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_白山樵士_新浪博客

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饮片的质量、临床疗效,甚至患者安危。因此,做好中医饮片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中药饮片由于受本身性质、干燥程度、气候、光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xx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发生变异现象,从而影响临床应用。笔者现就临床中药饮片常见的变异现象及贮存养护方法介绍如下。

1 常见变异现象

1·1 虫蛀

多见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的中药饮片。如党参、白芷、乌梢蛇等,一般害虫最适宜繁殖的温度在16℃~35℃,相对湿度在70%以上,药材饮片的含水量在13%以上。螨虫类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5~9月份为螨虫繁殖盛期。

1·2 霉变

生霉多发生在潮湿闷热的季节。药材含水量过高,最易发生霉变。霉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中药饮片含水量超过15%时,最适宜霉菌生长导致饮片腐烂、变质,从而失去药效。

1·3 走油

走油饮片主要是糖类、挥发油、油脂类的药材。该类药材饮片受热潮湿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表面呈现油样物质,易走油的药材有柏子仁、胡麻仁、炒杏仁、炒桃仁、炒枣仁等。

1·4 变色

变色的中药饮片常见的有花类、叶类药材,多受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导致xx内部化学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反应,原来的颜色由浅变深,由鲜艳变暗淡,从而影响饮片的质量。常见易变色的药材有红花、菊花、金银花、大青叶等。

1·5 风化与潮解

含结晶水的矿物质药材与干燥空气接触后,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状态,xx形状和功能发生改变,称为风化易风化的药材有芒硝、硼砂、胆矾等。潮解是指固体xx吸收潮湿空气中水分后,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易潮解的药材有青盐、秋石、芒硝。

1·6 自燃

富含油脂的药材、饮片,层层堆叠,如通风不良,则堆积产生的热量可使局部温度增高,先焦化后烧灼,这类药材有柏子仁、海金沙等。或有的饮片因湿回潮,水分含量过高,垛中产生的热量扩散不出,使局部高热炭化而自燃,这类药材有菊

花、红花等。

1·7 其它

一些胶类、树脂类饮片,如阿胶、鹿角胶、乳香、没药易受热变软粘连。新鲜的饮片,如生姜、鲜芦根存放不当或久贮,易发生腐烂。一些芳香、气味浓烈的饮片如砂仁、豆蔻、肉桂等,如贮存方法不当,可使气味散失。冰片、薄荷脑、樟脑合

成类中药易升华变性。

2 贮存与养护方法

首先,药材贮存仓库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zh0}是在二楼或二楼以上。饮片应坚持分类摆放,离地面或墙面10cm以上,不直接触地面,{zh0}上架摆放。不同饮片之间,要有间隙,不宜摆放太密集。发药应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特别是夏季,应根据用药计划,加快库存周转。这种方法可保证药品质量,比较过去用硫熏的方法防虫、防霉,效果更好。因为硫熏虽能杀死虫卵,防止生虫,但硫熏产生的有害气体,易附着在xx上。近年来,我们采用以下防范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1)塑料薄膜真空袋包装:将饮片充分干燥,符合含水量要求,抽尽袋中空气,真空包装。这样能避免饮片与外界空气接触,有效防止饮片的发霉、生虫、变色、气味走失和含结晶水xx的风化现象。

(2)低温贮藏: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鹿茸、海马等应在冰箱里冷藏,以防止发霉、生虫,还可保证xx原有的质量。仓库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对防止xx发霉、变色、走油,能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3)化学药剂处理:采用xxx片处理。每片用透气纸包好,塞在饮片内,利用xx的挥发和渗透性强的特性,可有效杀灭虫卵,且杀虫后能自动挥发,对人体无害,对xx质量无影响。

(4)采用远红外加热干燥法、微波干燥养护法、气调养护技术、辐射xx技术,加强中药饮片的贮藏与养护。中药饮片的贮存养护,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保管人员既要懂得不同xx的不同性质,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同时,应借鉴各方面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总之,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保管好各种饮片,为临床提供效优质佳的临床用药。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_白山樵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