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xx{dj1}私募下半年A股投资策略_天天天晴_新浪博客

等待有业绩支撑以及真实成长潜力的股票估值回归

下半年的机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低估值传统产业的反弹机会,如果宏观经济回落过快的话,那么到四季度市场将调控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那么周期类股票会有一波反弹行情。

另一个是系统性风险释放的过程中,成长股估值回落带来的投资机会。从大的投资逻辑来说,上一个十年是以房地产、汽车为主导的业化阶段,持有地产、金融、汽车等周期行业上市公司能获得远远超过大盘的超额收益。

在下一个十年,我们看好经济结构转型中新兴产业带来的机会,包括 汽车、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但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目前的估值水平都太高,市场下跌可能给我们提供了买入的机会。

(陈锋,展博投资总经理,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FMBA),武汉大学建筑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国信证券研究所、国信证券另类投资部投资经理。专注于国内证券市场、行业和上市公司价值研究,对市场趋势和股票价格波动有独特的判断。)

 

选择未来继续享受高估值行业

首先,所有的行业都会有机会,最重要的是是否有超出市场预期的东西存在。

xx未来能够继续享受较高市盈率的行业和转型中的企业,赚企业投资价值变化的钱,要在“变”中寻找机会,不是静态的,而是看变化发方向。

作为目前比较确定的,能够衡量未来市盈率是否能够享受高估值的依据,就是人口劳动力的供给,低端劳动力供不应求会导致一些行业市盈率的下降,xx劳动力供过于求情况会继续存在,会导致部分行业继续享受比较高的市盈率。

继续享受高市盈率的行业如TMT,受益于人口变化的如医药、 ,受益于低端劳动力的如大宗消费品,取代一些低端劳动力的如机械、自动化,这些情况在韩国、日本的历史上完整的体现过,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市值占比大幅下降,其他转型受益行业占比大幅上升,这是一个趋势。

(唐雪来,现任深圳财富成长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2009年xx私募 经理,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大型券商并购部门、中国证券报者、上海证券报首席记者、金鹰基金行业研究员,广东新价值投资总监等职务,新价值1期为2009年全国阳光私募年度榜中第二名。)

 

蓝筹存交易性机会

下半年的机会主要在三个方面:{dy}是 暴挫下价格重新评估的交易性机会,这种机会对每个行业每个板块都有用,现在银行、地产、有色金属、钢铁估值都已经达到1600点的水平,这是{jd1}低估,所有的投资者都紧盯着它们,既然是低估,一旦市场底部确认,就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

第二是新兴产业。国家政策连续性的扶持、财政和金融xx上的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些股票存在很大的投资的机会,但被市场错杀,值得从基本面去进行深度的挖掘,这样才能取得{jd1}的超额收益。

新兴产业里,比较看好物联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里面的新产品、节能环保、煤化工和通胀预期的稀有金属等。这些股票如果能够跌下来,更有机会,当然,要注意精选个股,下半年,机会{jd1}是出现在个股的精选和投资结构的变化上。

第三是资产重组类个股,特别是换股的上市公司。

(常士杉,世通资产董事长,知名私募人士,15年证券市场投资经验,曾创造出2年10倍投资业绩,独创的“三低买入法”,“短期滚动复利,质优中期持有”的底仓滚动复利法引起广大反响,被称为中国滚动复利创始人,中国股市{dj1}高手。)

 

xx调结构下的三条投资主线

下半年的投资机会:不仅把调结构看成压力,同时把这种压力看成新的发展起点,这样才能在调结构的格局下找到结构性机会。所有能让结构重新回归均衡的区域、产业、公司都有机会,在调结构的背景下,三条投资主线可以重点xx。

{dy}是战略新兴产业:如移动支付、智能终端,安防、新型电子器件如触摸屏等等;

第二是传统产业升级:如智能电网、三网融合、铁路货运等。

第三是站在周期拐点的长周期行业,比如医药产业处于较长周期的战略上升拐点,周期可能是5年、10年。

但目前不是介入相关板块的{zj0}时机,要保持xx,但要全面的、立刻的介入,风险还是蛮大的。

(余定恒,翼虎投资总经理,13年境内外证券投资和投行经验,潜心研究价值投资理念在新兴加转轨市场的具体运用,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符合中国特色的投资理念和哲学!曾就职于珠海证券及平安证券,投行背景的投资风格在业内独树一帜!)

 

新兴产业是未来的投资主题

中国经济转型是必须的,一旦经济调整结束,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 、信息技术等一定是未来的主题,这些是具有确定性的。等待系统性风险过后,可以考虑这些股票的投资机会。

(张晓君,天津仙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从事证券投资、研究、营销工作15年。先后曾在天津证券、渤海证券、工作。长期从事宏观策略研究,并在国际比较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逻辑框架和思维体系。)

 

xx股、蓝筹和战略新兴产业

下半年xx的投资板块,{dy}是上半年出现了严重超跌的板块,前提是它本身具有投资价值,整体的估值水平相对历史纵比、横比都有吸引力的板块。

第二是去年以来一直都备受争论的蓝筹板块,前两季度都在争论“二八转换”,但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这种格局,大盘超跌严重的情况下,蓝筹板块的投资价值是显著的。

第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国家扶持的,包括新能源、节能减排、电子信息等七大行业,带有一定主题投资为主的板块,要密切xx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新能源有两条线,{dy}是太阳能,我们比较xx那些有 能力的企业,像薄膜太阳能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还有技术在全世界占有{lx1}地位的聚焦发电企业,中长期值得xx。第二是锂电池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以后一系列节能减排方面都涉及到电池。

(黄云轩,经济学硕士,证券从业经历11年。曾任职于国有投资公司,从事二级市场项目投资、资产重组;大型券商任区域研究部总监; 2007年任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基金经理;管理产品并被国内多家xx评级机构评为五星评级。)

 

2011年年底前是科技股天下

长期来看,股市将轮换演绎消费、科技和金融三大投资主题。其中金融是决定大盘走势方向的,而科技和消费是中短期具有爆发力和想象空间的。下半年,大盘蓝筹不会有好的行情,在2011年年底前,应该是科技股的天下。

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是一个一定要成功的战略性问题,否则中国经济将无法持续发展。而无论产业升级实际能否成功,资本市场的这波行情是一定会有的。2011年年底前,新兴产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是科技股的天下。

在具体选股上,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分两类:一类离现实比较近,既有技术含量又有现实需求,有实际业绩支撑的,比如 、信息技术、软件等;另一类是概念性的,想象空间比较大,但不确定因素多,这类股票只有在行情见好时才会起来。我们偏向于投资前一类股票。

投资方法上,比较适合的方法是做一个“面”的投资,就是选择在两三个行业中选择一篮子股票,比如买30只股票相当于买一个优化指数。

不远的将来,中国消费的启动可能是超乎人们想象的,医疗保健、品牌消费品具有机会。

(沈一慧,慧安投资董事长,13年证券经验;多次准确预测市场“顶”和“底”; 3期产品2010年1月的收益率包揽全国阳光私募的前三位;3月底,慧安3号以25.36%季度收益排名全国{dy}。至今,资产收益率增长7.2倍,年均复合收益率超过70%。)

 

调整后的市场机会:价值和成长两条主线

大蓝筹的价值重估:目前整个银行股的PB仅1.8倍左右,与08年的低点接近。在指数跌到一定低位时,指数 有了大量的对手盘,机构投资者利用手中的权重股(尤其是银行股)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做多,达到下半年赚钱的目的。

个人投资者的选择参与期货和在现货市场上选择二线地产股。

成长股去伪存真:目前,和中小企业板的市盈率分别高达为59倍和40倍,分别是沪深300成分股市盈率的4倍和2.5倍,结构性泡沫仍然较为严重。可能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中小盘股票继续面临估值下调的压力;另外,如果多数成长股的中期业绩无法达到市场预期的成长性;从而导致戴维斯双杀。目前来看,中小盘股估值压力依然较大。

个人投资的选择:耐心等待高风险中小盘股票补跌、分化,再逢低增持“真正的”成长股。

(刘峰,丰煜投资总裁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经济学硕士,十五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君安证券交易主管、君安证券(香港)高级研究员、国泰君安证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天同证券副总经理、兴创蓝天投资总经理。并有多年海外证券市场投资经验。)

 

竞争性领域寻找好股票是基本思路

下半年的主要投资方向,一个是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特别是中盘偏大盘的二线蓝筹股,第二个是中期业绩超预期的企业,另外一个是下半年要xx产业政策的导向,这些行业既不受现在越来越紧缩性的政策制约,也不会受到越来越紧缩的资本约束。

在竞争性领域寻找长线的好股票是基本的思路,经济转型是大的趋势,未来较大的机会在新兴产业,主要有通用航空、海洋工程和生物育种等,但需要在这些板块中仔细挖掘,这轮市场估值水平下来后,需要更多地xx安全边际。

(李泽刚,和聚投资总经理,复旦大学硕士,8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泰达荷银基金基金经理,管理基金, 4 年167.99%回报。和聚1期成立半年来净值收益率为37.64%,大幅跑赢大盘。入围和讯、、国金2009年度明星私募基金经理评选。)

 

我们在寻找隐形{gj}企业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寻找隐形{gj}企业,即细分行业的xxxx,选择标准主要包括,首先是要在细分行业的销售额居于前三位,其次是企业的领导层有在行业精耕细作或通过扩张及收购等做成行业{gj}的强烈愿望,然后是团队是否有足够的执行力来达成领导层的上述愿望。对按照上述标准选出的企业打分后形成股票池,然后用成长期权的方式进行估值,之后再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投资周期的把握,主要投资的是出于青春期到成熟期之间的企业。

具体选择上主要还是自下而上,先从企业出发,在大盘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入,选择权重方面有约60%是从个股和企业层面考虑,30%多是宏观和指数因素,剩下的10%才是行业层面。

(李彦炜,京富融源投资总监,16年证券经验,历任爱建证券高级研究员,华融投资投资经理,东证投资投资总监。信奉上市公司是有生命的,企业的生命周期反应在资本市场上是一个静态价值发现和动态价值创造的完整过程。)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7.11 xx{dj1}私募下半年A股投资策略_天天天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