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常见彩电故障检修流程速查表1_颖河风2008的空间_百度空间
彩电50种常见故障检修流程速查
彩电故障维修的成败,准确的判断故障部位,正确的检修方法和步骤至关重要。本章搜集整理了彩电50种常见故障的检修流程,将故障现象或检修步骤、检修部位和易损元件以表格的形式显示,一目了然,维修人员按照本章提供的检修流程检修,步步深入,便可找出故障元件,排除故障。
1 开机烧保险管或限流电阻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检修开机瞬间就烧保险管或大功率限流电阻时,说明故障彩电的消磁电路
或开关电源初级电路有元器件被击穿,电流剧增,将保险管熔断或将电源大功率限流电阻
烧断。
检修时,采用电阻测量法排除严重短路的元件,如果是电源开关管击穿,还要排除引发屡损开关管的故障。检修流程见表1。
表1 开机烧保险管或限流电阻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消磁电路
1.消磁电阻有无短路。
2.消磁线圈有无对地短路
检查市电整流滤波电路
1.市电整流桥堆或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是否击穿。
2.市电整流滤波电容(大于100uF/400V)有无漏电或击穿
检查厚膜集成电路或开关管
1.开关管(含厚膜IC中的开关管)集电极与发射极(源极与
漏极)极间是否击穿。
2.若有压敏保护器件,检查其是否击穿
检查开关变压器绕组
1.开关变压器绕组漏电电路或对地漏电短路。
2.这种故障虽不常发生,但检修时也不要忽略检查
2 屡损电源开关管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屡损电源开关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压击穿;二是过流损坏。当电源开关管的外部电路失效、变质、失控时,使加到开关管上的电压过高或流过开关管电流
剧增时,均会损坏电源开关管。
检修时,主要排除引发屡损开关管的变质、损坏元件,避免再次损坏开关管。检修流程见表2。
第 1 页,共 30 页
表2 屡损电源开关管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过压损坏开关管的检查
1.检查开关管集电极或漏极的反峰压吸收、保护电路元件,
是否开路、失效。
2.检查开关电源取样误差放大电路是否开路,造成稳压失
控,输出电压升高,加到开关管上的电压也随之升高。
3.开关电源振荡与脉冲形成电路失常,使加到开关管的驱
动信号异常
过流损坏开关管检查
1.检查开关电源的负载和整流滤波电路是否发生短路故障。
2.检查开关管的过流保护电路是否失控。
3.开关管激励脉冲放大、控制电路频率特性和开关特性不
良,引发开关管损耗增加
3 光栅呈S失真,图像左右扭动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光栅两边出现S形,图像左右扭动故障,通常是市电整流滤波电路或次级电源滤波电路发生故障,致使300V电压不平滑,带有纹波所致。
检修时,采用电阻测量法重点检查相关电路的整流二极管是否开路、滤波退偶电容器
的容量是否减小或失效。检修流程见表3。
表3 光栅呈S失真。图像左右扭动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300V整流滤波电路
1.市电整流桥堆或桥式整流电路中四只二极管是否有1只
开路。
2.市电整流滤波电容(大于100uF/400V)有无容量减小或
失效
检查+B整流滤波电路
1.+B滤波电容器是否容量减小或失效。
2.+B整流二极管是否漏电或不良
4 无光栅、无伴音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无光栅无伴音故障,主要由开关电源电路故障、行场扫描电路故障或
微处理器电路故障所致。
检查无光栅无伴音故障首先应弄清楚主副电源的来源和开关机控制电路的关系:对于
采用独立副电源,开关机采用控制主电源市电供电的机,检修无光栅无伴音故障时,
应先检查指示灯是否点亮,微处理器是否进入开机状态;再检查开关电源有无电压输出,
如果无电压输出,故障部位在开关电源部分,如果有电压输出,故障部位在行输出部分;对于副电源取自主电源,开关机采用控制行振荡电路供电或降低电源输出电压的彩电,应
先检查主电源电路,再检查微处理器控制和行输出电路。检修流程见表4。
第 2 页,共 30 页
表4 无光栅、无伴音故障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电源指示灯不亮
1.采用独立副电源电路的检查副电源供电电路。
2.测量微处理器+5V(或+3.3V)供电电路
检查微处理器电路是否处于开机状态,
如果不开机,则检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
1.测量微处理器复位引脚电压是否正常。
2.检查时钟振荡电路是否正常。
3.检查本机键扫描电路是否存在短路漏电故障。
4.检查有无遥控指令输入。
5.检查微处理器有无开机指令输出和开关机控制电路。
6.检查微处理器性能是否良好
检查开关电源电路:测开关管C极(漏
极)无300V直流电压
1.检查市电输入电路引线与电源插头是否折断或开焊。
2.检查保险管与管座是否接触不良。
3.检查市电整流电路中限流电阻是否开路。
4.检查市电整流二极管是否开路。
5.检查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是否开路,引脚是否虚焊
测开关管b极(栅极)或集成电路启动
引脚无启动电压
1.检查开关管基极或电源集成电路供电引脚提供电压的启动
电路。
2.检查开关管基极控制电路有无短路
测开关管b极或集成电路启动引脚有启
动电压
1.检查开关管正反馈电路。
2.检查负载电路是否存在严重短路故障,特别注意检查行输出和
伴音功放电路。
3.检查开关电源次级整流滤波电路是否短路
测+B端电压不正常,保护电路动作
1.检查保护电路元器件。
2.检查稳压控制电路元器件
测+B端电压不正常,保护电路未动作
1.检查取样误差放大和稳压控制电路。
2.检查开关管附属多功能电路元器件
测+B端电压正常
1.检查行扫描小信号集成电路的供电电路。
2.检查行扫描输出电路元器件
5 无光栅、无伴音、机内有叫声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当开关电源负载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将开关电源振荡频率拉低或行振荡
频率拉低,产生“吱吱”叫声。根据机内发出声音的不同,可以大概判断出电路故障部位。若发出低沉叫声或尖叫声,多是行输出电路有短路故障所致;若开机听到“吱”的一声,便声光全无,则常见为保护电路动作所致。
检修时,应先排除行输出和场输出电路严重短路故障,再进行通电测试。必要时断开
行输出电路,接假负载测量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判断故障范围。如果接假负载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正常,故障在行输出电路;否则故障在开关电源电路。
对于行输出电路,一是存在短路漏电故障;二是行扫描频率偏低;三是行二次供电电
路存在短路故障,主要检查场输出电路。检修流程见表5。
第 3 页,共 30 页
表5 无光栅、无伴音、机内有叫声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开关电源负载电路
1.检查开关电源输出端取样电路有无元器件击穿。
2.检查开关电源输出端保护电路有无元器件击穿。
3.检查开关电源某路输出端有无元器件击穿。
4.检查开关电源中行脉冲耦合电路是否开路。
检查行输出电路
1.检查行输出管、行输出变压器、行逆程二极管、行逆程电容有无击穿。
2.断开保护支路,检查行输出电路有无过流或过压故障。
3.检查行偏转线圈是否局部短路击穿。
4.检查行逆程电容有无容量变小、S校正电容是否漏电。
5.检查行振荡电路与行频相关的元件,采用晶振分频的电路,必要时更换晶振
检查场扫描电路
1.检查场输出电路有无过流或过压故障。
2.检查场扫描基准电流产生电路是否有元件开路
6 屡损行输出管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屡损行输出管,是维修中经常遇到的故障之一,造成屡损行管的原因主要
有三:一是行管过压击穿;二是行管过流损坏;三是行管过损耗损坏。
检修时,如果开机的瞬间即损坏行输出管,多为过压损坏;开机一段时间损坏行输出
管,多为过流、过损耗损坏;另外开机检测行输出管散热片的温度,如果温度上升较快,且温度过高,手不敢长时间在散热片上停留,则是过流、过损耗故障。检修流程见表6。
表6 屡损行输出管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行管过压击穿故障
1.检查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是否过高,重点检查稳压控制环路。
2.检查行逆程电容是否开路或容量减小。
3.检查行偏转线圈是否开路、开焊现象。
4.行输出变压器是否有漏电放电现象
行管过流损坏故障
1.检查行偏转线圈是否短路。
2.行逆程电容器是否漏电。
3.S校正电容和枕形校正电路是否短路。
4.行输出变压器是否存在短路故障。
5.行二次供电电路是否存在漏电、短路故障
行管过损耗损坏故障
1.行频偏移:检查行振荡电路频率是否偏移,更换行振荡晶振试之,行振
荡供电滤波电容失效。
2.行推动不良:行推动级三极管不良,行推动变压器局部短路,行推动级
滤波电容器失效。
3.行管匹配不当:无阻尼的行管代换有阻尼的行管,无基极分压电阻,造
成过激励;有阻尼的行管代换无阻尼的行管,管内基极电阻与管外基极电阻并
联,造成欠激励。
4.行管基极串联或并联的阻尼电阻变质,行推动到行管基极的是否接触
不良。
5.行管质量不佳
第 4 页,共 30 页
7 行扫描中心偏移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行扫描中心偏移故障,一是行扫描电路中的AFC2电路元器件性能不良,导致行逆程脉冲信号异常或无法加在集成电路内的AFC电路所致;二是行中心调整元件变质,对于采用总线控制的机型,应检查行中心调整数据的设置是否合适。检修流程见表 7。
表7 行扫描中心偏移故障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行中心控制电路
1.对于具有总线控制的彩电,要检查行中心数据的设置是否合适。
2.对于有行中心调整电路的彩电,检查行中心调整元件是否变质
检查AFC2电路
1.检查集成电路内AFC2电路引出脚有无行逆程脉冲信号输入。
2.检查行AFC2电路元器件有无性能不良
8 行扫描线性不良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检修行扫描线性不良故障的发生概率较低。引发扫描线性不良,通常是行输出管、行逆程电容器或行偏转线圈性能不良。当出现图像水平线不直或屏幕底部水平线
弯曲的故障现象时,可能是彩色显像管色纯磁环未调整好、有水平校正电路存在故障。检修流程见表8。
表8 行扫描线性不良故障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行偏转电路
1.检查行偏转线圈有无性能不良。
2.检查行输出管有无性能不良。
3.检查行逆程电容器有无性能不良
检查行振荡和水平校正电路
1.检查行振荡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2.检查专有水平校正电路是否存在故障
9 光栅枕形失真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通常把水平方向光栅失真称为枕形失真,也叫做左右枕形失真。彩色显像
管的结构,决定了电子束流扫描屏幕曲率中心与彩色显像管荧光屏曲面的曲率中心不重合,从而使光栅产生枕形失真。为了改善光栅左右失真,在行扫描电路中加有左右枕形失
真校正电路,简称枕校电路。
发生枕形失真故障,一是枕形失真校正电路元件发生故障;二是枕形失真校正调整不
当。检修流程见表9。
表9 光栅枕形失真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枕形校正电路
1.检查枕校电路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2.检查枕校电路中分立元器件或集成电路有无性能不良。
3.检查枕校输出电路中二极管或其他元器件有无漏电或击穿
第 5 页,共 30 页
续表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行逆程电容
检查行输出管集电极外接行逆程电容器有无击穿
检查枕形校正调整控制电路
1.检查枕形校正激励脉冲形成电路。
2.检查与枕形校正调整相关的总线数据和调整电位器
10 行幅度不足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行幅的大小,一般是由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行输出电路中的逆程电容、S 形校正电容和枕形失真校正电路等共同决定的。行逆程电容器容量越大,行逆程扫描时间
越长,阳极高压越低,行幅越大;反之,行逆程电容器容量减小,行逆程扫描时间缩短,
阳极高压越高,行幅越小。彩色显像管偏转的灵敏度与电压平方成反比,即电压增加,偏
转灵敏度降低,行幅缩小。
判断行幅是否不足,不仅要观察图像左右两边是否露出黑边,而且还要观察图像上下
是否也露出黑边。通常,行逆程电容容量不足,会造成行输出管击穿,或行输出管虽没有
击穿,但导致高压升高,光栅的亮度增加。如果彩色显像管光栅的亮度正常、测加速极电
压正常、用手摸行输出管的温度也正常,则基本可以断定行逆程电容没有问题。
若行幅缩小且屏幕两侧光栅呈波浪状,则表明枕形失真校正电路出了问题。若光栅缩
小、水平部分有光栅,则通常为沙堡脉冲形成电路有故障。若行幅的大小随音量的大小或
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明开关电源带负载的能力较差。换句话说,故障是因负载变化
时开关电源的稳压特性不良引起的。检修流程见表10。
注意:检查行逆程电容器时,切不可将其断开后开机。否则,会因电压过高而损坏元
器件。
表10 行幅度不足或过大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电源和行振荡电路
1.检查开关电源主电压输出端电压是否低于正常值。
2.检查行频振荡晶体有无性能不良
检查行输出电路
1.检查行逆程电容容量是否正常。
2.检查行推动管与行推动变压器是否性能不良。
3.检查行输出变压器有无性能不良。
4.检查S型校正电容容量是否正常
检查枕形校正和行逆程电路
1.用示波器观察集成电路沙堡脉冲信号输出波形是否正常。
2.检查沙堡脉冲形成电路有无行逆程脉冲信号输入。
3.检查枕形失真校正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11 一条垂直亮线或垂直黑条干扰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一条垂直亮线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行偏转回路发生开路故障,重点检
查行输出管集电极电路和行偏转电路元器件的引脚有无接触不良、是否虚焊,元器件热稳
第 6 页,共 30 页
定性能是否不良等。{zh0}采用电阻测量法,如果测量电压,不可长时间开机。
引发光栅上出现垂直黑条干扰故障,通常称为阻尼条,民间俗称“肋骨”,主要是行输出级电路的高次谐波干扰所致。检修流程见表11。
表 11 一条垂直亮线或垂直黑条干扰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一条垂直亮线检查行偏转线圈
回路
1.检查行偏转线圈间的插头、印制电路板有无接触不良。
2.检查行偏转回路串接的元器件有无开路,特别是检查S校正电容是否失
效开路。
3.检查行偏转线圈有无开路
检查光栅上有垂直黑条干扰故障
1.将彩电置于AV状态,观察黑条干扰是否存在。
2.检查行推动电路中滤波元件与消振电容是否不良。
3.断开枕形失真校正电路,观察黑条干扰是否存在。如果黑条干扰消失,
则表明故障在枕校电路。
4.检查、更换行输出变压器
12 一条水平亮线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一条水平亮线故障故障部位在场扫描电路中,多为场输出电路故障,
少数为场振荡电路故障。
检查的方法是用万用表电阻挡,表笔断续碰触场输出电路的脉冲电压输入端,观察水
平亮线是否有变换,如果水平亮线有变换,则故障部位在场振荡电路中,否则故障部位在
场输出电路中。检修流程见表12。
表12 一条水平亮线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用表笔碰触场输出电路的输入端,
水平亮线,有变化
1.检查场振荡电路供电电路。
2.检查场振荡锯齿波形成电路。
3.检查场频脉冲信号输出电路
用表笔碰触场输出电路的输入端,
水平亮线无变化
1.检查场扫描输出电路供电电路。
2.检查场逆程泵电路。
3.检查场输出集成电路有无损坏。
4.检查场扫描输出电路中的负反馈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5.检查场偏转线圈回路元件,插接件有无开路或接触不良
13 屡烧场输出集成电路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场输出集成电路故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压击穿,另一种是过流
损坏。
多为场输出电路的供电增高或场输出电路外部元件变质、漏电所致,由于场输出电路
供电主要由开关电源和行输出电路供电,当场输出电路过压击穿时,往往伴有行输出管击
穿故障。检修流程见表13。
第 7 页,共 30 页
表13 屡烧场输出集成电路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过压击穿故障
1.检测场输出电路供电电压,如果过高,排除电压过高故障。
2.场输出电路由开关电源供电的,排除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过高故障,主要
检查开关电源稳压环路元件。
3.场输出电路由行输出供电的,排除行输出供电过高故障,主要检测+B
电压和行逆程电容器
过流损坏故障
1.检查场供电电路滤波电容器是否失效,造成场输出电路自激,损耗过大。
2.检查场输出电路自举升压电容器是否失效,{zh0}换新,以防后患。
3.场输出电路的消振电容、反馈电容是否变质、开路。
4.场偏转线圈是否局部短路
14 场幅异常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场幅度异常故障,多为场幅度减小,引发的原因:一是锯齿波形成电
路或场输出电路元件变质;二是场幅度调整不当。维修时,先调整场幅度试试,如果仍不
能排除故障,再检查场输出和场锯齿波形成电路元件。
常见故障为场供电电路限流电阻增大、滤波电容器容量减小,多伴随光栅上部压缩;
场输出耦合电容器容量减小,多伴随光栅下部压缩;反馈取样电阻阻值变大,光栅上下均
等压缩。检修流程见表14。
表14 场幅异常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场幅度调整元件和数据
1.对于有场幅调节电位器的彩电,应检查其是否调节不当或性能不良。
2.对于总线控制彩电,检查总线调整电路是否正常或参数设置是否不当
检修场输出电路电压与外部
元件
1.检查场偏转线圈有无损坏,场输出耦合电容是否容量减小。
2.测量场输出电路供电脚电压是否低于正常值,滤波电容和限流电阻是否
正常。
3.检查场负反馈电路中电阻与电容有无性能不良。
4.检查场扫描锯齿波形成电路是否正常
15 图像抖动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图像抖动故障,一是场输出电路不良,引发图像抖动、场幅不稳定,多为场幅调节电路有元件接触不好或虚焊;当场扫描电路的50Hz/60Hz识别电路或场输出电路的50Hz/60Hz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造成图像上下抖动;行输出高压出现打火故障,也会对图像同步信号参数干扰,引起图像抖动。二是场同步不良造成的,当中频
PLL环滤波器外接电容漏电时,可导致换台时图像上下抖动,当过压保护电路元器件性能不良时,也可以造成图像抖动。检修流程见表15。
第 8 页,共 30 页
表15 图像抖动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行、场扫描电路
1.若有场幅调节电路,检查其有无接触不良或虚焊。
2.若有50Hz/60Hz识别控制电路,检查该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3.检查行输出电路是否存在接触不良和漏电打火故障,干扰图像同步信号
检修PLL和保护电路
1.检查中频PLL环滤波器外接电容是否漏电
2.检查过压保护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16 行、场均不同步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场不同步故障,一是场同步信号失常,二是场振荡频率偏移。区分故障部
位的方法是:调节场同步电位器,若图像能在某一点上同步,则重点检查场积分电路;若
不能同步,则重点检查场振荡电路。对于从行频脉冲信号分频获得场频脉冲信号的机型,
出现场不同步的几率较小。此时,可检查相关集成电路制式切换引出脚的电压是否正常。
行不同步故障,一是行同步信号失常,二是行振荡频率偏移。维修时,先调节行同步
电位器。若图像能在某一点上同步,说明行振荡频率正常,行同步脉冲信号分离电路(即微分电路)、行AFC电路与行逆程脉冲信号。若不同步,则重点检查行振荡电路,对于采用32倍行频振荡电路的彩电,常见为500kHz晶体(陶瓷谐振器)性能不良或行同步AFC电路元器件性能不良所致。
行、场都不同步,图像在屏幕上呈斜条状且翻滚,无法看到完整的图像。行和场都不
同步,则重点检查同步分离电路、消噪电路、AGC电路。检修流程见表16。
表16 行场均不同步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修场不同步故障
1.对于有单独场振荡电路的机型,检查场振荡电路与场积分电路。
2.对于从行频脉冲分频器获得场频脉冲信号的机型,检查制式切换是否正常
检修行不同步故障
1.对于有行频调节电位器的机型,应检查与行频相关元器件。
2.对于采用倍频行振荡电路的机型,应检查500kHz晶体有无性能不良。
3.检查行AFC电路相关元器件有无性能不良
检修行场均不同步故障
1.观察有无彩色全信号进入同步分离电路。
2.检查同步信号分离电路引出脚外接元器件。
3.只是Tv状态行场不同步,检查AGC电压形成和控制电路
17 场扫描线性不良或顶部压缩有回扫线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场扫描线性不良故障,主要由场直流负反馈电路元件异常、场输出电路或场锯齿波形成电路元件变质所致。根据经验,光栅顶部略有压缩并伴有回扫线故障,原因是场供电电压偏低,二是泵电源电路发生了故障所致;场下部压缩故障,原因是场锯齿波形成电容容量减小,二是场输出耦合电容器容量减小。
检修场线性不良故障时,可调节场线性电位器,若光栅变均匀,则说明场线性电位器
第 9 页,共 30 页
调整不当;若仍不正常,重点检查场直流负反馈电路。检修流程见表17。
表17 场扫描线性不良或顶部压缩有回扫线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场扫描线性不良故障
1.调节场线性调节电位器,检查场线性电位器是否接触不良。
2.检查场输出电路中点至场负直流负反馈电路输入端之间的电阻有无阻值
变大或开路。
3.检查场输出管或场输出集成电路有无性能不良
光栅顶部略有压缩并伴有回扫
线故障
1.检查场扫描逆程供电电路是否有故障。
2.检查泵电源电路中的电解电容器是否性能不良。
3.检查泵电源电路中二极管有无性能不良。
4.检查场输出管或场集成电路有无性能不良
光栅下部压缩故障
1.检查偏转线圈回路耦合电容器是否容量减小。
2.检查场锯齿波形成电路有无元件性能不良
18 黑屏或光栅暗有字符显示有伴音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有光栅,有伴音,说明开关电源电路、行场扫描电路基本正常;有字符显示,说明微处理器字符控制电路、视频电路基本正常。黑屏幕和光栅暗淡,无图像,重点在亮度控制电路、色度解码电路、显像管供电电路中。对于早期彩电来说,可能出现无图
像无伴音、有光栅有字符的故障现象。对于近期彩电来说,因某种原因,可能出现无光栅
或黑屏、有字符的故障现象。
排除光栅暗或黑屏故障,应重点检查彩色显像管加速极供电电路、色输出电路、亮度
调节电路、ABL电路、场输出保护电路与蓝背景消隐电路。同时,检查总线控制相关数据设置是否合适。
检修时,可采用提高显像管加速极电压的方法判断故障范围:如果加速极电压不能提
高,故障在行输出变压器加速极电压调整电路;如果替换加速极电压后,屏幕显示一条水
平亮线,则故障在场输出电路,引起保护电路动作,引发黑屏幕;如果提高加速极电压后,屏幕变为具有满屏幕回扫线的光栅,测量三个阴极电压接近200V,说明上个视频放大电路均截止,故障在亮度控制和解码电路中;如果提高加速极电压后,显像管仍无光栅,则是显像管本身故障或显像管供电电路故障。
如果是亮度和解码电路故障,测量色输出管的集电极直流电压,若高于正常值,再测
量基极和发射极直流电压。如果基极电压正常而发射极电压高于正常值许多,则故障在亮
度电路;如果发射极电压正常,而基极电压低于正常值,则故障在色输出电路。
当由亮度电路故障导致无光栅时,应测量色输出管的集电极直流电压是否正常。若集
电极电压下降到60V左右时出现无光栅,为束电流过大使保护电路动作所致;若集电极电压升至140V以上时出现无光栅,为彩色显像管截止而造成无光栅,应检查亮度电路。
黑屏有字符显示故障,通常发生在亮度电路或束电流限制电路中,也可能发生在AV/TV信号切换电路或遥控系统电路。对于某些机型彩电来说,当场输出集成电路损坏或沙堡脉冲信号电路有故障时,也极易造成黑屏。对于具有黑电流检测功能的彩电来说,
第 10 页,共 30 页
该电路有元器件不良就可以导致黑屏故障。对于具有视频静噪功能的彩电来说,该电路有
故障也会引起黑屏。检修流程见表18。
表l8 黑屏或光栅暗有字符显示有伴音故障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显像管电路
1.检查彩色显像管电路工作条件是否满足。
2.测量彩色显像管加速极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加速极电压供电电路。
3.检查色输出电路是否正常
检查亮度控制电路
1.检查ABL电路是否正常。
2.检查亮度电路是否正常。
3.检查亮度控制电路有无故障并检查总线数据设置是否正确。
4.检查AV/TV切换电路是否正常。
5.检查遥控系统电路是否正常
检查保护电路和消隐电路
1.检查场输出保护电路元器件及场输出集成电路有无损坏。
2.检查蓝背景消隐电路。
3.检查关机消亮点电路有无元器件漏电。
4.检查沙堡脉冲信号电路是否正常。
5.检查黑电流检测电路是否正常
19 自动关机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自动关机故障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电路存在接触不良现象,受热后
涨开导致自动关机;二是保护电路启动,引发自动关机。
故障部位主要在电源电路、行场扫描电路、保护电路、待机控制电路。保护电路有故
障自动关机后,不能马上二次开机现象。对于设有电子束流过流保护电路的彩电,交流接
地电容虚焊或开路也会产生自动关机故障现象;如康佳T2966C(TDA8843)、T2566E型彩电(TB1240N)中的C414。检修流程见表19。
表l9 自动关机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电源电路
1.检查开关电源保护电路是否正常。
2.检查开关电源稳压控制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3.检查开关电源电路是否开焊和接触不良
检查保护电路
1.检查保护电路是否动作。
2.检查保护电路取样电路元件是否变质。
3.查找引起保护的故障元器件
检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待机
控制电路
1.检查微处理器的工作条件是否正常。
2.检查矩阵和总线电路是否正常。
3.检查待机控制电路是否正常
检查行场输出和束电流控制
电路
1.检查行输出电路是否存在开焊和接触不良现象。
2.检查束流过流保护电路的彩电,交流接地电容虚焊或开路。
3.检查场输出电路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现象,引发保护
第 11 页,共 30 页
20 图像上有横条干扰或满屏拉丝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图像上有横条干扰,一是供电电路的滤波特性不良,造成纹波干扰;二是退耦电路的滤波不良,引发各单元电路相互干扰所致。
检修时,重点检查相关电路的滤波、退耦电容器。检修流程见表20。
表20 图像上有横条干扰或满屏拉丝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滤波电路
1.检查开关电源市电整流滤波电路中大容量电解电容器是否容量变小或
漏电。
2.检查开关电源输出端滤波电容器是否容量变小或漏电
检查退耦电路
1.检查+B输出串联电感后面的滤波退耦电容是否容量变小或失效。
2.检查低压供电电路的稳压、滤波电路元件是否失效
检查场输出电路
1.检查场输出电路阻尼元件有无开路。
2.检查场偏转线圈两端并联电阻是否开路
21 伴音加大或图像较亮时光栅收缩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伴音加大或图像较亮时光栅收缩故障,测量开关电源次级各输出端电
压,若均低于正常值,并跟随伴音音量和光栅亮度高低变化,则是开关电源电路的负载能
力变弱。究其原因:一是开关电源供电电路电压降低;二是开关电源内阻变大。检修流程见表21。
表21 伴音加大或图像较亮时光栅收缩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当市电220V电压基本正常时出
现此类故障现象
1.检查开关电源中过流保护电路的检测电阻阻值是否变大。
2.检查开关电源中限流电阻的阻值是否变大。
3.检查开关电源中300V整流滤波电路是否正常
当市电220V电压低于正常值时
出现此类故障现象
1.检查开关电源中延迟导通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2.对于有二次供电电路的机型,还应检查二次供电电路中的元器件是否性
能不良
22 图像模糊散焦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当图像模糊故障现象出现时,若伴音正常,故障部位在聚焦电路或行输出
电路。若开机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后,图像渐渐清晰,则为彩色显像管管座性能不良。调节
行输出变压器上的聚焦极电压调节电位器,可以使图像清晰;若调节几分钟后,图像又变
得模糊起来,则为行输出变压器性能不良。检修流程见表22。
第 12 页,共 30 页
表22 图像模糊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刚开机时图像模糊,过一段时
间后逐渐清晰
检查彩色显像管管座有无性能不良,多为聚焦极放电腔受潮漏电
始终不清晰
1.调节行输出变压器聚焦极电压调节电位器,若图像能清晰、过几分钟后
又变模糊,则更换行输出变压器。
2.若执行上述程序仍不能排除故障,则为彩色显像管不良
23 机内严重打火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机内有严重打火声故障是维修实践中常常遇到的故障现象之一。其发生故
障的部位有三处:一是阳极高压线与高压嘴接触不良;二是行输出变压器高压线根部与磁
芯打火;三是高压包与邻近物体之间放电。检修流程见表23。
表23 机内严重打火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将故障机器放置在较暗光线下,
观察打火部位
1.若打火部位与行输出变压器相关,则更换行输出变压器。
2.若打火部位在显像管插座聚焦极放电腔,则更换显像管座。
3.若打火部位与开关电源电路相关,则检查稳压控制电路元器件有无性能
不良
24 光栅有色斑或关机屏幕上有亮点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起光栅有色斑故障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彩电受地磁的影响
造成的;另一种是消磁电阻损坏造成的。导致关机后屏幕上有亮点或亮带故障的原因,是
关机消亮点电路元器件损坏造成的。
检修光栅有色斑故障时,重点检查消磁电路。正常时消磁电阻冷态未开机时的电阻值
为十几欧左右,开机后温度急剧升高,阻值立即变大。如果冷态时消磁电阻的阻值在50Ω
以上,开机数分钟后,用手触摸一下消磁电阻的外表温度接近室温,则可判断消磁电阻不
良。检修流程见表24。
表24 光栅有色斑故障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检查消磁电路
1.检查消磁电阻和消磁线圈有无损坏。
2.检查消磁电阻和消磁线圈有无开路或接触不良。
3.检查彩电是否受地磁影响,并调整其摆放位置
检查显像管
如果消磁电路正常或进行外部消磁后,仍不能消磁色斑,则是显像管会聚
不良
检查消亮点电路
检查消亮点电路中的元器件
第 13 页,共 30 页
25 光栅过亮并有回扫线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引发光栅过亮故障,一是显像管加速极电压过高,二是显像管阴极电压过低。
若加速极电压调节电位器调节不当,会使光栅亮度过亮并出现回扫线;色输出管集电
极工作电压降低,会使彩色显像管栅极与阴极之间的电位差减小,光栅亮度增加,但不会
出现回扫线。
消亮点电路有故障,会使色输出管集电极电压降低(彩色显像管阴极电位降低),导致光栅亮度过亮或出现回扫线。消亮点电路故障严重时,还会导致无图像。
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光栅迅速变成白色光栅或某一基色光栅,并且出现场回扫线,随
后变成无光栅,实为过流保护电路动作所致。当出现白色光栅时,检查色输出电路供电电
路元器件,如有故障会导致彩色显像管的三个阴极电压下降。
对于某些型号的彩电来说,集成电路内部场消隐电路损坏可导致此类故障。对于场扫
描电路来说,逆程期间供电电压达不到要求,也是造成此类故障的原因之一。检修流程见
表25。
表25 光栅过亮并有回扫线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调整显像管和外部电路
1.检查加速极电压是否调节不当。
2.检查消亮点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3.检查色输出电路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检查ABL和消隐电路
1.检查ABL电路有无元器件性能不良。
2.对于小信号集成电路要检查其场消隐电路是否损坏。
3.对于具有黑电流检测功能的新型彩电,检查是否因为元器件不良导致传
输通道中断而造成此类故障现象
26 单色光栅并伴有回扫线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单色光栅并有回扫线,伴音正常,是色输出电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之一。
究其原因:一是色输出电路供电电压不正常;二是某色输出管损坏;三是彩色显像管某阴
极与栅极之间短路,或阴极与灯丝之间击穿,导致该阴极上的电压过低。
当出现单一基色光栅时,应检查对应色输出管有无击穿、放件有无击穿。当屏幕
上出现红(绿、蓝)色光栅并有回扫线故障时,通常光栅在数秒钟内消失,这是保护电路动作所致。
如果阴极与灯丝之间击穿漏电,可切断原灯丝供电连接线,特别是切断与地线之间的
连接,用绝缘导线在行输出变压器磁芯上绕2~3圈,测得交流脉冲电压在4.5~5.0V之间(有效值接近6.3V),连接到显像管灯丝引脚上,采用灯丝电压悬浮供电的方法解决。检修流程见表26。
第 14 页,共 30 页
表26 单色光栅并伴有回扫线检修流程
故障现象或检查步骤
检查部位或易损元件
测量彩色显像管对应基色阴极
电压过低
1.检查彩色显像管对应基色阴极与栅极之间是否短路。
2.检查彩色显像管对应基色阴极与灯丝之间是否短路
测量色输出电路对应基色放大电
路供电电压是否正常,若不正常
1.检查对应基色放大电路供电电阻是否开路。
2.检查相关滤波电容是否短路
测量色输出晶体管或集成电路
内放大管是否击穿
检查对应基色放大管或引脚对地电阻是否为0,若为0则为该基色放大管被
击穿,需更换放大管或集成电路
27 短时间回扫线后变为无光栅检修流程
维修提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屏幕迅速变成白色光栅并且出现场回扫线,随后变成
无光栅,应检查亮度电路保护二极管有无击穿、亮度电路中兼作黑电平钳位电容的亮度信
号耦合电容是否短路。只有亮度信号输出放大管或射极跟随器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击穿,或
限幅二极管击穿,才会导致色输出管集电极电压降低而出现此类故障现象。检修流程见表


郑重声明:资讯 【50种常见彩电故障检修流程速查表1_颖河风2008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