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密如繁星的众多城市中,在举世闻名的北部湾顶上,
有一座颇具特色的滨海之城——钦州,她有、茅岭江和大风江穿城而过,流入浩瀚的出海。
钦州,古称安州,有1400年悠久的历史,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归防城港市管辖。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钦州市建制。
今天,开放的钦州正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来客。近代历史上钦州出现、冯子材两位蜚声中外的。现在,他们故居成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钦州市区和灵山县通行为白话,属于钦廉系。浦北县通行廉州白话,而犀牛脚地区通行海獭话。
钦州港是个不可多得的xx深水良港,是先生《建国方略》中规划的“南方第二大港”。近年,由于钦州的区位优势突出,市委、政府采取措施得力,特别是实行了业主制建码头、仓储的形式,建设高潮迭起。目前,己建有万吨级码头3个,正在建3000吨至万吨级码头11个;己建成仓储(库)11个,总投资24. 25亿元。工地,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喜人景象。据专家规划设计,近期可建6个作业区和两个内河作业区,建设1~9千吨码头1OO多个,三墩作业区可建3O万吨级泊位。远期吞吐能力1亿吨以上。钦州港的深水条件良好,中国罕见,世界也是少有的。 钦州市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已建成的铁路有南(宁)—钦(州)、黎(塘)—钦(州) 、钦(州)—北(海)、钦(州)—防(港)、钦(州)—钦州港等五条铁路和高速公路在钦州交汇。大交通的格局,已经形成。
钦州港的对外开放,加快了钦州市对外开放步伐,又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兴旺。钦州人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出口市场现扩大到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荷兰、埃及和阿根廷等23个国家和地区。
钦州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 为适应形势的需要,钦州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近年来,钦州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投入巨资,大搞城镇基础建设,制订了各种优惠政策,与海内外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隋置钦州县。据民国《钦州县志》:“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1983年改市。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15号】)撤销钦州县,设立钦州市,以原钦州县的行政区域为钦州市的行政区域。
1987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84号)将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2号):(1)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兴路。(2)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钦南区辖钦州、沙埠、康熙岭、尖山、久隆、黄屋屯、东场、犀牛脚、大番坡、龙门港1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钦州镇;钦北区辖新棠、板城、小董、大垌、长滩、那蒙、大寺、贵台、大直、青塘、平吉11个镇和那香乡,区人民政府驻钦州湾大道。(3)钦州市辖原钦州地区的浦北县、灵山县和新设的钦北区、钦南区。
钦州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
钦州市 面积10728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2009年)。
钦南区 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 57万。邮政编码535000。
钦北区 面积2685平方公里,人口 65万。邮政编码535000。
灵山县 面积3550平方公里,人口140万。邮政编码535400。县人民政府驻灵城镇。
浦北县 面积2521平方公里,人口 81万。邮政编码535300。县人民政府驻小江镇。
钦州市,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太阳年辐射量104.6~108.8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633.6~1801.4小时,年平均气温21.4~22℃,年总积温7800~8200℃。历年平均无霜期329~354天。年平均降雨量1649.1~2055.7毫米。
钦州市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依山临海。钦州风光明媚,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成为桂南xx旅游胜地。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旅客。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曾"遨游钦灵";1891年,俄太子尼古拉仰慕冯子材抗法战功特来钦州访问;1909年,xx画家游钦州时,绘了荔枝图,并赋诗: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舟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1962年,戏剧家、诗人田汉来钦州游览时留下不少美好的诗句。
钦州旅游景点有30多处,主要有:三娘湾旅游区 、旅游区 、、 刘永福故居、 民族风情、 六峰山 、、 、椎林叠翠 、......等等。近年来,全市建造了一批星级宾馆和涉外酒店,成立了一批旅行社,制作了许多旅游工艺品,初步形成了食、住、娱、购配套体系,吸引了大批旅客前来观光。其中,钦州市内主要宾馆有:金湾大酒店、钦州宾馆、交通宾馆,银湾大酒店,白海豚国际酒楼等;主要的购物场所有:钦州市百货大楼、商业大厦、金湾商场、南珠商场,协盛,华润等。
钦州在明朝和清朝曾两次评过钦州八景,第二次评定至今已有300多年。现经钦州八景评审委员会审定,选出了钦州新八景。分别是:王岗春色、六峰缀秀、龙泾环珠、刘冯宝第、灵东浴日、麻蓝仙岛、、椎林叠翠。(编/)。
钦州工业
由于历史原因,工业“腿短”一直是制约钦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制订并实施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作为{dy}要务,以临海工业为主攻方向,致力改造投资环境,广为招商引资,开展项目工程大会战。随着一批工业园区的相继动工,一批工业项目的竣工和投产,钦州的临海工业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突破。
一、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03年底,钦州市共有工业企业19246个,从业人员262660人,全年实现工业不变价总产值817907万元,同比增长13.65%,实现工业增加值311021万元,同比增长12.73%,完成税金及附加34265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131家,在职职工26932人,资产总额427979万元,负债总额320593万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07386万元。2003年钦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9元,人均财政收入为302元,工业利税占财政收入比重为30.4%,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为11.2%。全市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3.8%、24.1%和32.2%,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18.41%,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比重为7.8%。
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不变价总产值276857万元,同比增长17.7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3163万元,同比增长22.1%;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进一步优化(43.76:24.07:32.17),其中二次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51个百分点。年累计产销率为97.6%,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2003年,钦州市传统的制糖工业、制药工业和建材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依然在全市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别完成产值58438万元、22466万元、8968万元。同时,新的支柱产业开始形成,化学工业实现产值46321万元,超越制药工业成为钦州市工业第二大产业,冶金工业实现产值19728万元,超越建材工业成为第四大产业。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45.21亿元;其中{dy}产业增加值85.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7.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0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111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4.74:35.48:29.78;财政收入17.17亿元;城镇化率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5元。
2007年,是钦州市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效益提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钦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海空:“2007年,我们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等多边合作的新兴机遇,紧紧围绕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这三大目标,开辟了工业化、城镇化两个主战场。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促使全市社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各项发展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三大目标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发展。钦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206万吨,增长58.3%,步入了千万吨大港行列。旅游方面,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2亿元,分别增长56.2%和48.8%。大工业迅猛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31亿元,提升到2007年的183亿多元,4年增长了近6倍。
钦州市经委主任张振才:“我们市2007年工业发展这么快,主要是市委、市政府把主攻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强化主导地位,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结果。全市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总量、优化结构、依靠科技、推动创新的要求,促进工业加快发展。突出抓好钦州港和各县区工业园区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重点培育一大批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拉动工业快速增长。我们还通过挖掘潜力、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措施,推动企业向规模化发展,把产业做强做大。” 责编:姚莉 作者:黄仕业、龙志红
二、发展工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近年来,钦州市及县区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采取自主招商与中介招商相结合,主动出击与搭配出海相结合、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等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引资发展民营工业企业。2003年,全市共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3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3650万元,同比增长2.35倍。
(二)加快临海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新区的建设。近年来,钦州市加大临海工业园区各项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的同时,去年起又在各县区兴建工业新区,为民营企业提供发展载体。并且,通过深入开展“改善投资环境年”活动和“项目年”活动,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落户园区投资办厂。如2003年,港区共引进工业项目8个,合同投资10.25亿元。2003年,港区工业完成不变价产值43548万元,同比增长120%,自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增幅超过{bfb}。此外,还有2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中。灵山十里工业园也引进16个项目,4个项目投产,钦南区大田工业园有9个项目进入,5个项目开工建设,钦北区大寺工业园也有4个项目开工建设。
(三)国企改革情况。
近年来,钦州市国企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前几年改革基础上,2003年为加快钦州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钦州市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钦州实际,研究出台了《钦州市关于进一小放开搞活国有企业的实施意见》,为企业改革提供政策配套和政策引导,有效地推进了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经过各部门的艰苦工作和通力合作,去年已完成了灵山化肥厂、武利糖厂、浦北纸箱厂、平吉糖厂、市医药公司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同时,那彭欧亚糖业公司、欧亚糖业公司也完成了二次改制;市运输有限公司、市中力机械股份公司的二次改制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复正在操作实施;铁山水泥厂已通过拍卖资产偿债方式由广东客商取得经营权、市冷冻厂、缫丝厂的出售转让也于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签订协议。到目前,全市累计已完成改革企业81户,占94.19%,其中已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企业41户,占已改革企业数的50.6%。并且,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尝试和探索:
1、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进行这种方式改制的企业有9户,多数为钦州市的龙头骨干企业。如广西半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钦州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
2、债务、人员随资产划转、国有退出,如灵山县酒厂,改制前将灵山县酒厂一分为二,变成灵山县酒厂和灵山县柠檬酸厂两个国有法人。两个企业法人走不同的通道退出,灵山县酒厂采取债务、人员随资产划转,改制为一个有限公司,经营制药;灵山县柠檬酸厂有条件出售改制为一个生产氨基酸的有限公司,国有xx退出。
3、公开拍卖整体出售,如灵山县农药厂。
4、结合不良资产处置有条件转让,如灵山县棉纺厂,华大纺织有限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协商购买债权的同时,购买灵山县棉纺厂的资产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灵山县{dy}棉纺厂后改制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国有xx退出。
5、协议转让。如钦南区那彭糖厂,把那彭欧亚糖业有限公司35%的国有股份协议转让给河北瑞丰糖业公司,国有股退出。市医药公司由上市公司(北海国发)控股收购,完成了“两个置换”。
6、股份合作制改造,国有退出。钦州市共有7家企业由此形式改革。
7、政策性关闭,如浦北县卷烟厂于2001年12月实施政策性关闭。
这些改革的尝试,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重新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三、下一步加快钦州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重点
(1)全力推进临海工业建设。
把加快临海工业建设作为推动钦州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重点来抓。要按照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继续做好临海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形成特色明显,功能协调,设施配套的总体格局;采取多种形式 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大型临海工业园的土地平整、道路、供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定点投资建设,引进国外财团、公司合作开发建设,发展横向经济技术协作吸收国内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开发建设,利用股份、债券等形式,吸纳有实力的公司、单位和个人出资合作开发建设、放手组织社会民间力量,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到临海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利用土地级差地租,通过土地置换和政策引导,有计划地将市、县区部份工业项目向港区转移,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冶金、造纸、海洋生物、医药、果蔬加工、海产品加工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加工业。进一步加强临海工业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燃煤电厂、大型浆纸厂、大型铝材加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强协调服务,推进木薯综合开发示范工程、润滑油厂、铝合金厂等一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2)培育发展钦州支柱产业。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钦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升产品水平和档次等措施,把钦州市传统的医药、制糖、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制药行业以推动半宙集团和浦北制药集团通过国家GMP认证为契机,加快邦琪制药厂、中乐制药厂、世彪制药厂等一批制药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高制药产业整体水平、规模和效益。制糖工业抓住广西建设全国糖业基地的有利时机,着力抓好糖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甘蔗良种种植率、抓好糖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建材工业通过招商引资、接收产业转移、改造和提升技术装备、工艺水平、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规模,实现支柱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在培育壮大钦州市新兴支柱产业和县区的主导产业方面。要以港区一批磷酸企业为龙头,加大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的招商力度,力促世威氨基酸二期工程的上马以及深化灵山化肥厂等传统企业的改革,不断壮大钦州市的化学工业。冶金工业要加快恒利金属制品厂的验收认证,力争早日投产;抓好港区永盛、恒星、鑫源三家金属冶炼项目以及14万吨铁合金项目的建设,使这些企业与桂鑫金属制品厂一起支撑起钦州市另一工业支柱。电力工业要一手抓钦州燃煤电厂的建设,一手抓钦州电厂资源综合利用搬迁改造,使电力在未来2—3年迅速成长起来。注重石化产业的培育,积极帮助和促进东油沥青厂与国内石化骨干企业的联系,将其发展成为钦州的支柱产业。县区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有重点地培育发展县区的主导产业,如浦北的烟花炮竹、建材;灵山的纺织、食品加工、制药。对这些行业通过有重点的引资发展、政策倾斜扶持,使之更快成长。
(3)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
利用钦州市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海产品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运用高科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果蔬、海产品的加工、储运和保鲜工业,壮大食品工业规模,完善食品工业结构体系。利用钦州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规范矿山开采、生产,通过内引外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增加新产品和产品深加工,把有色金属加工文章做大。利用钦州丰富的陶土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对现有制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重振钦州建陶工业。
(4)大力发展出口创汇产业。
充分利用钦州市沿海的区位优势,面向港澳台、东南亚和欧美等市场,大力发展生丝、烟花炮竹、机械、竹编芒编、坭兴陶艺等出口创汇工业。通过建立公司加基地加农户产销xxx的有效机制,扩大自营出口业务,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5)积极培育高新科技产业。
以医药行业为突破口,注重引进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吸收、消化外来技术,积极发展生物制药、海洋xx和xxxx。开展海洋资源保护技术和海洋品种改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进行海洋产品的精深加工。利用速冻、脱水等技术发展海产高附加值食品。在电子工业方面,开发适销的电子节能产品、敏感元件、电子绝缘材料和计算机配套产品。
钦州的排号{dy}当然是了,要说历史典故,几乎找不到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其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没有复杂的工序,只是把猪脚洗净斩件,配予八角、桂皮等料烹制,食用时,一碗汤粉加一块油得发亮的猪脚,配一小碟的辣椒酱。也许因为它的经济实惠,油水充足,不容易饿,很符合钦州人的口味,成为钦州市民早餐和夜宵的至爱{sx}。钦州猪脚粉和广西的“桂林米粉”、广西的“柳州螺丝粉”以及广西的“南宁老友粉”不同,在钦州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看到“xx猪脚粉”字样,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难得出谁“xx”的结论,但凡猪脚加粉都是猪脚粉,只是味道良莠的问题就由食客定论了。虽是不一样,但大致做法是一样的,所以你不必担心味道差异过大而要挑家“xx”的吃。能代表钦州特色的猪脚粉摊有三家:二马路一摊、东校区一摊、建设路红嫂一摊。它们的特色是猪脚肉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汤水鲜美,还略带甜味。
当然,除了猪脚粉还有:黄瓜皮、荔枝、龙眼、香蕉等。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