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孩子的“识字”教育

再说孩子的“识字”教育

----兼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历程

 

2010-7-18

桐桐出生于2007729日,现在211个月19天了

 

您怎么看待教孩子识字?您教桐桐识字么?您给桐桐用什么识字教材?桐桐认识多少字了?……

 

关于识字,这是我经常碰到的“咨询问题”,虽然我最终努力做到了或简或详的回复,时间关系却总感觉难以向任何一个交流者说透这个问题,索性专门撰文一篇,结合桐桐的教养经历谈谈对这个话题的认知历程。

 

应该说,桐桐没有出生之前,虽然不喜欢那种给孩子压力太大的教养方式,但翻了翻《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看到刘妈妈想方设法给刘亦婷创设认知环境的做法,还是很感动的,这其中,便有对识字的一些细节描述,讲的是刘亦婷的妈妈和外婆想办法在家里的日常用品上贴上字,以便刘亦婷建立对这些符号的认知。不知怎地,看到这里,我对早期识字教育的抵触感似乎消失了,心里想着,只要不给孩子压力,想办法让孩子自然识字的做法也不错嘛~

 

不过,桐桐出生后,我却没有效仿刘妈妈的做法,不是不想,而是琐碎的教养工作和博士论文的压力让我没有了这方面的心思,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心愿:能把孩子带的健健康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浪费她的潜能就行了。再加上桐桐似乎没有任何对字感兴趣的样子,料想即使给她布置环境她也不一定真看到心里去,于是一度拒绝考虑这些费心费神的识字环境布置。

 

大约桐桐7个多月的时候,她爸爸为了提醒即将到来的小保姆随手关门,用A4纸打印了“随手关门”四个大字贴在了各个门上。据说宝宝们黑白的东西总是很感兴趣,桐桐也不例外,经过的时候总是习惯看那几个字一眼,但觉得她太小,直到她快一周岁时,一直不曾教她去“读”。大约一周岁前后,我心血来潮,试探性地用用手指着那四个字念给桐桐听,桐桐竟然很兴奋,自那以后每次再经过的时候,如果我故意问一句,“宝宝,‘随手关门’在哪里呢?”,她都会很得意地用小手对着那张纸指指点点的,很有成就感的样子,这个发现让我很惊喜,从此出门遇到显眼的标牌就教她指认,而桐桐也似乎对字产生了敏感,陪她读书时也变得喜欢指读大标题,按说此时应该可以给她布置识字环境了,但我的想法却发生了奇怪的变化,转而莫名其妙地担心过早识字会加重她的负担了,同时,布置环境的麻烦和上班后的力不从心,都让这件事再次拖延。

 

大约桐桐一岁三个月前后,楼下的朱阿姨给我们送来一套外孙用过的《》和《》,这两套读物附带了许多字卡和句卡,我非常高兴,就把一些常见字的字卡拿出来贴在桐桐方便看到的地方,又把《活字游戏卡》中带有图片的句卡拿出来陪桐桐玩,结果发现桐桐对那些句卡很感兴趣,玩的很开心,且不久就能根据我们的指示取出相应的句卡了,但对于墙上的字卡,则不是很感冒,我便随她去,不过,小家伙虽然不喜欢墙上的字卡,对于《婴幼儿生活游戏识字》这本书本身,小家伙却是很感兴趣,一度经常拉着我陪她看,也难怪,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曾给她买过多少好绘本呢,桐桐想看书时只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了。

 

坦白地说,现在看来,当初我曾经向大家推荐的这套《《婴幼儿生活游戏识字》肯定算不上多好的识字读物,但我至今都比较感激的一个事实是:这套教材对孩子识字机制的介绍,让我明白了这样两个事实:1、婴幼儿识字(只认不写),从婴幼儿自身的认知(接受)能力来看,比学说话还容易!2、婴幼儿识字,{zh0}结合相关的生活场景进行。

 

受上述“识字”知识的影响,我对早期识字的看法一下子变得特别积极,甚至蠢蠢欲动,想办法主动教桐桐识字了,所采取的办法,除了出门随机指认标牌外,当然还有随时利用字卡识字的做法,即结合生活场景呈现字卡,比如,看到洗澡盆,就给桐桐出示“洗澡”字卡,桐桐还算乐意接受的反应也让我很开心,可惜,由于那个时候我已经上班,回家后照看孩子时经常手忙脚乱,这种利用字卡的情景识字操作起来实在麻烦,不多久就被我弃之不用了。

 

有意识的“字卡识字”行为终止后,我的心里曾经非常矛盾,一方面,我安慰自己说,自己小时候不识字,长大了不也成功读到博士了么?如此看来,顺其自然没什么不好嘛,另一方面,既然心里已经知道孩子生而具有识字的潜能,自己如此懒洋洋地不去主动开发又觉得有点对不起孩子,特别是朋友小丁成功培养出一个“识字王”(详见博文)的做法,更是让我感到惭愧。这样矛盾的同时,我也没有放弃对识字教育的关注,在这期间,从冯德全教授相关著作中看到了许多随机识字、游戏识字等做法,但由于需要时间和有意识地制作部分“教具”,我还是没有进行下去,再后来,我又在学习杜曼著作时接触到了杜曼闪卡识字的做法,一度为其惊叹,但拿着好友尧尧妈送的闪卡宝盒实施了一段时间后,看到桐桐经常不在状态,再度停止。心里继续担心自己的不作为会浪费桐桐的潜能。

 

这样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大约是桐桐快两岁的时候吧,有一次在单位食堂吃饭时偶然和研究幼儿教育的同事黄老师坐到了一块,遂借机请教了黄老师对早期识字的看法,非常巧合的是,黄老师正好对这一块颇有研究,她结合自己的研究结论告诉我,如果孩子过早认识了很多的字,看绘本的时候就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字上,对于上面的图片则少了许多关注,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未必利于她的智力发展(详见博文《》)。坦白地说,这种观点我开始听起来有点震惊,后来我仔细琢磨了她的话,又觉得很有道理。小孩子的思维是直观、具象的,以动作或表象为载体,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以直观的形象为支撑,丰富的绘本画面正好可以为他们提供了养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过早地让他们去注意字体的确可能抑制表象的积累,从而可能对思维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么一听、一想,我竟然有种窃喜的感觉:看来不有意教桐桐识字也好,否则还真可能影响了她的想象力发展呢!于是释然,决定在识字这件事儿上顺其自然,随机而为,但不刻意施教。

 

桐桐两岁之后,由于没人帮带孩子,我们不得已把她送进了幼儿园,入园不久,园里出于兴趣分流的考虑,建议给孩子抱课内兴趣班,鉴于桐桐对阅读非常感兴趣,我们便给她报了阅读,后来才知道,所谓的阅读,就是教孩子识字,教材便是我前面提到的《婴幼儿生活游戏识字》(简称“字宝宝乐园”),说实在的,一开始听说这样,我有点担心,怕老师把识字当成任务压给孩子,但后来跟叶老师一交流才知道,这种识字形式非常活泼,贯彻的就是情景识字的做法,特别是看到叶老师精心制作的教具之后,我非常感动,便放心地让桐桐继续上这个兴趣班,同时,配合老师的教学,回家后我也偶尔和桐桐一起在墙上贴了许多字宝宝,应老师的要求,那个课本字宝宝乐园,我们也偶尔让桐桐念给我们听,而桐桐也很乐意这样做,但桐桐到底从这个兴趣班上学了多少字,我至今都不知道,因为我回家从来没有问过她,只知道她从这个班上学会了“指读”,即背诵着“字宝宝乐园”的内容指着书给我们读,显然,这种行为xx是“背书歌”,即使她能指读下来,也不等于她认识了字,但叶老师说,这种习惯却对于她今后的识字和阅读很有帮助,我相信叶老师说的是真的,因为后来桐桐的确养成了偶尔“指读”的习惯,即陪她看绘本时,她会对感兴趣的标题一个个指读下来,且最近这种行为越来越明显,不仅喜欢指读汉字,还能指认出许多标点符号,让我怀疑她是否已经进入了识字敏感期!

 

记得有一次和源源妈去公园里玩,听源源妈谈到源源三岁多已经能够独立阅读,我非常羡慕,当场讨教源源妈是否专门教源源识过字,源源妈说没有,但她一直坚持按照原文给源源阅读,慢慢地源源就能自己顺下来了,我一听,窃喜,因为自桐桐11个多月养成阅读习惯以来,我也一直坚持给她照本宣科地诵读而非自由发挥地讲解(除非她特别要求),而桐桐常常表现出强大的记忆力,一本书诵读几遍之后就能复述部分字句,再联想到桐桐目前已经形成的“指读”能力和偶尔表现出的独立阅读倾向,突然坚信,说不定哪{yt},小家伙就能对着绘本读的行云流水了,就像尹建莉老师讲到圆圆突然有{yt}能独立“指读”绘本一样!果真如此的话,则我是多么欣慰,这种“识字”,可是在孩子快乐的悦读体验中自然达成的结果啊!

 

{zh1}再说说自己目前为止对识字这件事上的认知:

1、孩子由于模式记忆的特点,生而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方法得当,早期识字是可能的,但过早识字也有负面影响,那就是可能让孩子过早地把注意力集中于符号而非绘本的画面内容,可能会影响想象力的发展。后面这部分的观点是受黄老师的影响,但我没有做过实证研究,而且,多早算早,我也没有确定的研究结论,但我想,应该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说了算,只要孩子已经出现了识字敏感(符号敏感),就不应该算过早!比如桐桐现在已经对指读汉字和符号产生了兴趣,那么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认识了字,就不能算过早。,

2、虽然对早期识字的利弊众说纷纭,对识字的{zj0}年龄也有所争议,我们却可以把我一个原则:随机的就是{zh0}的。只要孩子的识字行为是随机进行、没有负担的就不要过于担心。换言之,教孩子识字,既不要因噎废食,也不要拔苗助长,那种看见识字的弊端就避之如虎的做法和为了打造识字天才就拼命填鸭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3、教孩子识字的做法有许多种,我个人实践下来,最简便易行的是环境濡染法、随机指认法和诵读(听读)法。环境濡染即在家里墙壁上贴字等做法,随机指认法即随机给孩子指认显眼的标牌等,诵读法即陪孩子阅读时尽量照本宣科地阅读绘本内容(朋友小丁用的是听读法,详见博文《》),尹建莉和区慕洁老师还主张逐字给孩子指读,但我偷懒略去了指读这个做法,可能这个偷懒的做法见效的时间会长一点,但我充满信心,而源源妈和朋友小丁的成功案例也让我成竹在胸!

 

{zh1},再次重申一句,教孩子识字,培养兴趣甚至教会方法是目的(详见新浪亲子课堂《》),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让识字成为孩子的负担,相反,只要孩子养成了随时识字的习惯和兴趣,就是{zd0}的成功!

 

 

  • (2010-04-22 14:08:38)
  • (2010-04-23 16:28:39)
  • (2010-04-25 18:07:28)
  • (2010-04-26 15:03:50)
  • (2010-04-27 15:46:59)
  • (2010-04-29 22:27:33)
  • (2010-05-05 14:18:29)
  • (2010-05-06 21:06:50)
  • (2010-07-11 05:26:26)
  • (2010-07-11 12:16:13)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再说孩子的“识字”教育】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