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勋:以“大庆速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脚步_奋斗杂志_新浪博客

以“大庆速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薛志勋

 

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荣,具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长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从90年代初至今,大庆几届班子、几任领导,为推进大庆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特别是近三年以来,大庆市委、市政府坚持“全党抓发展、中心抓经济、重点抓项目”,全力推进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总体思路和“保速度、促发展”的主基调,努力促进城市由单一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由矿区城市向现代都市的历史性演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今,以非油工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为两翼的接续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大庆正以“大庆速度”推进着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一、大力实施“三百行动计划”,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实践证明,抓住项目,就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根基;抓住企业,就抓住了加快发展的动力;抓住品牌,就抓住了加快发展的质量。从2008年起,全市每年精选百个重点项目、百户重点企业、百个商标和产品,大力实施“三百行动计划”,强化政策扶持,狠抓推进落实,特别是在项目推进上,深入实施“百项重点工程”,精心策划储备项目,提升载体聚集项目,抢抓机遇建设项目,创新机制推进项目,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促使全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通过大力推进“三百行动计划”,一是推动了石化工业持续扩张。2009年,全市产值超10亿元石化企业已达到11家,其中超100亿元企业2家,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0亿元。特别是120万吨乙烯改扩建投产后,将新增60万吨乙烯,配套建设55万吨聚乙烯、30万吨聚丙烯等大项目。二是推动了地方工业迅猛发展。伊利、日月星、展华玉米深加工等141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先后建成投产,2009年全市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80亿元,增速达到60.1%,已连续多年保持35%以上高速增长。三是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引进了金锣、伊利、大商新玛特等一批国内强企,培育了新潮、三维、大丰、佳昌、瑞好等一批xxxx,启动盘活了一批大项目,改制重组了一批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发展到91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17家,这些企业已经成为大庆接续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推动华科等15家企业成功上市,累计融资40亿元,境外上市企业户数居全省xx。四是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通过大上项目,新材料、新能源、新型环保、生物、信息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企业总数已超千家,增加值达到66.9亿元,占地方工业的17.6%。其中,新能源增加值2.1亿元,新材料15亿元,新型环保3.9亿元,生物8.9亿元,信息12亿元,现代装备制造25亿元。2010年,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预计超过百亿元。五是打造了一批xx品牌。目前,全市xxxx、xxxx数量已达到55个,打造品牌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二、稳步推进“四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围绕做精做绿,大力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我市基地化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

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从2005年新打农田机电井累计7741眼,新上喷灌设备12838台套,建设抗旱保收田412万亩。抗旱保收田面积由2004年前的157万亩,达到569万亩;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225个,全市大型农机作业能力达到了350万亩以上。农业基础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01年以来新增造林面积163.4万亩,全市有林面积359万亩;村屯绿化达标率67.4%。全面实行草原禁牧,全市草原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建设优质农田面积500万亩,发展玉米膜下滴灌73.2万亩,全市粮食产量实现了78.8亿斤,农村人均收入达到6593元,力争在2011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百亿斤大关。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棚室面积达到3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到53个,牧业标准化生产小区发展到190个,规模养殖大户发展到7500户。畜禽舍饲、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生态养殖模式初步建立,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理念改造传统农业的进程加快。

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发展到70家,具备了150万吨鲜奶、260万头生猪、5000万只家禽、210万吨粮油加工能力,形成了主要农副产品都有龙头拉动的格局。全市建立起优质粮食、畜牧业、特色产业、劳务经济、旅游观光农业等较为健全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市畜牧良种繁育中心、畜禽防疫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心和绿色食品监测中心等10多个农业功能性项目作用发挥得较好。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等应用体系和农作物防虫减灾,动物疫情防控等安全体系建设,农业生产的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

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突出“路、水、电、房、医、教、能、保”等“三通四建五保”工程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面,正在向提高道路等级和向屯间路延伸迈进;泥草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改造泥草房4.2万户;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648处,占村屯总数的67%;建设以“三位一体”为主要形式的户用沼气3.5万处,利用清洁能源水平大幅度提高;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7%;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483个,实现了村村有农家书屋;实行农村低保家庭大病救助、大学生救助、取暖补助,低保达到全省{zg}标准。这几年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较好、发展项目较多、投入力度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几年。

三、不断提升规模层次,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

近些年,大庆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培育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服务业规模,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促进经济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

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继续保持主体地位。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流通业态日趋多样化。出现了一批以百货大楼、中央商城、大商新玛特、沃尔玛、国美电器等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一批以新潮建材城、北方汽配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一批以农副产品批发、粮油批发、旧机动车和旧物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批发交易市场,基本满足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也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农业、工业快速增长。目前,全市商业网点已达到近6万个,较2000年增加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0年增长3倍多。

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发展先导。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设施逐步完善,接待人数和收入全面增长,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亿元;全市星级饭店达到23家,其中三星级以上16家;大庆已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北方精品旅游城市,目前已开发了石油文化、湿地景观、绿色温泉、草原风景、观光农业、和以观赏鸟类为代表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旅游等项目,湿地文化节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已达44家,各项存款余额达1181.3亿元。2007年大庆被评为中国{zj1}魅力金融生态城市。邮电通讯业、社区服务业等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功能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兴起,培育了大庆石油物流园、万宝物流园、大庆粮食批发市场、大庆粮食物流园等大型物流企业。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2003年以来,伴随着油田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全市以服务外包为主导的服务贸易逐步发展壮大,境外劳务输出、境外消费等服务贸易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不断拓展有所增加。近几年,高标准建设了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大庆软件园、黑龙江软件园、龙凤创业园等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被国家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大庆软件园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黑龙江软件园是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重点建设项目。2009年1月,大庆市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9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达到22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亿元。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庆可持续发展工作在国家和省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成效。下一步,大庆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战略机遇,打牢产业、市政、人文、体制四个基础,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建百年油田,发展接续产业,构筑多元经济发展格局,推动大庆迈上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作者单位:大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原载《奋斗》杂志2010年第7期)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薛志勋:以“大庆速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脚步_奋斗杂志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