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蕪荑,大果榆的果实等部位的加工品_徐激民_新浪博客

    中药蕪荑(音ti去声,类替字发音,还用在柔荑花序之荑)。我不懂中医学,也未曾好好接触过这味药材。所以以下根据中药材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9月版抄袭如下。其书曰:“效用:散风xx,消积滞,杀虫止痛的药品。xx风湿冷气,诸虫疾作痛,心腹积聚,泄痢,肠风,痔漏。本品为一种榆科落叶乔木的果实经加工而成。均为野生。商品中掺入花、叶及泥土者,质量较低。为保持其臭气不散。历来在加工时常掺入泥土,今后应研究改善,以提高质量。产地:主产山西,此外河北和东北各地亦产。产季:春末夏初,结果时期及时摘下加工制造。产地加工:将果实及花、叶与少部分泥土混合成糊状,经数日则果实与花、叶腐烂,并与泥土混杂在一起,作成块状晒干即可。品质优劣:以果实多,花、叶及泥土少,气臭、质轻者为佳。形状鉴别:本品为方形块状。表面棕黄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其中杂有多数纤维。质地粗糙,松脆且轻,易片片剥离,可捻成碎粉。有特异臭气,且夹杂有奶酪腐败之气,味酸略膻。”

    现在的《中药材手册》学名则为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特征如下图:

    大家依图在华北的山里行走可以看见它的植株。

    《证类本草》北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卷十三,华夏出版社,1993年5月{dy}版,第382-383页。

    引陶隐居云:“今惟出高丽,状如榆荚,气臭如xin,彼人皆以作酱食之。性杀虫,置物中亦辟蠹,但患气臭。”可以作酱为食品,可以放置衣物中防虫蛀,但就是衣物随之变臭味。

    《唐本注》云“...今延州、同州{zh0}。”

     《今注》“蕪荑,河东、河西处处有之。况《经》云生晋川山谷,而陶以为惟出高丽,盖不知其元也。”与上述现代产地相符,今注并指摘陶隐居不知原始的产地,即本经产地。

     墨字“生晋川山谷,三月采实,阴干”这里说明了南北朝即以前的产地,并说明药用果实,但为阴干,无酿造过程。

    《臣掌禹锡等谨按尔雅释木》云:“...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蕪荑。”这里使用树皮药用。

    《衍义》曰“蕪荑,有大小两种,小蕪荑即榆荚也,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入药当用大蕪荑,别有种。然小蕪荑酝xxx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择去也,治大肠寒滑及多冷气,不可阙也。”这里似乎是指用除去果翅的果实,但十分含混不清。即“蕪荑,有大小两种,小蕪荑即榆荚也,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入药当用大蕪荑,别有种。”既然小的用果实酿酱,那么大的做药?往下再查。

    《陈藏器》“作酱食之。...除疮癣。其气膻者良,此山榆仁。”与“小蕪荑即榆荚也,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相近。似乎是山区产的药材——山榆仁。

    《食疗》,“散腹中气痛,又和马酪可治癣。作酱甚香美,功犹胜于榆仁,陈者良。...”这里应该是指蕪荑作酱等等,榆仁即榆荚,指蕪荑功效比榆仁要强,而且陈年的好。

    《千金方》“主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疼痛无时,必效。以石州蕪荑仁二两,和面炒,令黄色,为末,非时以米饮调下二钱币,差。”这里明确讲了石州蕪荑仁,即除去果翅的果实。如同上文的《今注》“蕪荑,河东、河西处处有之。”包括石州都在今山西。

    结论:古今用药一致,但古代还用大果榆的除去果翅果实作酱或直接药用。并记载蕪荑驱除衣服的蠹虫。

    古代用榆树的除去果翅果实作酱食用,后者不知道今日农村还有此风俗吗?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中药蕪荑,大果榆的果实等部位的加工品_徐激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