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科普馆关门是个教训
---郑渝川,2010.07.15
广州南沙科学展览馆,曾是我国规模{zd0}的民营科技馆,1999年由霍英东基金会投资建成,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及省市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称号。来自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评价该馆是看点多、参与性强、最为亲民的科普展馆。
然而,这已成往事。《羊城晚报》7月15日报道,今年3月,南沙科学展览馆关门歇业,变卖了资产、辞退了员工。
据知情人士介绍,南沙馆之所以关门,一方面是因为未独立注册,每年要缴纳多达50万元的房产税,而享受不到公益性设施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该馆地处偏远,且广州大学成立兴建的广东科学中心,大量分流了参观游客,造成门票收入太少,只能靠霍英东基金会提供运营费用——给一个既缺乏经济效益、也没有多少社会价值的科普展馆“输血”,显然是个非理性选择,即便是财力雄厚的基金会,也不可能长期做下去。
更令人惊愕的是,南沙馆关门的消息,在4个月之后,广州市、南沙区两级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单位的态度,要么仍不知情,要么“略有耳闻”(后者没有通达前者,或者认为没有通达的必要)。换句话说,对于民营的南沙馆,官员与之保持了足够的距离。
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民营科普场馆的兴衰,都是筹资人、投资人和运营实体自己的事情,政府只要安守本位,不越位、不帮倒忙就可以。但是,从结果上来看,这起事件必将大大的挫伤民间资本兴建或捐助筹建科普场馆等公共物品的积极性,并且,也会造成对本来就极其稀缺的科普人员的伤害。按照《羊城晚报》记者的说法,据悉,南沙馆近九成展品由工作人员设计,而不是其他多数展馆那样主要靠购买、雷同的风格思路来办展。如今该馆的设计、研发人员都被炒了鱿鱼,靠“买”办展的展馆显然也不会对他(她)们感兴趣,这部分人的出路何在?其处境和出路,难道不是对青年学生未来选择科普职业的负面警告?
中央多个部委曾于2007年发出《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在阐明科普工作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意义之后,强调要“明确科普设施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分布、规模和建设方式等…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符合需求的科普场馆…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建设专业科普场馆”。
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相对简练,需要省市县各级地方细化操作规则,并通过相对灵活的具体执行,确保政策预期效果。但从南沙馆长期面临的困境来看,有关方面并未充分意识到该馆的功能价值和示范性作用,因为该馆未独立注册,就按照企业标准征税,为什么审批者不能像对待制造业投资商那样,给予必要的变通,或者为该馆变更注册手续提供指引等便利呢?
而政府斥资兴建、运营的广东科学中心,在规划设计之初,以及收纳、采购展品和设备等后续环节,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也应当考虑到与南沙馆等展馆的和谐共处,甚至而言,决策者还可以多想点办法,加强区域内科普展馆的资源整合,开发科普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为科普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发挥{zd0}的价值,才算将《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执行到位。然而,如前所述,公办民办的展馆,在相隔甚远的情况下,竟然形成了分流客源的竞争关系。
我无意指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失职,只是希望,最亲民的南沙馆关门一事,不仅仅成为迟到了4个月的报章消息,然后迅速被遗忘在传媒信息和读者记忆的“海洋”中,而能够有所启示,能被当做一种提醒、一种督促,催发出亡羊补牢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