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乡村志_心海苍穹_新浪博客
(小集市〕
  一、罗 埠 原名罗家埠,距县城以北17公里,罗埠乡政府所在地。有河名清水涧,横穿东西,北入白石天河下巢湖,原为古渡口。明初,罗姓在此开埠,遂名罗家埠,河道也改称罗埠河。以后店铺增多,发展成1条50多户的半边小街,粮油鱼虾贸易颇盛。明成化五年(1469)列为全县九镇之一。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乡人章廷棣建3拱大石桥跨河南北。列为庐州府至庐江大道中的铺驿。光绪间形成米市。民国10年桥圮,加之河道失修,米市中辍,市景冷落,1954、1969年两次大水,淹没街道,房屋倒塌,便移建于岗上。新建街道1条,长500米,后延伸至1500米,宽10米。1976至1978年先后疏浚拓宽罗埠河和兴建七罗(城西北七里岗至罗埠)公路,合(肥)铜(陵)公路过其西端,水陆交通方便,工商业因之渐兴。现有工业13家,商业30多家。居民467户,1767人,其中非农业42户,142人。
  二、东铺岗 距县城北11公里,庐北乡政府所在地,故又称庐北。原有东西向街道1条,长200米,宽5米,有饭店、茶馆及烟酒店10余家。建国后新建南北街道1条,长500米,宽6米,形成“十”字街。共有113户602人,其中非农业95户。有工业6家,商业32家。公路交通方便。
  三、果 树 位于庐城西33公里,果树乡政府所在地。街头有株白果树,相传有几百年历史,树围约2丈左右,树高33米,树冠覆盖面积近1亩,有“林海寿翁”之誉,集镇由此得名。该镇起于汉,兴于明清,衰于民国。面积为0.3平方公里,133户710余人,街长500米,宽3.5米,房屋1070间21400平方米,其中楼房8幢80间1600平方米,乡镇企业6个,年产值112万元。商店和其他行业16家,农贸市场1个,年销售额35万元。有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影剧院、广播站、体育场等。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传汉侯隐居品茶,开始普及种植,现茶业占全乡收入70%,小兰花为茶中上品,色、香、味、形俱佳。二姑尖为“白云春毫”名茶产地。公路交通方便。附近景点甚多,有双猴分食、白龙戏水、神仙洞、开怀崖、三叠瀑、十里长溪、搓耳石、白云庵、相思林、牛王寨、老和尚包、百花寨等。还有古茶花“大红宝珠”,花开似锦,实为罕见的“花坛奇观”。
  四、三十铺 位于庐城西17公里,长冲乡政府所在地。古时系走递公文的庐江东西班马铺舍。明代中后期,形成有10户人家的小集市。民国年间有居民16户、商户10多家,街两头建闸门。税务、联防关卡、国民党乡公所等单位,设在庙宇和祠堂里。原有东西老街长150米,现又扩建南北新街长1500米,形成“十”字街,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有居民350户1100人,房屋1800多间38000平方米,乡镇企业8个(含个体),商店35家,年销售额122万元。有中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体育场、邮电代办所、供电所。镇上原有庙,名“园觉寺”,建于清初,民国时毁,建乡公所,现为小学校舍,内有桂花树2珠,围达8尺,有400多年历史,现筑台保护,每当花开季节,确是“十里长冲十里香”。
  五、长 岗 位于县城西11公里,原名孙家山,水关乡政府所在地。有马、庞2姓,又取名马岗头。“长岗头”乃按18里长岗而得名。集镇地跨长岗村和岳庙乡庞院村属地。1947年修建公路,两旁始有房屋,1958年形成街道,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19600平方米,楼房8幢,面积1500平方米。有小商店18家、服务业2家、木铁业2家、理发业10家、屠宰业5家、修理业7家、工艺美术1家、照相1家、水作坊3家、缝纫5家,连同供销社、食品站年营业额170万元;乡镇企业8个,年产值165万元。军二路横贯东西,长(岗)石(头)、长(岗)鸭(池山)公路纵贯南北,街头建有车站,每日路过班车30多班次,交通方便,有公办长岗中学、长岗小学、幼儿园(班)、乡卫生院和医疗室各1所。古迹甚多,西南有冷水关,海拔146米,峰岩耸峙,中裂如门,雄伟俊丽。相传曹操据此以御东吴。邻近有闸山,上有半山亭、龙华庵、丁香十八踏;西面平顶山有竹林寺和古井等景点。
  六、芮 岗 位于县城西北21公里,芮岗乡政府所在地。清咸丰间,此地处三河至庐江、舒城至盛桥交叉路口,过往行人很多。咸丰五年(1855)有一姓芮的木匠来岗头落户,开设木铺兼卖茶而得名。民国28年(1939)有居民20户,100余人,办有“国民义务短期小学”1所。解放时有饮食、服务、屠宰、私人诊所共8户;建乡政府后设有乡直各单位。1975年形成长1000米宽15米的三叉街道。现有庐江经迎松至芮岗、蜀山公路通过,东有合(肥)铜(陵)路,西接庐(江)金(牛)路。有乡镇工业企业7家,供销、食品、私人商店10家,服务业12家;耕牛交易市场1个。工业产值280万元,商业年销售额250万元。有中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等。西南黄蜀山有龙王井、白云庵(龙泉寺),还有鸡冠石、仙人脚印等景观。
  七、广 寒 位于县城西北33公里,广寒乡政府所在地。西北与舒城沙埂、杭埠、舒三3乡接壤,架有木石平桥,称广寒桥,一说“寡汉桥”。杭埠河疏浚时桥废。新建广寒桥在集镇西北2华里引马(槽河)入杭(埠河)的出口处。现有155户573人,沿杭埠河堤形成小镇,占地近100亩,房舍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这里100多年前是个水来成河、水去成滩的地方。建国后,在小姑圩平整土地,筑堤防洪,修建黄老等涵闸,陡门11道,建排灌站6座。1975年通电,配变电压器17台,容量1960瓩,有农业机械63台,655.8马力。乡镇工业企业10个,年产值100万元,乡直企业及个体商店摊贩30多家,年营业额203万元。水运常年通航,上达舒城七里河,下入巢湖达长江;陆路有金(牛)广(寒)公路,对河北岸有舒(城)三(河)公路。有中小学、卫生院。该地是清末淮军重要将领、广西巡抚潘鼎新和皖南镇总兵潘鼎立的家乡。清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击毙湘军6000多人,是史称“三河大捷”的主战场。埋葬湘军尸体的“兵坟”,至今犹存;湘军悍将李续宾死于境内的大龙潭。另有李忠武公祠和曾国华碑石在烟墩岗西偏南处。
  八、郭 河 位于县城西北29公里,郭河乡政府所在地。明末清初,有一郭姓财主将原有一条小沟逐年开挖成河,引马槽河水灌溉农田。民国初在郭子河口、马槽河东岸形成一个集市,人称郭子河街。1959年洪水淹没,公社(乡)迁至楼岗村王家祠堂,相应建立社直单位和商业网点,逐渐形成新街。现有205户780人,有瓦房796间,建筑面积15920平方米,占地0.75平方公里。街道2条,长1500米,宽20米。金(牛)汤(池)公路穿街而过。乡镇企业有食品加工、农机、建材、缝纫、电器修理、商店等共12家,农贸市场一个,工业年产值220万元,商业年销售额200万元。镇上有粮站、供销社、医院、食品站、广播站、中学、小学等。
  九、百胜(神)庙 位于县城西北33公里的庐、舒两县交界处,西边街属舒城,东边街属庐江隶三塘乡,有机耕路通境,因街南有百神庙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因不便管辖,庐江属地也划给舒城,街上居民仍为庐江县籍。民国34年原街上居民筹资献地,在老街东南营造新街,和老街相连,占地70亩,街长350米,宽5米,建房359间,面积7180平方米,居民48户288人,属庐江县三塘乡粉坊村境地。有商店6家,手工业3家,服务业1家,水作坊2家,还有供销社、食品站、信用社、卫生院等,商业年销售额180万元,农贸市场每天“露水集”,赶集人约千余,购销两旺。
  十、石嘴头 距城北29公里,石头乡政府所在地。街北端紧临白石天河,有矶石伸入河中,得名石嘴头。建国后简称石头。昔为府、县必经之渡口。清嘉庆年间,天河南岸岗头建有松山寺(俗称“黄烟殿”),规模颇巨,香客不断,于是左家茶棚、丁家酒馆、曹家油坊皆应运而生。光绪年间,沿河形成1条长约60米的东西小街,40多家商店,贸易兴盛。20年代,周围兴起编织渔网,成为渔网交易中心。30年代,街上有糖坊、漕坊、砻坊、布店、药店、南货店、渔行、米行、茶馆、酒肆,频添小街繁荣。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入三河,商贾多就地交换有无,大户和农民也纷纷于石头购地建房,形成1条南北向小街,商户上百,街道建闸门5座。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有所发展。
  建国初,建有供销社、粮站、合作商店(组),1961年建变电所、电灌站,1963年河边建码头。1965年庐(江)石(头)公路通车。同年,相继建中小学、医院、电影院、邮电所、广播站等。80年代又有合(肥)铜(陵)公路通过街东边,石头街日益兴盛。1985年有居民315户9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7人。有商业84家、工业26家、个体摊贩45家。有新、老“t”形街道各1条,水陆交通方便。
  十一、戴 桥 距县城北22公里,戴桥乡政府所在地,跨河依水,临岗揽圩。有板桥河,原为古渡口,有几家小店。明正统元年(1d36)首由戴姓在街北原板桥河上垒石为桥,改名戴家桥。明天启年间形成60多户1条小街,生意兴隆。成化五年(1469),戴家桥为全县九镇之一。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街北盛家圩、青草圩、彭家圩、黄沙圩陆续建成,街市更兴。街民改木桥为4拱石桥。嗣后桥两圮两修。
  建国后增开杂货店、水作坊、中药铺等10多家。1985年建有工业10家、商业31家。原有街道1条,长250米,宽2——3米,建国后延伸至527米,拓宽到15米。新街“L”形街道2条。主街长437米,宽8米,水泥路面;横街长283米,宽8米,砂石路面。街的南端通庐(江)戴(桥)公路,建有戴桥电灌站和变电所各1座。1985年有230户899人,其中非农业150户399人。水陆交通方便。
  十二、新 河 距县城北41公里,新河乡政府所在地。街建于同大圩北埂,街北紧依杭埠河,与肥西县仓头隔河相望。新河街北原有1条小河名后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大水时,漫溢三河,席卷后河,冲出一条新的泄洪河口,得名新河口。民国年间设渡,通河北岸肥西县之菁平寺,并为三河、同大圩航运码头和渡口,居民渐多,对面建舍,交易鱼粮,供货商旅,形成小街。建国前居民、商民200余人。1985年居民、商民800余人,有工业22家、商业17家,还有农贸市场、粮油市场各1个。特产鱼、虾、平菇。原有街道1条,长300米,宽3米,1977年疏浚杭埠河后,延长到550米,拓宽到40米。有公路通白石山,新河街又紧依杭埠河之水,上通三河,下达巢湖。
  十三、同 春 距县城38公里,濒巢湖。同春乡政府所在地。1984年沿公路新建小街,街道长750米,宽15米。有轮窑厂、虾仁厂等工厂5家,年产值113万元。商店17家,年销售额60万元。有居民99户,1060人,其中非农业10户,37人。有巢湖水运和庐(江)同(春)、白(山)同(春)公路过境。
  十四、洪陡岗 距县城北(经盛桥)35公里,许桥乡政府所在地。因山岗陡峭,岗下有大洪村故名。建国前有2家茶馆和2家木铁铺。建国后乡政府驻此,工商业增多。1985年有非农业21户69人,工业11家,商业16家。建国前有50米小街1条,建国后街道逐步延伸到500米,宽12米,砂石路面,盛(桥)白(山)公路纵贯其中。
  十五、石 山 又名查巴店,距县城东北20公里,石山乡政府所在地。建国前有两三家小店。60年代以后陆续在小镇西侧山坡建有碗厂、美瓷厂、高岭土矿。现有街道2条:东西街长600米,宽12米;南北街长500米,宽12米。有250户850人,工业7家,商业10余家。庐(江)巢(湖)公路贯穿街中,交通方便。镇西有龙池山,山上旧有龙池、兴隆庵,均已毁,留有两株200年相对称的银杏树;山上还有马蹄井、仙人洞等古迹。镇东西两头有田河温泉、腊塘温泉和井洼温泉,水温30℃。
  十六、止马岗 距县城北(经铺岗)约20公里,田埠乡政府所在地。据传魏武帝曹操曾于此停马宿营,故名。建国前仅有两三家茶馆、饭店。建国后,由于乡级政权机关常设于此,相应设立粮站、供销社、食品站等商业网点,并设医院、田埠职业中学和乡办企业,现已形成1条街道,长500米,宽12米。有100户400人,房屋260间。
  十七、裴 岗 距县城以东11公里,裴岗乡政府所在地。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其南岗孔家楼裴姓避水灾移居此岗,开设茶馆、饭店,得名裴家岗。光绪年间,因其为通往无为、芜湖、南京等地必经之道,遂发展成50多户小集市。其东白湖、其西黄陂湖水产在此集散。清宣统二年(1910)设裴家岗保,为县二区驻地,商户增多,形成百户对面小街,并在街道两头建有闸门。建国前有手工业、商业47家。有老街1条,鹅卵石路面。建国后在老街北新建街道1条。有供销社、粮站、食品站、合作商店(组)、乡办企业共31家,个体商店、摊贩20多家,还有裴岗中学、医院、信用社,有非农业户约400人。军二路纵穿镇中,裴(岗)桂(家坝)公路南接枞阳,交通方便。
  十八、塘串河 距县城东17公里,东经117°4′,北纬31°1′。清光绪十一年(1885)《庐江县志》载:黄陂湖通后湖者曰“麻线河”,后湖通白湖者曰“塘缺河”,两河窄狭弯曲。塘缺河为来往商船停泊之地和渡口。清咸丰间只有10多户人家,亦农亦渔亦商。同治三年(1864),塘缺河镇列为全县三十二镇之一。民国中期有108户3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该镇以东无为境之黄姑闸,来往客商不能由陆路东下黄姑、襄安、无为,街民在塘缺河老街北首白湖岸边建船码头,供皖西大别山等地商人往来,曾一度繁荣。民国32年后陆续从老街和杨柳、裴岗等地迁来60户305人,土公路旁开店设铺。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两次组织民工将麻线河和塘缺河疏浚取直,河床拓宽为30米,使河湖之水相通互串,遂改名“塘串河”。1956年白湖农场场部迁建于此,逐步形成现在的塘串河街。它北与白湖农场东、西大圩隔河相望,南依裴岗联圩北之裴河。原老街长百米,宽5米,多是草房;现街道长1500米,宽10米,渣油路面,楼房林立。有国营、合作工业10家、商业93家、个体户5家、摊贩27家。阀门厂占地面积57806平方米,建筑面积34063平方米。农贸市场占地5亩,四季繁荣。军二路贯通东西,白湖港运转南北,交通方便。
  十九、砖 桥 距县城东南41公里,原名蜈蚣寨,地处巴滩河下游。建国后曾为砖桥乡政府所在地。明初江南移民刘、柳、王、洪4姓8户定居于此。后居民逐渐增多,夹衖建店,形成东西向对面小街。嘉靖、万历间,小街几次被山洪横冲出一道南北向沟渠,行人不便。街民乃用砖石砌成长8米、宽5米的人行小桥,遂名小集为“砖桥”。当地竹木山货丰富,乡脚延伸到邻县无为、枞阳一带,小街日趋兴盛。明成化五年(1469)列为庐江县九镇之一。康熙间江南商贩驻镇收购药材等山货,一时更加繁荣。咸丰兵乱,市面衰落。同治六年(1867)街民洪玉楷重建砖石拱桥。砖桥工商业有烟、药、染、烛、衣、布、山货、杂货店及竹木作坊等60多家。清同治三年(1864)列为全县三十二镇之一。民国元年居民50户180人,商店25家。民国30年有商户124户520人,较大的有洪福盛、同大友、刘元丰和余祥发等布、杂、南业商店。日军侵入皖中,殃及小镇,又加土匪多次洗劫,终致市面冷落,不少商户倾家荡产,流入农村。建国后,有9家商店和10家中药店,组成合作店(组),发展稳定。1958年秋,有非农业60户300多人。1969年下放集镇人口,小镇又趋衰落。1972年乡政府北迁南刘墩,砖桥小街作为商业网点而存在。1985年居民186户685人,其中非农业47户167人。有供销社1家、南业商店2家、私人商店16家、旅社饮食9家、竹器加工9家。商业年销售额267.6万元。小街素有养鱼苗的传统,1958年建有鱼苗场,现有鱼苗专业户8家,年产鱼苗300万尾,产值2.5万元。镇东南黄山寨顶有龙泉井、神韭菜、金怪洞、银怪洞等古迹;有生于悬崖的石耳。镇西北有建于明末清初形似瓢的粥瓢井,镇东南有明代两口龙眼井,现存1口。泥(河)缺(口)公路沿街后而过,1974年建大桥于镇东南,长20米,宽7.5米,陆运畅通。
  二十、南刘墩 距县城东南38公里。明永乐间有刘姓迁此定居,清咸丰进士刘秉璋于清末时倡建刘氏宗祠于龙山头下,在祠门前挖2口井配为“龙眼”,门前堆一占地2亩的大土墩配作“龙珠”,故名刘家墩。1983年地名普查时改名南刘墩。1972年乡政府迁此后,文化、学校、广播、体育、粮站、医院、供销社、供电、邮电、信用社等单位相继移建于此,形成集镇。有“十”字街2条,东西向街长1000米,南北向街长500米,宽均为8米。1985年有161户823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98人。有商店15家、综合厂1家、饮食理发12家。有房屋4000间,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六十年代新建桥梁4座,裴(岗)桂(家坝)路、泥(河)缺(口)路,交叉穿街而过,交通方便。
  二十一、黄 屯 距县城东南28公里,黄屯乡政府所在地。因东汉农民起义军首领黄穰屯兵于此而得名。据出土马氏碑记载:明天启年间黄屯镇是东西向,明末清初形成半边街,雍正八年(1730)毁于大火,后形成南北向街镇。黄屯素称“毛竹之乡”,盛产篾器竹编,本县有“本钱轻,上黄屯”之说。明成化五年(1469)列为全县九镇之一。清末街上有竹木业和商业100多家,居民500余人。民国年间有300户,1600多人。竹篾器行销本县及周围各县。建国后由于裴桂公路衔接贵池,竹篾器销及大江南北,市场更趋兴旺。1985年有工商业405家1600余人,其中竹器加工124家,203人,商业年销售额210万元,竹器销售额135万元。原有南北向街长200米,宽3米,后改铺水泥路面,又新建东西向街道1条,长2000米,宽6米,砂石路面。房屋建筑面积5.5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70幢420间,面积8400平方米。有大小桥梁2座,分别建于1972年和1976年,陆路交通方便。镇周围有黄城寨、帅旗峰、烽火墩等古遗址。
  二十二、中沙溪 距县城南14公里,沙溪乡政府所在地。沙溪河分上、中、下3沙溪,此以居沙溪中段而名。原是沙溪河南北渡口。明成化五年(1469)列为全县九镇之一,当时北岸形成1条小街,工商业50多家。清雍正间街民巩倚吉首建大石桥贯通南北,商户增至100多家,粮行居半。光绪间又增当坊、油、漕、砻、糖、面等作坊及烟店、花生行、药铺等商户。民国18年桥圮,河道失修淤塞,农产品亦渐不丰,米市遂分移庐城和黄泥河,市面逐渐萧条。民国23年,街市仅剩20余家杂货摊铺。民国24年乡人徐皋甫倡导建长5丈、宽2丈的3孔联拱大石桥。民国30年秋,庐江中学为避日军飞机轰炸迁至此,人口猛增。建国前夕,有各种店、铺、行36家,瓦房330间,其中两层楼房83间。有东西向正街1条,长600米,宽5米,石板路面,正街东端有1条南北向副街,与正街构成“t”形。2条街共有闸门6道。建国后,1958年“大办钢铁”中撬毁街道石板,后又拆去街道闸门和副街房舍,街道改为砂石路面。先后建有供销社、合作商店、医院、中小学等企事业单位10多个,还有私营商店10多家。1985年有居民118户,411人,有公路西接庐(江)枞(阳)路,北接胜岗。
  二十三、罗 河 距县城37公里,东经117°2′,北纬31°,是本县南去枞阳要道,罗河乡政府所在地。罗河通白荡湖达长江,盛产鱼虾。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罗、阳两姓首辟鱼场,得名罗阳,又名罗场。熙宁三年(1070)罗场被列为庐江县六镇之一。元代罗河改道穿街下枞阳白荡湖入江,河街互举,名为罗昌河。明初江南徽州等地移民,多从贵池过江经罗昌河中转,街市兴盛。清初,泾县、旌德、太平3县商贾来此开店设铺。康熙二十九年(1690)有九华山僧人法尘募修胜因寺,并建有长25米、宽5米之罗阳石桥,贯通东西两街。店铺大多经营纸张、瓷器。光绪间,商家辟农历每旬“二、五、八”为集市日。民国年间兴起秉烛夜市和露水早市,成为庐南重要鱼粮和土纺土织交易市场,市面繁荣。建国后,机织布取代土布,土布市场萧条,新兴工商业崛起。1985年有粮油加工厂、织布厂、织带厂、供销社、合作商店12家,个体手工业、商业66家。农贸市场上有竹、木、禽畜、粮油、水产等货物。清末该镇有141户,365人;民国年间有261户,576人;1985年为1374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212人。原有街道3条,主街有复兴街、小衕口街、大衕口街,建国后均改造拓宽。1986年新建罗河大桥长40米,宽8米;庐枞公路穿街跨桥通达县内外,水陆交通方便。
  二十四、柯家坦 距县城西南20公里。东经117°4′—10′,北纬31°13′—17′,柯坦乡政府所在地。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大畈,据传数百年前,泥沙沉积为一片平坦沙滩。明代有江南柯姓定居于此故名。康熙间有旌德、太平等地移民,来此种烟、茶、竹、麻、油桐、生漆、并设店交易。道光间为县西南山区土特产品集散地。同治三年(1864)列为县三十二镇之一,当时有百余户聚成“t”形小街。民国初年增设5家茶行,齐、鲁、关东茶商坐镇收购茶叶。桐油、漆、麻、竹编亦随之转销各地。民国24年(1935),遭肥西县花子岗匪首张咸树(张大鼻子)洗劫,从此一蹶不振。建国后仍为茶业及其他山货集市。有街道2条,总长800米,宽5米。建有粮站、茶站、供销社、食品站、合作商店及乡办工业,并设有小学、中学、医院、文化站、电影院、广播站。居民100户670人。镇西侧有虎洞水库,东南角有板桥河水库,南傍柯坦河,河上建造两座大桥,山水相连,水旱互补,增添山镇活力。庐(江)柯(坦)公路环绕东西,万(山)柯(坦)公路贯通南北。
  二十五、陡 岗 位于县城南20公里处,在大凹口东,属乐桥区大化乡。建国初,置陡岗乡。1961年成立大化公社陡岗大队。因该地(现水库上)有一陡坡,取名陡岗。集镇上有122户1037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8670平方米,其中居民房屋2502平方米。有乡镇企业6个、商店11家、电器修理部4家、水作坊4家、服务行业7家,年营业额300万元。农贸市场逢阴历每旬“二、五、八”集市,约千余人;上集商品繁多,购销两旺。有庐(江)陡(岗)公路直达县城,乐(桥)陡(岗)、罗(河)七(桥)陡(岗)路经柯家坦、汤池直达合肥;双(坝)陡(岗)路直达枞阳、桐城、安庆。有中小学、幼儿班、以及乐桥卫生院陡岗分院和村医疗室。境西有龙王顶、岱鳌山,秀峰耸立,岩峭如壁。龙王顶峰西有老虎洞,中峰有仙女岩,其南侧有“石小姐下嫁”1组石像,栩栩如生,维妙维肖。1947年12月初,在大凹口小马庄宣布成立中共桐(城)庐(江)县委。该镇是xx法学家周新民的故乡。
  二十六、磙子桥 境内有一小溪,用石磙作桥故称,后改建石桥。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乐桥乡政府所在地。民国时为同乐乡,民国30年以同乐、磙桥两地名的尾字得名,置乐桥保。1969年该镇被山洪冲毁,居民迁至东上坡300米处,依唐(老院)乐(桥)公路两侧建镇,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7736平方米。现有316户2600人。国营、合作企业有粮站、食品站、供销社;乡镇企业9个,个体手工业、服务、修理20多家,商贩35家。有唐(老院)乐(桥)公路、乐(桥)青(藻青山)公路,南通藻青山经孔城到桐城、安庆。有中小学、幼儿班、卫生院和村医疗室。
  二十七、葛 庙 明末葛姓所建之家庙,祀东晋时葛洪,故称。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处,葛庙乡政府所在地。建国后,置葛庙乡(公社)。集镇占地面积586亩(连同中学),建筑面积9212平方米,99户472人。乡镇工业企业7个,年产值125万元;供销社和个体商业,年营业额105万元。有乐(桥)柯(坦)循环班车,每日4次过境。西至界河有桐(城)葛(庙)公路。有中小学、卫生院、东冲医疗室,并实行初级保健。葛庙在解放战争期间是革命游击区。民国36年12月皖西二地委于葛庙宣布成立中共湖西县委。解放战争期间,中共柯坦区委书记兼武工队长莫波,因叛徒告密,遭桐城联防队杀害,其墓在镇西东冲山麓。
  二十八、陈 埠 有陈姓设埠故名,位于县城西16公里,陈埠乡政府所在地。建国初隶属柯坦区,1956年属乐桥区。1961年集市迁至新址一桑树和岗塝村,仍沿用旧名。房屋建筑面积12082平方米,402户1612人。乡镇企业9个,年产值106万元,个体企业57个,年营业额51万元,村办、联户办企业7个,年产值21万元,校办工厂产值40万元,还新建乐桥区第二米厂,投资65万元,日产标一大米50吨。有中小学、幼儿园、乡卫生院各1所。生产中药材多种,如麦冬、红花、薏仁米、月季、玫瑰、满天星、菊花等。交通方便,有庐(江)柯(坦)公路、唐(老院)柯(坦)循环路、陈埠经城池至老院公路。还有乡办邮电所,30门总机通各村,村有亦工亦农邮递员。
  〔乡 村〕
  一、自然村落 据普查,1981年全县共有村落6693个,大部分依据地形、生产和氏族关系聚居,形成自然村庄,圩畈区居住较集中,山区居住较分散。10户以下的村庄有381个,10户至69户的有5973个,70至99户的有223个,100户以上的有116个,具体是:100至129户的有59个,它们分布在汤池区的大塘凹;在金牛区的有路西嘴、袁小圩、张家拐、舒家拐、杂家户、左家老、朱家岗嘴、桑卜拐、王家楼子;在白山区的有华三村、吴圩东埂、齐头嘴、王圩、南圩、胡家湾(黄道公社)、小垸、夹河、王善圩、永安、铜陵坝、千棵柳、唐家拐、八公堂、鲢鱼尾、殷家墩、下垸子、柳旺北沼、永兴、永南、顾家垸、窑口、下岗头、胡家湾;在盛桥区的有周家嘴、大洪、塔碾寺、张棠嘴、大孙、薛岗、东孙、官塘堰、高家板桥、黄家畈;在缺口区的有塘头埂、黄家畈、雁头、垅岗、陶家湾、上何家院、洪家院子、黄庙湾、王家院子;在泥河区的有金亭嘴、徐家墩、霍家院子、黄家田埠、鲍家大院、楼房院。130至180户的村落有38个,它们是:城关区的三里岗;金牛区的丁家坎、冯家楼;白山区的连河塘、长汀大郢、韦家桥、枣树龙家、下吴村、沼正村、西正份、联合村、下东、小份梗、上套、永安、花园、新丰圩东、薛南、柳旺圩西、柳旺圩东、正埂、墩头圩、五里墙;盛桥区的大丁、孙家河口、大张家、苍头嘴、洗马沟、大明堂、高家塅头、夏家老屋;缺口区的龙家嘴、何家院、秋叶楼、张家墩、棋杆、周杨村、李家院子。181至420户的村落有19个,多分布圩区(见下表)。
  1981年庐江县较大村落表


  二、房 屋 民国年间至建国前,农民住房98%以上为土墙草顶,或简易草棚,人均5平方米,檐高2米左右。少数户有零星瓦房。山区多数房子是石墙草顶,也有少数拍草屋。为了合家团聚,谨慎安全,中等以上户多数习惯建四合院。房屋一般座北朝南,开有小窗口,室内昏暗,通风差。也有少数分幢建房,一幢3或5间不等,两头房仓,中间堂屋。赤贫户窝棚栖身,或寄居祠堂、庙宇。
  建国后,农民住房条件有很大改善。1959年前后,受到挫折,本县农村有些地方出现拆屋并村情况。1962年后,出现建房热,翻修旧房,增盖新房,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但是除少数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建瓦房外,农民建房多数是土墙草顶的平房。1979年后,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前后,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建房热,很多农民翻建和新建瓦房。1985年全县22万农户住房,总面积11764162平方米,其中80年代前5年翻建和新建房屋面积为4352739.9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2.3平方米。其中,1984年农村建瓦房33966间,面积679320平方米,1985年建瓦房30677间,面积613540平方米。翻建和新建瓦房,注重质量,多数是瓦顶砖木结构平房,有些是砖石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采光、通风、结构合理,内外装饰美观。据调查,丘陵地区的盔头、罗河、七里、石山、田埠、芮岗、三塘、郭河等乡,山区的果树、长冲等乡,圩区的天井、南闸、古圩、戴桥等乡,1985年房屋总数167632间,使用总面积3436105平方米,其中瓦房95709间,使用面积1956907平方米(90.2%是1979年后翻建和新建的),占房屋总数的57.1%;草房69283间,使用面积1384040平方米,占房屋总数41.3%;楼房2640间,使用面积95158平方米,占房屋总数1.6%。同年,这14个乡总人口194435人,人均住房面积17.67平方米。农民新建房屋因地制宜,多数采用行列式平面布置,座北朝南,单户独院,美观适用。
  三、道 路 自1958年起,逐年修通县、乡公路,在此基础上,相继修通乡、村公路,开辟与整修村际间人行大道和通向田间的机耕路(详见交通志)。据调查,汤池、金牛、盛桥、白山、泥河5个区的14个乡现有人行大道886条,长633.4公里,机耕路414条,长220.2公里。
  四、供 电 1985年全县农业用电7089万度,其中用于排灌3222万度、农副加工2752万度,其他用于社队工业和生活照明。全县73个乡镇全部通电,有495个村、4911个村民小组用.上了电,村组通电面分别为87%和70%,用电户为6.61万户,占总农户的30%。
  农村饮用水条件也在逐步改善,由饮用塘、河水向饮用井水发展,不少农户还建了压水井,使用了方便卫生的清洁水。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庐江乡村志_心海苍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