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引入{dy}台黑莓终端8700开始,便注定黑莓这个品牌与中国会有一段不解之缘。 黑莓中国区成立于2009年9月,直至今年6月,黑莓在中国的事业雏形终于在国内{zd0}的3C卖场苏宁崭露头角,同中国人打了个高调的照面,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了黑莓极具特色的全键盘、轨迹球和基于BES/BIS服务构架、独具一格的Pushmail通讯技术,其高昂的特色服务费用也让国人认识到了黑莓的xx客户指向。 跟IBM一样,黑莓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xx于提供硬件服务。譬如,近年IBM制定了更具战略眼光的“智慧的地球”计划,欲将感应元件植入交通、能源、城市服务、金融和保险、医疗等等关于人类生活的一切服务系统当中,利用精准收集的数据通过IBM提供的服务器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为整个人类甚至地球建立、提供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有效的智能系统服务。这是IBM继“硬件+软件”、“硬件+软件+服务”之后的第三次内部产业创新,客户依然是面向诸如政府、医院、能源、金融等行政、事业机构和商业机构的大客户群体,只是这次产业转型的结构更为复杂、庞大,投入成本也相当巨大。 黑莓与之相比,就像正处于IBM的第二次内部产业创新。如今能够提供硬件和软件的品牌数不胜数,能够提供实用且具有差异化服务的品牌却寥寥无几,而黑莓正是拥有了Pushmail这一技术,使其有了别人无法复制的差异化服务优势,在无线通讯行业有了技术立足之本。随着黑莓硬件和服务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风靡,黑莓官方越来越重视中国这样一个巨大、活跃且利润丰厚的移动通信消费市场,然而黑莓进入中国市场前的一再踌躇也表明了其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商的利益考量与内部博弈:黑莓究竟是该侧重于提供硬件还是服务?面对中国无线通讯市场三家独大的局面,黑莓官方又该如何在诸多硬件供应商中凸显自己的价值、如何与运营商进行合作选择与竞争调整?面对实用性至上的中国消费者,黑莓给出的硬件与服务价格又该如何?特别是在改良型创新力蓬勃的手机行业,各品牌产品之间的融合不时显露,譬如诺基亚“Blackberry风”的E系列产品,以及对全键盘手机改良之后xx的横屏大按键新品U9黑钻P98等,黑莓该如何令自己赖以生存的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的环境下不至于泛滥?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黑莓进入中国市场选择了跟IBM一样的政企营销之路,走xx集团采购化道路,直接跳过价格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客户群体。黑莓扎实的机器做工和极具政务、商务风的外观与细节设计思路跟IBM当初个人PC的产品特性如出一辙,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将黑莓手机上的“Blackberry”标识改成“IBM”标识,估计信的人不在少数。 有理由相信,黑莓在中国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同时作为一个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商和硬件制造商,黑莓必将走在世界通信服务产业的{dj0}行列,在通信技术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