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 大运河广告- 大运河广告- 和讯博客
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 [转贴 2010-07-25 15:27:43]   
↑ 图书阅读率微弱增长

  ↓ 盗版出版物购买率大幅下降

  ↑ 上网与手机阅读时间明显增多

  ↓ 人均每天读书、读报、读杂志时长减少

  

  于19日在北京发布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进行。调查执行样本城市57个,覆盖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回收有效问卷19005份。其中,18周岁以上成年人样本占76.9%,农村样本比例为26.1%。

  图书阅读率微弱增长

  五成读者接受下载阅读

  本次调查发现,2009年,在我国18—70周岁的国民中,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2.0%,比2008年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0.1%,比2008年增长0.8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8.3%,比2008年下降5.6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5.6%,比2008年下降4.5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发现,18周岁以上国民的数字出版阅读率为24.6%,比2008年增长0.1个百分点。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是两大主要数字化阅读方式,分别有16.7%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14.9%的国民接触过手机阅读,另有1.3%的国民使用其他手持阅读器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08年增长0.3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52.1%的读者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平均价格为3.45元。

  专家点评:

  这些数据体现了国民阅读总体上呈增长态势。

  虽然图书阅读率增幅不大,但意义不小,扭转了连续几年的下滑趋势。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国民阅读普遍重视,阅读活动增多,加上“农家书屋”的大规模建设,都对提高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起到不小的作用。

  人均阅读时长减少

  三成读者不满现状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接触时长看,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0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1.02分钟,人均每天读杂志时长为15.40分钟,人均上网时长为每天34.09分钟,人均通过手机阅读的时长为6.06分钟。与上年相比,国民每天平均接触报纸、图书、期刊的时间有所下降,上网和手机阅读时间在增加。

  从国民对自己阅读情况的评价看,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占32.1%,远高于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的比例(16.1%)。

  不过,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专家点评:

  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和阅读时长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近两年报纸、期刊的印刷量在下降,网络对报纸、期刊的冲击还是很明显的。

  新华书店成买书主渠道

  四大名著占{za}图书榜首

  从购书渠道看,“新华书店”是我国国民买书的{sx}渠道。2009年的受访购书者中,有71.0%的人选择“新华书店”进行购书,其次为“私营书店”,选择比例为40.0%。而通过街头书摊购买图书的比例也较高,达35.8%。另外,有5.2%的购书者习惯网上购书。

  从国民购买图书的价格承受能力看,对于购买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国民能接受的平均价格为11.17元。超过半数的国民认为我国书价过高。

  从国民对版权认知度看,我国国民的版权认知度逐年升高,2009年,我国国民的版权认知度为74.6%,比2008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而2009年,我国国民的盗版出版物购买率从2008年的25.2%大幅下降至16.1%。

  本次调查还表明,读者最喜爱的作家前十位分别是:金庸、鲁迅、琼瑶、曹雪芹、古龙、巴金、郭敬明、老舍、冰心、罗贯中。调查结果还表明,“80后”作家郭敬明是读者最喜欢的前十位作家中{wy}一位当前仍然活跃的作家。 2009年,在我国国民最喜爱的图书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以明显优势位居前4位。

  专家点评:

  这说明经典的魅力的确是永恒的。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出书品种已经超过27万种,但是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读者挑选的精品力作还是不多,泡沫图书、泡沫报刊还是大量存在的,读者抱怨好书不多,这也是我国国民阅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也给出版界提了个醒:多出书,更要出好书。 

  (点评人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 郝振省)

郑重声明:资讯 【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 大运河广告- 大运河广告-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