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生活的亲历(五)
——四川女孩
为帮助女儿照顾我的外孙女,我从去年十月份到现在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在我生活的范围内亲自体验到的、亲耳聆听到的、亲眼观看到的一些事情让我对首都北京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有些事情虽然不能xx代表京城的全部,但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其中有值得我赞赏的事情,也有让我痛恶的表现,还有让我不解的现象。
暑假已经来临,小区院子里的游乐场地突然多了一些大孩子。但我们这些带小宝宝的人每天仍然会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小宝宝们常常是用贪婪的眼光看着大孩子们自由自在的玩耍。
一日由于外孙女贪睡,早上起床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因此我带外孙女到户外晒太阳时已接近中午。好多平日里看见的小宝宝都回家了,我只好用推车推着宝宝在北院的游乐场地溜达。当我和外孙女走到跷跷板附近时,外孙女被时起时落的跷跷板所吸引着,目不转睛地盯着跷跷板上两头正在玩耍的小姑娘。我也立刻驻足蹲在了外孙女的推车旁边,教外孙女认识这玩意叫“跷跷板”。
突然两个小姑娘停了下来,坐在跷跷板上和外孙女热情地打着招呼,外孙女非常高兴,蹬着小腿和挥着小手和她们笑着。被外孙女的高兴所感染,索性两个小姑娘就跳下了跷跷板,也蹲在了外孙女的童车周围逗外孙女玩,我便和她们有了简短的交流。
问:“你们放暑假了?”答:“嗯!”问:“你们上几年级了?”答:“四年级!”问:“你们在哪个小学上学?”答:“我们在四川那边的学校上学!”其实我已经听出他们说的不是北京的普通话,但我没有想到她们是从外地来京城过暑假的。
后来我才知道她们来自四川的农村,她们的父母亲都在北京的施工工地上工作,平日里她们都是随祖辈老人在家乡农村的学校读书。今年放暑假后,由别人带她们到北京来与爸爸妈妈相聚。她们在北京的住处距我们小区有两站公交车站那么远,但她们是结伴走到这里来玩的。其实除了两个玩跷跷板的女孩外,还有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五个人中两个读小学四年级,一个读小学二年级,两个还在幼儿园学前班。
两个四年级的女孩不断地逗着外孙女玩,真的很有大姐姐的样子。这两个四川女孩都很懂事,一直在称呼我为“阿姨”。我自然也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到北京来上大学,她们都点头答应着。她们还向我询问天安门的事情,并说要等爸爸妈妈工地上有时间时才能带她们去看天安门。我心里真的有些感慨:她们来自四川农村,在她们身上还体现着那种纯真和朴实,她们没有大城市里的孩子那种傲慢和娇气,但也不失其落落大方的气质,特别是那个上幼儿园的女孩还真的很漂亮。
一阵雷声响过,我提醒她们要下雨了。她们立刻站到了一起,然后自动排成一个纵列,两个四年级的女孩分别在队列的首和尾,准备回她们的住处。我再三嘱咐她们一定要在马路右侧的人行道上行走;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雨下得太大了就先避一避雨再走;……,她们都一一地答应着,每一个人都和我说了“谢谢阿姨”!{zh1}我才问了其中的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名字,她叫“丹丹”。
她们走出了小区不久,就下起雨来。我估算着她们还不会走到住处,好在雨下的不太大,我也带着外孙女在外面遮雨的地方凉快着。半个小时以后,我回到了家,雨也开始下的很大,但我轻松了许多,因为我想这些四川的孩子应该回到了住地。
在京城里看见这些农村的孩子让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虽然我的童年不是生长在农村,但却是远离都市的山区。这些孩子是不幸的:她们从小就不在父母亲的身边生活,不能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关爱,过早地自己管理自己和独立生活;但这些孩子也是幸福的:由于她们的父母亲在北京务工,所以她们有机会走进祖国的首都,有机会来到很多人都十分向往的北京。
但愿四川女孩的暑假首都北京之行能让她们受益于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