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i
技术背后]
  1982年,原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以欧洲广播联盟(EBU)与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的相关提案为基础,发布了CCIR 601号建议书,以13.5 MHz的取样频率8位量化与4:2 2色度亚取样统一了525/60和625/50两种电视扫描系统的数字化参数。1986年,CCIR以EBU Tech 3246与SMPTE 1 25M标准为基础一发布了CCIR 656建议书,提出了一种可以传输CCIR 601规格信号的并行接口,使用11对双绞线与25针D型连接器,部分早期数字设备曾使用这种接口,但因传输距离较短、连接较复杂等原因,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其实,CCIR 656还包含了EBU于1 983年提出的Tech 3247串行数字接口标准,采用8/9分组编码,比特率为243 Mb/。但只支持8比特量化,而且不容易设计出稳定、廉价的接口芯片。1993年,CCIR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1TU-R)。1994年,1TU-R发布了BT 656-2建议书,吸纳了EBU Tech 3267与SMPTE 259M中定义的新型串行数字接口,该接口采用10比特传输与非归零反向(NRzl)编码。在传送ITU-R BT 601(A部分)4 2:2级别信号时,其时钟速率为270 Mb/s,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SDI。75欧姆同轴电缆与75欧姆BNC连接器(IEc 60169-8)的使用使电视台内部原有的大量已敷设电缆在数字化系统中得以再利用,后来,SDI逐渐成为数字设备的标准配置,在此基础上终于实现了演播室、主控、播控系统的数字化。我国也参照上述标准制订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17953。为了满足高质量节目制作对tTU-R RT 601(A部分)4 4:4级别图像与色键等的需求,EBU Tech 3268、SMPTE RPl45与ITU-R BT 799分别提出了双链接的概念,即同时通过两个SDI通道传输R’G’B’/4:4:4图像与另外一路宽带信号。我国广电总局参考ITU-R BT 799-3制订的相应行业标准为GY/T 1 59-2000。此外,SMPTE 344M还定义了一种时钟频率为540 Mb/s的串行数字接口。
  1990年,ITU-R RT.709建议书发布,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加速发展,采用串行数字接口传输高清信号已在行业内达成共识,为此,SMPTE在292M标准中定义了时钟频率达]5 Gb/s级别的串行数字接口,相应国际标准为lTU-R BT 1120,GY/T 157-2000为我国根据ITU建议书制订的行业标准,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HD-SDI,除时钟频率提升至270 Mb/s的5.5倍即1.485 Gb/s外,HD-SDI与SDI也存在着一些差别,例如HD-SDI将亮度与色差信号分别放置在两个流中,并将它们复用并加扰后进行传输,而且编码后的行号与校验码附在有效视频结束(EAV)后。因沿用了75欧姆电缆与连接器,加之有了SDI的成功经验,因此HD-SDI很快就取代了之前应用的并行接口。与SDI类似,为了满足演播室与1080p50/59 94格式内容的传输,SMPTE在372M标准中对双链接HD-SDI进行了标准化。
  高速接口芯片技术的进步使3 Gb/s级别的串行接口成为可能。2005年,ITU-R在BT 1120-6建议书中给出了2.97 Gb/s串行接口的规范,物理介质仍然沿用了75欧姆同轴电缆和IEC 601 69-8标准连接器。此外,SMPTE424M也给出了类似的3 Gb/s级别接口的定义。3 Gb/s串行接口的出现解决了之前需要双链接HD-SDI的场合,如4:4:4/12bit或1080p50/59.94格式的节目制作等。目前,已有厂家宣布推出3 Gb/s的串行接口芯片产品。
  在一些需要远距离传输的场合,如连接两个距离较远的演播室,铜缆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此时,光缆自然就成为铜缆的替代者。ITU-R BT.1367、SMPTE 297M与我国的GY/T 164-2000等都是利用光缆传送串行数字信号的标准,以lTU-R BT.1367为例,在传输高清信号时,只允许使用单模光纤与相应的光连接器,光一电 电一光转换则由相应的光接收器与光发射器完成。
  新兴的数字电影具有较高清晰度电视图像更高的分辨率、更丰富的色彩(例如SMPTE 428-1中定义的4096x2160 4:4:4/X’Y’z’/12-bIt@24P),在数字电影设备(如数字投影机与服务器)之间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更大,因此,SMPTE N26技术委员会正在制订435M系列标准——一种时钟频率为10.692 qb/s的串行数据接口,其物理介质为符合IEc 60793-2标准的光缆与符合IEC 61 754-20标准的光连接器。这种10 Gb/s级别的接口可将多至8个HD-SDI数据流复用在一起,也可以将现有的1.5 Gb/s与3 Gb/s数据结构映射至10 Gb/s接口上。目前,已有厂家提出这种接口的参考设计。


郑重声明:资讯 【sdi】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