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凶铃_睿智创新服务同群_新浪博客

职场凶铃

MSN网站的“办公室社区”里看到以下贴子,令我联想起前几年热播的日本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带给我们的感受,记得有位朋友如此描述他和家人观影的景象:一家人在沙发上挤得紧紧的,不时听到太太和老妈因恐惧而发自嗓子眼的颤音和旁若无人的惊叫,如果此时正好家里电话铃响,那简直是……

原文链接

 

以下分享全帖

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都应该耐心地对员工答疑xx,让他们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给他们一个倾诉的平台,让每一个人的怨气都有自己的出口。

    最近,一些极端的恶性社会事件不断在上演。一些人为了一些不相关的理由将一些无辜的人甚至是孩子作为报复社会的对象。一股怨气在空气中弥漫,它不断地挑战着我们心中的安全感。

    很多人在控诉这些恶性事件的时候,都把症结齐齐指向了社会矛盾,而忽略了作为一个人,在人性上应该对社会肩负的责任。

    在职场上,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面试没有成功的人抱怨面试者戴著有色眼镜在挑剔他们的一言一行。即使是面试成功者,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能够升职的情况下,也会牢骚满腹,认定自己怀才不遇,甚至被老板“阴谋迫害”了。

    有人说,在国企职场奋斗只是一个神话,个人的努力永远也抵不上一个深深的关系;还有人说,在外企也是同样黑暗,所谓的职场法则归根结底也还是脱离不了“马屁+厚黑”;还有人认为民企就更不用说了,永远都是家族式一言堂,无论怎么努力,{zh1}还是逃不过“陪太子读书”的命运。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样说的人多了,职场上空就腾起了一片怨气的迷雾。这层迷雾显然具有涣散斗志的作用,笼罩在迷雾下面的人每天呼吸着这样的空气,难免产生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作风,从而断送自己的职业前途。

    在孩提时代,中国家长习惯于将张家孩子优异的数学、李家孩子突出的语文和王家孩子拔尖的体育统统集中在一起,向自己的孩子提出赶超目标,同时送孩子们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习这样那样的应试技巧。一旦孩子不如家长所愿,家长的失望就形成一股怨气笼罩着孩子,甚至是整个家庭,从而奠定了孩子们的思维定式。等这些孩子长大进入职场,他们就很自然地把张家的权势、李家的钱财和王家的幸运全部当作假想敌,恨不得集所有的优势于一身,买来各类职场宝典寻求突破的捷径。一旦事情不如他们所愿,就会转化成一股冲天的怨气,借口世道不公就撂挑子,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奋斗目标。

    所以驱散怨气的根本,并不在于社会环境是否能够按照每个人的心意那样去改变,因为每个人心中的理想社会都是不同的,满足了你未必能满足其他人。如果不能让社会和环境来适应我们,就不妨让我们去适应环境和社会,乱世照样出枭雄,也照样有佳人。

    也许有人凭借关系进入一个企业,什么活也不干还拿着高薪,可是你为什么要把他设为你工作的参照物呢?一个企业少则几十,多则上万人,现在的企业,就算是国企也是要求绩效和赢利的,有能力的人总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躺在祖荫下睡觉的人能占多少比例呢?如果他的状况是你所不齿的,为什么要死盯着他现在的荣华富贵不放呢?那样的人一旦失去了靠山,他自己是无法生存的,多数情况下他的晚景会比你凄凉。

    怨气的另外一个产生根源,就是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又跨度较大地去展开横向攀比造成的。我一个朋友的太太总是不愉快,早年朋友买了个捷达,她说很多人都在开帕萨特,后来朋友开上了帕萨特,她又说路上都是奔驰宝马了。住房也是这样,住两室一厅的时候,她说有了孩子应该住三室二厅,后来朋友都买了四室两厅,她却说人家都流行住别墅了。对于朋友的职位,她也是这样的态度,朋友做到主管,她说人家都管理一个大部门了,朋友做到高管,她说人家都自己开公司了。大家一起聚会的时候,她永远都是愁眉苦脸地在抱怨,仿佛她家生活在社会的{zd2}层,随时应该向社会讨回公道。

    {zh1}应该抨击的,就是媒体的浮夸宣传。为了营造盛世的奢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不再是普通人的奋斗,而是成功人士的矫情。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成功人士在接受访谈的时候,几乎只谈自己的成功,很少谈论惨败。这也难免让读者或者观众产生强烈的仇富心理,认为他们的成功都是幸运的,从而滋生出“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命”的怨气。

所以,驱散怨气等一切不详之气的最快办法,不是草木皆兵地防范“怨民”,也不是马上按照他们各执一词的理想去建立乌托邦,而是建立一种平衡的舆论导向。在职场上,其实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都应该耐心地对员工答疑xx,让他们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认识到他们升职存在的差距,给他们一个倾诉的平台,让每一个人的怨气都有自己的出口,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职场气氛。

 

以上为转载文字

俱乐部部论

 这篇帖正可以与任志强先生的》放在一起品品滋味。再好的社会也会有人不满,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找出口,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有句话:“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一些人选择把自己灭亡的方式来宣泄,且不论事由是重于泰山还是轻如鸿毛,至少他们不害旁人,也算英雄本色。

不过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令更多人选择“爆发”在别人身上,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首要目标不是xx怨气,而是把怨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限制其恣意蔓延传播或伤害无辜。

如果怨气已经产生,想用说教或所谓励志培训让有怨气的人自己收回去显然不可能,有句话叫“把快乐与人分享会令快乐加倍,把痛苦与人分享会令痛苦减半”,所以xxx的方法就是有技巧地跟他们一起怨,甚至怨得更厉害。首先是找对引发怨气的源头,其次是找出这个源头可以引发的更多不满因素,把这些因素一一铺排数落,令先前的抱怨者觉得他的不满简直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xx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浪费脑细胞行为,于是他们的不满情绪会因为有人“分享”而缓和一些,第三就是趁热打铁,和抱怨者一起研究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改善措施,把对己不利因素转为有利的方案并约定实施。

上述技巧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来自一项对婴儿啼哭的研究,专家发现,令歇斯底里大哭的婴儿停止哭闹成功率{zg}的方法是让他们听到另一个婴儿的哭闹声,他们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到寻找“对手”(或“同盟者”)上面,从而改变对原来状态的投入程度。

当然,我们无法保证任何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屡试不爽,所以无论如何都应该有个应对最坏情况的{zj2}方案:如果xx的保险已经打开,又实在无法让拿着它的人松手,那就把他们一起锁进铁门里……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职场凶铃_睿智创新服务同群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