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专色通道探讨:新建专色通道\分离\合迸通道

PHOTOSHOP专色通道探讨:新建专色通道\分离\合迸通道

2010-07-23 11:25:21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大脚系列——
一、创建专色通道(范例版本:PS6简体中文版)

专色通道可以在什么色彩模式下创建生成呢?答案是可以在除了位图模式以外所有 色彩模式下生成专色通道。有人可能会说,那不是乱了套吗?难道RGB和LAB模式下的图像可以印刷吗?先不要着急,等我慢慢道来:)
因为创建专色通道的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我选择了通道最少的灰度模式开始。
为了方便浏览和制作,我按55mm×90mm名片尺寸来做的,文中提到的所有方法可以 适用于任何与专色有关的印刷、包装(因为不可能将所有可能遇到的专色类型都写出来)。
****************************************************************************
创建专色通道的方法有几种:
{dy}种:创建一个空的专色通道
步骤1、从通道面板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新专色通道”,
步骤2、弹出对话框选择颜色及密度后确定。
专色一般选择PANTONE色,当选择PANTONE色后,名称框中会自动添加该专色名称。
关于密度的解释见[二、指定专色的密度(透明性,也称硬度)]。
也可以是自定的任何颜色,比如K:16,名称改为专色银。
选择PANTONE色时,一般根据客户需要或在设计需要的范围内进行查找并选定。然后在该专色通道上进行操作即可。我给它加了一个色块;
看看图像,在灰度模式下居然可以看到彩色,呵呵:) 不用奇怪,专色实际上也是一种游离于正常印刷色彩以外的颜色,可以不受色彩模式的影响,在目前的状态下,不论你转什么可行性色彩模式,专色通道是不变的。我这么说,是不是大家已经可以理解 为什么在多种色彩模式下生成专色通道,我们只要保证{zh1}的色彩模式以及存储格式能符合印刷要求就可以了,而不用再去担心专色通道是不是会跟着变化 (它的适应能力实在太强了)。
第二种:通过选区创建新专色通道
步骤1、取出或选中图像区域(产生选区),通道面板菜单中选“新专色通道”命令,
步骤2、弹出对话框选择颜色后确定(同{dy}种);
第三种:把Alpha通道转换成专色通道
步骤1、先选中要转换的Alpha通道,然后从通道面板下拉菜单中选择“通道选项”或鼠标左键双击该Alpha通道
接着在“通道选项”对话框中,选中专色通道;
步骤2、更改需要的颜色和名称后确定。注意,此时弹出的颜色选框是正常的拾色器选框,如果需要PANTONE色,就单击“自定”按钮,切换到“自定颜色”选框,然后选择需要的专色 (除了PANTONE色,我们当然还可以选择其它专色,比如FACOLTONE等,但一般习惯用PANTONE,因为软件和RIP对PATONE的支持比较好),也可以自定颜色,如{dy}种方法中的专色银。
大家要清楚一点,专色在显示器上的呈现效果,与印刷在纸上的效果不是很接近,甚至很不接近(比如金、银)。这只是为了便于在屏幕上预览颜色和xx定位。颜色库中的颜色是厂商的标准颜色色标,如果你手边有专色色谱的话,那就可以很好地向客 户解释了。
二、指定专色的密度(透明性,也称硬度)
     在“密度”中,输入一个较小的数值,达到一种透明、光泽度高的专色效果;输入一个较大的数值,达到一种不透明的专色效果(“密度”选项仅仅影响专色的屏幕显示透明度而已,不会产生新颜色,即不会改变专色的色相)。
     注意,上述工作完成之后, Photoshop是按灰度模式显示把专色通道中的颜色显示出来的。例如,在密度为 100%的区域,显示结果为一片黑色。要想在通道 中原貌显示专色,从编辑预设(Ctrl+K) 菜单中,选中“显示与光标”然后选择“通道用原色显示”。

三、是否需要在图像上把专色区域镂空
     许多Photoshop图像属于连续调图像,因此一般不需要担心漏白的问题。但是,当你把专色加入到一个Photoshop图像上时,可能就需要自己动手镂空图像的区域了。 这是因为专色通道总是叠印在其它颜色通道之上,可能会产生不满意的印刷效果,当然如果你最终要求的专色是属于xx覆盖式的颜色(不透明的专色),比如金色、银色,那么就可以不用镂空。

例如,假设你在咖啡色专色油墨印刷的底图上印刷淡绿色的文字,文字叠印在咖啡色图像上,使叠印区域呈现深色调,文字看起来脏西西的,而且可读性很差。

  是否需要将图像中出现专色的部位镂空,取决于图像、选择的专色和所需的印刷效果,还要考虑是先印四色还是先印专色,也就是说是四色叠在专色上印刷还是专色叠在四色上印刷,这里有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如果你考虑不周全就很可能造成错误。 如果你不明白专色叠印在其它颜色上是否需要镂空,那就向专业人员请教。

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陷印”,此部分内容主要参考PS自带的“帮助”。 在 Photoshop的“图像”菜单下有“陷印”菜单,可以帮助你完成镂空图像边缘的补漏白,但如果你不是专业输出人员,或对“陷印”的理解还不够的话,建议你不 要使用。

那么陷印是怎么回事呢?

将图像转换为 CMYK 后,可以调整颜色陷印。陷印是一种重叠,可确保打印时印版的微小偏差或移动不影响打印作业的最终外观。如果图像中有明显不同的颜色,可能需要略微压印这些颜色,以防止打印图像时出现微小间隙。该技术称为陷印。大多 数情况下,印刷商将确定是否需要陷印,并告诉您在“陷印”对话框中输入的数值。下图是没有采用陷印的错位,以及采用陷印的错位。

    请记住,陷印是用于校正 CMYK 图像中实色底色的对齐错误。通常情况下,不要为连续色调图像(如照片)创建陷印。在C、M和 Y印版上,过多的陷印可能产生标志线 效果(甚至十字线)。在复合通道中可能不会看到这些问题,只有在输出到胶片时才显露出来。所以,我说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员就不要使用陷印,因为在屏幕上你看不到陷印后的实际效果,我们做设计的一般都习惯所见即所得,不要被捉摸不透的东西搞晕了脑袋瓜子,使得陷印变成陷阱。那该怎么办呢?不要着急,说完陷印,我就给大家 介绍具体的手工制作陷印 (补漏白)的方法。

陷印值决定为补偿印刷上的错位,重叠颜色向外扩展(非阻塞)的距离。记住Photoshop中使用陷印四大规则:

■所有颜色在黑色下扩展。主要利用黑色对其它透明色的包容。

■亮色在暗色下扩展。

■黄色在青色、洋红和黑色下扩展。

■纯青和纯洋红在彼此之下等量扩展。

这四条规则一定要记住,因为即使你不用陷印,而用手工补漏白的话也必须遵循 这四大规则,否则——嘿嘿!!!这下你麻烦了,我可帮不了你了:)

创建陷印:

步骤1、 以习惯色彩模式存储文件的一个版本,以备以后重新制作图像。 (这是个人习惯,如果你很有把握的话,此步可以省略),然后将图像转换为 CMYK 模式(陷 印只对印刷有效)。
步骤2、 选取“图像” “陷印”。如果此时你有图层或隐含图层,系统会提示是否“要拼合可见图层并仍掉隐藏的图层吗?”,请确定。
步骤3、 对于“宽度”,输入由印刷商或制版公司提供的陷印值,这里输入值为2,大家不要跟着这么做,模仿解决不了你的每一件作品。然后选择度量单位,确定。
有这样一个公式供大家参考:
陷印(像素)=陷印(毫米或英寸)×图像的宽度(像素)÷图像的宽度(毫米或英寸)
像素(Pixels)、点(Points)与毫米(mm)之间的转换关系:
1 Pixel=0.021 Point=0.0073 mm
陷印就这些,你能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到此为止。毕竟我们在设计中很少自己去做这一步,不要考虑太多了,让我们放松一下,来看看如何简单制作能看得见的“陷印”,所见即所得,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比较保险:)
     为了不让专色区域叠印在图像上,需将图像上与专色区域对应的部位镂空。此外,为了便于印刷时的套印xx,镂空部位的面积应稍微收缩一点,即比专色区域稍小一点(我们一般叫陷印或补漏白)。如果不做这样的补偿工作,印刷时只要有一点点套印 不准,那么在专色区域的边缘上将会出现明显的漏白,细细的一条白边,还以为加了白色阴影,怪怪的。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方法简单易行呢?在CMYK图上加载专色通道选区,在选择菜单下修改收缩,1-2个像素
然后填充白色,图显示为隐藏专色通道后的效果。OK!搞掂!呵呵,简单吧。
看一下专色通道和原图叠印的感觉,我把专色通道密度减为20,放大局部图。大家会发现,边缘交接部分已经陷印,这样即使在印刷的时候有一点点套版不准也可以做掩盖,不会漏白边出来。
上面的方法是专色范围不变,修改底图的方法,即收缩的方法。看第二种,在已经删除与专色范围大小相同的底图部分后,取消选区,扩大专色范围。就一步,xx专色通道,使其成为当前工作通道,用滤镜其它最小值,一般 1-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同样达到陷印的效果。这是扩展的方法。
本例中,我仍然把专色密度调整为20,便于观察。
但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一个图案,而你又需要用专色来印刷。
内部需要白色的图案,也就是说底图必须镂空,那么就先将该图案拷贝并粘贴进你新建的专色通道,{zh0}是黑白图案,如果不是就调整出黑白,不要有灰在里面。
取出该专色的选区,增加内部选区,存储该选区为一个新的Alpha通道,滤镜其它最小值,
再取出该Alpha通道的选区,回到图像背景层,填充白色。我降低了专色通道的密度,请注意交接边的色差。
这么做的理由是为了保持白色镂空的部分没有底图或其它颜色。
这是第三种方法。当然,你还可以想出别的方法(至少有十种),我就不再赘述了,毕竟PS里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然后就是存盘,将不需要的Alpha通道删除后按要求存盘即可。

四、使用专色通道时要避免龟纹的产生

  两种不同的油墨颜色,用相同的网角套印时,会在{zh1}的印刷品上出现龟纹。如果专色叠印在图像的其它色版上面,此时就需要采取措施预防龟纹的出现。尤其是当专色通道不止一个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个问题。避免龟纹的出现,最关键的一点是在 PS中设置正确的网角,或者是在PM、AI中设置也可以。

  在PS中,点选文件页面设置,选择“挂网”,再取消“使用打印机默认网屏”设置,接着从“油墨”弹出菜单中选中一个专色,输入合适的加网线数和网角。注意,所有专色的网角都是45°,和CMYK中的黑版xx一样,如果你的专色版不是实地的话, 可能造成印刷时撞网。为了达到{zj0}的印刷效果,设置之前{zh0}向印刷、制版专业人员咨询一下。这方面我不在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向制版公司咨询。

  如果制作稿是在PM或AI中输出,在这些应用程序中设置新网角也很容易。在PM中的“打印颜色分色”对话框中设置加网网角(PS打印机允许使用)。在AI中,在“打印分色”对话框中设置网角。(PS打印机允许使用)。 也许你和我一样,没有PostScript打印机,不用担心,如果为了试验,可以装一个虚拟的打印机驱动,有很多系统自带的PS打印机可选,或者到制版公司去就有了。

五、正确保存专色文件

下面我们就要说包含专色通道的文件的存储,存储格式为DCS 2.0(*.EPS)格式。有一种说法:PS2 RIP版本照排机不支持包含DCS 2.0专色通道的文件。而现在市 面上大多数照排公司使用的都是 PS2 RIP,我想这可能是为什么专色通道没有普及的原因吧,做出来发不出来!?

但根据我的试验,发现在FH中置入DCS 2.0 EPS可以在PS2 RIP上发排(当时只做了一个专色通道),CD、PM和AI不支持。也就是说,即使是经验也可能不xx,或者 说不完整,只有自己去亲自试验才能有真正的结果。

如果我错了,或者在何处何种设备用何方法可以完成,请大家指出、补充并纠正!

不过,我想,随着技术和设备不断发展和更新,以后专色通道的应用空间应该是非常大的,毕竟它的出现给专色制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

  为了使含有专色信息的制作稿文件能在其它桌面软件中工作,并能符合印刷要求

的话,就需明白两个问题:

{dy},Photoshop 保存专色信息的方式只有三种:灰度模式、CMYK模式和多通道彩色模式。有点矛盾是吗?好吧,我把前面的内容提一下,“创建专色通道可以在任何可行色彩模式下”我是说创建,还有一句“我们只要保证{zh1}的色彩模式以及存储格式能符合印刷要求就可以了”这样解释可以了吧:)

第二,为了让包含专色通道的文件能在其它桌面出版软件中使用,必须把含有专色信息的文件保存为DCS 2.0 EPS格式。

  DCS(桌面分色Desktop Color Separation)格式由Quark公司开发,是标准EPS格式的一个版本。DCS2.0格式支持多通道文件及带一个Alpha通道和多个专色通道的

CMYK文件。包含了用于定位的低分辨率显示图像和用于色彩分色的高分辨率图像。

DCS1.0支持不带Alpha通道的CMYK文件。DCS1.0格式和DCS2.0都支持剪贴路径。

  虽然很多应用程序支持DCS文件,但它们对DCS文件的响应并非xx相同。PM6.5如果设置正确,显示和输出的效果均会不错。按照以下步骤保存的PS的图像文件,在PM6.5、AI8.0、FH、QuarkXPress等很多桌面软件中都能工作(CD在对DCS 文件的兼容性上好象有极大的缺陷)。

要注意:

专色不能应用于单个图层!所以,不要指望在某个图层中单独做专色效果。

每个专色通道以它在通道调板中显示的顺序压印!

下面是存储的步骤和相关内容的介绍:

  1.在Photoshop中,从文件菜单中选择“另存为”,选取一个保存的文件目录,输入保存的文件名,然后从“格式”菜单中,选择 Photoshop DCS 2.0 (*.EPS)格式,确定。此时系统默认“专色”选项。

这是选项
    2.在DCS 2.0格式对话框中,在“预览”项中选择“TIFF(8bits/像素)”,从DCS弹出菜单中选择“具有彩色复合(72像素/英寸)的单文件”,从“编码”弹出 菜单中选择 ASCII,不选“包含半调网屏”、“包含传递函数”选项和“图像插值方法”选项。假如你的文件中包含矢量数据,就选择“包含矢量数据”,注意提示 “带有矢量数据的文件在打开时将被Photoshop栅格化。”
那么,这些选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大概解释一下。

预览:不用解释了吧,“8bits/像素”看上去舒服些,排版定位准确些。

DCS:如果是CMYK分色再加一个专色通道的话,它将生成CMYK复合图像信息、

C、M、Y、K单色信息以及一个专色通道信息共六个文件,我们使用起来容易丢失,而且不太直观,所以,我们选择具有彩色预览性质的单文件,这样,我们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编码:不同的编码会影响文件大小、处理时间,而且还会影响一些兼容性问题。ASCII和二进制都是常用的编码方式,它们都是无损耗编码。二进制是ASCII的更多压缩形式,比ASCIIxxx,其文件也比ASCII文件小,处理速度也更快,但考虑到ASCII的兼容性更强,所以选ASCII。{zh0}的选择方法就是,与你熟悉的制版公司联系并确定他们的兼容能力,以后就不用每次都打电话再修改了。

半调网屏:半调网屏由网点组成,网点控制印刷时特定位置的油墨量。改变网点的大小和密度可以产生灰度变化或连续色彩的错觉。对于印刷色图像,使用四种半调网屏:青色、洋红、黄色和黑色——每种对应一种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zh0}不要选择,因为如果制版时可能希望使用不同的线条密度或角度的,便 于制版公司或印刷厂随时修改。

传递函数:是通过曲线方式控制油墨浓度的方法,但它并不影响图像在屏幕上的外观,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调整或使在指定输出设备上的图像输出变得更规则。这个属性还包含了图片付印时网点扩大了多少的信息。但你无法在印前看 到这一切,建议不选。

矢量数据:使在图层中包含路径、文字、图形等矢量数据的图像有更好的输出效果。采用此选项进行保存,将使其它程序使用矢量数据成为可能,只是在用

PS打开此类图像时,会把矢量数据强制栅格化。 (本例中没有矢量数据,故该选项不允许使用。)

图像插值:选中此选项将使系统在输出时对图像进行重新采样,从而xx锯齿外形的出现。通常,可以通过图像信息正确定位图像的{dy}位置 (这意味着分辨率将随图像尺寸大小而做出调整), 虽然这种不具有正确分辨率的处理方法能够提高图像的输出结果,但是它不可能修正图像,并且可能引起细节的模糊或丢失,所以不选。

六、实践专色:从灰度—双色调—多通道——CMYK

1、这是我们现在的灰度图(包含图形、文字和色块图层)
2、先用专色通道分别做出需要的文字和LOGO部分以及色块,具体方法在上面的内容中有详述,略。
3、我们希望螳螂不是灰色,也不要单一的某种颜色或四色表示,而希望用专色来做,那么就转色彩模式为双色调,我在这里用了三色调, 除了用到两种绿色以外,还在图片上加了专色银。 嘿!你不要说我的审美观太差,我是想通过这样的例子说明图片可以用专色印刷的做法。 在双色调中分单色(一种油墨), 双色(两种油墨),三色(三种油墨),方色(四种油墨)。 说明:单击双色调色块前的曲线样本,可以为每种油墨设置曲线。 压印颜色说明 压印颜色是相互打印在对方之上的两种无网屏油墨。例如,在黄色油墨上打印青色油墨时,产生的压印颜色是绿色。打印油墨的顺序以及油墨和纸张的改变会显著影响最终结果。 为了帮助预测颜色打印出的外观,请使用压印油墨的打印色样来调整网屏显示。只是要记住,此调整只影响压印颜色在屏幕上的外观,并不影响打印时的外观。
调整压印颜色的显示:

(1)、选取“图像”>“模式”>“双色调”。 (2)、按“压印颜色”。“压印颜色”对话框显示打印油墨时将产生的组合。 (3)、按需要调整的油墨组合的色版。 (4)、在拾色器中选择要使用的颜色,并按“好”。 (5)、重复步骤 3 和 4,直到压印油墨的显示与您希望的一样。然后按“好”。
4、注意,因为目前还是双色调模式,这时候如果你想保存的话,那么只有 PS(*.psd)、PS EPS(*.eps)、PS PDF(*.pdf)和RAW(*.raw)可以保存哦。 好吧,让我们继续,将双色调转多通道。
5、如果你有图层的话,系统会提示你合并,别无选择! 好象图像没有任何变化,但你注意通道面板的变化。
6、OK!需要的专色好象都完成了,但我想让螳螂能凸出纸面,给它做个凹凸版怎么样?在转模式前,我悄悄地保留了一个螳螂的选区,隐藏了!嘿嘿! 将选区存储为通道!
7、把轮廓中有杂点的部分填为白色。Alpha通道转专色通道,然后手工陷印,需要凹凸部分比实际图案大些,边缘不用太精细,凹凸版没那么精致,甚至可以用我以前发过的贴子里说到的黑白图案渐进放大中的方法,先给它模糊再调色阶 故意将轮廓做圆滑些。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把凹凸版的颜色定义为紫色(这是骗人的颜色,大家不要上当),注意看原先的螳螂和凹凸版之间的差距。

完成,可以存盘了:)

注意:多通道模式下,允许存盘的格式只有*.psd、*.raw以及DCS2.0(*.EPS)
需要说明一下,大家在任何可行色彩模式下使用专色通道,可以把图片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单独取出来做,而不仅仅局限在整色块、整文字上。我们转换上面的模式到CMYK,色彩变化了。
先不管它,如果你需要就重新把绿色的螳螂再贴一遍吧。其它为专色,不要凹凸版,但希望在螳螂尾翅部分加上一层金色过渡,可以吗?可以,下面是例图,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动手试验一下。
下图是灰度—双色调—多通道—CMYK的通道对比情况。
大家发现了什么吗?
是的,从灰度开始,在双色调和多通道模式下原图像所在的通道最终转到了CMYK模式下,除了新创建的专色通道没有变化以外,原图分离出来的专色通道被合并到了CMYK中,而在灰度模式下创建的“黑色”专色通道被合并到了CMYK中, 说明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图像是随着色彩模式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创建的专色通道如果有与相应色彩模式重合,则被自动合并,其它创建的特殊专色通道不会随着色彩模式变化。

不过,还要提醒大家一下,专色通道还是不要做太多为好。为什么呢?

首先,软件的兼容性可能导致部分专色通道丢失;

其次,有些RIP的解释能力可能只允许一个或两个专色通道,多了可能报错(包括名称都可能无法定义),无法解释;

第三,在定义专色及名称的时候尽可能使用系统PANTONE名称,象“golden”、“银”等非系统默认名称尽量少用或不用,这主要考虑软件色盘兼容的问题,比如排版软件对金色等名称可能有自己的CMYK值定义,而不是你随意点取的颜色, 这会造成冲突,你可以用PANTONE名称来代替,只要在印刷的时候和印刷厂说明印“金”(包括“青金”、“红金”)就可以了;

第四、减少专色的数量可以减少成本,除非万不得已,能不用尽量不用专色。

七、专色印刷要清楚先后顺序

这就不用图例了,做个比方,先印满版金再印四色,那么四色是压印在金上的,能看到图案,但白色部分均被金色代替;但如果先印四色再印满版金,那你惨了,只有金色,因为金是不透明的,它压住了 其它四色。在你使用专色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印刷的顺序,这样才能保证后期顺利进行。

八、分离通道、合并通道、合并专色通道

我们以一个CMYK模式的图像来做说明(就用螳螂:))。先分离通道。
分离通道后的状态。原图被关闭,变成了四个灰度文件,分别是C、M、Y、K分色图。新窗口中的标题栏显示原文件名,以及通道的缩写。新图像中会保留上一次存储后的所做的更改,而原图像则不保留这些更改。

注:当需要在不能保留通道的文件格式中保留单个的通道信息时,分离通道非常有用。分离通道只能分离拼合的图像。
既然有分离必然可以重逢。我们再把它们合并吧。

合并通道可以将多个灰度图像合并成一个图像。某些灰度扫描仪使您可以通过红色滤镜、绿色滤镜和蓝色滤镜扫描彩色图像,生成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图像。“合并”功能使您可以将单独的扫描合成一个彩 色图像。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通道中的数据混合到现有或新的通道中。要合并的图像必须是“灰度”模式,具有相同的像素尺寸并且处于打开状态。已打开的灰度图像的数量决定了合并通道时可用的颜色模式。例如,不能将 RGB 图像中分离的通道合并到 CMYK 图像中,因为 CMYK 需要 4 个通道,而 RGB 只需要 3 个。如果正在处理意外丢失了链接的 DCS 文件,并因此无法打开、放置或打印, 请打开通道文件并将它们合并成 CMYK 图像。然后将新文件重新存储为DCS文件。

合并通道基本步骤:

1、打开包含要合并的通道的灰度图像,并使其中一个图像成为现用图像。为使“合并通道”选项可用,必须打开不止一个图像。我们就地取材。
2、从“通道”调板菜单中选取“合并通道”。
制版时,原稿要分成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其分色原理是什么?
  答:彩色画稿或彩色照片,其画面上的颜色数有成千上万种。若要把这成千上万种颜xxx色地印刷,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刷上采用的是四色印刷的方法。即先将原稿进行色分解,分成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色版,然后印刷时再进行色的合成。所谓"分色"就是根据减色法原理,利用红、绿、蓝三种滤色片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所具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将原稿分解为黄、品、青三原色。在分色过程中,被滤色片吸收的色光正是滤色片本身的补色光,以至在感光胶片上,形成黑白图像的负片、再行加网,构成网点负片,{zh1}拷贝、晒成各色印版。这是最早的照相分色原理。
  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印前扫描设备将原稿颜色分色、取样并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即利用同照相制版相同的方法将原稿颜色分解为红(R)、绿(G)、蓝(B)三色,并进行数字化,再用电脑通过数学计算把数字信息分解为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信息。

印前图像为什么要加网?
答:因为印刷工艺决定了印刷只能采用网点再现原稿的连续调层次,图若放大看,就会发现是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网点组成的。我们看到网点大小虽然不同,但都占据同等大小的空间位置,这是因为原稿图像一经加网以后,就把图像分割成无数个规则排列的网点,即把连续调图像信息变成离散的网点图像信息。网点越大,表现的颜色越深,层次越暗;网点越小,表现的颜色越浅,表示的层次越亮。每个网点占有的固定空间位置大小是由加网线数决定的,例如,加网点目数为150lpi,则在一英寸的长度或宽度上有150个网点。网点空间的位置和网点大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C50%代表的含义是网点大小占网点空间位置的50%,{bfb}是指网点大小全部覆盖网点空间位置,即印刷中所称的"实地",0%由于没有网点,只有网点空间位置,所以这块地方就没有油墨被印上。显然挂网目数越大,网点所占空间位置越小,能描述的层次就越多,越细腻。事实上,原稿的层次和色彩就是通过这种挂网的方法被再现出来的。

什么是印刷色?
答:印刷色就是由不同的C、M、Y和K的百分比组成的颜色,所以称为混合色更为合理。C、M、Y、K就是通常采用的印刷四原色。在印刷原色时,这四种颜色都有自己的色版,在色版上记录了这种颜色的网点,这些网点是由半色调网屏生成的,把四种色版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所定义的原色。调整色版上网点的大小和间距就能形成其他的原色。实际上,在纸张上面的四种印刷颜色是分开的,只是相很近,由于我们眼睛的分辨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分辨不出来。我们得到的视觉印象就是各种颜色的混合效果,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原色。
Y、M、C可以合成几乎所有颜色,但还需黑色,因为通过Y、M、C产生的黑色是不纯的,在印刷时需更纯的黑色,且若用Y、M、C来产生黑色会出现局部油墨过多问题。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设备有哪些?软件有哪些?

  答: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由图文输入部分、图文处理部分、图文输出部分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具体组成如下:
  (1) 图文输入部分
   设备:扫描仪、数字照相机、计算机。
   软件:设备驱动软件,及MAC和PC机的操作系统。
  (2) 图文处理部分
   设备:计算机。
   软件:1.计算机软件:图像处理类软件为Photoshop、Painter。2.图形类软件为:FreeHand,CorelDraw。3.排版软件为PageMaker,QuarkXpress。三维图像制伯软件:3DS,Infihi-D,Strate-StudioPRO。
  (3)图文输出部分
   设备:计算机、彩色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激光照排机、直接制版机、冲版机等、直接数字印刷机。
   软件:RIP、驱动软件、字库。

为什么电脑设计系统需要使用大容量存储器?常用的大容量存储器有哪些?

  答:设计中要用到许多照片或电脑制作的图像,因为印刷输出的需要,图像的分辨率通常较高,约300Dpi。因此图像所占用的磁盘空间都很大。例如,一个4K的拼版文件,一般所有存储文件要超过100M以上。通常用的3.5寸的软盘满足不了存储图像的要求,因此要用到大容量存储器。常用的大容量存储器有:①光磁盘(MO)驱动器,盘片有230M和460M或更大。②活动硬盘。③ZIP(100M)驱动器。④可擦写光盘。

进行印前设计或电脑设计的工作流程有哪些?

  答:一般的工作流程有以下几个基本过程:
   ① 明确设计及印刷要求,接受客户资料
   ② 设计:包括输入文字、图象、创意、拼版
   ③ 出黑白或彩色校稿、让客户修改
   ④ 按校稿修改
   ⑤ 再次出校稿,让客户修改,直到定稿
   ⑥ 让客户签字后出菲林
   ⑦ 印前打样
   ⑧ 送交印刷打样,让客户看是否有问题,如无问题,让客户签字。印前设计全部工作即告完成。如果打样中有问题,还得修改,重新输出菲林。

电脑设计系统完成设计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答:在设计系统中的工作流程如下:
   ① 首先按图像最终尺寸对原稿进行扫描,并在图像软件中把图像调节好,同时可以完成一些创意设计工作。
   ② 在图形或排版软件中进行排版设计工作:包括输入文字、绘制图形、置入图像。
   ③ 待客户定稿后,将文件送到输出中心输出菲林。激光照排机是用PostScript语言工作的,经RIP(光栅图像处理器)把版面描述成点阵图像,并分成C(青色)、M(品红)、Y(黄色)、K(黑色)四色片。如果设计的最终要求不是输出胶片,而是大型彩色喷绘样,则用喷绘机输出即可。

什么是密度?

  答:颜色物体的光现象一般有透射、反射、选择性吸收。如图3-20(彩),O是颜色物体,当入射光的光能量为Q入 时,经物体O的选择性吸收。其透射或反射出的光能量为Q出。则物体O 的密度为:
D=lg( Q出/ Q入)
  因此密度表示了物体吸收光量大小的性质。物体吸收光量大,其密度就高:物体吸收光量小,其密度就低。
密度是印刷业衡量软片的透光率、印刷品颜色深浅的一个常用物理量。

怎样选择正确的输出网角?

  答:为了避免撞网,理论上来说,匹色之间应相差22.5度,但实践证明15度、45度、75度和90度这四个角度效果很好,黄版对视觉的刺激比较弱,视觉敏感度较差,因此一般定为90度,视觉对45度角最为敏感,一般将原稿的主色调品红或青定为45度。例如:对于蓝天白云的画面而言应将青版定为45度,对于朝霞、落日的画面就应将品红版定为45度,品红和青中的非45度角的一个即可定为15度,黑版定为75度。

文件输出后只有黑版本有角线,其它版没有角线,怎么办?

  答:{wy}的办法是重新输出,并要将角线的颜色从{bfb}BK改为{bfb}C{bfb}M{bfb}Y{bfb}BK,即将单色黑改成四色黑。

补出的色版与原来的色版本套不准,怎么办?

  答:将所有的色版重新输出一遍。虽然这是最笨的办法,却是最保险的办法。

在输出胶片时,是选药膜面朝上好还是朝下好?有什么区别 ?


  在输出胶片时,是选药膜面朝上还是朝下,要依出片是出正片还是负片而定。当出片时,选择药膜面朝上还是朝下,得反阳片,当出负片时,选择药膜面朝上,得正阴片。因为对于正片而言,胶片可以直接晒版,药膜面正好与PS版接触,晒版的效果好。对于负片而言,它必须经过拷贝成正片之后才能晒版,在拷贝时,负片是放在拷贝台上,药膜面向上,上面再叠放拷贝片,这样拷贝片也正好与药膜面接触,以保证拷贝质量。在晒版和拷贝的过程中,光源并不直接照射在药膜面上。

什么是激光值?如何调整?

  答:激光值就是指照排激光器曝光量的大小。它不仅决定了胶片实地密度的大小和软件显示网点值与照排机输出网点值是否吻合,而且还与激光器的寿命息息相关,因此,对照排机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激光值,在显影、定影条件(温度和时间)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胶片实地密度D实≥4.0,测得50%的网点百分比大于52%时,可适当减少激光值;测得50%的网点百分比小于48%时,可适当增加激光值,增大和减少激光值的幅度应使50%的网点百分比误差在±2%以内。同理,当D实<4.0时,测得50%处的网点值大于52%时,应适当减小激光值,当50%处的网点值小于48%时,应适当增大激光值。不同型号的软片激光曝光量会有所不同,因此每次更换软片型号时,应对激光值重新测试,在显影、定影及软片都固定的情况下,激光曝光量也比较固定,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可通过软片线性化来调整。

什么是图像分辨率?为什么强调它?


  答:印刷图像分辨率在印刷基础部分已作介绍,我们知道,高分辨率的图像比相同大小的低分辨率的图像包含的像素多,图像信息也较多,表现细节更清楚,这也就是考虑输出因素确定图像分辨率的一个原因。由于图像的用途不一,因此应根据图像用途来确定分辨率。如一幅图像若用于在屏幕上显示,则分辨率为72Dpi或96Dpi即可;若用于600Dpi的打印机输出,则需要150Dpi的图像分辨率;若要进行印刷,则需要300Dpi的高分辨率才行。图像分辨率设定应恰当:若分辨率太高的话,运行速度慢,占用的磁盘空间大,不符合高效原则;若分辨率太低的话,影响图像细节的表达,不符合高质量原则。

图像为什么需要有图像文件格式?印前常涉及的图像文件格式有几种,各有什么性质?

  答:图像文件格式决定了应该在文件中存放何种类型信息,文件如何与各种应用软件兼容,文件如何与其它文件交换数据。由于图像的格式有很多,应该根据图像的用途决定图像应存为何种格式。
设计中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有:
  TIFF格式:TIFF是带标签的图像文件,用以保存由色彩通道组成的图像,它的{zd0}优点是图像不受操作平台的限制,无论PC机、MAC机还是UNIX机,都可以通用。它可以保存Alpha通道,可以在一个文件中存储分色数据。
  EPS格式:EPS格式用于印刷及打印,可以保存Duotone信息,可以存储Alpha通道,可以存储路径和加网信息。
  GIF是一个8位的格式,只能表达256级色彩。是网络传播图像常用格式。
  PSD主要作为图像文件的一个中间过渡,用以保存图像的通道及图层等,以备以后再作修改。该格式通性差,只有Photoshop能使用它,很少有别的应用程序支持它。
  JPE既是一种文件格式,又是一种压缩方法,这种压缩是有损的,损失大小不等,有的小到人眼分辨不出。

什么是印刷图像加网线数?它与图像分辨率、扫描分辨率、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辨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由于印刷品是由网点组成的,故印刷图像加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每英寸的网线数,即挂网网线数。称为网线数是因为最早的印刷品网点有线状的。挂网线数的单位是Line/Inch(线/英寸),简称LPI。例如150Lpi是指每英寸加有150条网线。给图像加网,挂网目数越大,网数越多,网点就越密集,层次表现力就越丰富。

  因为电脑图像是点阵的,即是一个个的像素(图像的最小单位称为像素)组成的。图像分辨率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一条线由多少个像素去描述,描述这条线所用像素越多、分辨率就会越高。图像分辨率的单位一般是Pixels PerInch(像素/英寸),通常用英文表示为PPI。例如某图像的分辨率为300PPI,则指它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每英寸有300个像素;某图像的分辨率为720I,则指它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每英寸有72个像素。

  有些设备的分辨率和图像的分辨类似,只是它们是用点来表达的,故其表示为Dot Per Inch,简称DPI。如分辨率为1200DPI的图像扫描仪的图像输入精度为每英寸可采集1200个点,或像素。3600DPI的激光照排机的图文输出精度为每英寸可曝光3600个激光点。

  图像分辨率PPI与印刷分辨率LPI(加网线数)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图像分辨率要高于印刷分辨率,一般是2×2个以上的像素生成1个网点,即LPI是DPI的二分之一左右。

扫描仪的种类有哪些?

  答:①滚筒扫描仪:分xx滚筒扫描仪和小型台式滚筒扫描仪。
    ②平板扫描仪:分高、中、低三个档次,作为印刷设计应选用高、中档扫描仪。
    ③手持式扫描仪,用于办公室等。
    ④胶片和透明介质扫描仪。用于数字化35mm的正片和负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哪些?各自应用的领域是什么?

  答:设计好的页面电子文件可采用以下设备输出:
    1. 黑白激光打印机:用于打印黑白校稿或最终的黑白正式稿。
    2. 彩色激光打印机:用于打印彩色效果稿或最终的彩色正式稿。
    3. 彩色喷墨打印机:用于打印彩色效果稿。
    4. 彩色大型喷绘机:用于打印大型彩色效果或最终的彩色正式稿。
    5. 数字打样机:用于检查页面的内容、颜色的效果。
    6. 激光照排机:用于输出晒版用的菲林片。
    7. 直接制版机:用于输出印刷用印版。
    8. 数字印刷机:直接由电子页面输出印刷品。而不需要菲林和印版。

扫描仪有哪几种类型?有什么区别?

  答:扫描仪有两大类:一类是滚筒扫描仪;一类是平板扫描仪又可分为xx专业扫描仪、中低档平板扫描仪。滚筒扫描仪是由电子分色机发展而来的,其感测技术是光电倍增管,图5-1是滚筒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图。而平板扫描仪则是由CCD器件来完成扫描工作的。其工作原理不同,决定了两种扫描仪性能上的差异:

   (1) {zg}密度范围不同:滚筒扫描仪的{zg}密度可达4.0,而一般中低档平板扫描仪只有3.0左右。因而滚筒扫描仪在暗调的地方可以扫出更多细节,并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

   (2) 图像清晰度不同:滚筒扫描仪有四个光电倍增管:三个用于分色(红、绿和蓝色),另一个用于虚光蒙版。它可以使不清楚的物体变为更清晰,可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而CCD则没有这主面的功能。

   (3) 图像细腻程度不同:用光电倍增管扫描的图像输出印刷后,其细节清楚,网点细腻,网纹较小,而平板扫描仪扫描的照片质量在图像的精细度方面相对来说要差些。

什么是Pantone色?为何利用Pantone色来设定颜色?

  答:Pantone是美国xx的油墨品牌,已经成为印刷颜色的一个标准。它把自己生产的所有油墨都做成了色谱、色标,Pantone的色标因而成为公认的颜色交流的一种语言,用户需要某种颜色,就按色标标定就行。由于Pantone色标的广泛使用,电脑设计软件都有Pantone色库,并使用它进行颜色定义。在使用Pantone色库设定颜色时,选择定义方法是Pantone色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大部分Pantone颜色都是专色,如果要用四色再现之,应设定颜色类型为原色。图1-13是定义Pantone色的一个界面。

什么叫分色?分色就那么重要吗?在Photoshop如何分色?

  答:分色是一个印刷专业名词,指的就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品红、青、黑四种原色颜色;在电脑印刷设计或平面设计图像类软件中,分色工作就是将扫描图像或其它来源的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

一般扫描图像为RGB模式,用数字相机拍摄的图像也为RGB模式,从网上下载图片也大多是RGB 色彩模式的。如果要印刷的话,必须进行分色,分成黄、品红、青、黑四种颜色,这是印刷的要求。如果图像色彩模式为RGB 或Lab,输出时有可能只有K版上有网点,即RIP解释时只把图像的颜色信息解释为灰色。

  在Photoshop中,分色操作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把图像色彩模式从RGB 模式或La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即可。具体操作是执行Image/Mode/CMYK。这样该图像的色彩就是由色料(油墨)来表示了,具有4个颜色的通道。图像在输出菲林时就会按颜色的通道数据生成网点,并分成黄、品红、青、黑四张分色菲林片。

在分色时,当图像由RGB 转到CMYK时,肉眼能看到屏幕上有些颜色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对图像颜色有什么影响?


  答:在图像由RGB 色彩模式转为CMYK色彩模式时,有些图像上的一些鲜艳的颜色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很明显地能观察得到,一般会由鲜艳的颜色变成较暗淡一些的颜色。这是因为RGB 的色域比CMYK的色域在大些,也就是说有些在RGB 色彩模式下能够表示的一些颜色在转为CMYK后,就超出了CMYK能表达的颜色范围,这些颜色只能用相近的颜色替代。因而这些颜色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实,在RGB 色彩模式的图像中如果有颜色超出了色域的话,可用Gamut Warning(色域警告)预视。

什么是色域空间?弄清楚色域空间有何意义?

  我们在RGB 、CMYK和Lab中编辑图像,其本质的不同是在不同的色域空间中工作。色域就是指某种表色模式所能表达的颜色数量所构成的范围区域,也指具体介质如屏幕显示、打印机输出及印刷复制所能表现的颜色范围。自然界中可见光谱的颜色组成了{zd0}的色域空间,该色域空间中包含了人眼所能见到的所有颜色。在色彩模式中,Lab色域空间{zd0},它包含RGB 、CMYK中所有的颜色。

设计用图像的色彩模式以什么模式较好?

  答:在Photoshop中,图像的色彩模式有RGB模式、CMYK模式、GrayScale模式以及其它色彩模式。对于设计图像模式采用任么模式要看设计图像的最终用途。如果设计的图像要在印刷纸上打印或印刷,{zh0}彩用CMYK色彩模式,这样在屏幕上所看见的颜色和输出打印颜色或印刷的颜色比较接近。如果设计是用于电子媒体显示(如网页、电脑投影、录像等),图像的色彩模式{zh0}用RGB 模式,因为RGB 模式的颜色更鲜艳、更丰富,画面也更好看些。并且图像的通道只有3个,数据量小些,所占磁盘空间也较少。如果图像是灰色的,则用GrayScale模式较好,因为即使是用RGB 或CMYK色彩模式表达图像,看起来仍然是中性灰颜色,但其磁盘空间却大得多。另外灰色图像如果要印刷的话,如用CMYK模式表示,出菲林及印刷时有4个版,费用大不说,还可能会引起印刷时灰平衡控制不好时的偏色问题,当有一色印刷墨量过大时,会使灰色图像产生色偏。

金、银色是如何印刷的?印前设计有什么要求?

  答:在设计中,客户常常要求用到金色和银色印刷,由于金色和银色不能由四色印色来实现,故其印刷和技术都有特殊的要求。印刷时,金色和银色是按专色来处理的,即用金墨和银墨来印刷,故其菲林也应是专色菲林,单独出一张菲林片,并单独晒版印刷。
  在电脑设计时,应定义一种颜色来表示金色和银色,并定义其颜色类型为专色就可满足设计的要求。由于金银和银色是不透明的,故设计时可以对金、银色内容设定为压印(Overpint)。

什么是专色和专色印刷?

  答:专色是指在印刷时,不是通过印刷C,M,Y,K四色合成这种颜色,而是专门用一种特定的油墨来印刷该颜色。专色油墨是由印刷厂预先混合好或油墨厂生产的。对于印刷品的每一种专色,在印刷时都有专门的一个色版对应。使用专色可使颜色更准确。尽管在计算机上不能准确地表示颜色,但通过标准颜色匹配系统的预印色样卡,能看到该颜色在纸张上的准确的颜色,如Pantone彩色匹配系统就创建了很详细的色样卡。

  对于设计中设定的非标准专色颜色,印刷 厂不一定准确地调配出来,而且在屏幕上也无法看到准确的颜色,所以若不是特殊的需求就不要轻易使用自己定义的专色。

计算机中演常用的表色方法有哪些?一般定义颜色采用什么方法较好?

  答:无论是在计算机上还是在印刷时,都需要一种方法来描述不同的颜色。色彩学上把表色方法也称颜色模型或色彩模式。表色颜色模型的类型很多,每一种都能从不同角度描述颜色,但不同的色彩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且准确性是不同的。

  计算机表色模式有:
   1、RGB模式:
     又称RGB色空间。它是一种色光表色模式,它广泛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屏、幻灯片等都是利用光来呈色。印刷出版中常需扫描图像,扫描仪在扫描时首先提取的就是原稿图像上的RGB色光信息。RGB模式是一种加色法模式,通过R、G、B的辐射量,可描述出任一颜色。计算机定义颜色时R、G、B三种成分的取值范围是0-255,0表示没有刺激量,255表示刺激量达{zd0}值。R、G、B均为255时就合成了白光,R、G、B均为0时就形成了黑色。在显示屏上显示颜色定义时,往往采用这种模式。图像如用于电视、幻灯片、网络、多媒体,一般使用RGB模式。
   2.CMYK模式:
     又称CMYK色空间。对从事印刷业的人员来说,CMYK是最熟悉不过了。这种模式是一种减色模式,遵循减色法混和规律。CMYK模式实质指的是再现颜色时印刷的C、M、Y、K网点大小,因此C、M、Y、K的数值范围为0%-{bfb}。CO%MO%YO%KO%表示白色,C{bfb}M{bfb}Y{bfb}K{bfb}表示黑色。
   3、HSB模式:即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Brightness)模式。

由于RGB图比CMYK图显示更好,色彩更漂亮,能不能将RGB图直接输出?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答:由于RGB的色域比CMYK大,因此有些颜色屏幕上显示得出来,但四色油墨却印不出所料来,要想知道后果,只需试一试。由于RIP的不同,RGB图在分色软片上可能只有黑版上有图,其它色版本上无图,也有可能是四色胶片上图片的信息(网点)xx相同,即等值的灰度图,虽然有些发排软件或RIP能将RGB转换成CMYK,但{zh0}是利用扫描软件或Photoshop来进行模式转换。
  
将彩图存为DCS格式,打印黑白稿时有图,但输出的软片上没有图。这是为什么?

  答:将图片存储为DCS格式后半部会产生五个文件,

什么是RIP?为什么现在都喜欢采用软件RIP?

  答:RIP是Raster Processing的缩写,指照排系统中将PostScript编码解释为点阵图像的软件或硬件卡,一般称之为光栅图像处理器。它在彩色出版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功能是将制作好的页面快速地解释为可控制激光记录仪输出点阵的命令,它能将页面中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元素自动地转换成数字点阵信息,再用这些信息控制输出设备进行记录,让其工作是"关"还是"开"。

  硬件RIP的更新换代需要复杂工艺及较长时间,无法适应软件技术的飞跃发展;而软件RIP以其更新快,处理质量高,速度高,可显示处理后结果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并且一个软件RIP可同时驱动多个照排机,网络功能强。

在排版和图形类软件中为什么不用设定分辨率?

  答:排版图形软件是面向对象的软件,对文字、图形的表示都是用算法语言来表达的,所制作的对象是与分辨率无关的,它们在输出时是以输出设备的分辨率来输出的,输出设备分辨率高,则制作页面的图文输出分辨率就高。因此,图形类软件和排版软件不用设定分辨率。排版和图形软件中导入的图像在输出时则要读取原图的点阵信息,这就与原图的分辨率有关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PHOTOSHOP专色通道探讨:新建专色通道\分离\合迸通道】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