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化股份:增利六成 机构追捧_涛涛不绝_新浪博客

1968年,25岁的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张忠正,背着一个绿色的挎包来到滨化股份前身、当时只有七八个人的小厂———滨州化工厂报到,成为一名技术员。1978年,滨州化工厂迎来建厂后的{dy}次盈利,这一年张忠正依靠出色业务能力,出任分管技术的副科长,此后跃升为分管技术的副厂长。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张忠正成为一厂之长,带领滨化化工厂走上了超常规发展之路。
  2004年,产业发展日臻成熟的滨化集团进入了以产权调整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开始了历时三年的改制。2007年,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正式启动了上市程序,同时启动IPO募投项目建设。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滨化股份上市前景陡然生疑,但滨化股份在基础化工行业哀鸿遍野的情况下,仍然一枝独秀,全年实现净利润8600余万元,并且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xx提前完成了上市募投项目建设。
  2009年1月,滨化股份募投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并伴随宏观经济形势的回暖,当年在承担7000余万财务费用及过亿固定资产折旧的情况下,一举实现漂亮的“V”形翻转,净利润出现翻番式增长,当年实现净利润超过2亿元,并顺利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审核。
  2010年,滨化股份以19元/股的价格成功发行,募集资金净额达19.76亿元。企业的成功上市,促使滨化股份实现了从生产运营到资本运营的跨越,走出了依托两个市场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也预示着滨化股份正步入新的发展机遇期。
  40年栉风沐雨,滨化股份已成为拥有年产离子膜烧碱42万吨、环氧丙烷18万吨、三氯乙烯4万吨的生产能力的化工xxxx,是国内{zd0}的环氧丙烷、三氯乙烯、油田助剂供应商和重要烧碱供应商,产业横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氯碱、热电、口岸仓储等多个领域、同时又自成一体。
  一体化龙头 低碳经济在路上
  在谈到公司未来发展时,张忠正首先以基础化工产品烧碱算了一笔账:2009年国内烧碱产能达到2760万吨,而产量只有1890万吨,全行业开工率不足七成,预计今明两年仍将有600万吨新能产能,而作为基础化工产品,消费量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幅,据此推算,行业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滨化股份缘何能够顺利建成新生产线并顺利投产?张忠正表示,企业得以高速发展,甚至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能够熬过寒冬,靠的就是在公司过去40年的发展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高效的循环经济之路带来的低成本优势。
  滨化股份{zj1}代表性的循环经济模式就是2009年建成投产的东瑞化工项目:从原盐进厂开始,以氯碱为龙头,所产氯气用于生产三氯乙烯和环氧丙烷,三氯乙烯装置副产HCL用于生产VCM,三氯乙烯、VCM装置副产的电石泥经过回收处理用作环氧丙烷生产的皂化剂,将环氧丙烷生产中的反应尾气进行回收、液化作为燃料气回收利用,环氧丙烷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与热力公司的废渣综合利用制建筑标准砖、填充砖等新型建材,替代国家限制生产的粘土砖。整个生产链条实现了内部循环,克服了中间化工产品尤其是危险品的储存、运输、处理带来的成本浪费。
  “运费就是利润,加工创造价值”,在滨化的产业链条上,上一环节的产成品甚至废弃物,在下一环节则成为其原料,生产要素的价值在这一产业链条上被充分挖掘,此举不仅提升了企业效益,减少了各个环节中的费用,而且也减少了各种废弃物排放,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到2009年,公司比2005年相比已累计实现产品节能量是14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下发节能目标的2.5倍;烧碱综合能耗列全国同行xx,环氧丙烷综合能耗列全国第三位。排放问题上,每年比二级标准减排COD281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硫1292吨。而废渣被用作生产建筑标准砖,每年减少废渣排放36.8万吨,节省的土壤相当于每天节约一亩耕地。
  “我们的低碳经济已经在路上了,在低碳这条路上,未来也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张忠正表示,下一步企业的发展,一是加快对现有设备、工艺的调整,提高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产业链条向下延伸,减少基础化工原料产品的销售,在公司形成更多的终端产品,赚取高附加值。他介绍,降解塑料、聚醚多元醇等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都进入了他的视野,并在技术上持续跟踪,纳入了公司未来发展蓝图。
  生态热土 描绘新蓝图
  春潮涌动,大河翻腾。大开发唤醒了黄河三角洲这片肥沃的土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做出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发展海洋盐业、海洋化工,“蓝色工业”新鲜出炉。
  张忠正表示,黄河三角洲和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上日程,这是历史性的机遇,作为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滨化股份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也将为区域振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就近期来看,滨化股份将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资源、技术、管理、循环经济一体化上的优势,走盐化工、油盐化工结合、下游深加工、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形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元化、一体化的绿色化工产业链。
  在传统化工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环氧丙烷产品优势,大力发展降解塑料、聚醚多元醇等新化工材料,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下游产业链。在蓝色经济领域,向海洋进军进行140平方公里滩涂综合开发和海水综合利用,提取嗅素以及嗅产品下游开发。在油盐化工联合发展板块,发展加氢精制等有机精细化工产品。
  而一个关系到公司未来更长远发展的蓝图也正在酝酿、调研,并将于今年年底出台。张忠正介绍,未来发展总体战略构想即是要打造三个平台,其一为围绕当前主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其二为资产整合的资本运营平台,其三则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平台,最终则要达到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多赢局面。

    滨化股份半年报业绩向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导产品环氧丙烷由于募投项目投产后达到满负荷运行,产量及销量增加,同时价格上涨毛利增长,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7%;氯碱产品价格较去年降低,虽然产量由于负荷提高产销量增加,但是营业利润率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0%。

     作为上市不到半年的滨化股份来说,公司上市后不久就受到了基金的热烈追捧,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公司前xx流通股东机构投资者身影迭出。一季度末,公司前xx流通股东中便出现5家机构,当中“万家系”占据三席,合计买入220万股,社保基金占有一席,持有25万股,名列第八;而刚刚披露的中报显示, 公司前xx流通股东中出现了7家机构的身影,“万家系”三只基金在二季度再度大幅增仓至650万股, 与此同时,国都证券和东海证券也“跟风”买入269.33万股和100万股,分列流通股东第二、九位。记者了解到,众多机构潜伏还是看好公司具有的循环经济优势。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滨化股份:增利六成 机构追捧_涛涛不绝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