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飞:要做中国的迪斯尼

    家住广州洛溪新城的2年级小学生白晓明,戴着“电击小子”的红色毛绒拳击手套在楼下四处炫耀,每只手套的前面都有一个大大的黄色五角星,造型上醒目漂亮。

  这是今年暑期父母带给晓明梦寐以求的奖励,因为他说“电击小子”很勇敢。尽管天气很炎热,他也不肯摘下来,一边炫耀一边还唱着:“小子变身,对付大坏蛋,除暴安良,电击火光,闪闪闪闪。”

  晓明的母亲说,除了拳击手套,家里还有什么《电击小子》、《铠甲勇士》里的一大堆各种玩具。这些也都是动画片《电击小子》、《铠甲勇士》里出现过的道具,而这些动画片又都是有“{dy}股”之称的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飞动漫)推出的力作。

  2009年9月10日,奥飞动漫正式登陆中小企业板上市,开盘即大涨了83.25%。奥飞动漫的上市标志着中国A股市场有了xx动漫类上市公司,填补了之前长久的空白,也显示了新型的中国动漫业的崛起。

  实际上,奥飞动漫作为国内{zd0}的动漫玩具企业和我国玩具业的xxxx,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着力打造其玩具生产的上游研发能力。

  2010年7月6日,奥飞动漫宣布成功落户香港,其属下的全资子公“奥飞动漫文化(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了营业执照,这无疑是奥飞动漫产业的又一次扩张。

  这个十几年前靠着区区800元在广东潮汕地区进行简单的玩具制作、代工生产而艰难起家,并从动漫玩具产业链条底端逐渐发迹的玩具业家族企业,正努力转型成以“动漫+玩具”为经营模式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

  ★

  转型

  从下游引进动漫版权到上游自主原创

  《火力少年王》助推悠悠球销售过亿

  奥飞动漫的前身——“奥迪玩具”是早期专做外国授权的玩具企业,也是全国{zd0}的玩具制造商。

  早在1998年,他们就曾斥资1000多万元引进了动画片《宠物小精灵》的动漫形象版权。2002年《四驱小子》版权引进也花了11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相当于近千万元人民币。缺乏自主品牌而靠着高额的版权费引进动画片的巨资投入经营模式,无疑成为企业发展的滞绊。奥飞动漫资本战略总监、董事会秘书郑宇东认为,的价值点在产业链的上游,动漫品牌原创造者有最终的定价权。例如,一个“悠悠球”没有品牌的,出厂价也就是一两块钱,可有品牌的可以卖到十多元。

  这时创始人蔡东青做出了对企业崛起有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事业要做大必须走出去,走出去才能吸引到更好的人才更多的投资。2003年奥飞动漫的创意、营销中心落户广州。

  2004年,蔡东青正式在广州注册了“奥飞动漫公司”,着力发展,走玩具与动漫结合的发展道路。终于在2006年推出了{dy}部原创动漫电视剧集《火力少年王1》。剧情讲述了一群孩子组成不同的团队,比赛玩悠悠球技巧的故事,曾在全国250多家电视台播出。

  2007年《火力少年王2》播出,同期奥飞动漫又举办了“悠悠球高手巡回表演”、明星见面会以及“亚洲悠悠球高手邀请赛”等一系列活动。

  奥飞动漫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在片子播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火力少年王》中的玩具,悠悠球一时风靡全国。此时的奥飞动漫显然处于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它拥有130多个经销商,产品遍及2500多个商场超市,下面还有2万多个零售小店。正是充分利用了产业链下游的渠道优势,产品销售得畅通而迅速。悠悠球成为了时尚,小朋友几乎人手一个悠悠球。《火力少年王2》推出后的一年间,奥飞动漫生产的悠悠球等玩具卖了一个多亿元。

  《火力少年王》系列影片还在中国香港、印尼、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和菲律宾等地区播放,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推动了相关产品在海外的销售,加上国内的销售总计达到了2.6亿元。而同时出版的青少年漫画期刊《少年漫画王》通过珠海出版社成功出版,xx即突破6万册。在企业的所有收入中,动画片的版权收入只占10%,而90%是玩具收入。

  在《火力少年王》两部剧集没有推出之前,悠悠球无疑属于传统类玩具,但系列的推出后,使悠悠球升级为“动漫玩具”,因为它“赋予了玩具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性格,使玩具产品具有了可识别的品牌特征与个性”,广东动漫游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新雄指出。

  2005年,只推出悠悠球时,系列产品销售额为1625万元。毛利率为24%。

  2006年,《火力少年王1》播出,系列产品的销售额为8397万元,毛利率为34%。

  2007年,《火力少年王2》播出,系列产品的销售额为1.87亿元。毛利率为50%。

  奥飞动漫开始了从一个传统的玩具生产商向现代企业的演变。

  ★

  “动漫+玩具”

  将开发玩具融入动漫情节

  用电视热播带动玩具销售

  2007年,奥飞动漫提出了5年目标和10年愿景,即:5年内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ldz},10年内成为世界{yl}的动漫文化产业集团。

  2008年2月,奥飞动漫制作的《战斗王EX》在全国各大电视台陆续播出,再次掀起小孩子们玩陀螺的热潮,无疑也带动了公司陀螺的销售收入。

  在广州黄埔区上小学二年级的浩浩就拥有十来个各种五颜六色的神奇陀螺。陀螺曾经是不少孩子喜欢的玩具,可《战斗王EX》的陀螺却与过去孩子们玩的传统木头陀螺大相径庭。浩浩兴奋地说:“这可不是一般的陀螺,里面有旋转发射器,陀螺随时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旋转,上面还有齿条,可以超强回转,战斗力超强。”

  这些能发声闪光的神奇陀螺,有着让孩子们喜欢的名字,飞轮变形系列的“怒鲨神刺”、“狼牙双钺”,“黑龙魔锥”,变形系列的“金龙斩风刀”、“红鬃烈马”等,都是浩浩喜欢的陀螺。这些陀螺都是浩浩的爸爸从淘宝网上给他买来的。

  由于奥飞动漫出产动画片的目的就是为推动玩具的销售,在动漫剧本设计前期,奥飞动漫就开始研究、分析动漫玩具开发成什么品种,并将最终开发的“动漫玩具”作为影视产品中的“道具”自然而然地融合到动漫影视片的情景之中。

  在动漫的制作中期,奥飞动漫同时开发制作出剧情中“动漫玩具”的模具,制定好推广计划,并开始迅速生产备货。

  在动漫制作完成之后、上映之前,奥飞一边全面铺货,一边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对小朋友和动漫迷等人群进行有计划和针对性的信息传播,同时举办各类活动和比赛,持续吸引孩子们和动漫迷们的注意和推高他们对这些动漫中神奇“道具”的期待情绪。

  {zh1},动漫影视片在全国各省市的主要电视台播放,并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配套推广,吸引大家的xx,实现“动漫玩具”销售收入的{zd0}化。

  2008年,奥飞动漫投资制作的力作《电击小子》,一度被称为是中国制作水平{zg}的全3D动画作品。2009年初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紧接着在中国四大卡通频道及近20家省级少儿频道全面播出。

  主要的衍生玩具有:

  《电击小子》 “电击小子”玩偶玩具、拳击手套等。

  《闪电冲线》 急速遥控赛车等电子遥控车,如黑剑车、凌风车等。

  《巴啦啦小魔仙》 闪着光有音乐的炫彩魔仙棒、小魔仙玩偶、文具等。

  《战龙四驱》 各类人物的战龙四驱车模、跑道套装等。

  《铠甲勇士》 各位大侠玩偶及超级烈焰刀套装、图书等。

  《果宝特攻》 各类果宝机甲拼装套装等。

  《机甲兽神》 各种神兽使用的战车模型等。

  2009年,据奥飞动漫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各类玩具毛利率:

  自主开发的动漫类玩具

  52.97%

  授权开发的动漫类玩具

  37.76%

  非动漫类玩具

  15.53%

  ★

  成效

  产业升级抗衡金融危机

  半年利润仍达5000万

  在"动漫+玩具"商业模式的带动下,奥飞动漫原有的优势玩具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多亿元,同比增长30.95%,实现净利润1.01多亿元,同比增长55.95%。

  奥飞动漫的"动漫+玩具"商业模式,向投资者们展示了有别于其他玩具企业的独特盈利模式:即以动漫推动玩具产业的发展;而玩具产业的盈利,反过来又将促进动漫企业及、动漫衍生品的发展。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风暴导致全球{zd0}的合俊玩具公司倒闭,这是传统的玩具制造企业的一个缩影。

  奥飞动漫虽然2008年的玩具出口也遭遇挫折,但其自2007年实施的产业升级转型却成为其应对危机的利器。2007年奥飞动漫改变了单纯的玩具制造模式,确立了产业运营与动漫形象创作一体化的盈利模式,并通过自主开发动漫形象和以授权方式取得外部动漫形象两种方式,增加动漫玩具种类,有效完善了公司动漫玩具的产品结构,盈利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其中200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达就到了5179.97万元。

  ★

  上市

  获文化产业政策扶持

  获政府奖励超千万元

  奥飞动漫的成功转型升级不仅体现了市场的认可,也得益于广东省长期倡导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与政策的推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肯定与扶持,其成功更由此成为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而为业界瞩目。

  早在2007年4月出台的《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广东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文化新兴产业群的生长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并要求加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该规划其中特别还要求为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扶持一批符合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公司治理较规范、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文化企业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奥飞动漫的上市,就曾获得了汕头澄海区政府的百万元奖励。

  广东省文化厅表示,经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审核通过后的动漫企业将享受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按照文化部的要求实施"原创动漫扶持计划",而奥飞动漫就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企业之一。

  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2009年的奥飞动漫年度报告显示,在2009年和2008年的两年里,奥飞动漫就分别获得各级政府的扶持款项和各类奖金,分别达到了1534万元和371万元。

  这甚至超过了不少中小企业一年的利润或者营业额。

  专家视点

  自主品牌开发

  与文化软实力

  ●(张新雄广东动漫游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动漫游戏文化委员会顾问)

  广东珠三角地区绝大部分的玩具与动漫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中,大量地承接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代工业务,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积累了一定实力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我国玩具礼品企业,在面临巨大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贸易订单下降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在积极寻找一条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动漫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奥飞动漫公司,结合了其玩具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优势,从过去传统的OEM加工转型为做自主品牌的玩具产品品牌。同时,更可喜的是这一品牌是有内容支撑的。他们试图通过内容的传播达到占有、巩固和扩大内销渠道,实现增量的玩具产品销售。

  以产品为导向的影视节目的摄制与传播,是由日本与美国发掘运作起来,且这种模式经市场实践是可行的、成功的。如《芭比娃娃》、《变形金刚》、《四驱兄弟》等。

  奥飞动漫公司当前正在探索与实践的这种模式,本质上已经触发并带动了广东珠三角洲地区乃至国内其他玩具礼品生产型企业集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唤醒了一部分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意识,即以自主品牌建设为目标的经营生产方式的转型。

  我们知道,同一件商品,是否具有文化品牌价值与影响力,决定了这件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品牌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企业家的一个共识!参与国际竞争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不是劳动成本的比拼,而更多的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

  ★

  构建产业链

  收购嘉佳卡通频道

  占领动漫传播渠道

  2009年9月10日,奥飞动漫以国内"动漫{dy}股"的独特身份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募集资金净额8.68亿元,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奥飞动漫的财报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中期,该公司在动漫影视上累计投入了2900万元,其中《铠甲勇士》52集电视版的投资额为1800万元,带动玩具收入3个亿,毛利一个多亿,电影《铠甲勇士之帝皇侠》的票房500多万元,加上开发的玩具与投资大概收支平衡。

  有了充裕的资金后,蔡东青对产业链的布局终于能施展开手脚了。

  2010年3月,奥飞动漫收购广东嘉佳卡通影视有限公司60%股权,让嘉佳卡通影视频道成为其产业链上的一环,合作期限为30年。这是奥飞动漫占领传播渠道的开始,也是完善其产业链条的独到之举。

  奥飞动漫的动机是:"动画片内容主要发行渠道是电视台,公司动画片曾经在嘉佳卡通卫视播出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次投资控股经营后可以获得国内难得的媒体频道稀缺资源,为未来公司动画片发行创造有利条件。这次收购将能为公司打造集内容、媒体、产业运营三者结合的新商业模式构建良好的基础,并可能为公司带来跨媒体、跨内容、跨平台的发展战略和机会。"蔡东青表示。

  从简单的玩具生产到开发、授权产品,到之后的引进和原创动漫电视的版权,再到收购动漫电视频道,奥飞动漫始终走在国内动漫玩具企业的最前沿,而逐步延伸的产业链条使奥飞动漫之路更为明朗与宽广。

  蔡东青说,奥飞动漫的业务在以"玩具+动漫"模式带动下,以玩具产业为基础,使我们成为一家传播快乐的文化娱乐企业,我们最终将成为世界{yl}的动漫企业集团,成为中国的迪斯尼。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奥飞:要做中国的迪斯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