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调研行 湖北黄石:转型发展天地宽 (6版) ??湖北黄石,素有“百里黄金地,千山储万宝”的美誉,据说这里的每块石头都“含金藏铜”,是典型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的资源型城市。 ??可今年3月,黄石赫然被列入国务院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资源命脉将要断裂,没了矿,黄石将何去何从? ??“早转型,柳暗花明,不转型,山穷水尽。黄石决不能被动地继续坐吃山空,要主动积极转型,而转型首先必须破除根深蒂固的恋矿情结。”在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看来,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已经制约了黄石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从“依赖资源立市”到“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新思路应运而生,黄石城市转型方向确定。 早转型 早主动 ??黄石是典型的矿冶之城,已发现矿产资源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三大类78种,品种占全国的28%,湖北省的55%,是全国第六大铜矿基地、xx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世界{dy}。 ??依靠丰富的资源宝藏,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黄石就布局了一批诸如大型的冶钢、冶铁、水泥、有色金属企业,形成了以冶金、有色、建材、能源等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资源型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度高达62%,经过几年转型探索和实践,2008年,黄石市二产比重依然达58%,其中近90%为钢铁等重工业。 ??早在1950年黄石就成为省辖市,和武汉一起成为当时湖北仅有的两个省辖市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石城市规模和工农业产值一直稳居湖北省第二,一路抒写着“黄老二”的辉煌。 ??然而,资源好景难长。黄石煤、铁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分别降至24.3%和23%,铜降为39.7%。迄今为止,黄石有22座矿山相继闭坑,部分大型矿山成为危机矿山,目前保有储量不足累计探明储量30%的危机矿山有14座,大冶铁矿、赤马山铜矿、胡家湾煤矿等支柱矿山均榜上有名。 ??采掘业捉襟见肘。铁矿石开采量由{zg}年份的620万吨降至285万吨,原煤开采由264万吨降至140万吨,均不到高峰时的一半。大冶有色自产铜矿只能满足其铜矿石需求量的15%。 ??社会保障压力加大。黄石累计下岗人数为10.8万人,其中矿工达8.6万人,每6人中就有1人下岗,下岗每10人中就有8个是矿工。 ??雪上加霜的是,国际金融危机来了。“根本没什么防火墙、挡土墙。”王建鸣说,“去年9月是个分水岭,简直就是冰水两重天。光说铜吧,价格从每吨8万元锐降至2.8万元,30万吨阴极铜,一下子就少了156亿元!” ??在如此跌宕之时,黄石市委、市政府很快认识到:现在是转型的{zj0}时机。“国际金融危机这一课上得生动、深刻。”王建鸣说,现在黄石对转型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从“不转型,等死”上升为“转型慢了,也是等死”,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黄石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三大战略”,迈开了转型新步伐。 ??发展大产业,重点是发展壮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机械制造、能源、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八大主导产业集群;打造大园区,重点是统筹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沿江经济带“三园一带”建设;建设大城市,重点是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实施“三大战略”,黄石市提出到2012年,力争培育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入园企业投资规模1000亿元以上,新增产值总量1000亿元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 依托资源 蓄积后劲 ??记者注意到,在黄石实施的“发展大产业”战略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产业依然在担纲。??“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资源型产业,而是要依托资源,精吃‘资源饭’。”王建鸣态度鲜明:资源型产业依然是黄石经济的重要支撑,抛弃它另起炉灶,无异于釜底抽薪。? ??“一吨铁矿石1000多元,经新冶钢加工制成钢,一吨如今能卖到5000多元。从矿石到制成品,加工的链条每延伸一步,附加值就提升一大截。”黄石市政府研究室主任陈汉平用最简单的数字论证了传统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他们把这种升级称作“吃精资源饭”。 ??近年来,在大冶有色周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大江公司、冶新公司、众鑫公司、明鑫公司、永盛公司等多家产值过千万元的铜产品深加工企业,形成了无氧铜杆、铜板带、铜粉、黄铜、紫杂铜等一系列铜产品加工项目。依托有色公司的铜资源,一条炼铜、铜加工、铜产品的“铜链”初具规模。 ??“同样是1亿元投资,能建起10万吨级的铜线杆企业,只能建起1万吨级铜板带企业或1000吨级铜箔材企业。”中铝大冶铜板带有限公司副总理叶小林用一笔投入账,清楚地列出了“铜链”上的附加值高低排序。 ??在中铝大冶铜板带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捆捆拇指粗细厚度的铜板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变成薄如纸张的铜片。叶小林告诉记者:“我们实现了铜板带精轧技术的突破,生产的最薄带材轧制厚度为0.088毫米。”? ??“矿产资源深加工产品产值占资源型产业产值比重达85%以上。”黄石市委宣传部部长陶慧芬告诉记者,黄石先后实施了10万吨铜板带加工、3000万套精密轴承制造、50万吨冷轧钢板带和100多万吨涂镀板等一大批项目,钢铁产业延伸出钢管、轴承、汽车零部件等5个系列,铜产业衍生出铜杆、铜棒、铜线、铜板带等10多个系列,水泥产业形成了纤维瓦、预应力构件、混凝土、大型水泥装备等多个系列。 ??在“精吃资源饭”的同时,黄石市在重新认识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一次利用”向“循环利用”的转变,实现“吃尽资源饭”。“废弃物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用好科学技术,就能点石成金。”黄石市科技局局长王志超告诉记者,几年前,黄石还因钢渣、铜渣和粉煤灰堆积如山头疼,如今,这些废弃物都成了抢手的“宝贝”:新冶钢80%的高炉水渣全部卖给华新水泥,每年产生的4.5万吨除尘灰全部外销,3万吨的瓦斯灰全都用于烧结原料及铁口出铁槽铺底;大冶有色每年从炉渣中产出铜精矿4万吨,重新冶炼后可产铜1.2万吨,还能生产出水泥添加材料23万吨,年增效益近3亿元。 ??目前,黄石已拥有大冶有色、新冶钢等1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成了钢渣处理生产线、废铜再生基地等10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开发了医疗废物综合处理等10项关键实用技术,钢渣、煤渣、煤矸石、化工渣的循环利用率超过90%,基本实现了“吃干榨尽”。 从一滴钢水 到一粒钻石 ??超越资源发展,是每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的梦想。黄石同样也做着这个梦。 ??“要把自身优势和潜力挖掘出来。”王建鸣认为,黄石圆梦得天独厚。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是武汉城市圈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距离武汉仅1小时车程。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后,黄石与武汉的融合速度明显加快,成为圈内最容易接受辐射、最容易借力发展的城市。黄石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岸线长50公里,黄石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湖北启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后,黄石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我们正在打造鄂东南物流区域中心,这是黄石超越资源发展的制高点。”王建鸣说,黄石已形成了长江航道、武九铁路、沪蓉高速为主体的交通体系,大广高速、杭瑞高速黄石段正加快建设,武汉至黄石城际轨道交通、棋盘洲港区新码头即将开建,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咸宁至黄石高速公路等正待启动,几年后,黄石将构建成铁路、公路、水路的无缝对接,这些都为黄石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来黄石的角色就是湖北中部的基地和枢纽。 ??“坐拥武汉城市圈的科教优势,让我们有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底气。”王建鸣强调说。以重点项目开发和新产品研发为着力点,黄石正逐渐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增强企业新技术吸引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围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能环保、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黄石将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xxxx、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在华新水泥集团装备制造公司,记者看到了他们自主研发的、国内{zd0}的球磨机。公司总经理陈金祥说,装备制造已成为华新水泥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30个基地90%的水泥装备都由他们生产,“自己装备自己制”,不再是一个梦想。 ??除华新水泥外,黄石市还依托原有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大力开发数控锻压机床、智能物流设备、自控性制冷设备、计算机信息安全设备等新产品,不断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香港印染50万锭棉纺项目已经开工,宝成制鞋也已落户黄石,深圳艺智慧已达成入驻意向……黄石超越资源发展开局良好。 ??“一滴钢水”,是即将落成的黄石体育馆的形状。王建鸣说,“一滴钢水”代表着黄石的历史和现在———资源是黄石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滴透明的钢水,又石,预示着黄石晶莹璀璨的未来。从一滴钢水到一粒钻石,是黄石超越资源谋转型的象征。我们相信,告别过去“依赖资源”的斑驳轨迹,黄石的转型脚步坚定而又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