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定边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文海_东风_新浪博客

关于定边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定边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文海

            县是我们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是指依托县级行政区划和空间形成的区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城乡一体、工农兼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近日,我们深入我县有关单位、企业、乡村,对定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我县的发展有喜有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超前谋划,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现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共辖11个镇、14个乡、334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三位。地貌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盐碱滩区,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9%;南部为白于山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是全省三大重点贫困区之一。
      “郡县治,天下安”。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致力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特别是2006年以来,定边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步伐加快、总量持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06年全县GDP达到38.13亿元,财政总收入为4.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31亿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1元。2007年GDP达到65.85亿元,财政总收入5.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分别增长21.1%、42.3%、47.2%、23%和64.1%,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由2006年的第43位跃升为第15位,在陕西省政府表彰的全省“争先进位”前十县中排名第5位,在榆林市年度综合考核中名列前4位,被评为一类县。2008年GDP达到112.56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11元,分别增长25.6%、69.55%、106.15%、45%和18%,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第11位。
      (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马铃薯、羊子、蔬菜、牧草、特色小杂粮为主导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马铃薯、蔬菜、牧草、小杂粮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20万亩、12万亩、95万亩和50万亩之间,羊子饲养量在100万只以上。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22.09万吨,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全县实施的5个农业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块,马铃薯、玉米、球茎甘蓝蔬菜、地膜辣椒亩产分别创造全国{zg}纪录,小杂粮示范区被评定为全国小杂粮品种资源展示种类最多示范区块。“一定”牌辣椒经农业部质量检测达到部颁标准,并获第十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马铃薯产品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受地理产品标志保护,定边也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
      (三)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9.4亿元,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增加值达到14.73亿元,分别增长32%和23.2%。工业销售收入33.5亿元,实现利税6.63亿元,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6%。县内石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地方石油产量达到116万吨,增长29%。实施了盐化工“133”工程前期工作,完成盐化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新建改造盐田1000亩,生产原盐20万吨、粉洗精盐5.88万吨,分别增长40.5%和19.6%。加快了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建成百万吨马铃薯贮藏加工、1500吨脱水蔬菜加工、日处理30吨液态乳品、肉食品加工等项目生产线。
      (四)商贸流通更加繁荣。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6亿元,增长18.8%,城乡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20%和15.2%。制订了综合性物流中心与专业性市场相互补充的商贸发展规划,启动了马铃薯、畜产品、机电、农贸、蔬菜、燃料等12个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业超市、连锁经营、家电配送和标准化农家店,已成为陕甘宁蒙接壤区域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五)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县城以“一线三区”为框架为市政建设统筹推进,城镇承载功能日趋完善。307国道和青银高速公路横贯东西,303省道纵跨南北,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正在规划建设的西银铁路、定边吴旗高速公路、定边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有望在两年内全面开工建设。全县2005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前以每年100公里以上的速度加快完善乡村公路网络。
      二、差   
      我县虽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与市内其他县区相比仍显滞后,与沿海发达县区相比差距更大。
      (一)经济总量小。尽管我县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占有量更小,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截止2008年底全县还有3.97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二)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南部山区与北部滩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平衡。县城和乡镇发展差距逐步拉大,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三)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仍然是石油开发一枝独秀的状况,仍处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和原油输出阶段,且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关联度不高。{dy}、三产业发展缓慢,薯、羊、菜、草、小杂粮等特色产品基本以销售原料为主,缺乏精深加工和产品包装。
      (四)自然条件差。县域海拔1303—1907米,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16.9毫米、平均蒸发量2490.9毫米、平均无霜期141天,{jd1}无霜期只有110天。县境内植被稀疏,水资源严重匮乏,农村条件极差,干旱、沙尘暴、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五)内生动力弱。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需要更大程度上的开放与转变,定边人民勤劳淳朴,但也因袭着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意识,一些干部群众依赖等待,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县域经济办法不多。
      三、举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定边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上行车道,蓄积了推动持续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区域的强大动能,具备了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为主要任务,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体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面提升劳务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农业产业化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生产要素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为现代特色农业及至农村工业化开辟了新的空间,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xxxx,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和市场化销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要把定边放在建设陕西现代特色农业强县乃至全国特色农牧产品供应基地的高度,运筹谋划全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要从扩大农业规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禀赋,调整产业结构,稳粮、优薯、兴牧、扩草、增菜,推进定边特色现代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二是要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与省上实施的七大农民增收工程搞好对接,认真抓好北部滩区特色蔬菜、中部滩区特色瓜果、东滩地膜玉米、南部浅山区优质马铃薯和优质荞麦、西南山区优质油料、南部深山区优质杂豆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带布局规划的落实,进一步做大做强薯、羊、草、菜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要培育壮大xxxx,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从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税收减免和xx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具有xxxx的xxxx。注重发挥xxxx的带动作用,支持和引导xxxx和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农户入股等多种方式以及“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形成合作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广大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增收增效。四是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抓好技术推广、农资供应、市场销售、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广大农户提供xxx的服务。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农比例,启动玉米、马铃薯良种补贴,完善粮食直补、生产资料、农机购置、设施农业等各类农业补贴政策,使农民切切实实从政策中得到实惠。切实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重点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蒙海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中心,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指导和规范农民的种植、养殖行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通过实施“集贸市场改造”、“县超工程”、“双百市场”等工程,在定边不同区域建成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一批机制灵活、管理先进的农村消费品和农资流通企业,发展一批经营规范的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农家店,进一步搞活农业商品流通。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引导现有的合作组织规范运作,提高水平,不断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培育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资源优势虽然是定边{zd0}的优势,但是转化不足是我们的突出问题,工业弱是我县{zd0}的差距。今后我们要在加快资源开发的同时,切实加大优势资源的转化力度,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要牢固树立“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的理念,紧密结合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发展重点、扶持举措和战略取向,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想、更高的起点来研究制定定边的工业化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工业主导产业,依托工业园区聚集生产要素,强化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全民创业壮大民营经济,切实把《省政府关于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的各项战略部署落实到我县工业经济建设中。二要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产业项目、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管理服务、物流传输“五个一体化”,做好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石油机械制造等项目的入园运行工作。把强化招商引资和加快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园区的承载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精干、高效、务实的管理队伍,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通过努力,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的带动区、招商引资的示范区、全民创业的活跃区。三要努力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县域工业支撑。全力推进石油资源开发,抓好石油产能、油田工程等建设项目,在2009年使地方石油产量达到140万吨。加强与长庆石油企业的协作,全力争取长庆石油在我县投资油气化工和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加快盐化工业园区的规划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延长石油实施盐化工“133”工程,大力发展新型盐化产品,提高盐化工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份额。尽快开展石油、煤炭、岩盐等资源的勘探工作,组织专家开展资源地质评价,分析论证资源分布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中长期方案,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四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工业活力。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放开企业名称、投资主体、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出资期限、出资方式、投资比例等限制,鼓励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特别要支持高校毕业生、待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办小企业和家庭工业。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宣传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使全民创业成为千家万户的共同行动。五要坚持集约节约原则,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约和环保贯穿于县域工业化的全过程,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抓好石油开发、盐化工等一些重点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三)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针对定边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现状,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根据全县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1.2个百分点的要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突破,进一步完善全县城镇体系。一是按照建设陕甘宁蒙接壤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尽快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城镇部分片区的建设详规编制工作,切实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以10个建制镇为支撑、以14个乡集镇为依托的城镇化体系。二是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和县、镇、村梯度推进的方式,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城镇文化内涵,做到地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统一、城镇建设与农村发展相协调、人居环境同自然环境相和谐。三是将县级财力的重点投放在市政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上,围绕“一线三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快推进老城区折迁改造和新区、重点项目园区、西环路沿线开发建设步伐,加大工作力度,在2009年年内完成鼓楼大街拆迁工作,抓好北环路西段、新华街北段、火车站连接线等城区畅通工程建设。四是加快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全面加强通信、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规范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城市基本功能。五是扎实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乡村“卫生清洁”活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六是严格城镇土地管理,加快闲置土地利用,全面搞好城区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工作,提升城市品味,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前定边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文海_东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