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木本家不是CyTree依林杉家居商行_《惠家惠居》@《惠言惠语》CyTree ...

  园区的空间

  文/图 记者   谢哲   人物图/陈文笔

  透过橱窗,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案几,绘制精巧的西藏柜,各种尺寸的卷几……这是一个“木”的世界———坐落于羊城创意产业园的木本家,是园区内为数不多的集展览、销售于一身的开放空间。千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展示着几百年历史的中国古典家具,也陈设着木本家设计的中西结合的实用家具和小件家饰,这是一个能立刻俘获“中产小资”芳心的地方,从此广州多了一个可以淘宝的好地方,而这正是木本家主人冯森最欣慰的事情:“希望每个人到了木本家,都不会空手而回。”

  【空间】

  初见冯森,就知道这是一个做着商业的文化人。冯森进驻羊城创意产业园,就是要把一个本来销售家具的空间,变成一个赏玩古典家具品茶交友,论家事国事的场所。

  沿着落地玻璃一路前行,可以清晰地看到玻璃旁摆放的案几、木凳等古典家具,远些,屏风、卷几、圈椅静静地……走着走着,就到了木本家的大门。大件如屏风、案几、木桌,小件如食盒、首饰盒、储物盒等有序摆放着,这些与家长里短有着深刻关系的物什,一下拉近了距离,心里冒出几许亲切感。

  木本家分为上下两层,占地1400多平方米,原身为厂房的建筑毫不吝啬地给予这些体量不小的家具合适的容身之所。走入这个木家具世界,着实让人着迷。这里有修旧如旧的老家具,如山西的大柜,江浙的梳妆台,古老的屏风;也有稍作改良的家具,柜门加上席编做装饰,看上去清凉之余还有几分东南亚的味道;加上新做的家具诸如尺寸不一的卷几,与一些有殖民地意味的欧式家具。最特别的是,这里有许多木制小工艺品,精致的琴架、小巧的时钟,雕花的木制相框……等等,填补了大体量家具之间的空隙,也充分弥补了消费者面对价值不菲的家具只能看不能卖的遗憾。

  在高大的旧厂房当中,老家具的韵味与斑驳的墙壁相互调和,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意蕴。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找到几百年历史的山西大柜,也不难寻觅绘制精巧的西藏柜。不远处,欧式的酒柜与长餐桌相映成趣。转角,小小的木马勾起童年的回忆。这里简直就是中国古旧家居博览会,一种迷失在时间洪流里的感受油然而生。一个老旧的铜锣背后写着“刘”、“家”、“老”、“大”,这曾经,又有过什么故事?新旧夹杂之间,一种淘宝的感觉油然而生。

  二层多为旧家具,精致的架子床,山西的大柜,简洁的圈椅,木雕的镜子……加建的灰瓦屋顶,配合这些上了“年纪”的古旧家具,使二楼空间更具古风,而二楼的洗手间也成为每个人到这里必到之处,原因为何,等着你来揭谜。

  为了更好的展示新产品及生活方式,冯森计划将一楼划分成不同的家居空间,搭配各款家具饰品,增加“赏”的氛围,带出原创家具体验馆的概念。另外再开辟一处喝茶聊天的风雅场所。在这个安静的堪称民间博物馆的木本家中,你可以在喝茶聊天与主人家冯森交流,赏玩古典家具,触摸历史的年轮之余,品味新的家居风格。

  【人物】

  从经营画廊,到收购旧家具远销海外,继而通过设计打开中国市场,冯森带着对家具的热爱与思考走进我们的视野。他创立的“木本家”以实木为原点,却不拘泥于形式、年代、背景。在好的古董家具日益稀少的情况下,冯森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家居系列。可以说,淘宝、修复、创新,是冯森走过的轨迹。

  开画廊却走进家具世界

  冯森是学油画的,之后在文化单位工作了几年。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在花园酒店开起了画廊,成为了上世纪90年代初{dy}批在广州开办画廊的“先锋”之一,并积累了一笔资金。故事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冯森也许会成为目前广州的画廊主之一,又或许已成为一位艺术家。然而,冯森却走入了另外一个行业———修复古旧家具。在不断地为画廊配置装饰品的过程中,冯森对中国古典家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支持了他毅然走入家具行业。“我非常喜欢家具,否则这十几年的经营会很痛苦。”冯森说。

  经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台湾等古玩行业一轮收购古旧家具的狂潮,九十年代收购古旧家具就像淘宝,“淘到没被别人发现的好家具,就像拣到宝一样”。 冯森说到这一脸兴奋。“国人对于民间家具,不喜欢用二手的。但是外国人却没这方面的禁忌,他们普遍很喜欢这些有历史、有故事的东西。即使不是藏家,他们也乐于购买。”冯森初期收购、修复的古旧家具,基本是销往国外。但随着国人观念的改变,冯森希望通过中西结合的设计,打开中国市场。于是便有了“木本家”。

  难以取舍的古旧家具

  多年来走南闯北,冯森在事业起步时,也交过“学费”。这些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尤为重要。冯森惧、修复收藏民的大多是民用家具。“民间家具的款式更为丰富。”冯森认为民用家具集合了丰富的民间智慧,有韵味,有文化。如潮汕、福建的家具注重描金和雕刻,用画传达意义;浙江地区的家具则更精致,具有中西结合的文化底蕴,变化较多,可以看得出不同的思想并存;而山西的家具体量大、简洁,雕花粗犷,且由于气候原因,一般保存的比较好;西藏的民用家具不注重做工、不注重木材,其特点在于手绘……对于这些特点,冯森如数家珍。

  对家具的热爱,让作为“商人”的冯森,时时面临两难的抉择。说起最令他为难的事,莫过于藏家看上了一件他早些年收购回来的家具,且不说价格已翻了三四倍,这些尚算完好的大件家具已经非常稀少了,是冯森的“心头好”。家具最终还是卖掉了,冯森也开始加速推出自己设计的家具系列。

  设计是未来之路

  从开始的修旧如旧,功能小改造,到客户提出加入设计元素,以便更符合使用需要。冯森一步步走近家具设计。旧家具的来源枯竭了,真正的前途在于原创家具。冯森认为中国市场在逐渐年轻化,消费主力的品位与前辈们有所区别,更能接受国外潮流,但中国文化的韵味及精髓不能丢弃,因此设计要有中国语言,并且融入西方潮流。在强调功能性的基础上,也不失艺术性,两者能达到和谐统一,才是优秀的设计。“太过个性的设计未必多人喜欢,设计一定要结合实际,并非为设计而设计,一定要重视功能。”目前以冯森为主的设计团队,将逐渐推出五大系列的家具。冯森直言设计就像生孩子,从构思到出图,然后到生产,同样经历了痛苦到喜悦,这个难忘的过程。

  大转型 打造木作“宜家”

  “广州缺少有创意的地方,” 冯森说出心里话。“大部分的家具企业都被高昂的租金制约,很难做出有特色、xxx好的商品与展示空间。”而木本家则以空间展示为销售媒介,利用羊城创意产业园独特的厂房空间,临近地铁等优势,创造出{dywe}的销售体验。冯森说:“未来,在这里展示的原创家具将达90%左右。”

  冯森介绍,木本家将于八月下旬开始推出新系列。产品的风格符合时下潮流:简洁的新法式风格,精致、淡彩、不媚俗,有别于其他的法式家具;而新中式,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冯森将使用更现代化的语言来阐释,同时运用较好的材料,例如鸡翅木等;而他本人最喜欢的现代款式,板木结合,价格也更亲民,冯森特别介绍这款设计在尺寸上是更符合国人的使用需要;而{zh1}的乡村系列,则是普通的材质加上精致的款式为卖点。

  除了家具,冯森还打算开辟30%的展厅作为木制家饰的展览,许多小巧精致的钟表、琴架、相框、首饰盒等都将可以在这里找到。他十分赞赏宜家的销售方式:“我也希望每一个人来木本家,都不要空手回去。”

谢哲


郑重声明:资讯 【广州木本家不是CyTree依林杉家居商行_《惠家惠居》@《惠言惠语》CyTree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