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常德第十二站——丹洲乡_桃源仙子_新浪博客
 位于常德市城区西部,三面环水。东与护城乡毗邻,南面紧临沅水,与鼎城区的武陵镇、斗姆湖镇,桃源县的木塘垸乡隔江相望,西北与河伏镇相接。行政区域面积37.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22724亩,其中水田2300亩。全乡共有17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住户8238户,总人口27147人。其中农业户7635户,农业人口26271人,农业劳动力15752人,军烈属27户,残疾人387人,五保户310人。乡党委下属1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有中共党员1112人。2005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31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9340万元,农业总产值697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0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75元。

    丹洲乡农作物主要以棉花、柑桔为主,每逢金秋时节,白花花的棉桃绽开笑脸,黄灿灿的柑桔挂满枝头,分外耀眼,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因而素有“金丹洲”之美称。丹洲乡境内有23公里沅水防洪大堤,15公里防汛水泥路。有“常丹路”、“护丹路”、“八一路”三条公路共28公里纵横交错。2005年7月,乡党委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开通了由火车站至桑场村的11路公交车,至市城区只需15分钟,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也是外商投资兴业的宝地,乡党委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成功引进了金丹实业、鸿维建材、玉帛纺织、远大墙板、中凯墙体、顺发木业、金雕家俱、多尔乐器、德广纸业、华胄五金、阳光被服等34家工业项目,共引进资金4500万元,技改投入资金1000万元,目前全乡已基本形成新型建材、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近2000人。全乡农业发挥城郊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按照“改桔、压棉、扩菜、增花卉苗圃”的思路,狠抓柑桔品种的改良,以沙湖村果木苗圃基地为依托,辐射周边,2005年全乡完成柑桔品种改良2400亩,新增花卉苗圃1080亩,巩固和发展了以明月村反季节蔬菜200亩,围绕“八一路”、“常丹路”扩大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挤入了全市放心菜基地行列.

    2005年,在全区率先成立了“沙湖苗木”、“金丹花卉”、“金丹牲猪”协会,全乡特色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丹洲乡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区保持{lx1}水平,综合治理工作细致扎实,确保了一方稳定。现有敬老院1座,入住五保户45人;有中学1所,小学6所,共有教职员工198人,学生4800人。2003年、2004年、2005年中考丹洲中学连续三年荣获武陵区{dy}名,考入重点高中人数为338人。卫生工作成绩斐然,文化事业日趋活跃。乡党委、政府正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开拓,努力进取,一个崭新的、和谐的丹洲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走进常德第十二站——丹洲乡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走进常德第十二站——丹洲乡_桃源仙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