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结束and关于身边工设环境的感想_工设de元素_新浪博客

2010年,7月27日夜。

终于结束了在广州易用设计的付费培训。回广工轻松几天后再回家吧。

27日夜,和几个同学还有易用设计的老总们一起喝了点小酒,天马行空地讨论,从师妹谈到现在的设计行业,三杯酒下肚,什么话语都能冒得出来。

老王给了我们一句忠告:做设计的毕业出来,心态要放低。跳槽要慎重。

晚上十点半,我们才离开了公司,公车已经收班,唯有召TAXI回广工。坐在的士里,当的士飞奔过江湾大桥,我想起了自己高中那个文艺复兴的年代,坐在的士的前排,内心翻腾着光荣与梦想。

 

回望整个培训,感觉自己花的钱算是超级值得的。

认识了易用的老王,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可以将犀牛当魔兽玩的人。原来我们以前以前的犀牛技术一直处于一种落后而幼稚的状态。那神乎其技的补面和裁切,提醒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追求效率的设计公司,也不会拿HYPERSHOT来完成给客户的效果图。

虽然在技术方面我只是在犀牛上学了点补面的技巧,以及出方案效果图的技术,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在设计上的眼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很多在学校里的东西开始动摇,当学校的人文和社会的现实相结合,无疑会对自己的设计有更加良性的推动。

正应了一个师姐说的话:方向比努力重要。

 

说到设计就不能不说现在某些学生的学习状态。

广工前段时间组织了工业设计系学生去粤西某集团进行实习。实习名额只有十五个,据说只要能进去,就可包吃住且有精美锅具相赠,所以,名额的争夺还是蛮激烈的。

我曾经去口中所谓的设计部门参观过,在那里居然看不见一支马克笔,看不见一样情趣化的设置,有的只是无尽的材料报表,性能参数。当然,这与集团地处粤西,注重生产的性质有关,但是,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单纯注重生产,连设计也流于形式的企业能给你的视野、知识多少发展。

现在真的有点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打破头去争取那一个实习名额,还不如花点钱实实在在地接受工业设计专业技能的培训。我庆幸,自己在设计上向来不会缩手缩脚地省钱

 

天真地以为拥有一堆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的经验可以帮助你在设计上学业有成的想法,是天下最幼稚的思维。

工业设计的学生热衷于出去派传单,做接线生是{zd0}的笑话,我寒假在北京路闲逛的时候,就看见一个08工设隔壁班的学生在派传单,现在想想,做这种苦力活来增长你所谓的设计见识和视野,真是一个笑话。

 

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认识到,设计教育是一件花钱学实在东西的过程。

不可否认,读设计就是一件烧钱的事情。每一次交作业的时候,我为了让老师看得舒服,都专门打印两元一张的A4相纸,而不是一元一张的彩印。相纸的光鲜动人,无疑要比一张薄纸好得多。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感,我不介意多一元钱。然而有很多时候,我们学生(尤其是经济拮据的)往往为了逢迎经济效益,而随心所欲地降低自己的设计感。套用易用设计公司某人的一句名言: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所以,请你珍惜每一个机会,好好地表达你自己。

 

广工(或者说是中国)的工业设计好不起来,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不敢花钱的心态在胡来。

组建一个工作室,需要的硬件设备,又岂是不花钱的想法可以解决的?

练习手绘,需要的马克笔、硫酸纸,岂是不掏腰包可以敷衍的?

 

说读设计应该少花钱追求xxx的想法,真是荒谬。

隔壁班的一个设计感很好的同学,在做设计语义作业的时候,专程跑到北京路的店去买了一堆亚克力板材回来,这让我深感折服,与他相比,绝大部分的同学只满足于在学校宿舍下面的小卖部买点铁丝,竹签,堆一堆,就已经觉得自己的作业很牛掰了。广工附近能买到的材料数来数去也就那点东西,所以每一次我们工业设计交作业,你都能看见一堆让人审美疲劳的KT板材。

如果我中了500万,我一定要给广工的工业设计出资修一个工作室,向90年代的无锡轻工Workshop模式致敬。易用请来的留法设计师夏老师,跟我们提到了法国乃至西欧的传统设计模式——Workshop工作室模式,在这里,模型是检验你自己设计的{zh0}标准,永远不要纸上谈兵来敷衍老师。

当时就觉得,如果自己有能力有条件,一定要让Workshop模式在广工开花结果。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培训结束and关于身边工设环境的感想_工设de元素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