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发微小水电促进竹藤业等乡村企业的发展- 前不见古人后不見来者 ...
大力开发微小水电促进竹藤业等乡村企业的发展 [转贴 2010-07-16 19:19:00]   

1 广西融水县开发小水电,促进了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麓余脉的桂北山区,森林茂密、雨量充沛,河沟纵横遍布全境,山高水陡、水力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小水电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据1977年融水县"中小河流调查报告"统计,除过境的融江外,县境内河流水能蕴藏量达31.87万kW,其中可开发量为24.37万kW,年发电量7.12亿kW·h。全县共分为21个行政乡镇,其中17个乡镇,地处高寒山区。全县总人口46万余人,其中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71%。全县面积4663.8km2,山地占85.5%。由于条件差,山多地少,气候寒冷,山路崎岖,不便,尚有部分农户未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政府的扶贫县之一。

  从1964年开始至今,按照"微、小型为主,地方群众自办为主,自力更生为主及当年受益为主"的方针,融水县已开发建成小水电(包括微水电)站1814座,装机容量15195kW,占可开发量的6.2%。年实际发电量3845.45万kW·h。全县百分之百的乡镇通了电,全县有村(街)公所205个,通了电的有193个,占94%,用电面积达71%。装机容量从几kW到1600kW,并有配套35kV、10kV的输变电线路。

1.1 同练水电站

  同练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1×55kW,于1979年投产发电。电站位于融水县汪洞镇同练乡上同练村,属村办企业,离县城100多km。

  建站20余年来,不仅解决了该村群众的照明、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碾米等用电;有了电后,村民以电代柴,用电饭煲做饭,减少了森林砍伐,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特别是近几年来,离电站100多m远的地方,开办了一家竹子加工厂,该厂安装竹针机9台,年总产值80万元,每年上缴乡税收3.96万元,交电站电费2万余元,安排了当地农村30个剩余劳动力,每年收购当地群众难于外运销售的毛竹72万多条。没有竹子加工厂前,当地成竹,几角钱一支;有了竹子加工厂后,成竹变为2.2元一支,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某村民,每年卖毛竹能多卖2千多元,两个小孩都在竹子加工厂工作,月收入200元/人,该农户年收入增加5千多元。当地村民都讲:有了电,有了夜明珠;有了竹子加工厂,竹子才值钱,生活才有了改善。同时,竹子加工厂的利润也不错。同练水电站带动了当地、环境和的发展。

1.2 融水县发展小水电的经验

  融水县的小水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不断发展,取得了成功。主要经验在于:

(1) 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在不同时期有相应的不同政策做保障,政策到位,措施有力。

(2) 有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扶助,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大量xx资金,加快了小水电建设的步伐。

(3) 村民有高度的积极性,不怕苦的奋斗精神。

(4) 重视的培养。

(5) 推出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等集资办电政策,鼓励个人和集体办电,促进了电气化的建设。

(6) 加强对小水电建设的领导和工作,由县水电局一名副局长和工管站负责专职管电,不定期到全县各个电站进行检查和指导工作,每年定期开办1~2期小水电站运行人员辅导班,提高了小水电站运行的业务水平。

2 信宜市大力小水电,促进了加大发展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3080.5km2,人口121.3万人。信宜竹藤编织悠久,目前,竹藤制品出口量大,是广东省{zd0}的竹藤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水力资源丰富,小水电开发成绩显著,是初级电气化县(市)之一。

  信宜市原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199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仅1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6.2亿元,财政收入8870万元,但信宜人充分发挥山区竹藤、水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并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的腾飞。1993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九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14.1%,工农业总产值106.3亿元,比1995年增长132.4%,年均增长13.5%;财政收入2.68亿元,年均增长13.3%。职工年收入82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5元。

2.1 确立开发山区资源,促进发展的思路

  由于、地理、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信宜市还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是广东省贫困山区县之一。明显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收入少、起步迟、发展速度慢等突出问题,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县,但大部分山地有自然生长的可供编织的竹、藤、芒,资源十分丰富。200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68.1%,绿化率达88.5%,森林资源名列广东省第三位。信宜市雨量充沛,境内江河溪流交叉,水能资源的蕴藏量达20.94万kW,可开发量达17.87万kW,占理论蕴藏量的86.9%。依靠这山多、水多、资源多、劳力多的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确立了"山上搞种植、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的发展思路,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独具山区特色的资源,变山区资源优势为山区优势。利用山多的优势,大搞造林绿化,走"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带动加工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路子,林多了,水源逐年增加,利用河流落差大的特点大力发展小水电;利用山上竹、芒、藤、柳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竹藤编织业。

2.2 利用水能优势,大力开发小水电

  充分发挥山区水能优势,大力开发小水电是发展山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信宜市已建成小水电站257座,小水电装机容量达11万多kW,正常年发电量3.5亿kW·h。具体做法有:

(1) 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多种开发方式建设小水电站,已建成小水电站257座。

(2) 以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小水电站。信宜市开发水电资源需总投资超过10亿元。目前,已建成电站的总投资达7亿多元。已建成的水电站中既有市投资兴建的电站,也有镇投资兴建的电站以及村投资兴建的电站,还有一批市镇合办、镇村合办和股份制电站及个体私人投资兴建的电站。

(3) 多种经营方式促进小水电良性发展。充分利用小水电的价格优势,引资建厂,发展加工业,提高电站的生产和安全水平,提高小水电站的含量,促进小水电的良性发展。

2.3 大力开拓竹藤业,联合走向市场

  竹藤业已成为信宜市产业化程度{zg}、效益{zh0}、联结农户最多、规模{zd0}的支柱产业,并且已走向市场。

(1) 大力发展竹子种植,确保资源优势。广泛发动群众种竹,确保竹资源。现在竹子种植面积达400多km2,竹子种植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和基地化种植,保证了竹编业的资源优势。同时,也促进竹子的价格不断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实施产业化经营。为了把竹器编织产业做大、做强,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经营竹藤业的公司从国外客户中接到订单后,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再由公司进行收购,再加工、包装。通过公司的带动,把千家万户农民联结起来走向市场,实行产业化经营。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竹器生产经营701家,从业人员42044人。由于公司的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带动,竹器生产已由单一的竹编,发展到以竹芒藤柳为原料,开发出竹藤、竹木、竹芒、藤铁、竹铁混合编织等系列。从事竹子种植、竹藤编织的农民占全市农民总户数的30%,覆盖全市23个镇,有7万多户25万农民。其中,人均年收入{zg}达15000多元,{zd1}的也有4000多元。全市竹器工艺品编织企业年产值超500万元的有41家,其中超1000万元的有22家。竹藤产品已出口到美、英、德、法、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全市竹器工艺的编织业产值达16亿元,出口2亿美元。

2.4 一业带百业,促进山区持续发展

  以小水电的发展带动加工业,促进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大搞竹子种植,造林绿化,保证充足的水资源优势,实现了"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带动加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小水电的建设、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市电网覆盖面、村通电率、户通电率均达{bfb}。

  "九五"计划期间全市工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长为17.3%。200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4亿元,可见一业兴带来百业旺。

3 结束语

  小水电具有造价低廉、便于维护、建设工期短、见效快等有利因素,其市场前景日趋看好:一方面,小水电很适用于人口比较分散的大电网不易到达的边远地区,由于实行分散方式的农村电气化,因此发展中国家对小水电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出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回过头来,在大电网覆盖区内开始修复过去废弃的或建设新的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的低水头小水电站。

  从广西融水及广东信宜两县市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发展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边远贫困山区走出贫困的模式:"山上种藤竹、山脚建电站、山边办学校、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山内山外造楼房"的美好景色。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大力开发微小水电促进竹藤业等乡村企业的发展- 前不见古人后不見来者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