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对其下属央企的评级说明了什么?_诺可夫NOKOV_新浪博客

国资委对其下属央企的评级说明了什么?

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xx的国外评级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对企业信用和发展情况进行评级,对相关国家的经济评级。这次在自己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自己的国有直属企业(也就是央企)进行评级,评级的结果是:在125家央企中,32家央企被评为A级企业;B、C级分别为74户和22户;4户评级为D级企业。

被评为A级企业的xxx是:中国移动和中石化等;至于B、C、D等级的央企均未提到,只是提到被列入最差的D级央企所属行业是电子业。

一、评级的标准依照国资委相关人士的话说:就是创造市场的价值。

 

如果按照创造市场价值来说,这38家央企确实是成功的,国家的财政税收,大部分来至于央企,我们可以从这38家央企所从事的行业就可见一斑,A级央企主要集中于通讯、军工、商贸、电力、建筑、石油石化、矿业等领域。这些领域完xx全属于高度的垄断行业领域,被央企牢牢把持住。

偌大的13亿人口的中国,移动通讯公司就是3-4家,又以中国移动公司为最早,{zx0}开始这项业务,首先抢占商业的制高点,加上国家给予高额收取用户费用的权力,这样的公司能不创造市场价值吗?

中石化掌控着国家石油的开采,进口,提炼,销售,定价,在全中国只有两个加油站,一个是中石化的,一个是中石油的,我们国家人均年收入不到美国的1/4,可汽柴油的价格却高于美国1元/升;说明的什么,还不是强制性的市场价值吗?

所谓的商贸,也不过是依靠特权,控制粮油等商品的进口以及销售价格,创造了市场价值;军工行业属于国家机密,我们不得而知;电力,矿山都属于国家能源战和略资源问题,市场的价值没有什么创造不了的。

 

二、为什么要搞此次评级呢?的目何在呢?还是依据国资委相关人士的话说:是提高央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如果你遇上两个小商贩,都是卖白菜的,品质也没什么区别,一个卖价是1元/500克,另一个卖价是0.7元/500克,如果你是正常人,肯定选择后者,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这就是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价格竞争。

再看看这38家企业在国际上到底有多少竞争力?除了中石油在国外,依靠国内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开采石油外,还有几家央企参与国外的竞争?中国移动的业务开展到美国和欧洲了?建筑业确实在中东地区拓展新局面,依靠的是中国人的廉价劳动力,中东的标志性建筑没有一个是中国设计的,只有出劳力的份儿,这不知道算不算国际竞争力。

中粮公司也不过是采购美国的玉米和大豆,转卖给国内非央企公司,也不知道是不是国际竞争力,也不知道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

38家央企除了资金,有权力以外,没有任何的竞争力。

竞争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最近,国苹果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经与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持平,令人非常吃惊。就在早几年苹果公司被微软逼到墙角,面临倒闭的危险;可是几年后,苹果公司研发的iPHONE手机拯救了苹果公司,该手机不仅在手机智能化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外,还在手机浏览网页上将微软公司摔在后面,致使苹果公司重整旗鼓,获得骄人的商业竞争力,切切实实依靠自身力量创造市场价值。

回头看看我们这38家A级央企,中国移动的发射设备早期是进口摩托罗拉,后来又是诺基亚的;中石化的采油设备是美国的,炼油设备是欧洲的;飞船的返回舱是俄罗斯的设计思想;战斗机的发动机是矢量的;除了人是中国自产的以外,还有多少可以销售?我们还有多少竞争力,这样可以培养出有国际竞争力央企吗?

遇到xx烦的D级央企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目前并没有直接告知是哪四家企业,但是,确实透露了,这四家企业与电子行业有关。电子行业的特点又是什么呢?一是:没有{jd1}的垄断,二是:许多民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研发力量实际上远远高于央企,三是:国外电子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所以,央企在这场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奇怪的。这时高谈阔论央企的国际竞争力未免有点尴尬。如果放开通讯市场和油料加工市场,中国移动和中国石化也必定也会沦为D级央企。

 

三、国资委应该拿什么来评定央企?

我们总是强调高速增长,强调市场价值,强调国际竞争力,强调培育大量的外向型企业,可是我们出口的又是什么呢?服装,鞋类,中低档次的家用电器等等,都是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这些产品不仅消耗国家的资源,如电力,煤炭等,还要消耗国家的战略资源,如,金属镍,铬等,同时,还要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各项资源本来就相当匮乏,但还是要在消耗国内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国外的需求,未免有点太大方。

GDP在能耗方面,德国是我们的1/5,日本是我们的1/4。也就是说,我们生产出一单位产品时,我们的能耗为1的话,德国的能耗是我们的20%,日本的为25%。

德国的机械加工业和日本的电子业都有高昂的附加值。美国的波音飞机,法国的空客都是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如果我们买一架飞机,美国人或法国人赚到的利润与我们靠买服装等低附加值商品所赚取的利润相等的话,这架飞机可能要跑上几百个来回。

国资委除了拿市场价值评定央企外,更要看到其他对国家长期发展有利的标准来评定央企的业绩。

{dy}标准应该是:科技创新能力,垄断只会阻碍科技的进步;苹果公司的重新崛起就是依靠的科技进步,而不是靠国家,靠政府的大力扶持。

第二标准应该是:节能降耗,技术革新技术改造;过大的能耗只会导致效率的低下,成本的增加,严重削弱产品的竞争力,仅仅依靠人工的低成本,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造,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才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标准应该是:服务意识,管理水平;长期以来,中国移动一直是扮演着红绫官人的角色,又是商人,还是官人,服务态度也是令人担忧。中石化也是盛气凌人,油价比美国还贵,居然还振振有词地强调成本问题,在中石化眼里,成本就是成本,自身的管理问题从来也没提过。

第四标准应该是:以人为本,保护环境;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大都是以牺牲人的生命和破坏环境作为代价来实现的。层出不穷的矿难,水污染事件,都是没有以人的生命和保护环境作为{dy}要务。为什么国资委不强调这个问题呢?

总是在谈科学的发展,可是,那似乎总是一句口号,评级的标准仅仅是市场价值,未免有点牵强,中国移动和中石化的领导层们是最清楚如何取得如今这样的市场价值的。所谓的国际竞争力,这样的提法是否科学,是否可以为未来的中国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我们不得而知。这样的评级到底能说明什么?

那只是确确实实说明我们除了会垄断之外,也没有管理企业的水平,更没有科学发展的概念和没有以人为本的意识。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国资委对其下属央企的评级说明了什么?_诺可夫NOKOV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