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衡阳纺织大腾挪_赵菲_新浪博客

衡阳纺织大腾挪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寒潮刮向世界各地。

冰火两重天的不仅仅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纺织行业也首当其冲。

衡阳纺织工业能挺得住吗?

 

改制重组和发展

 

追溯衡阳纺织工业发展史,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过短暂的辉煌。从上世纪50年代到起步,发展到80年代中后期,市内纺织工业有棉纺织、毛纺织、丝麻纺织、针织内衣、袜品、服装等六大门类189家市、县属生产企业。年工业总产值43930万元,销售收入40438万元,实现利税3116万元。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以后,衡阳纺织工业就处于痛苦的转折时期。1998年,衡阳纺织行业几乎全线瘫痪,市属18家企业相继停产。被称为“五朵金花”的衡阳棉纺厂、衡阳内衣厂、衡阳毛纺厂、衡阳针织厂等先后凋谢。

其后几年,衡阳纺织在艰难困苦中勉强维持稳定。日历翻到了2002年,国企改革的话题摆到了每一个纺织人的面前。这种自上而下推动的企业改制,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观念的碰撞,矛盾的纠缠,利益的调整是一个极其繁杂的过程。在十字路口,很多人都不愿意前行,但改制别无选择。这是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朵金花”的老大——“衡纺”成为改制的先行者。该厂是我市的一家大型企业,建厂于1958年,有职工4450人,占到全纺织行业的一少半。2001年,该厂经国务院兼并破产领导小组批准进入国家政策性破产笼子。2003年4月依法宣告破产,同年12月破产终结。2004年,通过企业xxx、多途径地进行招商引资,先后与10多家客商进行洽谈,最终采取在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招商的形式,与常德云锦纺织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双方于11月10日签订了收购合同。收购方以4060万元现金收购“衡纺”破产中的固定资产及配套设施,流动资产按市场原则进行转让,土地性质不改变仍为工业用途。2005年,衡阳纺织工业总公司将该企业的改制实施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完成资产清理移交、权证办理交付,置换员工身份1991人,安置“4050”,退养763人,退休1800人,并办理好退休、退养人员社保医保,新公司于8月份全面恢复生产,返聘原“衡纺”员工1700人,投入资金1000万元,进行设备整机或添置新设备。11月份,该企业首次实现盈利。12月底,一次性通过了市改制办的验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圆满终结。

衡纺改制的成功让大家认识到,企业改制是全市纺织行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改制艰难地向前推进。

华丰纺织国际集团进驻衡阳纺是该行业改制的经典之作。华丰集团始建于1988年,是集纺织印染、服装、科研、贸易、金融、教育为一体,纺织服装产业链完整的跨国上市公司(2002年香港上市,2007年韩国上市),业务遍布国内17个省市及东南亚地区,在泉州、沈阳、连云港、上海、香港、韩国设有多个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总值逾60亿元,年销售收入50亿元,年创利税12亿元的我国纺织服装xxxx企业之一。该集团为了实现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梯度转移和企业低成本扩张,于2008年1月签约整体收购衡阳针织制衣总厂、衡阳毛纺厂、衡阳市新天色织厂。该集团采取“进厂退园”的策略,一边在白沙洲工业园动工兴建华丰纺织工业园,一边在衡阳针织制衣厂拆迁建设旧城区改造的亮点工程。

华丰的引进,在改造提升我市传统纺织工业上走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2008年7月,衡阳纺织行业在招商引资上喜讯频传。全国童装十{dppzy}的广东青蛙皇子服饰有限公司签约收购市胜利服装厂;深圳永和织造服装有限公司签约重组市帆布制线厂;香港艺术学校启动了进驻衡阳的项目,以市湘中服装厂改制重组为契机,在衡阳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

改制拓出一片新天地。市属纺织工业在改制前{zg}的年产值没有超过5000万元;2006年的产值达到15000万,税收达到480万;2007年产值达到19000万,税收达到980万;今年前8个月产值达到16000万,税收达到820万。

 

错失机遇和短板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品税大国,全国纺织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湖南省全纺织行业有各种经济类型和经济规模的纺织服装企业7000多家,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园区11个,直接及间接的从业人员100万人左右。简单比较就可知衡阳的纺织工业的产业规模太小,水平较低,与资源大市和人口在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经济浪潮中,衡阳纺织工业错失了几次机遇。{dy}次机遇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最为关键的一次节奏没有踩准,我市的纺织工业落后了一步。第二次机遇是在衡阳纺织工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时,没有抓住消债减负的有利时机轻装上阵,只好蹒跚地跟在人家后面,距离越差越远了。

纺织战线的老员工普遍有个心痛的感觉:衡阳的纺织工业只在计划经济时代有过辉煌,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陷入没落。衡阳纺织工业的落后在于思想观念的滞后,在于改革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近几年,虽然经过纺织战线全体员工的纵横捭阖,开拓进取,焕发了一线生机,但仍然变化不大,总量不多。痛定思痛,探幽发微,影响衡阳纺织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还有哪些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宏观上总量过剩、结构失调、市场疲软,微观上历史包袱沉重,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行业性亏损,企业生存举步维艰。其主要问题:一是“三多一少”。即特困企业多、下岗职工多、欠养老金多、资产少。目前,全系统17家企业,除一家勉强维持生产外,其余均全面停产。二是技术创新无后劲。近20年来,全系统市属企业无一家新增技改投入,设备使用年限均在30年以上,无法起死回生,更难做大做强。三是缺乏主导产品、名优产品。如服装企业由于规模小,缺乏整体作战能力,只能靠来料加工形式维持生产,生产稳定性差,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拳头产品,不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四是人才资源匮乏。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劳动力招不进,留不住。全系统目前在册各类专业人才1500人,在岗仅87人。生产一线现需员工(含民营企业)5600人,实际用工2300人,用工缺口达40%以上。

从宏观形势来看,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降低、加征出口关税以及美国经济不景气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服装、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纺织企业现实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由于衡阳纺织行业出口的比例很小,宏观经济的不利因素产生的影响有个滞后的效应,只有随着时间的延伸,方能深刻体会前后冰火两重天的不同感觉。

我市对纺织的培植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积极的政策扶持。纺织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偏多,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大,如何对全行业进行统筹和引导是当前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政府放权不够,企业创业的制度成本太高也是纺织工业遇到的一个难题。纺织工业是广东佛山的一个支柱产业,与陶瓷工业并驾齐驱,在实行产业转移时,许多纺织企业的老板不愿离开佛山,也有一些老板到衡阳来考察和洽谈,但对衡阳的创业环境总有一些不满意。政府什么都想管,什么都想管好,所以管的环节太多,管得太细。云南昆明的审批项目只有140多项,我市的审批项目是人家的两倍多。

 

战略构想和对策

 

通过改制蓄势,引资重组,衡阳的纺织工业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对策来落实?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阳文华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战略构想和对策。他说:“由华丰集团在衡阳市设立华丰(衡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资源和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整合衡阳纺织服装产业的有效资源,引进资金、技术、机制和人才,兴办衡阳纺织服装产业园,用3—6年时间把衡阳打造成全省纺织生产基地,知名服装品牌加工基地,纺织服装贸易中心,逐步形成纺织产业链完整,多元化经营并举的良好格局,以实现巩固、发展、壮大衡阳纺织服装产业,xx湖南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格局。”

创建衡阳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园区的基本思路包括几下方面:

­——突出产业园区化,产能集聚化。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大发展,就必须突现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大转移,结构大调整。即将现有纺织服装生产要素向园区转移,现有纺织服装产能在园区集聚发展,强力打造我市纺织服装“航空母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物流,构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广阔的平台和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突出产业发展,促进企业改革改制。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绝大部分坐落在市商业旺区,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这是我们求新求变的法宝。在企业改制上,坚持走企业改革改制同保护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之路。盘活存量资产,把生产区域向工业园区转移,实现资源配置有效合理,生产要素充分扩能。充分利用华丰集团资金优势,产业对接优势,对我市衡阳针织制衣总厂、衡阳毛纺厂、衡阳市新天色织布厂3家企业承债式兼并,将近4000名职工妥善安置,并提供再就业机会。

——突出塑造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进世界品牌。鉴于目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华丰集团国际性纺织资源,跨国上市公司国际贸易和服装面料生产方面的强势基础,以引进世界{zd0}的童装品牌—美国唯美公司的USA—POLO及其他一些中档大品牌服装加工为切入点,尽快在衡建立起较大规模的生产吞吐量和市场空间,藉此催化上下游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促进行业在人才、管理水平、职业技能等综合产业要素上迈出一个新台阶,为我市纺织服装生产效应集聚和华丰集团打造世界性优质强势品牌服装市场奠定产业基础。

华丰集团将公司旗下拥有的注册品牌“帕伦歌”授权给华丰(衡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作为休闲装品牌进行强力打造,在开拓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后,再依托广大中部地区强力开发“帕伦歌”的床上用品产品。同时,将衡阳市针织制衣总厂“三Z”牌内衣借助华丰集团的面料及研发推广优势,促进品牌升级,由地方性品牌向区域性品牌及全国性品牌发展。

——突出科技主导、教育为本,注重产品研发和人才开发设立多功能研发中心,适时把握世界纺织服装新形式,不断挖掘市场需求新变化,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向高、精、尖迈进。同时,设立华丰纺织服装学院衡阳分院,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基础人才,提高就业人员综合素质。

——突出民生就业,充分就业富民。一是以就业富民,促进城市发展。按照“园区建设城市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建园思路,衡阳纺织服装产业园建成后,将新增28000个就业岗位,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对加快转移我市纺织服装系统下岗职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二是以“一业兴、百业旺”,促进“燕阵经济”发展。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除市属企业以外,非公有制企业近200家,华丰集团入驻产业园后,将从完善产业链入手,倾力吸并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培育培养发展卫星企业,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三是发展“洁净”产业,促进环保型经济。经济发展不能以严重损害环境为代价。服装加工过程中,除洗水环节有些水污染需加强监控外,其它环节基本上无烟尘、无废水、无污染、无废渣,对环境影响很小。同时,服装产业耗电、耗水量小,对不可再生的能源依赖度低,有利于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突出资本营运市场化,国际化。建园初期,由华丰集团直接控股,作为华丰集团跨国上市公司关联企业,融资募集资本金,扩大规模。视华丰(衡阳)纺织服装产业园发展情况,适时吸并进入上市公司或剥离独立在中小板块、创业板块上市。

                                            (戴佳兵写于2008年9月下旬)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衡阳纺织大腾挪_赵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