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组装电脑全过程_我的家乡
安装前的准备
在动手组装电脑前,应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结构、日常使用的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等。
安装前配件的准备
装机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实际需要购买配件。
如选购机箱时,要注意内部结构合理化,便于安装,二要注意美观,颜色与其他配件相配。一般应选择立式机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机箱,特别是机箱内的电源,它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 W,有的处理器还要求使用300 W的电源,应根据需要选择。
除机箱电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还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有的声卡主板中自带)、硬盘、光驱(有VCD光驱和DVD光驱)、软驱、数据线、信号线等。
除了机器配件以外,还需要预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工具。
另外,还要在安装前,对室内准备好电源插头等,这些内容在第1章的1.4节已经叙述了。
装电脑的基本步骤
组装电脑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1) 机箱的安装,主要是对机箱进行拆封,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2) 主板的安装,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装,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安装上散热风扇。
(4) 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5) 显卡的安装,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6) 声卡的安装,现在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
(7) 驱动器的安装,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8) 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9) 盖上机箱盖(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zh0}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10) 输入设备的安装,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11) 输出设备的安装,即显示器的安装。
(12) 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13) 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
进行了上述的步骤,一般硬件的安装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电脑运行起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
(14) 分区硬盘和格式化硬盘。
(15)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统。
(16) 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驱动程序,如显卡、声卡等驱动程序。
(17) 进行72小时的烤机,如果硬件有问题,在72小时的烤机中会被发现。
组装电脑的过程
对于平常接触电脑不多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装机”是一件难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实只要你自己动手装一次后,就会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当然你{zh0}先对电脑的各个配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组装电脑的准备工作都准备好之后,下面就开始进行组装电脑的实际操作。
(1) 打开机箱的外包装,会看见很多附件,例如螺丝、挡片等。
(2) 然后取下机箱的外壳,我们可以看到用来安装电源、光驱、软驱的驱动器托架。许多机箱没有提供硬盘专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装在软驱的托架上。
机箱的整个机架由金属构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装光驱和五寸硬盘等)、三寸固定架(可用来安装软驱、三寸硬盘等)、电源固定架(用来固定电源)、底板(用来安装主板的)、槽口(用来安装各种插卡)、PC喇叭(可用来发出简单的报警声音)、接线(用来连接各信号指示灯以及开关电源)和塑料垫脚等,如图11.1所示(这里的图片已经安装好电源,实际上新打开的机箱是没有安装好电源的)。
l 驱动器托架。驱动器舱前面都有挡板,在安装驱动器时可以将其卸下,设计合理的机箱前塑料挡板采用塑料倒钩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装。在机箱内部一般还有一层铁质挡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机箱后的挡片。机箱后面的挡片,也就是机箱后面板卡口,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USB接口等都要从这个挡片上的孔与外设连接。
l 信号线。在驱动器托架下面,我们可以看到从机箱面板引出Power键和Reset键以及一些指示灯的引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型喇叭称之为PC Speaker,用来发出提示音和报警,主板上都有相应的插座。
有的机箱在下部有个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来安装机箱风扇的,塑料盒四面采用卡口设计,只需将风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体积较大的机箱还会预留机箱第二风扇、第三风扇的位置。

图11.1 机箱内部的构造
11.2.2 安装电源
机箱中放置电源的位置通常位于机箱尾部的上端。电源末端四个角上各有一个螺丝孔,它们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装时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装反了就不能固定螺丝。可先将电源放置在电源托架上,并将4个螺丝孔对齐,然后再拧上螺丝,如图11.2所示。

图11.2 安装电源
把电源装上机箱时,要注意电源一般都是反过来安装,即上下颠倒。只要把电源上的螺丝位对准机箱上的孔位,再把螺丝上紧即可。
提示:上螺丝的时候有个原则,就是先不要上紧,要等所有螺丝都到位后再逐一上紧。安装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盘、光驱、软驱等也是一样。
11.2.3 安装主板
在机箱的侧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来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围和中间有一些安装孔,这些孔和机箱底部的一些圆孔相对应,是用来固定主机板的,安装主板的时候,要先在机箱底部孔里面装上定位螺丝,如图11.3所示(定位螺丝槽按各主板类型匹配选用,适当的也可放上一两个塑胶定位卡代替金属螺丝)。

图11.3 在机箱底部孔里面装上定位螺丝
接着将机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装铜质的膨胀螺钉(与主板上的螺钉也对齐),然后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时要注意把主板的I/O接口对准机箱后面相应的位置(图中箭头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设接口要与机箱后面对应的挡板孔位对齐,如图11.4所示。

图11.4 使主板的外设接口与机箱后面孔位对齐
注意:要让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和USB接口和机箱背面挡片的孔对齐,主板要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机板上的螺丝孔附近有信号线的印刷电路,在与机箱底板相连接时应注意主板不要与机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装孔未镀绝缘层,则必须用绝缘垫圈加以绝缘。{zh0}先在机箱上固定一至两颗螺柱,一般取机箱键盘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时,带尖的一头必须在主板的正面。
再把所有的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zh0}在每颗螺丝中都垫上一块绝缘垫片),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拧紧螺丝。如图11.5所示。
接着就是给主板插上供电插座。从机箱电源输出线中找到电源线接头,同样在主板上找到的电源接口,如图11.6和图11.7所示。

图11.5 拧紧主板螺丝

图11.6 电源输出接头

图11.7 主板上的电源输入接口
把电源插头插在主板上的电源插座上,并使两个塑料卡子互相卡紧,以防止电源线脱落。同时这也是指示安装方向的一个标志(如图11.8所示)。

图11.8 连接电源输出与主板上的电源接口
提示:ATX电源的插头如果插反了,根本插不进去的,所以不必担心因插反而引起烧主板坏情况,这一点装机的新手尽可以放心。
安装主板时,多数主板都能够自动识别CPU的类型,并自动配置电压、外频和倍频等,所以不需要再进行其他跳线设置。有的主板是要求进行跳线的,即进行CPU主频、外频、CPU电压、内存电压等跳线。跳线时可根据主板说明书来进行,下面以进行CPU主频、外频跳线为例,进行跳线的简要说明。
我们可参照说明书找到该跳线的位置,并正确地设置跳线。多数主板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主板布局简图,如图11.9所示。
然后再在说明书中,找到设置外频的跳线说明,如图11.10所示。

图11.9 主板布局简图

图11.10 设置外频的跳线说明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跳线位置,该位置上会与主板说明书上具有相同的开关数,如JP1、JP2、JP3或SW1。
如找到SW1跳线位置后,按照图11.10的主板说明书上注明,有5个跳线开关,如要设置CPU外频为133 MHz,则把第1、第2、第3、第5跳线设置为关,第四跳线设置为开即可,又如让CPU外频为100 MHz,则把第1、第3、第4跳线设置为关,第2、第5跳线设置为开即可。
提示:除了直接使用“ON”或“OFF”开关控制跳线外,还有的主板是使用1与2短接或2与3短接来跳线的,如图11.11所示就是当跳线设置为1与2短接时,外频为 100 MHz,而设置2与3短接时,外频为133 MHz。

图11.11 使用短接跳线来设置外频
同样,在主板说明书中,找到设置倍频跳线的说明,如图11.12所示。再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跳线操作,就可以设置CPU所使用的倍频了。
进行超频也就是这个原理,如果CPU不进行锁频(一般是锁定了倍频,但可以超外频)的话,把倍频或外频相应地提高了,如果成功的话,就可以让CPU在高主频下工作了。

图11.12 设置倍频跳线的说明



郑重声明:资讯 【【图解】组装电脑全过程_我的家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