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边喝边想(二十一)--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_刘岚_新浪博客
看了黄老师很多博文,最终决定把这篇转过收藏。黄老师的东西很散,我前段时间花费一定功夫,休息的时候,来这里挑博文,但劳动量大。最终决定放弃我这个想法,等待黄老师出书再看。

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

  最近常有茶友来找我切磋交流学习普洱茶的心得,我随便写了点东西,算是对我这几年学习的一个阶段性小结,供大家参考。我的学习大概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

  一、交了巨额学费喝了无数假茶烂茶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有不少茶友特别是初入门的茶友在听了我的介绍和喝了几款标杆茶之后,一般都会很欣喜地说,这下好了我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了。如果你只是随便喝喝茶的话,少走些弯路当然好。但如果你真想当一个普洱茶的超级发烧友或者干脆就想进入这一行当的话,我到是觉得前期走一些弯路没什么不好。记得以前在连队时我们的指导员说过“不吃黑面(指陈年变质了的面粉)不知道白面有多好吃”,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比较才会真的明白。光喝好茶不喝孬茶,碰到孬茶以后还是搞不清,这样的例子以前在有些茶友身上出现过。

  现在,我见到一些比较典型的孬茶就象见到了熟识但曾害过你的朋友一样,不少茶还很清楚它的出处,被有些茶友如获至宝地拿在手上,也有一些茶友拿来让我喝。很抱歉,我不喝外人带来的茶(没准你带来的正是我当年交学费时买下的茶――库房角落扔了不少,我打算让它们变成“号级茶”留给儿子孙子了),也不便发表评论,免得让哪位非xx茶人或者非xx茶商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如果你想知道我的观点,请读我的博客,请看我店里的茶架、身上背着的茶包,请留意我自己在喝什么茶。呵呵。

  二、结识德高望重的普洱茶大师,喝大量的好茶老茶,跟随老师系统学习辨茶的基本方法和冲泡老茶的基本技术

  当初,在最困惑最无助的时候,我碰到了何作如先生并通过他认识了邓时海、白水清、周渝等普洱界的前辈大师。在这些前辈大师们那里,我喝到了不少代表着普洱茶真谛的五十年以上陈期的老茶:红印、蓝印、红铁、蓝铁、福禄贡、江城号、末代紧、敬昌号、同兴贡、同庆号、陈云号、宋聘号、福元昌号、永利昌号......,也在其他朋友那里喝到了存放不错的七子黄印、中茶简体、早期8582、7542、7532......。何老师不但无偿地让我和我的员工喝到了上百泡印级茶、上百泡号级茶,而且还把他多年琢磨研究出来的老茶冲泡绝技(从出茶、茶量、用壶、用水到水温、时间、用具、手法等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黄刚何德何能要受此恩惠?我只能说是上天看我可怜派来了何老师拯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黄刚的运气真的是十二万分地好啊,请问有这样运气的人会很多吗?(所以,我经常说一句让人泄气的话:普洱茶不是谁都能喝明白的。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呸呸,我又多嘴了!)

  三、根据大师们的建议,树立“标杆”意识,确立中生代茶中的“标杆”。

  跟着老师们喝着喝着,我觉得不对了。老师们很慷慨,但我不可能一直这么靠“蹭”过日子啊。老师们都是大富豪且早期就买下了大量的老茶可以每天喝五十年以上的茶,而我的经济能力虽然比普通人稍强但却不可能天天喝几泡印级号级茶,我还必须面对二十年左右的茶。

  现在回过头来看,市场上十至三十年陈期的普洱茶大概是最乱的,可以说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仿佛是个茶商就敢说自己的茶有二十年、三十年的陈期。究其根源,还是我们喝茶买茶的自己不懂(当然,一千个茶商中大概也最多有半个真明白的)。我自己交学费交得最多的也是所谓八十年代的茶。

  后来,白水清先生和我的师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点拨我要树立“标杆”意识,确立各个时间段的标杆茶,让我找到了继续学习前进的方向――那就是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主流茶品为主线,确立其中仓储条件较好的某一款到几款茶品为“标杆”,遇有其他茶品则与之作比对,可以较准确地找出差距――这样的喝茶学习方法是比较快的提高方法(请详见我的博客)。

  这种方法的局限之处是:只适用于较有经济能力者,而对经济能力稍差的更多的茶友来说仍然是无法承受与适用的。

  四、循着老茶的影子寻找新茶中有发展潜力(指茶质)的茶

  后来,我又继续学xx结包括向云南等地的普洱茶专家请教,结合对普洱茶仓储情况的进一步了解与学习,找到了一点点对2000年至2003年这几年茶的感觉。那就是在基本的冲泡方式下(详见和),首先鉴别茶的茶气,然后感知茶的口感和香气,{zh1}判断一下xxx,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得出结论,是买还是不买,买多买少。

  对初入门的茶友来说要感知茶气好象有点难度,时间长了就会明白一些。邓时海先生是这样描述茶气的:“茶气,对云南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要特色之一。茶叶内所含成分浓酽而丰富,制成茶后经过长期储藏陈化,茶中多糖类和有机锗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于冲泡时即能溶于水。品饮陈年普洱茶茶汤后,有机锗进入品茗者体内,而运行全身经络之中,促进真气的运行,进而增强真气的质量,达到补气的功效。”“一般品茗者,茶气敛进其经络后,只感觉到全身体内激荡一股热气,接着毛孔轻轻发出微汗。”

  所谓茶气在不同的人身上反应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反应强一些,有的人反应弱一些,有的人一口茶喝下去就全身发热,有的人会感觉后背发热,有的人会手掌发红、出汗,有的人头部发热,有的人额头出汗,还有打饱嗝、排气等等。

  而对这个阶段的茶来说,口感与香气也是应该有着比较鲜明特征的。如果滋味醇厚、果香隐现、略带苦涩(尚未xx转化陈化到位的茶必定带苦涩,期待未来能够苦化甘、涩转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苦不涩不是好茶”这句话对于想存一点茶的茶友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香气纯正(俗称带着太阳味,象在阳光中暴晒过的被子散发出的香气)、喝过以后口腔、喉咙很快回甜,一般来说应该是这个阶段的一款不错的茶。当然,如果再仔细品一下细节(比如水质厚薄、耐泡程度等),看一下叶底,了解一下产地、拼配和工艺情况,判断一下前期仓储情况与陈化程度会对一款茶的情况了解得更全面。

  形成上述看法之后,我突然发现在市场上或者茶友手上这个阶段有发展潜力(指茶质)的茶还是不少的,关键是看以后如何存放。

  至于茶价、买多买少则基本属于经济学范畴的事情了。我的基本观点可见于、以及这三篇文章之中。 

  五、在进一步喝茶体验中重新审视“仓”的概念,强化“无仓不成茶”的观点

  普洱茶爱好者不可避免地会直面“仓”这个字,我也不例外。我走过了一条接受“湿仓”、猛喝“仓茶”――厌恶“仓茶”、排斥“仓茶”――正确客观地看待“仓”和“仓茶”的道路。我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了两篇博文:和之中,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对“仓”的认识是一个普洱茶爱好者在提高茶识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接触学习普洱茶近四年,中间经历了不少人和事(诚如金也度茶友所言:茶事纷纷尽人事),有欢乐也有悲伤,有兴奋也有郁闷,花了时间、花了精力、也花了不少钱,但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对自己的收获用六个字来概括:相当相当满意!

  普洱茶让我的人生在离开xx领率机关之后找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和高度。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要一如既往地钻研学习一切与普洱茶相关的知识,调动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对普洱茶知识融会贯通地思考理解。继续寻访全国各地茶友,与各地普洱茶爱好者开展广泛的交流探讨,坚持不懈地宣扬正确的观点理念,为推广与发展我们大家都十分喜爱的普洱茶尽绵薄之力。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边喝边想(二十一)--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_刘岚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