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医药迷途再反思- 袁则红-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的财经 ...

   随着《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的落地,医药业那双黄金十年的靴子也悠然落地。未来的十年,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医药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出现2-3个千亿公司已是必然;单药品种竞争过度现象悄然褪色,产品分工、功能分工更加明晰;医药研发单体壮大,成为独立的医药品牌和医药势力,左右医药行业创新走向;医药并购层出不穷,形成一批专司医药投资并购的医药产业基金或投资机构;行业分工更加精细,生产OEM、研发OEM、营销OEM成为常态;品牌营销和学术推广成为主流,挂金销售落入穷途;等等。

   这些依稀的未来在实现之前,医药业也需要经历大阵痛、大整合、大洗礼、大变革。那么多的“大”都是要从人脑中流淌出来的,所以医药业的思维变革将席卷而来。所以当多少年后,我们再回想起《药品价格管理办法2010版》征求意见时出现的种种反对声时,我们是不是莞尔一笑,唏嘘不已,只能自嘲:嘴没有管住!

   2009年,“医药业黄金十年”的观点提出的时候,我也非常赞同;但现在回过头看,只能证明我也只是个战术分析者,而战略前瞻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看得起病”,这是一个应急目标。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药价贵”的形成却有10多年之久,何以能一日之功,就能解决“高药价”的问题呢?所以,我们看到09-10年的进程的艰难,那也是正常的事情,因为也必须耗费5-10年才能真正在根儿上解决问题。

   降药价就必须要削峰填谷,其{zy}的战略方案就是:反贿赂、精批件砍掉商业贿赂、政策逐利中的浪费“钱”,减少药品流通层级砍掉部分流通利润,集中招标砍掉部分制造利润。削这些峰,主要去填老百姓抱怨的“谷”。如果削峰一切顺利的话,老百姓抱怨的“谷”也就平了些。

   可是,事情往往就是个跷跷板,一头压下了,一头又冒了出来。哪一头呢?医疗机构。上面削峰的一切,都为了平老百姓抱怨的谷,可是医疗机构的边儿都没碰。你削了这个削那个,而医疗机构就是靠药吃饭,而那些投机倒把的医药企业则浑水摸鱼,于是医疗机构不用药,医药企业更是药价涨。这一切一切的现象导致了《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即将出台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的已出台。

   头脑清醒的医药人发现,医药招标倒退到了2年前,价格管制超前了10年。那么折腾来折腾去解读医药政策的人为何要那么辛苦呢?你难道不知道你犯嘴贱骂娘的时候,领导的心并没有变软。

   正如,我在厦门药交会系列写到的一样“这不是我们的14条”,同样我们在2010年中再反思医药现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自己智慧的脑袋放低些,去悟悟政策变化的根源和发展趋势呢。

   当我们确实沉下心来反思2010年的时候,医药人应该去掉那种浮在表面的轻浮和所谓的解读,还是好好的扎扎实实的做好企业的营销工作,而不是去听那些所谓的解读专家的高论。无论高论如何,用扎实的品牌和终端工作去提升销量才是最根本的保证。

   反思2010,请高论离开我们身边!这样我们才能不做鼓噪之蛙,而是智慧的化身!

  • 个人名片 沈凌莉
  • 个人名片 郭冉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医药迷途再反思- 袁则红-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的财经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