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
艾庭
2006年后,黄酒热潮逐渐冷却。是精耕成熟市场还是继续外拓?这是摆在那些志存高远的黄酒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纯正”黄酒出街
2009年9月,会稽山推出“纯正”五年系列。同期,将品牌定位为“绍兴人爱喝的绍兴黄酒”。“绍兴黄酒为什么至今没有形成与其名声相配衬的地位,包括传播标准、产品标准、饮器标准等标准的缺失是绍兴黄酒面临的{zd0}问题。”会稽山绍兴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傅祖康如是说。于是,打造品牌标准、产品标准的工作大张旗鼓的展开;纯正五年正是标准产品的中坚之作。
“为此,我们砍掉了二十个同类产品。”会稽山品牌总监俞锦伟说。此前,市面上充斥了包装不同的五年陈的产品,有“精品”、“精装”、瓷瓶、陶瓶、玻璃瓶、方瓶、扁瓶;各种五年陈之间通过不同的代理商经常同时出现在一个终端,打起价格战。价格战起,经销商利润更低,产品口碑越来越差。
纯正五年采用方瓶,凹凸有致,方中见圆;酒体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膜分离技术,醇和清爽。
“风险挺大的。”一个会稽山的老经销商跟记者说。纯正五年主推的是传统成熟市场,这些市场占据了会稽山7成以上的销售额;对产品线的主体下手,不啻于壮士断腕。
“变则通,不变则亡。”会稽山公司的才子、写有多本黄酒鉴赏和生产书籍的杨国军在文章里说。
舍得之间
但将产品线整合归一,必然带来短期的销售压力。
“幸亏在本地成熟市场,会稽山的品牌力足够;但是前期肯定会有负面影响。”俞锦伟说。于是,他们为纯正五年投入了大量的电视、路牌广告。
“卖得好好的产品没了,谁知道新的能不能卖好!”杭州食品市场的一个经销商说,“品牌是你厂家的事情,不能影响我的销量和利润!”
经销商的抱怨,难道会稽山事先没有考虑到?
“考虑到了。对于配合我们推广新品的经销商来说,他们能够赚到更多。”俞锦伟和记者算起了账。为了方便,记者把他做成了表格。(以下价格是单瓶价格,市场不同价格有所差异。)
经销商每瓶的差价从3元变成5元,而且能从会稽山获得费用支持。“以前的产品进不了主流餐饮。你知道浙江餐饮的现状:需要买断费用。”俞锦伟的话很实际,“价格体系变动之后,经销商就有了进终端销售的积极性。”
俞锦伟的话在市场上得到验证。杭州商惠是盘踞在杭州郊区余杭区(全国经济xx县)的餐饮经销商,代理“纯正五年”后,其他黄酒的销量被替代了。
“终端利润也高了。以前每瓶赚三四块,现在又十来元了;积极推广的服务员还有好处。”杭州商惠的唐国荣对记者说。
消费者变成了冤大头?你的黄酒涨价后,其他黄酒不是有了价格优势?
绍兴雅兴商贸的任苗兴做过调查和市场测试,餐饮主流消费价格在35元之内都能被轻松接受的;这也算是为纯正五年提价做了佐证。“我在终端的价格高,说明我的东西比人家好啊,消费者反而会买我们的东西。”俞锦伟的解释倒是符合消费心理学。
确实,10年来,餐饮线白酒的主流消费价格从30元上升到100多;葡萄酒的主流消费价格从48元上升到168元;而黄酒还是停留在20元之内。而记者听到很多对黄酒发展过慢的症结之一,就是行业没有跟上消费升级。
如此看来,黄酒终端价格的提升,是价值回归,而不是涨价。
新标杆?
“你不是说黄酒行业缺少标杆性产品吗?我觉得纯正五年有这个可能性。”浙江商源实业公司副总经理徐志荣说。
而这个,恰恰是会稽山和傅祖康的根本动机和深远谋略。涨价,但涨上的钱都返还到市场,还要倒贴广告费,这样的事儿的主,肯定是想干点大事的。
金华,苏州,杭州,湖州,各个市场都已经接受了新的纯正五年。来自大上海餐饮协会的数据更让人振奋。
“2003年,每售出100瓶各类黄酒中绍兴酒只占6瓶;2006年绍兴酒稍有起色,每100瓶销量中占了19瓶;2008年100瓶中达到24瓶;到2009年,每100瓶黄酒中上升到37瓶,会稽山纯正五年是绍兴酒中的主力。”
虽然会稽山纯正五年上市一年,大获成功,但也有不同的声音。
“会稽山这款纯正五年要是跳出年份的概念,更大胆的走,也许能走的更远。”绍兴土绍酒有限公司的陈海良说。陈海良是绍兴本地{zd0}的黄酒经销商之一。
“这个产品卖得不错,包装品质都好,就是市场流通的价格乱,让我们很难操作。”杭州农都市场的一位经销商说。
但无论如何,黄酒已经在主动求变了。
这个2500年的国粹,应该能够越来越好。
刊登于国内行业{dy}媒体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