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劳动过程革命_农业美学_新浪博客

论农业劳动过程革命

  

(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广东 徐闻  524100

 

摘要:本文认为农业劳动过程是某一次或某一项农业劳动自始至终的过程,在现在,具有时间性、工程性、投入性和付出性等特点。但却应该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过程,即继续作为生产农业物质产品的过程,同时作为生产农业审美产品的过程,并且作为享受的过程。因为农业劳动过程的本质目的是人类生命的存在和享受;同时,人类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此外,农业作为以提供物质享受为主的产业已经成熟。而要实现此目的,必须做到劳动过程与生命过程的统一、劳动投入与劳动能量的统一和生命过程与生命情趣的统一。

关键词:农业劳动过程;概念;革命

 

Discuss othe R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Process 

Luo  Kai 

Xuwen Agriculture BureauXuwen Guangdong 52410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at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cess is particular meeting or farm labor throughout the process, now, with the timing, engineering, and pay into such characteristics. They should make it an ideal process, that is to continue as production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aterial products, while the aesthetic product as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s to enjoy the process.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 process aimed at the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and enjoyment; the same time, human life itself is process;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material of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industry has come to enjoy.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must do the labor process and the unity of life processes, labor input and labor power of unity and delight of life processes and life uni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abor process; concept; revolution

 

任何农业劳动都有一个过程。然面,应该怎样认识这一过程,特别是应该怎样使这一过程成为一个理想的过程,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农业劳动过程的概念

什么是农业劳动过程?笔者认为,农业劳动过程指的是某一次或某一项农业劳动自始至终的过程。上午插秧,从出工、到园、开始插秧到停止插秧、收工、回家,是一次农业劳动过程。生产稻谷,从计划、办田、播种、育秧,到插秧、施肥、灌水、防虫、治病、除草,到收割、晒谷、入仓(或上市),是一项农业劳动过程。

无疑,某一次农业劳动过程和某一项农业劳动过程是相对来说的。生产稻谷由计划、办田、播种、育秧、插秧、施肥、灌水、防虫、治病、除草、收割、晒谷、入仓等环节构成,插秧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仅插秧这一环节,往往又由若干次插秧构成。即使就某一次插秧来说,其实也可当作一个项目,这一项目由出工、到园、开始插秧、停止插秧、收工、回家等环节组成。同样,生产稻谷也可看作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环节。的确,农业生产除生产稻谷外,还生产番薯、甘蔗、菠萝、香蕉、蔬菜等作物。

二、现时农业劳动过程的特点

在现在,准确地说,在此以前,农业劳动过程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时间性。即农业劳动过程具有起止时间的特性。上例,上午插秧这一农业劳动过程,其时间起始点一般为上午8时,终止点一般为12时。生产稻谷这一农业劳动过程,对两熟制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来说,早稻的时间起始点则一般为2月中旬,终止点一般为7月中旬。

2、工程性。即在农业劳动过程中总要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的特性。同以插秧为例,插植百亩田是一工程量,插植十亩田是一项工程量,即使插植十分田、一分田也是一工程量;而对插秧这一农业劳动过程来说,如果连十分田、一分田、甚至一株秧苗都没有插植的话,则不存在插秧这一农业劳动过程,而只能算是其他行为及其过程。

3、投入性。即在农业劳动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总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继续以插秧为例,上午插秧花去了参与插秧人员半天的时间、体力和精力,还花去了半天所插的秧苗,而如果不花去以上这些,或者不投入什么,这一农业劳动过程就不存在了。

4、付出性。即在农业劳动过程所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纯粹的付出,都是为实现农业劳动成果的付出,或者付出和得到不同时的特性。这一点,在农业劳动主体在农业劳动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农业劳动过程之后,若遇上什么天灾xx,农作物不能生产出农产品,或虽生产出农产品而却导致失收,这时的付出往往成为几乎没有任何回报的付出,换句话,这时的农业劳动过程成为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的农业劳动过程。再以插秧为例,插秧后,若遇干旱或水灾导致秧苗死亡,或待秧苗成长成稻株,抽穗扬花,再遇旱灾或水灾或风灾或病虫害而导致失收,则插秧这一农业劳动过程便成了纯粹的付出,没有任何回报的付出。

三、农业劳动过程革命的方向

那么,农业劳动过程应该怎样革命,或从农业美学的角度来说,应朝那些方向发展?笔者认为,革命的方向或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1、继续作为生产农业物质产品的过程。生产粮食、糖料、油料、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是农业的基本功能,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仍然是。因此,作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构成部份的农业劳动过程,应继续将生产农业物质产品作为其目的。就插秧来说,目的应该是生产稻谷。因此,插秧这一农业劳动过程就应该以利于生产稻谷来进行,从插秧时间、插植规格、插植深浅和秧苗素质等方面来说,都应该是科学的,有利于生产稻谷的,能够获得高产优质的。

2、同时作为生产农业审美产品的过程。即在农业劳动过程中,既要考虑生产粮食、糖料、油料、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业物质产品,又要考虑通过这些作物的美观产品、xx植株以及其与田园中的田块、沟渠、林带、道路和生产设施等一起构成的美化田园,生产农业审美产品。同样就插秧来说,既要通过插植时间、插植规格、插植深浅和秧苗素质等要素实现水稻的高产优质,又要通过这些要素的合理来实现稻谷美观、稻株xx以及水稻与田园中各要素的合理组合构成稻田风光,特别是在插秧时,通过合理而科学的规格,在确保秧苗健康成长的同时,形成整齐美观的田园景观。

3、并且作为享受的过程。即农业劳动主体在农业劳动过程中,在投入、付出的同时,在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和农业审美产品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着审美、进行着享受,或还应该将农业劳动过程作为审美、享受的过程。的确,当投入、付出适度,而对美观的产品、xx的植株和美化的田园,审美是可能的,享受也是可能的。就这一点来说,当我们把劳动的场地假设在农业观光园的时候,就容易理解了。的确,农业观光园在主观上给游客以审美对象的同时,在客观上也给生产者本身以审美对象。

四、农业劳动过程革命的必要和可能

那么,农业劳动过程有必要进行革命吗?进行这一革命有可能吗?下面的论述表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1、农业劳动过程的本质目的——人类生命的存在和享受。为了论述这一问题,在此先考察革命前的农业劳动过程。在这一农业劳动过程中,尽管形式是多样的,内容也是多样的,有生产稻谷,有生产糖料,有在水田进行,有在坡地进行,有采用传统的劳动工具——锄头,有采用现代的劳动工具——机械,有投入较大的人力,有投入较多的资金,但其最终目的xx可以归纳为一个,那就是生产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包括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需求和甜、酸、苦、辣等品尝需求,以及为生产者——从事农业劳动过程的人们——获得足以满足其食、衣、住、行的需求,当然包括丰盛的餐饮、适体的衣服、舒适的住宅、愉悦的消闲、精神的享受。由此可见,农业劳动过程的本质目的就是人类生命的存在和享受。

2、人类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当然包括农业劳动过程。当我们对革命前的农业劳动过程作进一步的考察时,我们还将会发现,农业劳动过程所追求的人类生命的存在和享受、特别是享受,往往发生于农业劳动过程之后或结束之时,而不是发生于农业劳动过程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是一种需要变革的东西。其实,人类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就人类发展史来说,一代又一代,不断更替,日趋美好;就个人来说,从出生到成长到死亡,少则几十年,多则百余年。这一过程当然包括农业劳动过程在内;或者可以说,农业劳动过程是农业工作者生命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人类来说,并不仅仅希望自己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往往希望自己能够尽其所能,有所作为,从而使生命显得有意义,当然这里的意义在包含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之外,还应该包含身体的健康、心理的愉悦、思想的愉快。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变革农业劳动过程,使所追求的生命存在和享受不但发生于农业劳动过程之后或结束时,而且还发生于农业劳动过程之中。显然,这样人类的生命显得更有意义,因为它贯穿于人类生命的全过程,贯穿于人类生命的每时每刻。

3、农业作为以提供物质享受为主的产业已经成熟。过去,人们从事农业主要是为了温饱,曾几何时,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甚至发展起坡稻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利用极不适宜的坡地资源来发展需水较多的水稻。然而,经过人们的努力,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农产品日益丰富,即使作为以品尝为主的水果也已极为丰富,品种多样,四季都有。这无不给农业以仅作为或主要作为提供物质享受的局限中扩展开来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前提。这时的农业不再仅仅提供物质享受,而还提供精神享受,特别是审美享受。事实上,观光农业的发展已很好地、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无疑,作为农业生产主要组成部份的农业劳动过程也应该这样。

五、实现农业劳动过程革命的要点

要实现农业劳动过程革命,即将付出体力、精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生产农产品,交换农产品,满足生活需要,实现享受的农业劳动过程,改变为认识、掌握和运用农业劳动工具,作用和欣赏农业劳动工具,作用和欣赏农业劳动对象,生产农产品,丰富生活内容,享受生命的农业劳动过程,关键做到如下几点:

1、劳动过程与生命过程的统一。即将农业劳动过程作为人类生命过程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份,并将农业劳动过程的目标统一到人类生命过程的目标之中,且使对目标的追求具体分解到、落实到农业劳动过程之中,也就是将人类生命所追求的生命质量——价值体现和生命享受作为农业劳动过程的本质目的,并将这一追求、特别是对生活享受的追求溶入到农业劳动过程之中,使其成为人类生命的价值体现和生活享受的过程。

2、劳动投入与劳动能量的统一。即在农业劳动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精力必须不能超过劳动者所具备的能力,特别是不能超过劳动者所具备的体力和精力,以确保其体力和精力能够进行第二次投入,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就这一点来说,八小时工作制就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统一,而近年来实行的双休日则更是考虑了这一点。的确,人们在农业劳动过程中,只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精力,特别是投入的体力和精力不过大,特别是做到不使人感到疲劳,这种劳动才是愉悦的、轻松的,才是有可能使人在农业劳动的过程中进行审美的、享受的。

3、生命过程与生命情趣的统一。即在农业劳动过程这一生命过程之中,把劳动作为一种生活乐趣,把过程作为一种乐趣过程。事实上,农业劳动过程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乐趣。不是吗?劳动可以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份之一,就吃、穿、住、行一样,如果我们可以把在公园里划船当作一种乐趣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在溪河中运载农作物也当作一种乐趣呢?生活需要吃、穿、住、行,需要划船,也应该需要劳动,需要田间劳动,需要运载农作物。同时,劳动可以提供欣赏农业劳动工具和农业劳动对象的机会和条件。随着农业美学的发展,锄头、镰刀、喷雾器和拖拉机等农业劳动工具设计考究,款式新颖,外观美观,农作物产品美观,植株xx,田园中作物、田块、田埂、沟渠、林带、道路和生产设施等要素组合合理,形成景观,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自然可以欣赏到许多审美对象。{zh1},劳动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劳动,生产农产品,形成产品价值,这些凝结着劳动而形成的产品价值通过市场交换便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价值感、成就感、愉悦感。

参考文献

[1]罗凯著:农业美学初探,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6月;

[2]罗凯:农业美学将引发全新的农业革命,《中国创意农业(北京)发展论坛论文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912月。

 

                            (作者系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师)

——本文转自《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年第5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论农业劳动过程革命_农业美学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