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5 16:22:24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曲艺简介
罗
四川评书流行地区遍及四川城乡,由于语音相近,还流传到云南、贵州两省。 说为主的四川评书,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艺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语言吸引听众,并有一些表演动作。其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四川评书艺人一方醒木,一张手巾和一把折扇,又说又演,亦述亦评,把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角色扮得维妙维肖。
据《成都通鉴》记载:最早的四川评书,是在市井搭棚设台,台上置一上书“评书”的方式形灯笼。说书人手扬折扇、退开弓步,讲述将帅交锋、两军对垒、吼喊厮、短打擒人,给人以筋响骨炸之感。
四川评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以具有四川地方语言特色而见称。由于书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说烟粉、xx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谈吐风雅,以情动人。“清棚”,是文人从事说书,没有程式,偏重文采,讲究“声、才、辩、博”的基本功,强调“抑扬顿挫,口齿利落”、“举一反三、思维敏捷”、“绘声绘色,唇枪舌剑”、“博览广闻、信手拈来”。
雷棚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书目为主,重在武讲,讲究摹拟形容。金鼓号炮、马嘶虎啸,都通过艺人之口来表达,使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雷棚艺人中还有专长于朴刀杆棒之类的武侠书。此外,还有熔“清”、“雷”于一炉,文武兼备的一派,书路宽广,并编演了一些表现近代、现代生活的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评书还发展了一种韵文评书的形式,全用韵文叙述故事,演出时用朗诵的语调,琅琅上口。韵文评书专演反映现代生活的短篇书目,如《冷枪战》、《战天池》、《米拉山上的英雄》等。
[]
评书渊源
四
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而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xx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20世纪50年代,四川评书艺人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用韵文讲故事。20世纪60年代评书艺人和专业作者把一批革命长篇小说,如《红岩》、《保卫廷安》、《烈火金刚》、《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改编为评书讲说并取得成功引。 现代四川评书代表人物,民间曲艺艺术大师
表演特色
四川评书以四川方言评讲。流行地区遍及四川城乡,由于语音相近,还流传到云南、贵州两省。四川评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以具有四川地方语言特色而见称。由于书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说烟粉、xx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谈吐风雅,以情动人。雷棚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书目为主,重在武讲,讲究摹拟形容。金鼓号炮、马嘶虎啸,都通过艺人之口来表达,使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雷棚艺人中还有专长于朴刀杆棒之类的武侠书。此外,还有熔“清”、“雷”于一炉,文武兼备的一派,书路宽广,并编演了一些表现近代、现代生活的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评书还发展了一种韵文评书的形式,全用韵文叙述故事,演出时用朗诵的语调,琅琅上口引。
李伯清开创的“散打评书”,他的说书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以摆龙门阵、吹牛皮等方式,东拉西扯,以不正经话评正经事,用他对社会动态的敏锐观察和带有批判精神的生动剖析,让西南人骨子里的幽默大众化、平民化,非常贴近市民生活引。 ]
书目介绍
四川评书的传统书目,经过历代艺人的积累和艺术加工,异常丰富,有“墨书”与“条书”之分。墨书即根据演义和小说改编、敷演的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包公案》、《济公传》、《聊斋》、《说岳传》、《文武榜》(据弹词改编)等。条书即艺人创造的书目,有《王三槐反达州》、《金鸡芙蓉图》、《铁侠记》等。还有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重庆掌故》。成立后,四川评书演出了不少根据现代改编的新书目,有《林海雪原》、《平原枪声》、《红岩》、《王若飞在狱中》等。[1]
发展历程
散打评书
让四川评书“逆流而上”
从唐宋开始,评书逐渐兴旺,成为中国百姓茶余饭后重要娱乐休闲方式之一。上世纪80年代,评书再创辉煌,“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评书在那时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娱乐方式日益丰富,听评书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评书艺术开始走下坡路。
不过在四川,评书离开百姓的步伐却似乎放慢了些,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末,评书在成都发生变革,由李伯清独创的散打评书火遍成都大街小巷,李伯清的出现让四川评书焕发生机,使得四川评书在评书衰退大潮中“逆流而上”,一时间,“李伯清现象”成为媒体和专家研究的话题。
相比传统评书,李伯清散打评书{zd0}的贡献,在于评书内容的创新,内容更贴近时代,许多段子直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创新,也使四川评书得到了新发展。
说起四川评书,也许大家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个子高高、身形消瘦、颧骨突出、长着眯眯小的三角眼、留着一嘬小胡子、额头光亮的男人,他就是李伯清,一个把四川评书通过创新,再推向街头巷尾的人。有很多成都人都说只有李伯清才能代表当代成都的“俗”文化,成都人都很喜欢这个瘦瘦高高,说书时神采奕奕的男人,从1994年李伯清开始说散打评书起,十几年的时间,人们都还是喜欢听他说散打评书。
李伯清开创了“”时代
四
李伯清的散打是“
李伯清爱收徒弟,他的徒弟中有几个在川内的电视台担任黄金时段的节目主持人,比如、叮当、闵天浩等。廖健算是个把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活学活用的徒弟,他在散打评书的基础上开创了“川普说唱”形式。在舞台上一身嘻哈打扮的廖健,一张嘴,流行的节奏里传出的竟然是:“你娃不要吵,你娃不要闹,桌子端起硬斗硬我炸得你娃跳。”廖健继承和发扬李伯清的经典“素芬”和“哈闷墩”,把它们编成了歌:“那天你在春熙路吃凉粉,我就在旁边啃蹄花……我们两个打哈哈儿,牵你手府南河边转圈圈。”曾有一时,《素芬》成了四川本土{zlx}的市民歌曲。
廖健还有一个师兄叫,他是成都2004年流行一时的“方言动画片”的创造者。2004年2月,吕品策划了四川方言版《猫和老鼠》:小猫汤姆的名字叫做“假老练”,老鼠杰瑞叫做“风车车”。“假老练”和“风车车”在方言版里成了一对针锋相对的朋友,《猫和老鼠》在四川一上市就卖出了20万套,还直接掀起了国内的跟风:东北方言版、河南方言版、兰州方言版……
内容创新
仅仅是产业化{dy}步
遗憾的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维持多久。李伯清在散打评书如日中天时,选择离开成都转战重庆。散打评书显露颓势,一些人把原因归结为李伯清的离开以及缺少传人。然而这并非问题关键,即便李伯清现在已回到成都,也培养出了几个得意门生,但如今散打评书早已今非昔比,四川评书似乎难逃传统评书宿命。今天,除了李伯清仍继续坚持“散打”,另一位一直坚守传统本土评书的还有大师。
内容革新曾一度让四川评书焕发新活力,但仅靠内容革新并不能让四川评书实现持续发展。要赋予评书生命力,内容创新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在于现代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的运用。有关专家表示,当前文化产业要形成良性发展产业链,最缺的是现代营销理念和人才,传统文化要发展的前提,过硬的内容做支撑是{dy}步,但仅靠内容是无法维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从全国情况来看都是如此。
转换思路
从卖评书发展到卖广告 在这股评书衰退大潮中,许多评书艺人改行,但却是个十分特殊且值得深入研究的个案,这位2007年已74岁的老人不仅坚守评书阵地,还率先探索出一条颇为成功的评书产业化之路。如今,单田芳文化传播公司已成为国内{zj1}影响力的评书公司,全国有近千家电台购买了单田芳评书播出权,一些地区甚至专门开办电台评书频道,单田芳一人的作品就撑起频道半边天。
是什么让单氏评书在今天仍然市场火爆?除了内容创新外,不难看出,现代传播手段和营销理念的运用是杀手锏。其实,单田芳文化传播公司在创业伊始很长一段时间里,运营并不成功,无论卖评书磁带、CD,还是把评书改编成电视剧,几乎都赔钱。后来,他与合伙人开动脑筋,逐步开始与电台合作,在电台播出他的评书,才渐渐找到市场的感觉。如今,他们已和全国近千家电台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而这一传播平台又吸引来商家广告,这也成为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之一。有媒体曾报道,目前单田芳文化传播年毛利已近千万元,且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传统评书艺术与市场的{zj0}结合点,而且生存得很好。”单田芳说。
四
动漫评书 让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
由于之前有过把评书改拍成电视剧的失败教训,单田芳在评书改革上很慎重,但他坚决支持评书改革。单田芳公司还制作了一套“动漫评书”,实际上就是把单田芳的评书配上动画画面,更直观,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这样的动漫评书每集制作成本约1万元,不过在电视台播出的回报也比较高。这一尝试应该说比较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轻的评书爱好者。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看评书,在题材上应该紧跟时代,比如奥运会反响就很强烈,奥运评书不错,新形式、新题材能吸引人。
借助电视媒体弘扬传统文化,吸引年轻人
四川曲艺
成都的地方曲艺从出土的东汉说书涌看,早在汉代以前就很流行了。唐宋时期,说唱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清代,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四川曲艺品种逐渐形成。有一首嘉庆年间的(锦城竹枝词描写当时成部曲艺发展盛况:“清唱洋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民国时期,成都出现了专门的曲艺书场,当时最有名的演出场地有“芙蓉亭”、“锦江茶楼”等。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艺界涌现了李德才的扬琴、贾树三的竹琴、曾炳昆的评书和李月秋的清音等四大名演员,被誉为四川曲艺界的“四绝”。
四川曲艺的代表品种都集中在成都,主要有:
四川扬琴
说唱时以为主要伴奏乐器,因而得名。扬琴演员最初主要是盲艺人,后来逐渐普及成为四川地区的主要曲艺品种。扬琴艺人用情真意切的演唱和扬琴伴奏来描绘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表述人物喜。怒、哀、乐的变化,因此被誉为有“坐地传情”的功效。
四川竹琴
原是道士游历四方劝善说道的一种演唱艺术,原名四川道琴。因它以竹筒鼓和简板、哑铃为伴奏乐器,民国初年始称竹琴。竹琴的演唱形式多样,有一人自打自唱的,也有四五个人一起坐唱的。
四川评书
是一种以说为主的演唱艺术,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四川评书与北京评话、上海评书。扬州评书齐名。说评书的艺人借用桌子、醒木。折扇。贴子等作道具,以生动的语言表演吸引听众。评书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偏重文采,讲究“声、才,辩、博”的基本功;雷棚则偏重声腔和动作表演。
四川清音
一种叙事体的说唱音乐,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因多用月琴伴奏,所以民间又称唱月琴、唱小曲。唱琵琶。清音一般为一人演唱,演唱者左手击板、右手击打竹鼓以掌握节奏。如另有伴奏时,伴奏者有时也帮腔几句。
四川谐剧
一种以逗笑为手段,运用幽默风趣的四川方言表演的单口相声戏。该剧种系民国年间由王永梭xx,它采用话剧的形式,有简单布景,一个人表演。由于谐剧演员的表演恢谐风趣,被誉为“一人上台,满座生辉”。像相声艺术一样,观众面比较宽。
四川金钱板
又称金剑板、三才板,一般由单人表演,以唱为主。演员手持三块竹板击打节奏,配合说唱故事,形式活泼,很富表现力。金钱板除了说唱技巧外,还特别讲究手上功夫,演员凭手中三块竹板,既可打xx军万马的雄壮气势,又可打出似清风流水般的委婉深情。所以,金钱板的道具看似简单,其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
四川荷叶
一种说唱兼备的艺术,有歌剧艺术的效果,只是不需布景、化妆而已。四川荷叶可以由一人表演,也可由多人同台演出。演员手持檀板(又称天桥)、铜钗(即苏铰),边敲打边表演,因铜钗的形状似荷叶,因此人们把这种独特的说唱艺术称为“四川荷叶”。
四
是一种单人或多人表演的歌舞艺术。它综合了四川清音和四川民歌的表演风格演变发展而成。演员在表演时手持竹棍(比竹筷长、稍细)、瓷盘(碟于)敲打节奏,边唱边舞,似一种风格独具的歌舞剧,形式活泼。曲调优美。
四川花鼓
是在民间唱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演唱艺术,一般以两人为一棚进行表演。表演时由一人主鼓,另一人伴奏相合。道具是小鼓和小锣。花鼓表演的独特之处是有的演员练就了一手抛棒(刀)击鼓的绝技,类似于杂耍丢刀表演,很富刺激。成都曲艺一般不在大型正规剧场演出,多在茶楼、酒肆、书场,甚至街头巷尾群众集中的地方表演。
参考资料 1. 四川评书
扩展阅读: 1.
开放分类: ,,,
说方言评书的四川就剩我一个了(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05:16 天府早报 |
“赵子龙88岁还打单身,张飞的妻子李秀云是‘死对头’曹操的远亲……”昨(3)日,京川宾馆内,李伯清的同门师兄罗世忠在此开讲传统评书,一口时轻时重的地道川话,配着阵阵马蹄声、打斗声,一台“惊、奇、怪”的《三国演义》,将十余桌围坐的茶客听得如痴如醉,掌声迭起。据称,如今还在公开演出四川传统评书的,罗世忠已是{zh1}一人了。 川话评书·现场跟小说味道就是不一样 “哒哒哒”的马蹄声,“咣咣”的兵刃交击……一个穿西装的人喝口茶后,听得连杯子都忘记放下 “哦嗬,刘备做县官两袖清风,咋个有钱孝敬胡督邮?于是小官不保。”罗世忠一拍惊堂木,操着口四川话细细描述这个《三国演义》小说上看不到的胡督邮,长着“一大一小的眼睛,塌鼻子、兔嘴唇”,台下的听众顿时一片哄笑,“相貌堂堂的刘备,就被个塌鼻子敲诈嗦?” 清瘦的罗世忠身穿唐装,梳着和李伯清一样的“说书先xx型”,说到张飞时睁圆眼睛,说到刘备时打躬作揖,时站时坐,在三尺长的一张台后演尽武士文官的各种形象。“哒哒哒”的马蹄声,“咣咣”的兵刃交击声,罗世忠张口即吐。一个穿西装的人喝口茶后,听得连杯子都忘记放下。“狗官,你张飞张三爷今天就要抖你的肉。要知咋个抖,请听下回再讲。”“啪”,罗世忠惊堂木一响拍断评书,片刻后听书的众人才回过神来,现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跟我看的小说味道xx不一样,我觉得好听。下次还要来。”女听众杜永红边笑边鼓掌。 川话评书·窍门 多看野史但不能捏造 传统评书非常注重发掘“惊、奇、怪”的元素,这些内容有的来自考证,有的来自野史…… 抹把头上的汗,解开衣服最上面的一颗扣子,罗世忠坐到记者面前,连说“不累”。罗世忠自称,他从14岁入门,评书一说说到61岁,投入进去了,就不会觉得累。 罗世忠告诉记者,与小说相比,传统评书非常注重发掘“惊、奇、怪”的元素,所以好听。比如注重人物形象的丰满,讲张飞,就要去挖掘他的老婆是叫李秀云,是曹操的一个远亲,在打柴时被山贼强抢,张飞救下后才成了亲,这些都是书上找不到的。由于每个说书先生都有自己挖掘的东西,所以说评书很有个性化,即使同一个段子由不同的人来说,也有不同的味道。“这些内容有的来自考证,有的来自野史,但说书的不能随意捏造。”罗世忠说。 人物经历·讲述同门辈分高过李伯清 “李伯清是我的同门师弟,他出师后走自己的路线讲散打评书了。目前四川还在讲传统评书的,就只剩我一个人。”罗世忠言语中有几分唏嘘刚入道的罗世忠机灵勤奋,被收入当时的成都东城区曲艺队,师从传统评书大师王德成,受到启蒙指导,渐渐上手后才上台说书。王去世后,他又投入另一评书大师周少稷门下,与李伯清成为同门师兄弟,排位老五,李伯清排第七。从艺期间,王世忠和李伯清交情很好,李伯清还常去罗家吃饭。当时同门13人,至今已经有2人过世,而还在说评书的,就只有罗世忠和李伯清了。 47年坚守川话评书 47年的说书“功夫”,罗世忠始终走的是“传统派”路线,他与李伯清分别代表了评书艺人的两种模式。李伯清出名前不是有正式编制的演员,因此生活很贫困,罗世忠却是正式演员,有稳定收入,还偶尔接济李伯清。 后来,在评书艺术走下坡路的时候,李伯清自创一派,以散打评书脱颖而出,用市井语言对生活琐事嬉笑怒骂,闯出了名气。但罗世忠等不少专业评书演员却由于受规定限制,走不出新路子,而最终名气局限于圈子内。“李伯清出名时,四川还有近200个评书艺术家,大家都很熟悉。但现在基本都去世了。”罗世忠说。 希望收下徒弟传衣钵 眼看四川方言的传统评书濒临失传,罗世忠也很苦恼,他一直希望有人来传承这门艺术,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他一直没有带过徒弟。“评书很难学。”罗世忠说。 据称,学艺的阶段是非常艰苦的,说到吐血也不是不可能。罗世忠刚上台时,三天就说哑了嗓子,但根据师传“秘诀”,这个时候不能停,哑着也要说,说到声音重新恢复清亮。如果在嗓子哑的时候休息了,那以后一说就会再哑,成不了专业人士。罗世忠当时吐口水都有血丝,整天喉咙都火辣辣的痛,这样熬下来,才练就了今天怎么说话都不“失声”的绝技。这种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此外,记下一本书的人名、地名、情节的“背功”,也要吓退大群人。 早报记者潘一丹摄影华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