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鞋发展规模扩大,效益却下滑- xulaigen@yeah的日志- 网易博客

中国运动鞋发展规模扩大,效益却下滑

2010-07-15 11:24:08 阅读3 评论0 字号: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品牌的运营,品牌化的鞋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在开始几年确实不错,但是中国运动鞋发展规模越扩大,效益却下滑。
  尽管刚刚过去的世界杯带动了体育用品销售热,但日前国内体育用品股却全线逆势下跌,据7月6日数据显示,特步跌幅{zd0},达5.98%,报5.66元;李宁跌2.01%,报24.35元;安踏跌0.74%,报13.44元;中国动向跌2.92%,报4.99元;匹克跌2.92%,报4.99元;361度跌0.36%,报5.47元。李宁高层近日更是明确表示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将放缓。在世界杯与亚运会两大{dj0}赛事撑场的运动大年里,本应红火的国内运动品牌却遭遇了资本市场上的“滑铁卢”,个中原因值得考究。

  据悉,日前耐克、等国际巨头为增强在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力,采用高往低走的策略,逐步增加中低价位产品,压制其他中低端品牌抢市场。耐克(Nike)更明确称,将于明年第二季在内地销售低位价运动鞋,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分析人士称,该消息传出后,直接导致了内地运动品牌股价的下跌。

  此外,运动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店面数量日趋饱和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销量增长放缓。截至今年7月,安踏、361度、特步、匹克、鸿星尔克的国内终端均已突破6000家,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各拥有大约3500家店面。在跑马圈地的时代,品牌可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举开店来提高销售额,但当店面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仅靠开店来实现高速增长的办法已行不通,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才有可能保持之前30%(2008年该行业的增速)的高增长额。

  再者,中国运动品牌的洗牌已悄然开始,有分析人士认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容纳不了这么多的xxxx。此前,一些运动品牌为融得更多发展资本,盲目跟风,为上市而上市,但其实际上不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上市后才发现得不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今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690亿元

  瑞银证券近期发布的一份运动服饰市场的报告指出,从总体上看,2010年中国的运动鞋市场(包括xxxx和一般品牌)规模将可能达到690亿元人民币,而到2020年xxxx运动鞋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970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以前,体育用品行业处于爆发增长期,市场增速高达30%以上;2009年,行业增速降为11%,今年增速在15%左右,转入行业的稳定发展时期。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运动鞋发展规模扩大,效益却下滑- xulaigen@yeah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