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简单实用的"家庭药箱"_蝶舞清风寒_新浪博客
谢谢老师

中医药作为我们悠悠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素为老百姓所喜欢。不管是在偏远的山村还是在繁华的都市,每个人也许都免不了会有个感冒咳嗽,小毛小病等,而如果在疾病的初起或只有一些简单的症状时,能采用一些简单的中药,甚至就是一些随手可得的糖、盐、茶叶之类,就可缓解不适,xx症状,弭疾病于无形。所以我们本着有效、价廉、易取的原则,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从古今方书、民间单方验方中搜集整理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方剂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在阅读或使用过程中有不明白之处可请教中医生,以便用药对症、炮制得法,获得佳效。如果使用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我们的努力能对大家防病治病有一点点帮助或启示,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如各位朋友对药箱提供的方剂等有不明之处,请留言给我们,我们会最快回复。希望各位朋友多提供意见,祝大家健康长寿,幸福平安!

百草箱工作组

 

一、感冒

1.    风寒感冒

苏叶姜糖饮:(赖世伦提供)

【xx】苏叶(或苏梗)、生姜、红糖

【适应证】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怕冷、无汗、xx、鼻塞、流清涕、喷嚏、四肢痠痛等症。

【用法】苏叶一袋(10克),生姜、红糖(自备)适量,水煎10分钟,饮汤。

2.    风热感冒

银翘散:(摘自《温病条辨》)

【xx】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适应证】外感风热初起,发热xx、口干、咳嗽、咽痛等。

【用法】1次半袋(18克/袋),用滚开水泡服(温服),1日2次(可反复泡服当茶喝)。

3.    暑湿感冒(或胃肠型感冒、腹泻)

藿香正气散:(摘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xx】藿香、紫苏、白芷、半夏曲、陈皮、白术、茯苓、厚朴、大腹皮、桔梗、甘草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引起的发热怕冷,xx头胀,胸膈痞满,呕吐泄泻,xx肠鸣,口淡无味,饮食不振等。

【用法】1次半袋(18克/袋),水煎5-10分钟,温服,1日2次。

注意:感冒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二、咳嗽

1.    止嗽散:(摘自《医学心悟》)

【xx】桔梗、紫苑、荆芥、百部、陈皮、白前、甘草

【适应证】寒性咳嗽,咽痒,吐痰色白,流清涕等

【用法】滚开水泡服,1次半袋(12克/袋),1日2次。初感风寒者,可用生姜汤冲服。

注意:患病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三、咽喉疼痛

1.    盐茶下喉火方(赖世伦提供)

绿茶、食盐(自备),煎水(食盐可适量多放,汤浓,略有苦味),漱口或少量含化

注意:患病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四、口腔溃疡

1.    中成药:

1)     冰硼散:

【适应证】主治口腔溃疡,亦可用于牙龈肿痛,咽喉疼痛。

【用法】 用少量药粉吹敷xx,1日数次,勿内服

2.    验方:

1)     花椒二三粒(自备),嚼碎,敷xx。(赖世伦提供)

注意:患病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五、牙痛

1.     止牙痛散:川椒5克,细辛3克,白芷9克,防风9克,用滚开水泡透,时时含水入口,片刻,吐去,再含。每次取1包,如上述方法使用即可,勿内服。(摘自《增广验方新编》)

2.     如虫牙作痛,牙痛在某一固定处,可用五倍子1袋(10克)煎浓汤,含漱数次。(摘自《增广验方新编》)

注意:患病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六、胃痛

1.     连须葱头30克 、生姜15克(自备)共捣烂,炒热布包趁热敷胃部,用于胃寒疼痛。也可以直接在中脘处拔罐或艾灸。(陈筑芳提供)

2.     用适量食盐(自备),锅内炒热,布包敷胃部,冷则再炒,连用三至四次。(赖世伦提供)

注意:患病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七、xx

1.    防风通圣散:(摘自《宣明论方》)

【xx】麻黄、荆芥、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川芎、白芍、白术、甘草。

【适应证】适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怕冷发热,xx咽干,小便短赤,大xx结,风疹湿疮等症。

【用法】1次半袋(12克/袋),水煎5-10分钟,温服,1日2次。

2.    验方:

1)      红薯、南瓜、红枣、糯米(自备),适量,煮粥食。多用于老年人及体虚者。(赖世伦提供)

2)      小儿三四日不大便,无其他病者,用淡豆豉浓煎煮后温服。(陈筑芳提供)

3)      将蕃薯叶(自备)煮水当茶喝,立即有效。(摘自《聖德治病秘方》第二輯)

4)      将蕃薯(自备)煮半熟,加纯正蜂蜜(自备),用文火煮至烂熟,吃一碗即能通便。(摘自《聖德治病秘方》第二輯)

注意:xx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高纤维食物,多饮水,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八、痛经

1.     民间验方:生姜、红糖(自备),适量,煮水饮。

注意:月经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饮食宜清淡。不可受寒或冷水冲浴。

十、外科类

1.       跌打损伤:外用纱布、绷带(自备)包扎,胶布(自备),药箱内备碘伏、棉签、创可贴;内服三七粉(1袋分3日天服用,1日服用2次)。

2.       痈疖、疔疮初起未化脓者,用紫金锭研水外敷。(赖世伦提供)

3.     蚊虫叮咬,用风油精(自备)涂擦xx。

十一、保健:艾条灸

每周艾灸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使局部皮肤微热,以不xx局部皮肤为度。常灸可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机体xxx,强身健体。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屈膝,将一手并拢,食指第二节置于外膝眼正中,四指向下横量,小指下缘踞胫骨前脊外缘一横指(中指)处。

中脘: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关元:仰卧,将一手并拢,食指第二节置于肚脐正中,四指向下横量,小指下缘人体前正中线上即是。

注意事项:

1.      禁忌症

  高热、急性化脓性疾病和里实热证,一般不宜用灸疗。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皮肤有破损或大惊、大恐等情绪激动时禁灸!

2.        掌握热量,防止xx。尤其对局部皮肤知觉减退及昏迷患者。

3.        妇女妊娠期间,在医生指导下施灸。

4.        艾炷灸容易起疱,应注意观察,如已起疱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过大,经75%乙醇xx后用无菌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外涂紫xx,再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

5.        正常吃饭后要40分钟后才能灸,醉酒后不能灸,过于饥饿也不能灸。在灸后,不能让风从灸的穴位进风,要用毛巾在灸后的穴位上包两分钟,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灸过最少要喝300ML温开水!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简单实用的"家庭药箱"_蝶舞清风寒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