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饰的设计和制作

衣饰的设计和制作

2010-07-21 17:57:15 阅读3 评论0 字号:

 衣饰的设计和制作

{dy}节 衣饰

任何服装的装饰部分都在于突出服装的特性。无论是日常服装或是晚礼服,装饰总是使服装符合现代的潮流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里介绍几种基础的服饰制作方法,以便指导大家在各种服装上的协调运作。

衣饰制作以前,要考虑如何使装饰部分与服装被装饰部分协调相称。这里所说的协调与相称,是指服装与服装整体的协调一致,即将服装前、后、左、右的协调均考虑进去。衣饰的尺寸过大或过小,色彩过明或于暗,结构过重或过轻都会使服装看起来杂乱不雅。宽松式短外套,涤纶、丝绸面料,服饰重复使整个服装显得杂乱不雅。

服饰的任何细节,无论是腰部、肩部、袖口、领子的服饰或是整个衣长上的装饰,都必须与服装的整体一致,方能衬托服用者的特点。因而,在具体选用服饰效果以前,掌握一些设计以及装饰技巧是大有裨益的。

一、贴花

贴花是一种服饰方法,采用不同形状、尺寸的织物缝饰在另一种织物的表面所产生的效果。缝上去的织物可以在色彩、图案和质地有所变化。既可使服装具有活泼、优雅、柔和之美感,又可使服装具有对比强烈、结构多样之效果。贴花服饰方法广泛用于各种服装的装饰,范围包括童装、家用便服、日常用服和晚礼服。贴花的制作,是将贴花原料附加在服装上。这种装饰方法有两种,即贴花和嵌花。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所装饰的服装布料以及所要达到的装饰效果。

贴花装饰的美感和成败与花样的设计密切相关。简言之就是,花样设计必须尺寸合理、对称、均衡,花纹细腻、色彩悦人、形状明确和轮廓简单。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其造型和材料的选择。要与被装饰的服装款式相协调一致。既能起到装饰加固作用,又给人以舒适、恰到好处而使服装获得更为xx的效果。像用于海滩服、休闲服和童装上的缝饰常醒目、简单;用于女内衣、白天装和晚礼服上就需要比较精致。

贴花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级时装以及礼服和表演服上。特别是从今年开始高级时装上广泛采用这种装饰方法,前两年流行绣花。许多刺绣技术也可与缝饰结合起来,例如绗缝、珠饰和刺绣使用的材料可以是布、毡、皮革、网状物和花边。由于这些装饰物的体积较小,因而其造型方法往往采用群体聚集的排列组合来形成。排列时的面积大小、形状、形象,均可根据设计构思自由组合。因而在构思往往采用在面积写意,象征的形象。以避其难于精致具体表现对象之短,而扬其总体效果。它的工艺特性使它具有独特的造型风采,并更有浪漫情调。

拼缝:小块几何状织物可缝合起来,在各种服装和辅件上形成不同的装饰效果。在原料的选择上,用于形成拼缝装饰图案的织物,必须与服装的其他部分相平衡。如所选用织物过重,服装则易变形。任何服装的装饰部分都在于突出服装的特性。无论是日常服装或是晚礼服,装饰总是服装符合现代潮流的一种重要部分。这里介绍的几种基础的服饰制作方法,以便指导大家在各种服装上的协调运用。

贴花在服装上的应用有两种,一是贴布或贴皮;二是贴饰品。贴布贴皮的工艺,能起到加固和装饰作用。其造型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花形等。由于其造型丰富,可供选用的材料、花色的多种多样,因而给服装款式增添风采。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其造型和材料的选择。要与被装饰的服装款式协调一致。既能起到装饰加固作用,又给人以舒适、恰到好处而使服装获得更为xx的效果。缝贴部位一般在衣、裤的袋角上,纽扣的缝置位置上,缝接处和易磨损和常拉扯的部位。

贴饰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级时装及礼服和表演服上。材质有金属片饰、塑料片饰、还有纽扣饰。这些都属于纯装饰用品,其功能也xx是为了取得装饰效果。

但由于这些装饰物的体积较小,因而其造型方法往往采用群体聚集的排列组合来形成。排列时的面积大小、形状、形象,均可根据设计构想自由组合。其排列形象大至与刺绣相似。但由于采用的是排列组合造型,因而制作复杂,一般较难达到好如那样精致的效果。于是,往往采用大面积写意、象征的形象,或花卉,或动物,一般均以变形和概括对象的表现形式出现,也可用半抽象或直接采用几何形的造型,以避其难于精致具体表现对象之短,而扬其总体效果闪烁辉煌之长。

它的工艺特征使它具有独特的造型风采,并更有浪漫情调。

另外,在所选用色彩、图案都要考虑装饰效果。

二、绗缝

绗缝用于形成凸花图案的装饰效果。不同的绗缝方法所形成的装饰效果是不一样的。服装的面料、款式和绗缝区域几个因素必须同时考虑,凸出的花样应与服装所绗缝部分相称并成比例。这一点,在设计花样时就应充分注意。

三、花边和荷叶边

在连衣裙衬衫等的领围线、前襟、袖子贴边或裙子上加花边和荷叶边增加装饰效果。

花边的品类繁多,有xx原料性花边和合成原料花边。花边的轻重和用途视所用纱线的粗细而定。有拼缝花边、镶边花边、花卉花边。

①拼缝花边:花边的宽度和轻重可不同,用于装饰服装的某一部分或整件服装,也可当花卉花边使用。

②镶边花边:镶边花边的宽度从0.5cm到15cm不等。

③花卉花边:单独缝制并直接用于装饰服装。

像荷叶边,有些结构有助于这种装饰处理,这种效果可能作为宽下摆裙、袖和领围线设计的主要特色。织物的细薄、柔软决定其荷叶边的丰满度,因此必须用柔软的织物才能自然地形成折叠。荷叶边由圆剪裁而成。在贴边处丰满地张开,但在与衣服的联结处保质平滑的线条。

四、蝴蝶结

蝴蝶结具有装饰特点,根据所用织物的大小、比例和色彩,在设计中有许多变化。

设计时在领部、臂部、肩部和衣服的背部常常用蝴蝶结作为主要特点。

在装饰的同时,蝴蝶结也可作用系紧件。像蝴蝶结的选择,可以用丰满柔软的织物如丝绒、雪纺绸、丝织织物等制成悬垂性强的蝴蝶结,也可用具有挺爽外观的棉、麻、塔夫绸等制作。

五、辫带和流苏

(一)辫带

辫带可用于装饰各类服装。一般用对比色或对比结构强调服装的风格线和边线。辫带是一定长度的狭窄带子,可用数根纱编制,具有色彩丰富,结构繁多的不同效果。辫带的缝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①用钩针、梭子或绒线编织针加工而成的辫带。

②把所用纱裁成所需长度,其长度以辫带长度和结构为基础计算。因而,在裁之前,需做小样计算纱线的长度。

辫绳是辫带装饰中简单的一种,用不同颜色或结构的纱线,形成的辫绳也不同。辫绳有粗有细,粗者可做腰带,细者可作滚边。

⑴有捻辫绳

捻前纱线的长度为捻后绳长度的5倍,需用两根纱线。在两根纱的两头打死结,两根纱系在一起,然后把一头挂在某处,如挂钩、门把等。绷紧纱,用一根铅笔或一根绒线针加捻(注意纱线一定要绷紧,否则捻回不均匀)。加捻后,从挂钩上取下纱线,然后将两头并在一起,抓住线中间,纱线则会自动捻成四股装饰辫绳。

如将辫绳用作腰带,应在两头留缨穗,捆紧。

⑵链式辫绳

用手指或钩针钩制而成,可装饰服装衣边。

辫带制作方法:钩编辫带,纱线的决定辫带的类型和装饰效果。

⑶三股辫带 三股辫带最为普通,可用不同颜色的纱线编成,如金银线、不同组织结构的线,珠球线、珠片线等。编三股辫带时,可将其中一股抽紧,以使辫带出现波状效应。但如果要抽纱,在截纱时必须考虑抽后整根辫带的长度会缩约三分之一。用机绣方法,将布条绣成荷叶边,并剪去多余的部分。将该辫带的两边用密针脚线迹连在所饰服装上。

市售辫带的应用:

在装饰品商店里,也可直接买到宽窄不一、结构各异的各种装饰辫带。

①金银丝、金属球、金属片镶嵌辫带。这类辫带具有华丽的装饰效果。用手工缝制,金属球、金属片不易碎裂;

②各种宽度的锯齿边辫带。多用于装饰儿童服装。装辫带时,用缝纫机沿辫带中心线将辫带缝在衣服上。锯齿形辫带既可装成扁平形的,也可夹在线缝中;

③扁平辫带,宽度约2cm。多用于装饰两面穿服装或披肩等的边。连缝时,用机器或手工靠辫带的边线将辫带缝在衣服上;

④装饰用狭辫带。通常宽约0.3cm,呈圆型,多用于装饰的曲线部分,用手工连缝。如用贴线缝绣线迹,效果则更佳;

⑤闪耀辫带。通常用尼龙制成,宽约0.5cm,多用于装饰边缝和盘制纽孔以及纽扣。

(二)流苏

流苏用于装饰各种服装和配套件的边缝。流苏可用本色布或用其它各种颜色和结构的纱线制成。商店也有成品流苏出售,但价高,品种有限。利用制作流苏的基本技巧,可变化制出各种流苏。

⑴本色布流苏 如制作这类流苏,裁剪服装时必须加出流苏所需长度。例如,在服装下摆处多裁一截。因而,首先要设计流苏长度并量出服装下摆所要加的长度。这种流苏只能用平纹粗的织物制作,织物纱线太细则不易抽纱。将布边按直纹剪出,从下底边向上量出流苏的长度,并在该长度处抽出两根纱线。然后在抽线处的上面,用缝纫机跑一道线,线迹可是直线线迹、曲折线迹或绣花线迹。跑这一道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结构进一步脱线。流苏有四种:

①包在缝线内的穗

②从织物本身抽穗

③打结穗

④用珠子做穗,装饰结构

流苏不需要限制在贴边,也可以用于缝线、领口、口袋、袖和裙。从下底边开始至跑线处,抽出所有纱线。如果流苏较长的话,可以打结,使之别具特色。另外,打结也起到防止织物进一步脱纱的作用。

⑵打结流苏:采用这种流苏时,服装边缝的卷边要窄,一般不超过3-5cm,边缝既可做成折边,也可做成平的锁边。折边在上流苏前,必须熨烫平整,打结流苏用钩针连缝。

制作方法如下:剪一块纸板,其宽度比流苏长度大1cm以留出结头余地。将纱线绕在纸板上,将纱线的张力调整均匀,使卷绕片断等长。然后,从A点剪断纱线。

用钩针沿织物边缘从背面到正面将纱线对折钩出,然后将纱线从小圈中拉出抽紧。纱线排列必须均匀,间隔约5mm。如钩流苏时,可将织物平放在桌上并用重的东西坠住绷紧。

六、抽带

在衣服的许多部位有效地使用抽带的设计,如夹克衫,女上衣的底边,领围线、袖子和裤子的贴边等。以上各种装饰手法,可以根据服装的面料、穿在什么场合,起到什么作用,突出服装的哪种特性而加以运用。有时一件服装上同时能用几种装饰方法。但{zh1}目的是要突出设计目的,突出主题,突出一种意境,一种感觉,一种味道,而不是相反。

第二节   刺绣

一、刺绣的源流与发展

    人类对身体的装饰远远先于对服装的装饰。当人类刚刚进人混饨、饥饿意识的萌芽时期,原始的巫术、审美观便引导先民们用自然界中的花草、贝石、鸟羽、兽骨等物装饰在自己的身体之上,以满足心灵的需求。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逐渐走向成熟,除了会纺纱织布制成衣服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之外,在实用的功能上附加了更能体现精神需求的装饰功能。人们通过绘画、刺绣、镶边、钉珠等多种装饰,使服装更加美观、丰富、华丽和贵重,其深层内涵则表达出引人注目、炫耀富有、表现个性甚至表明身份地位等多种因素。通过对服装的装饰,达到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审美追求等多元化的需求。

    刺绣工艺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刺绣历史可追溯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有文字为证:“禹刺五彩绣”;殷墟(河南安阳)出土的铜觯上所附的锁绣纹残迹则是华夏刺绣发轫的实证。而后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的淤泥中,又发现了用辫子股针法刺绣出卷草花纹的丝织物印痕。它并不是满地皆绣,而是画绣并用。《周礼·考工记》称“画缋之事,五彩备谓之绣”。另外,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众多绣衣袍,纹样丰富,雅丽,色彩斑斓,精致美观。两汉时“汉绣”(即用线帛、毛布为底的刺绣)已被广泛应用于衣袍、裙边以及日用物品上,以锁绣辫子股绣法为主,平绣针法为辅。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刺绣的技艺针法有了新的发展。绣品除用作宫廷王室衣装和用品外,还扩大到宗教的法衣、袈裟、佛幡、坐垫等物品上。如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有北魏大和十一年(487年)的满地施绣佛像残片;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客藏有武则天黄金线绣裙残片和宝相莲纹蹙金(平金、盘金)绣衣。另有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了有各种花卉以及蜻蜓采莲和蝶恋牡丹等纹样的衣物。绣品的针法有齐针、铺针、接针等十余种,针法已较成熟。

    元明清时期,刺绣工艺得到了全面而系统的发展,各种针法、绣技已日趋xx。绣线色泽达到了“变不可穷、色不易名”的程度。绣线色彩有九种色谱系列,共七百多种。纹样有章服纹样、组合寓意纹样、写生仿真纹样、嵌字颂祝纹样等。当时的“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被誉为四大名绣。其他如京绣、鲁绣、汴绣、杭绣、欧绣、闽绣等,亦负盛名。而苗绣、壮绣、土家绣、侗绣、傣绣、藏绣等少数民族绣,则各具特色,在衣物上广泛使用。

 清末民初以来,西洋文化的东渐与服制的变革,使人们的服饰渐趋西化。而西方服饰受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影响,变得简洁朴素,衣服上施以的刺绣量渐少。但是,刺绣作为传统的装饰手段所特有的美感在当今的服饰中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外国的服饰刺绣工艺也非常丰富悠久。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卡蒙墓葬中出土的服饰上,已有大量精美的刺绣及缝缀薄金片的花边。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地,刺绣工艺以教会和宫廷为中心得到了发展。人们在教会的壁挂、祭坛用的铺垫及僧衣和象征王侯贵族xx的衣装上用丝线及金银线。宝石等制成黄金刺绣、凸纹刺绣等,迎来了刺绣的黄金时代。而经爱琴海诸岛流传的东方刺绣,与东欧、北欧的刺绣融合,造就了新的北欧刺绣。在西方,进人十七世纪后,宫廷文化再次变得华丽,花边刺绣的运用到了全盛期,刺绣成为这个时代厚重衣服上的豪华装饰。在世界各地,刺绣工艺更是丰富多彩,不胜枚举。如俄罗斯、印度、法国等国家的民族刺绣艺术古老而又丰富,多以纤细的彩线绣缀在衣服上,配以金银线或缝缀上珍珠宝石,显示出华

丽、贵重和高雅的风格。

    服装中的装饰主要包括各种刺绣、滚边、拼贴、镶珠等形式,也有几种方法结合的形式。随着现代时尚的多元化需求,在传统的装饰方法的基础上,又扩展出更多、更丰富的装饰手法,传统的装饰纹样与现代创新风格相结合,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更好地展现出服装的装饰美感和文化内涵,也使现代服装更加丰富和亮丽。现代服装中的刺绣艺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技艺的精华,更加注重刺绣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利用绣、贴、抽纱、挑花等手段美化服装,处理面料,使古老的刺绣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二、中国四大名绣的特点

    在服装的装饰手法中,刺绣是应用广泛、装饰效果丰富的方法之一。刺绣是指在各种纺织材料制成的服装、饰物及其他装饰品上,用针和线施以缝绣、贴补、钉珠、雕镂等方法进行装饰。中国的刺绣艺术以其富丽、美观、典雅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精湛的技艺著称于世,并已流行了数千年。其中{zj1}代表性的有xx的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丰富的绣种分布于各地,如京绣、杭绣、鲁绣、闽绣等,各少数民族地区 的刺绣种类更加丰富,并有着各民族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

(一)苏绣

    苏绣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方法运用于服饰之上。三国时,也有在方帛上刺绣出五岳、河海、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到了宋代,由于苏州的种桑养蚕、抽丝织绸业飞速发展,刺绣也形成了规模,声名鹊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明代,吴门画派的艺术成就也推动了刺绣艺术的发展。刺绣艺人把好的绘画作品搬上丝帛,“以针作画”,绣出的作品笔墨酣畅,栩栩如生,在针法、色彩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清初之际,在顾绣的带动下,苏绣的风格愈加xx,用色和谐,行针平匀,还出现了一批江南名绣娘,如金星月(浙江宁波人)、王授(江苏高邮人)、卢元素(满人,居江南)、赵慧君(江苏昆山人)以及沈寿(xx绣工,江苏吴县人)等,尤其是沈寿的“仿真绣’使苏绣名扬天下。

    苏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品种众多,图案绢秀,色彩雅致,施针整齐,劈丝匀细光亮,绣风典雅清丽。苏绣的针法有9大类40多种,有齐针、套针、施针、乱针、打子、平金、滚针、结子、网绣、挑绣、刻鳞针等,还有单面、双面之分。用不同的针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 艺术特点,被概括为“平、齐、细、密、匀、顺、和、光”。

(二)粤绣

    粤绣泛指产于广东的刺绣品,在唐代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绣工把马尾缠绒用作勒线,用其绣制花纹的轮廓,再把孔雀羽毛扭成绒缕,绣出花纹,还有一种将孔雀毛与丝纤维编组而成的绣线可用于刺绣精品之作。宋明之时,粤绣的技艺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已设立绣行、绣庄、绣坊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粤绣的品种丰富,应用范围广泛,涵盖日常用品的各个方面,如刺绣画片、被面、枕套、床楣、 帐衽、台围、绣衣、绣鞋等,还有用于绣制舞台装饰品、戏袍和喜寿屏障等。前者多绣人物、动物、云龙、凤凰、麒麟类图案;后者多绣“福禄三星”、“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类寓意吉祥富贵的图案。

    粤绣还包括了“广绣”和“潮绣’两种流派,针法因其流派的不同各有特点。“广绣”主要有7大类30多种针法,如编绣、饶绣、直扭针、续插针等,广州钉金绣中的平绣、织锦绣、凸绣等6类10余种针法也较常用。“潮绣”有转针、旋针、凹针、垫筑绣等60多种钉金针法和40多种绒绣针法。粤绣绣品的构图饱满,针脚匀称,富丽堂皇,充分表现出粤绣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湘绣

    湘绣是湖南长沙地区的刺绣产品。它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苏绣和粤绣的优点发展起来的。在战国时期,湘绣就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如从长沙楚墓中 出土的龙凤图案绣品,是在细密的丝绢上用连环针法刺绣的,图案生动,行针整齐,绣工精致,表现出当时刺绣技艺已很娴熟。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上的大量刺绣衣物,其绣线都是未加捻的彩色散丝,色相有18种之多,绣衣的针脚整齐,线条洒脱,图案变化丰富,反映出西汉时期湘绣的高超技艺。明清以后,湘绣已遍及湖南各地城乡,女子在劳作之余用绣花针来展示自己的女红技巧,美化生活,大大促进了湘绣艺术技巧和水平的提高。

    湘绣多用连环针、平针、齐针、接针、掺针、游针和打子针等多种针法,绣工精细,图案生动活泼,形成了湘绣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以前,蜀国的丝帛和蜀绣的技艺就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西汉杨雄《蜀肚赋》中有“若挥锦布绣,望茫兮无福”的语句。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载,当时蜀中刺绣与蜀锦齐名,被誉为国中之宝。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针法多达12类别100多种,最独特的是表现色彩浓淡晕染效果的晕针。蜀绣的特点是图案生动、常具有吉祥寓意;色彩鲜艳、浓淡适度、掺色柔和;绣品浑厚圆润,富有立体感;针法多而细密,针脚平齐,疏密得体,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刺绣工艺

(一)手绣的工具与材料

    绣绷、绣花针和剪刀是刺绣的主要工具。材料有绣花线和可供刺绣用的棉、丝、麻、毛织物。

1、绣绷

    绣绷分为圆绷和方绷两类。

    圆绷:由两只大小配套的竹箍组成,内外相嵌吻合,其直径约为13-30cm之间,可视绣品需要分为四五种不同的规格。

    方绷:为木制品,由两根横档和两根直档组成。型号以横档的长度而定,直档上有榫眼,长短可根据需要随时收放更改。

2、绣花针

    绣花针有许多规格,以针身细长、针尾圆润,既利于刺绣又不伤手指为上品。以苏州产的绣花针最负盛名,针长有人2.5cm和3cm等。现常用24号针(大)、26号针(小)和穿珠针。近年来又发明了两头尖的绣花针。

3、绣花线

    花线分为花线、绒线、织花线、挑花线和金银线。

    花线:是绞合较松的纯丝刺绣线,分粗细两种,粗的称为大花线,可劈分数十缕细绣线;细的称为小花线,不能劈分。

    绒线:是由短纤维制成的丝线,粗细不匀,牢度较差,一般用于刺绣粗品。

    织花线:最早用于湘绣,每股丝线的色彩均有深浅变化,用其绣出的花瓣和叶片,可取得色彩自然过渡的效果。

    挑花线:由棉或麻纤维制成。棉质绣品挑花一般选用挑花线。

    金银线:有真、仿两种。多用于勾勒轮廓和盘绣,使绣品更富丽堂皇。

4、面料

    棉、麻、毛、丝和化纤等织物均可用。

(二)手绣的工艺流程

    一件绣品通常要经过设计、描稿、上绷、刺绣和后整理五道工序。

1、设计绣稿

传统刺绣的绣稿设计是用纸剪出花样粘贴在面料上,作为刺绣时的底样。专业绣品的设计样稿则由画工绘制而成。

2、描稿

    将刺绣花样描画到面料上有多种方法。如剪纸贴稿法、铅笔描稿法,铅粉描稿法以及摹印法、版印法、漏印法、画稿法等。

3、面料上绷

将面料平整地绷在绣花绷上称为上绷。上绷时,要注意将面料拉紧,面料丝缕不能歪斜。

4、运针刺绣

在刺绣时,要注意正确的拈针和劈分花线,同时熟练运用各种针法。

    拈针方法:右手的食指与拇指相曲如环形,其余三指松开呈兰花状。刺绣落针时,全仗食指与拇指用力,抽针时食指、拇指用力掌心向外转动,小指挑线辅助牵引,手臂向外拉开。拈针动作要轻松自如,拉线要松紧适度。

    劈分花线:是绣工的一项特技。劈分时需先在大花线上打活结,左手捏紧线头的一端,右手抓住线的另一端将绞回松,然后用右手小指插入线中将其分成两半,并用右手拇指、食指各将一半线向外撑开,即可将线劈分为4根、8根、16根。劈分后的花线要求粗细均匀。

5、绣片后整理绣片完工之后,需经上浆、烫贴、压绷三道工序,才能从花绷上取下来。

    上浆:需先将花绷面平放在桌上(绣片反面朝上),用饭团在绣线处揉擦,使绣线紧贴面料背面。

    烫贴:是用熨斗将上过浆的绣线烫平。

    压绷:分两步操作,先将上浆、烫贴后的绣绷放置二三天后,待绣片定型不再皱曲时,再从绣绷上取下。

(三)手绣针法范例

1、线绣针法组

单层平绣是从纹样的两边来回运针。双层平绣是先用长针脚将花纹缝好,再转向,把打底的针脚缝绣出来,这样绣出的花纹较为立体、饱满。

    平伏针法:针脚长度相同。

    织补针法:同平伏针法一样,但正面的针脚长,反面的针脚短,每段针迹相互错开。

    结子针法:要领同回针缝法,但是进行半针回缝,拉线要稍微松些。

2、茎梗针法组

    贴线缝针法:在图案线上放好粗线,然后用细线等间隔地固定,连续错叠的短针连成各式线条,造型自由。

    垂饰贴线缝针法:与贴线缝针法的要领相同,按一定间隔边作垂饰(流苏),边把放好的线固定。

3、链式针法组

    链式针法:

    锯齿形链式针法:

    平式花瓣针法:

    双轨链式针法:

    加捻针法:

    孤立加捻锁绣:

 绣叶针法:

    花瓣针法:

4、毛毯锁边针法组

    锁针绣又称链针、锁花、扣花、套针等。刺绣时将线圈一环套一环地形成链状,根据针法的走向、扭曲、反向缝等变化,可以绣出开合锁针、闭合锁针、双套、单套、扭形锁针、锯齿锁针等。如果绣时加人芯绳,便可绣出包芯锁针。

    毛毯锁边针法:

    圆环锁缝针法:用毛毯锁边针法,按圆环形刺绣。线松紧适度、放射状地刺绣。{zh1}把针穿入起始线下,从中心插人,在反面固定。

    蜂巢针法:{dy}行采用毛毯锁边针法,线微松,以后各行如图所示,一边呈蜂巢状(六角形);一边互相交替地刺绣。

5、羽状针法组

    羽状针法:

    封闭羽状针法:运用羽状针法封闭刺绣。

   长腕羽状针法:采用羽状针法。

    双羽状针法:采用羽状针法,按顺序号斜向上、下两次,交替反复刺绣。

    山形羽状针法:是羽状针法的变形,分别斜向上、下三次,交替反复成山形的刺绣。

6、人字形针法组

    人字绣以其图形外观如人字形而得名。缝绣时从右向左横穿布料,线迹自左向右上下交叉行针。根据不同的行针方法,可绣出不同外观的绣迹。在人字绣针脚上绕线穿绕可形成绕线人字绣。

    人字形针法:针从右向左横向出针,整体针迹是从左向右上下交替重复刺绣的。

    封闭人字针法:采用人字形针法,封闭刺绣。

    东方风格针法:

    山形针法:如锯齿形针迹的刺绣,但两端不交叉,以短针迹重叠。

7、十字形针法组

    十字绣又称十字挑花绣。行针为垂直交叉或斜向交叉,针脚可为散点分布,也可连成片,用不同的颜色分布图案。在纵横网线上绣出十字花纹,可形成网状十字绣。

    十字形绣针法:交叉刺绣技法。交叉线的上下重叠要整齐一致。

    四个十字针法:四个为一组的十字形刺绣针法。

    罗马尼亚绣:

8、结式针法组

    结式卷线绣是装饰性较强,有一定立体效果的绣法,可根据卷线圈数多少绣出不同的花型。运针时,把针刺人布层,起针前先在针上卷线数圈,然后再抽出针,形成特别的绣法。卷线的次数少,可形成颗粒形花蕊;卷线次数多,可形成花瓣形。

    法式线结:形成点状线结的绣法,多用于花蕊。

    长法式线结:采用法式线结的要领刺绣,也称为蝌蚪针法。

    大花结针法:是德式花结针迹、连续刺绣的技法,但线比德式的粗且花结大。也可使用绳线刺绣。

    花蕊针法:

    辫子针法:

    针叶针法:

    盘旋针法:

    大头针拉网针法:采用长脚的平式花瓣针法,从外侧向中心发射状刺绣;再以长脚线为中心,采用蛛网形针法的要领进行刺绣。

9、直线针法组

    直线针法:按图中顺序号进出针,此刺绣方法较为简单,针迹的长短可以变化,也能自由地表现。

    扇形针法:采用直线针法放射状展开的刺绣技法。

    辐形针法:把直线针法从相同的针眼处放射状刺绣。

    蕨形针法:蕨类植物形的针迹。

    撒绣针法:

10、缎纹刺绣组

    缎绣针法:

    斜面缎绣:

    编带针法:

11、乱针绣

    乱针绣行针方向看似随意但有一定的规律,针脚错综穿插,根据所绣的图形变换丝线的颜色。此针法表现绘画题材更为合适。

12、镂空绣

    镂空绣又称雕绣,先沿花型边缘缝绣一圈,用锁针缝绣,边缘光滑、平整紧密。再把花型中间的布料用小绣花剪沿边缘剪去,产生楼空的装饰效果。如果花型楼空的面积较大,可采取加线补垫,用锁针绣好,把悬空的花型固定,也使较大的镂空面积稳定,产生视觉上的变化。

13、贴布绣

    贴布绣又称贴花、补花,就是根据所设计的图案将不同的色布剪出不同的形状贴在底布上,再用彩色线加以缝绣,有古朴、醒目的装饰性。贴布绣首先要考虑图案的整体效果和色彩搭配,根据不同的服装风格加以装饰。缝绣时注意采用锁绣、链式绣、密人字绣等不同的针法,不要让布的毛边露在针脚外。有的贴布绣可在局部完成后再用小绣花剪沿花纹剪空,也可进行多层次的贴绣。

14、褶饰绣

    褶饰绣是将面料经过折叠、收缩后用彩色线缝绣,也可边缝边捏合出褶形,形成特定的立体花纹。常用于衣服的前胸、袖口、袋口等处,在童装、晚礼服上应用较多,装饰性强。褶绣技法非常丰富,根据设计的需要,可采取平整叠褶后缝绣、花纹褶绣、绞花褶绣、波形褶绣、羽状褶绣等多种方法。

    另一种褶饰绣是先将衣片均匀地画上格子,标上记号,再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横向或纵向的缝合,线迹留在衣片的反面,缝合时注意用力均匀,使褶饰表面平整光洁。

    褶边也是褶饰绣中一种重要的装饰,是缘口收紧、缘摆处放开的形式,有规则收缩和随意收缩的方式,在服装中多用。

15、珠绣

    珠绣是用金属、宝石、玻璃、珍珠、贝壳、塑料等材料制成的颗粒状或片状饰物,缝钉在衣服或面料上形成图案的装饰方法,有较强的装饰性。颗粒状饰物常为球形。管形、片状、水滴形、花虫形等,穿孔并用细线或钩链串连。特点是精致、华贵、富丽,多用于晚礼服及日常服中的针织服装。

    缝制珠绣的要求较高,要掌握各种珠管或亮片的特点,把握好行针方法和距离,一粒粒的串缝,用力均匀,线迹留在衣片的背面。结合服装款式的风格和特点,珠饰可用于满地装饰,也可用于局部装饰。满地装饰要考虑不同部位的疏密关系、图案关系和色彩关系,做到整体协调,布局合理,美观亮丽。局部装饰应考虑突出服装的主体,可在前胸、领、肩、腰、袖等部位进行装饰,达到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文章转自]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衣饰的设计和制作】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