一代似乎还没有学会如何进行网上交流和讨论。知青论坛缺乏新思想,略显保守和人气不足。有时还不能平和、友好、坦诚、宽松地进行多元的交流和沟通,少数论坛的版主和核心网友不懂得如何尊重不同意见的新进入者,或抱团结队,或地域色彩,或党同伐异。令人想起当年集体户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打群架”的态势。论坛的氛围反映了大部分老知青的传统思维和封闭心态。因此,上海的知青网络论坛虽有不少,但规模都不大,仅局限于部分核心网友之间的交流。还没有一个超越各群体部落,涵盖上海地区的多元共生、雅俗同乐的知青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虽是知青的虚拟部落.但也有部份论坛网友不甘寂寞,走进现实世界相互认识,为虚拟网络发生的内容进一步交流各种现实问题。一些知青网站根据论坛网友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举办丰富多彩的论坛联谊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报刊杂志
知青报刊杂志为知青提供了休闲的文化平台。上海知青报纸期刊(不含各校友会和联谊会的简报)有6-8种,大部分是季刊或不定期出版,属于没有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免费交流刊物(有的挂靠于某网站,有的利用某报纸的增刊号发行)。还有许多知青联谊会自行编印了诗歌集、摄影集、评论、回忆录等文集。相对网络媒体和电子杂志而言,绝大多数的老知青由于不会上网,更偏爱阅读纸质版的知青报刊或出版物,例如《上海知青》、《黑土情》和《知青风采》等。创刊号《知青.上海》杂志发行日是工作日,原以为可能会有一些上班族不能前来,但事实上很多人请假前来参会,把预定200人的会场挤得满满登登。出席人数超过300人。作者与许多没有拿到期刊的老知青交流,他们透露出晚年生活缺少知青读物的遗憾,前来参会的{zd0}愿望居然是想得到一本纸质的杂志。
知青报刊杂志的编辑部是松散型组织,一般没有编辑费和稿酬,印刷、制作和邮寄费用主要来自企业家的资助。知青报刊杂志培育或发现了不少优秀写作人才,从作者、编辑、编务、校对、美编到发行人员全部是知青志愿者。许多知青报刊杂志有着鲜明的个性主题和办刊方向,开辟适合知青不同群体的特色栏目,受到知青读者的欢迎。
文化艺术
上海知青经常性的文艺形式主要有书法、绘画、文学、诗歌、收藏、朗诵、舞蹈、歌唱、戏曲、服饰或器乐等,团体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有表演艺术团、合唱队、文化艺术中心、文化艺术节等。复兴公园辟有“知青角”,主要是开展歌舞、曲艺演唱,经常可见老知青演唱“红太阳”歌曲时那种如痴如醉的神态。“浦江情”论坛有口琴演奏队;上海内蒙古知青建有“内蒙古草原鸿雁合唱队”;还有北大荒知青的“放歌黑土地”诗歌朗诵会;2006年上海知青赴哈艺术团以节目参加28届“哈尔滨之夏”的全国知青文艺专场汇演;2007年“难忘的年代”知青书画收藏展成功举行;2007年10月由崇明知青文化中心等举办的“首届知青文化艺术节”在上海崇明举行,荟萃了上海各路的知青文艺优秀人才,今后有可能成为一年一度的“上海知青文化艺术节”。2008年5月“青春叙事·中国知青画家油画邀请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画展展出40多位知青油画家领军人物的近200幅优秀作品,以油画形式重构当年知青生活的视觉图景,回望渐行渐远的青春轨迹,为我国知青文化提供了特定主题的图像文本。上海知青部落开展经常性的文学艺术活动丰富了老知青晚年的精神生活,收效甚佳。
纪念/博物馆所
上海有关知青的纪念、博物馆所主要有崇明国家森林公园知青墙、上海农垦博物馆和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等。还有众多以收藏“红色年代”文物为主的私人博物馆也涉及知青文化的内容,它们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知青用品、宣传图片、老照片、纪念章、日记、证书、奖状等文物性的展品,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难岁月。
崇明国家森林公园“知青墙”是纪念1968年后22万农场知青的广场园林纪念碑,主体雕塑和浮雕寓意深刻,墙体上密密麻麻铭刻着的知青名字,有血有肉,极富历史沉重感,只是碑上的“青春无悔”四字极不协调,让人分不清究竟是悲伤还是悲壮,是感伤还是感谢。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农垦博物馆”占地4300平方米,用大量历史照片、实物和艺术场景再现了上海历次围垦的壮举,以照片、实物、记录片、灯箱等表现方式展现知青劳动、生活、学习情景;2008年11月开馆的“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为追溯那段难忘的历史,再现知青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场景。近年来,大丰充分利用知青文化资源与上海历史渊源的嫁接,加快服务和对接上海,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黑龙江黑河市财政局发文认可其“黑龙江知青纪念馆”属于“革命历史纪念馆”类,可接受捐赠。为对接上海经济,该纪念馆建有网站,并在上海建立工作站开展活动。
返乡旅游项目
知青的返乡旅游声势浩大,往往被冠以“魂牵梦萦”的“激情之旅”。上海的一些知青民间组织每年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不同类型的返乡旅游活动,有组团结伴前往的,也有以“知青专列”前往的。返乡旅游一般由知青企业家少量资助,绝大部分费用由参加者自理。知青的返乡旅游往往还伴随着“支援第二故乡”慈善义举,参加活动的知青多数是在社会上生活得较好,并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空余时间的人群。许多知青返乡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怀旧或图报当年的乡亲,其心理多少还夹杂着传统“衣锦还乡”的炫耀。
与此同时,知青返乡旅游的游记、散文精彩纷呈,透过知青作家笔下绚丽的文字,苦难的记忆随流逝的岁月所过滤,当年落魄的日子竟被描绘得与当地风景一样旖旎美妙。一群成功的知青精英以居高临下的优势心态,回访30多年前那些有恩于他们或作践过他们、但现在依然贫困的农民,慷慨地捐钱,捐物,助学,显示这代人宽宏大度的崇高美感。
人物
知青名人或重要人物是新时期知青文化最宝贵的优势资源,主要是有知青经历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前知青名人、海外学人或热心知青文化的社会人士。由于评判标准的不同和知青部落的利益分化或价值观不同,特别是“前知青”名人的集体消失,上海新时期知青文化至今还没有产生xx的人物“排行榜”。但是,知青名人或重要人物必须列为上海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总体筹划或整体思考。
3.3 总体评述
上海知青文化的开展主要是以知青民间组织为主的各种文化资源为载体。知青民间组织是横向社会自然的架构,对纵向社会结构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也是缓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植被”。评价上海知青民间组织是快乐与痛苦的悖论。知青群体一般热衷于“兵团”、“公社”、“村寨”、“集体户”形式的“抱团文化”,知青民间组织派系众多,人脉复杂,决策纷乱,各自为政。虽然“天下知青心连心,打断骨头连着筋”理念,已得到所有知青民间组织的认同,但事实上,少数知青精英的表现总令人遗憾。知青民间组织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一般是知青精英之间的不和所致。
知青文化通过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为载体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历史原因,知青文化的“血液”里尚残留着中国文化的“糟粕”和“疯狂年代”的“毒素”。知青文化开展也暴露了知青一代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的典型心态:一是喜欢夸大自身作用和优点;二是不喜欢提及自身缺点和不足,三是很介意别人批评,不能冷静反思。但是知青一代人的追求与历代青年的追求进步是一样的。知青群体大多数的理念是崇尚“理想主义”和留恋“激情岁月”。面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质疑,同时包含着对一代人青春的否定,他们有的试图通过上述的种种文化资源平台表达心声,发掘“激情”与“理想”的合理内涵,让在新时期并没有得到多少利益的知青伙伴,在对昔日的回忆中重拾青春价值,以赢得自我肯定。这是一个善意的动机,同时也让“后知青”文化资源成为知青群体晚年生活浪漫的“伊甸园”。
综上所述,上海的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基本与全国其它大城市一样,正处于初级成长阶段,问题虽不少,但发展势头良好。它们不但是知青群体在精神层面生息和休闲的“载体”或“生物圈”,更是有关部门为深入了解和关注老知青群体生存状态,有效引导老知青群体积极向上,改变观念和心智,跟上改革开放时代步伐的重要工作“抓手”。
4
走向未来,走向共生
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形态尚处萌芽期若隐若现“草色”的初级成长阶段。我们即将走向未来,走向共生,走向“草色”的深处。放眼望去,前方“草色”离离,翩翩起舞,似乎在向我们搔首弄姿。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的前景充满诱惑。
“知青一代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李长春关于宣传知青的批示)。据统计,“xx”以后全国知青人数为1700万人。据上海市劳动局统计,1968~1978年,上海市知青总人数为1112952人,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安徽、云南、吉林、贵州、辽宁、江苏、浙江和上海市郊等11个地区,其中插队为513671人,建设兵团和农林场为599281人。目前,大部分知青已经或即将退休、离岗或返回城市,在经历起伏跌宕的社会转型期后,知青一代作为共和国的特殊群体,其生活方式、环境命运、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无可避免地发生着巨大变化,一些知青的历史遗留问题将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与此相关的新时期知青(“后知青”)文化资源的发展与建设尤为重要。有关研究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发展与建设的选题涉及面较广,空白点甚多,研究的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
社会上有关新时期知青文化及其资源的生命周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散沙一堆,昙花一现;有人说方兴未艾,源远流长;也有人说,这是相怜自恋,知青文化根本不存在,谈何资源?但调查上海的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的现状,综合大多数老知青的想法,作者还是乐观地认为,“后知青”文化及其资源形态的生命周期至少还可以持续25-30年,其中未来的3-5年将是发展期,2012年后将进入持续20年的盘整期,随后逐步进入衰退期。“后知青时代”文化资源将成为城市“银发经济”细分市场的要素,成为城市进入老年化社会后的一道生机勃勃、拔新领异的“风景线”,也成为缓和城市矛盾的“社会植被”。因此必须尽早联合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知青民间组织考虑推进新时期知青(“后知青”)文化资源健康发展的筹划思路:
——有关部门应批准建立若干知青民间组织,并准予合法注册(或将知青民间组织挂靠于某机构之下)。建议先考虑组建上海市级的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之类的学术性组织,可作为全国示范。2008年春节前夕,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出席安徽“原阜阳地区知青春节联谊团拜会”;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周禹鹏出席2008年5月“青春叙事·中国知青画家油画邀请展”开幕式并演讲,这似乎都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利好”信号。
——必须改变目前知青民间组织杂乱无章,动荡无序,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知青民间组织难度较大。让有知青背景的退休高官进入知青民间组织不失为上策。进入“后权力”的退休高官会带来更多社会资源,势必形成“马太效应”,有利于组织整合,并让政府放心;将以区域性为主的知青民间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层次、专题划分为主的组织结构;从效果看,知青组织运作以“网络+刊物+活动”的构架形式较为理想。
——制订特定财税政策,鼓励企业资助知青联谊活动。对于知青联谊会组织举行大型联谊活动,各级政府应给与一定的支持;要创造更多的“精神消费”产品,鼓励知青企业家牵头建立各种类型慈善组织,开展针对生活发生重大困难或身患重病老知青人群的社会救援活动和精神安慰。
——知青网站和论坛是有效引导知青群体观念的舆论工具。要加强引导,整合资源,集中人力、财力和精力,建立知青信息交流共享平台,重点办好几个涵盖上海地区的多元共生、雅俗同乐的综合性知青网站和论坛。
——针对知青人群特点,要重视办好纸质版的知青报刊杂志。通过比较筛选,对具备办刊条件并有较佳质量的知青报刊杂志给予登记注册,发放“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还可以纸质版的知青报刊杂志为载体,网络电子版为其上升空间,建立多层多面构架的读者联谊会组织。此外,还可创造横向派生产品,如读书会、研究会、旅游、展览等。
——采取政府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举办针对知青人群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免费培训班,大幅度提高知青群体的上网率;举办书法、绘画、歌舞、器乐等大众文化娱乐免费学习班,进而改善和丰富知青的晚年精神生活。
——为迎接老年化浪潮的挑战,有关部门在建立老年人群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的同时,应该兼顾考虑知青群体的特殊需求,建好和维护知青纪念碑和知青博物馆(包含私人收藏博物馆);正式设立一年一度的中国知青文化艺术节(建议每年10月举行“上海知青文化艺术节”);开辟知青专题的返乡旅游活动或专线旅游项目(享受红色旅游的优惠政策)等。
——评选和表彰在各条战线上作出杰出贡献的新时期知青(“后知青”)典型人物,以激励知青群体的人生信念和生存信心。2008年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可利用契机,发现和挖掘新时期知青文化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层层推荐,综合评定,选出若干名杰出人物。
新时期知青(“后知青”)文化曾经是一面在社会转型期“文化脱围”中孤独抗争的旗帜。随着知青群体逐渐进入退休年龄,越来越多的“后知青”文化形式及其优质资源将应运而生,并成为广大知青群体进入“后知青”时代后,走向未来,多元共生的精神“载体”和休闲“生物圈”。{zh1}引用xx知青作家肖复兴的一段“激情”与“理性”参半的文字作为本文结尾:让我们依托新时期知青文化资源――
“在热闹中回忆,在时尚中怀旧,让回忆和怀旧联手,为我们的今天蒙上一层雾帐,为我们的心境涂上一层防水漆,温柔地欺骗着我们自己;让回忆和怀旧合谋,共同为我们点燃起一堆枯枝,从中蹿出我们生命的火焰,燃烧着我们自己的{zh1}的岁月。”
参考文献
1 顾洪章主编.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M】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
2 叶辛.
论中国大地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上海知青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