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五资料分析_上海公务员考试博客_ ...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一、 

        2002年1月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单位:亿美元

商品构成(按SITC分)

出 

进 

金额

增减%

金额

增减%

 

217.03

29.2

189.70

21.9

一、初级产品

17.87

7.4

31.50

5.7

0类  类型及活动物

10.89

30.8

4.17

48.1

1类  饮料及烟类

0.33

-34.2

0.93

65.4

2类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3.00

7.7

15.43

16.7

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3.55

-28.1

10.37

-18.3

4类  动植物油、脂及蜡

0.09

10.5

0.61

17.8

二、工业制品

199.16

31.6

158.20

25.7

5类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11.00

35.7

25.98

28.1

6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35.99

33.2

32.46

25.6

7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

79.05

32.9

86.38

23.7

8类  杂项制品

72.77

28.5

11.94

34.5

9类  未分类的商品

0.36

253.0

1.44

43.0

111. 在进口商品中,按照增幅从高到低排列(未分类商品除外),排在第4位的是:

A.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B. 饮料及烟类

C. 机械及运输设备   

D. 食品及活动物

1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 饮料及烟类虽然进口的增幅{zd0},但所占进口金额的比例最小

Ⅱ. 除未分类商品之外,出口商品增幅{zg}的前三类都是工业制品

Ⅲ. 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是工业制品的金额远远超过初级产品

A. Ⅰ                                 B. Ⅰ、Ⅱ   

C. Ⅱ、Ⅲ                             D. Ⅰ、Ⅱ、Ⅲ

113.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够体现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金额比例的是:

 

 

 

 

 

 

 

 

 

11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进口金额占初级产品进口金额的大致比例为:

A. 1/2             B. 1/3             C. 1/4              D. 1/5

115. 除未分类商品之外,进口金额比出口金额高的类别有:

A. 6类            B. 5类             C. 4类             D. 3类

二、根据下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

期人口数(千人)

出生数

死亡数

移民数

总增长量

(年平均  千人)

世界总量

5978401

129810

52072

 

77738

发达地区

1185174

13224

11951

1971

3244

不发达地区

4793227

116586

40121

-1971

74493

非洲

766623

28115

10331

-287

17497

亚洲

3634279

77953

27492

-1207

49254

欧洲

728934

7493

8248

950

195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511345

11554

3245

-471

7839

北美洲

307202

4172

2528

930

2574

大洋洲

30018

527

227

81

381

 

116. 此表主要是介绍世界主要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

A. 人口构成情况                       B. 人口数及出生率

C. 人口数及增长情况                   D. 人口出生及死亡情况

11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数{zd0}的地区为:

A. 非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亚洲

1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移民数人口总增长量影响{zd0}的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119.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知道:

A. 亚洲人大部分都移民欧洲   

B. 非洲的移民数量仅次于亚洲

C. 欧洲人口的增长率{zd1}   

D. 大洋洲移民数和人口总增长量最少

120. 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是:

A. 非洲每年死亡的人数是最多的   

B. 欧洲和北美洲人不移民其他地区

C. 大洋洲最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D. 发达地区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

三、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01年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数据

人口总量:全市在京居住{yt}以上的外来人口为328.1万人,比1997年增加98.2万人。年龄构成:0~14岁人口占7.4%,1997年为6.7%;15~59岁人口占90.8%,比1997年的91.4%下降了0.6个百分点,其中15~39岁人口占80.1%,比1997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1997年的1.9%下降了0.1个百分点。

在京状况:务工经商人员占78.1%,比1997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随亲家属占13.4%,比 1997年的11.1%上升了2.3个百分点;探亲访友、因公出差占2.0%,比1997年的3.4%下降1.4个百分点;学习培训、旅游购物、治病疗养、旅途中转占5.2%,比1997年的5.9%下降0.7个百分点。

来京时间:来京三个月以下的人口占15.5%,比1997年下降10.2个百分点;来京三个月至半年的占4.4%,比1997年下降6.3个百分点;来京半年以上的占80.1%,比1997年上升了16.5个百分点。

121. 人口增加最少(但也没减少)的可能是以下哪一类人?

A. 15~59岁                             B. 60岁以上

C. 探亲访友、因公出差                    D. 来京三个月至半年

122. 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2001年在京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比1997年是:

A. 增加了                                B. 下降了

C. 相差不大                              D. 很接近

123. 与1997年相比,2001年占总人口比例数量为稳定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共约多少万人?

A. 210             B. 240                C. 270             D. 310

124. 短期留京(三个月以下)的人口大约比1997年:

A. 增加了8万人                          B. 增加了3万人

C. 减少了5万人                          D. 减少了8万人

125. 从第四部分的资料中,我们能看出:

A. 从三种来京时间人群的人口数比例上看,1997年相比2001年分配更为不均衡

B. 在1997年和2001年,虽然三种来京时间人群的人口数比例各自有所变化,但总量基本持平

C. 在1997年和2001年,来京时间在半年以下与半年以上两个人群的人口数比例都接近1:4的比例

D. 来京人口的逗留时间有增长的趋势,大部分人的逗留时间都会在半年以上

四、根据下列两个图示回答问题。

126. 从上图可以看出1997年与2000年相比,产值比重减少最多的产业是:

A. 电子与信息   

B. 生物及医药制品 

C. 新材料   

D. 光机电一体化

127. 假定2000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是1997年的2倍,那么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1997年增长率最可能是:

A. 45%              B. 55%             C. 65%            D. 75%

128.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00年新材料的产值约为1997年的1.8倍

B. 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各项产值比重大多有所变化

C. 电子与信息产业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D. 电子与信息产业的产值两年相比可能一样

129. 2000年与1997年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值总额增加最多的是:

A. 电子与信息                            B. 生物及医药制品

C. 新材料                                D. 光机电一体化

130. 如果1997年生物及医药制品的产值是3亿元,则同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最接近:

A. 1亿元           B. 1.2亿元           C. 1.6亿元          D. 1.8亿元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2003年B类卷参考答案

(编者作答,仅供参考)

 

1. A    2. C    3. B    4. B    5. C    6. C    7. B    8. C    9. A

10. A   11. B   12. C   13. A   14. A   15. C   16. D   17. B   18. A

19. D   20. D   21. C   22. D   23. B   24. B   25. A   26. A   27. A

28. B   29. B   30. C   31. B   32. C   33. C   34. D   35. B   36. A

37. B   38. C   39. C   40. B   41. A   42. B   43. A   44. C   45. B

46. B   47. C   48. B   49. A   50. C   51. D   52. B   53. B   54. C

55. C   56. A   57. C   58. D   59. C   60. D   61. C   62. B   63. D

64. A   65. A   66. D   67. C   68. D   69. C   70. B   71. BD  72. BD

73. BD  74. AD   75. ABD 76. AB  77. AD  78. ABC  79. CD  80. ABC 81. A

82. A   83. C   84. D    85. A  86. A   87. B   88. B   89. C   90. A

91. D   92. A   93. B    94. D  95. C   96. C   97. B   98. B   99. D

100. A  101. C  102. B   103. C 104. B 105. A  106.B  107. C  108. B

109. B  110. D  111. A   112. C 113. B  114. B  115. A  116. C  117. D

118. B  119. C  120. D   121. B 122. A   123. C  124. D 125. D  126. B

127. B  128. D  129. B   130. D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五资料分析_上海公务员考试博客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