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塞外,对风吹草低见牛羊屡见不鲜,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也会视觉疲劳,戈壁滩涂沙棘是身边普通的风景,马头琴和冬不拉总在岁月嘶哑后韵味深长,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赛马手总是历经峥嵘拿到彩头,大块手把肉、奶皮子奶酪是家常便饭。蒙古美食与新疆美食,一样的奶香羊肥,一样的粗犷豪放。儿时以为新疆和蒙古差不离儿吧,对新疆的最初印象开始于一位初中同桌。
她总是调皮,有一次被窗外巡查的校长抓了个正着。
“你是从新疆回来的,从天山来?”校长问她。
她不敢吱声,只是点头。
“我认识你的爸爸妈妈,他(她)们在天山支边,你在那边出生长大,对不对?”
她低着头,点着头。
“你回来后,上学前班是找我办的入学手续。”校长有点感慨,许多年过去了,他也变老了,当年他是小学校长。
校长走了,没说一句批评她的话。她呆在座位闷不吭声。
下课了,班级热闹起来,
“你是从新疆来的”、“你是从天山来”、“新疆什么样”、“天山上都是冰雪吧”,同学们团团将她围住了,那时,她蛮不讲理的样子不见了,矜如楼兰公主,酷若冰山上的来客。
真正对新疆开始向往时,是一不小心见到南瓜包子的金红色的瓤馅,恨不得隔着屏幕咬一口。离我最近的新疆美食就是拉条子(新疆拉面),新疆人离不开它,出差回家的{dy}件事就是先吃一碗拉条子,这也是我每次去新疆餐馆必点的。直到吃了新疆米粉,拉条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才有所撼动。确切地说,感觉是用吃拉条子的酣畅淋漓的吃法吃新疆米粉,店员告诉我,这是现在乌鲁木齐{zlx}的米粉,乌鲁木齐大街小巷都是新疆米粉店,老板决定将它带回北京。作为米粉的狂热拥泵者,当我又在女人街觅食儿时,“新疆思乡米粉”躲闪不及,撞入我的眼帘,从此多了一个美味的来处。
店家这样介绍的:许多米粉达人都不知道新疆也有米粉,新疆地处大漠,不出产大米,以维吾尔族、回族的粗犷吃食为主,怎么会有米粉这么矫情精细的东西?新疆米粉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一位在新疆工作的贵州籍厨师,退休后在人民路开了一家餐厅,新贵州米粉用新疆炒面的方式炒制,同时沿袭贵州米粉里配肉和菜的做法,结果大受欢迎,结果自然形成了如今新疆最热闹的新疆米粉。
思乡米粉的原料是从贵州和新疆运来的,采用原汁原味的贵州米粉和新疆干红辣皮子,炒米粉以新疆炒面的技法来制作,毛线粗细的粉,因为较粗,所以炒出来好看。
我以前吃过新疆辣酱,尝了新疆米粉:果然是采用了新疆干红辣皮子,浓郁的辣香,辣椒皮薄,从口感上和其它的辣椒区分开来。
辅料非常丰富,点缀着很多切碎的芹菜、红辣椒、野蘑菇、牛肉或者鸡肉。每次吃到{zh1},碗底下沉了很多牛肉丁,其它米粉中不多见的豪放气概!
拌米粉以自制的浓重酱料拌制而成,拌米粉的重头戏是自制酱料,分为牛肉酱和鸡肉酱两种,将鸡肉和牛肉切成一公分见方的丁,再将新疆出产的干红辣椒碎爆炒,后加入肉丁,另配以十几种特色调料炒制,菜品色泽鲜红,香辣适口,牛肉丁有嚼劲,鸡肉丁爽滑,很多吃米粉的人买肉酱回家冷藏。
新疆牛肉汤粉
最近几天,米粉的配菜又添加了贵州风味的酸泡菜(图片中白白的就是)。新疆和贵州两种风味的融合,着实满足了食客的味蕾,米粉的饕餮!
地点在北京女人街。
那些吃过一次就难忘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