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什么运动?_丰润生物_百度空间

作者石头猪

浏览一位博友的博客,其中有一篇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该不该向国家索赔的文章,文后的博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看后颇有一些想法。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政治大骗局,它蒙骗了无数的人,人们至今还没有从那场骗局中醒悟过来。

那场运动的全称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搞清楚这是一个什么运动,首先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

一、运动的背景。1949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国的社会状况可以用三句话概括:1、政治极不稳定;2、经济极度困难;3、人口急剧膨胀。

政治不稳定的主要表现是新建立起来的政权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而是不断的为巩固新政权进行政治斗争。在二十多年内,先后开展的政治活动有抗美援朝、清匪反霸、三反五反、四清运动、合作化、公社化、反右倾、反美反苏、xx、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每个运动都要搞好几年。人民生活在一种恐怖和极不安定的政治氛围里。

由于当权者把政治斗争摆在{dy}位,对人民发展经济的正当要求实施打压,五十年代末期的大跃进和浮夸风、六十年代的割尾巴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到了靠吃草根树皮维持生存的悲惨境地。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直到八十年代才吃饱肚子,大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了几十年。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在经济总量没有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人口却在“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的口号下急剧膨胀,人民一方面饿着肚子,一方面为“我国有7亿人口”而骄傲自豪,没有节制的生育。人口的过快增长,尤其是城镇人口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商业和工业发展的速度,政府面临着城镇人口吃饭和就业的巨大挑战。那些没有饭吃、没有事做的城镇青年成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也成了红色政权生存的一大隐患。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有庄稼,有草木,把城镇的青年弄到那里去,至少可以解决他们生存的问题,还可以把这些不安定的因素分散开来,减轻他们的负面能量。这样,政府把生活和就业场所由城镇转到了农村,政府的负担也因此转嫁给了农民,政府得到了暂时的安宁。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原始动机!

二、运动的意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除了减轻政府负担,化解国内矛盾外,对知识青年自身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对于城镇居民和农村的农民也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相反,城镇居民因为担心年幼的子女在农村的安全和他们的未来,增添了许多心理负担,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当时农村并不缺少劳动力,农民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额外增加了照顾城镇青年的负担,使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这一运动对当时的青年也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他们都是十几岁的青年,正是接受科学和文化教育的黄金时期。国家把他们放到农村去,浪费了他们宝贵的时光。他们都是城镇未来的居民,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城镇未来的发展xx依赖他们,国家不按城镇发展的要求去教育他们,而让农民去培养教育工人的后代,农民能够教育他们什么?只能教育他们种庄稼,教育他们养猪、养牛,而这些都不是城镇所需要的技术。这种“教育”如果也算教育的话,是典型的专业不对口,是浪费国家的资源。

三、运动的欺骗性。上山下乡这种于国于民于青年都不利的运动在当时能够被人民所接受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行政上的高压;二是城镇人口为了生存的需要;三是政府使用了欺骗的手段。

欺骗的手段之一是使用了像罂粟花一样美丽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知识”二字,很多青年以为自己上山下乡就真的成了有知识的人,从心底得意,甚至为能够在那些“没有知识”的农民面前显摆而庆幸。殊不知,用农村人的话说,这是政府为他们戴的一顶高帽子,就像幼儿园发大红花一样,是一种心理安慰。

所谓知识青年,顾名思义,是指受过良好教育,具备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年轻人。要说知识的话,“老三届”毕业的那批下乡青年还算得上“知识青年”;往后的那些上山下乡的城镇青年顶多只是学了几篇xxx的语录而已,从知识结构来说,他们还不及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们。严格地讲,他们是算不上知识青年的。这些没有知识的青年被称作知识青年,纯粹是一种哄骗,是一种政治阴谋。

欺骗手段之二是为不光彩的动机穿上了华丽的外衣。上山下乡的真正目的是要转嫁矛盾,是政府的需要,但政府却把他说成是接受“再教育”,是青年自身成长的需要。不明真相的人们还真的以为青年到农村去是为了接受再教育。其实,人们只要明白当时的农民是“没有知识”的人,而上山下乡的青年是“有知识”的青年,就会清楚谁应该是教育者谁应该是受教育者了。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什么运动?说到底,它是一个转嫁政府负担的运动,是一个转移社会矛盾的运动,是一个显示政xx力的运动,是一个破坏生产力的运动!如果我们不揭穿它的真相,类似的运动难免不再发生



郑重声明:资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什么运动?_丰润生物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