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孕育文化骗子的地方!!!_指尖品味_新浪博客
    咱们的北京,自明代永乐大帝迁都定居后,从那时至今,一直是王朝的都城,也是华夏民族的文化中心了。
    说是文化中心,自然就有一部分人靠卖文卖字混日子了。君记否,当年《红楼梦》一书风行于市,那时的印刷术未满足百姓的购买欲望,于是,许多人就靠抄书而谋求生活。在北京,文化人多,则靠文化赚取银子的事儿也不少了。君记否,那个百家讲坛、那些商业企业的各类培训,把一些专家、教授推上讲台,有人戏称:百家讲坛,让有知识的人有钱,让有钱的人有知识。
    8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为了让大家发家致富,有经济理念,弄出了“黑猫白猫”理论:“不管黑猫白猫,拿倒老鼠就是好猫”。一时之间,“黑猫白猫”纷纷下海,到商海中去淘金,去捞银子了,许多斯文人揎拳撸臂,忙得不亦乐乎……
    北京的各个文化学术团体,公开的、地下的、注册的、临时的等等,累计万家以上。改革开放那几年,非文化行业的发财了,那些大款一个一个挺胸叠肚,脑肥肠满,富得流油。自然,文化人羡慕得要死,不断琢磨着发财之路。一时之间,许多社团、出版部门等也拾起“黑猫白猫理论”,有些出版社为了染一回铜臭,就在出版物上打起来了主意。
    所幸得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让爱写者失之交臂,他们以金钱定稿,以金钱发稿。我国的教育业,政府的一些部门,在薪金的分配上,聪明的人事部门想出了一个办法,评职称,然后依据职称的高低而分配薪金。而评职称,其中要论成绩,论表现,论硬件。成绩和表现含有极大的水分,凭各人的钻营和努力。而硬件(就是指出书或者发表文章或者获奖证书之类的)就有法儿弄了,于是有人胡乱投稿,或者懒得投,出版社专门有写手。出钱买报刊版面,急用时,1500字1000多元搞定,不急用的也不过几百元就让自己的大名登载于某某刊物。北京那边出版部门嗅觉最灵敏,他们给你发表文章,价位也不高,一篇最少200多元或者300元,一本大部头的书籍,胡乱拼凑几百篇,印刷出来,就卖给登文章的人,做评职称的硬件了。
    后来,一些人搞地下印刷,胡乱编一个刊号,也来收文章发表,只要有钱,私下可以把出版物印刷得豪华漂亮。你要文章,不用写,他给你写,他给你发。
    我们当地有一个年轻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打工,他胡乱拼凑了一个《教育与校园》杂志,在毕节地区设立近百个记者站,忽悠了好多人,骗了好多钱,早些年,教育部门对刊号审查不严,基本上拿去评职称通吃。近几年,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询出合法期刊号的,才行准。一时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该吃香饽饽了,据说: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注册一个刊号要40万。
    这几年的文化骗子更是高招迭起,比如几个江湖骗子打某某教育司牌子或者以某科研团体的名义,弄一个学术团体,申请一个课题,邀请下边的单位入伙“研究”(注意:要交会费的哟),妈的B,晓得他研究什么,反正这样的学术团体收文章发表、收课件、光盘等评奖(注意,只要交评审费,个个的都可以获奖),弄得热火朝天,凡是入伙交钱的,硬件是照拿。注意:没钱你就没有研究的资格了,你就揭不了题了。
    信不,北京的文化骗子多吗?北京文化骗子的招数很多的哦!当然,这种情况,全国都有,但是要说有分量,有味道,具有前沿意识的,应该说,北京才是{zh0}的。
    所以我说:北京,是一个孕育文化骗子的地方!!!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北京,孕育文化骗子的地方!!!_指尖品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