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论_胶水船夫_新浪博客

    网络展览过去了一个星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xx支持,点击量超过15000次,跟帖达到19页。很多素不相识的网友发表评论,既有热情洋溢的肯定鼓励,也有直言不讳的批评指导。高石兄、侯勇先生、汲古斋主人、长锋等朋友还把评论单独开了帖子,老船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将部分网友评论发上,算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吧。(以发帖时间先后为序)

 

    残  荷:

    提及崔传富,我们应该知道山东的“天柱书会”,崔传富就是其中的一员。崔传富钟情篆、楷,习二王,其作品不激不厉,儒雅淳和,充满浓郁的文人气息。书法笔墨娴熟,有幽远、古朴的意境。章法新颖,书风清新秀逸,风清骨峻,醇厚隽永。

 

    煮墨斋主:

    崔传富老师学书注重传统,取法范围很广,正、草、隶、篆均有涉猎,最倾心的是篆书和小楷。篆书从吴昌硕入手,后来逐渐上追到两周金文,以至于殷商甲骨。小楷初习唐人《灵飞经》,后更弦易辙,钟情于钟、王淳和儒雅的魏晋气度,所作点画蕴籍,不激不厉。他的临帖精微传神,技能精深,游刃有余。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书风清雅,颇具文人气息。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乱石铺街、大小避让,错落有致、顾盼生姿,洒脱淋漓、神采飞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残  壶:

    崔傳富先生的作品取法范围很广,正、草、隶、篆均有涉猎,写的古雅率真。认真的看了整个展览,有临摹《散氏盘》的内容。临摹的很大气,墨气淋漓,静雅稳重,很有冲击力。二王的一路风格写得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近年又看到一些先生的章草作品,气息醇厚,喜欢之极!小楷写的精到,又不失情趣。以文养书,功力深厚,有新气象!


    羽毛未丰:

    今天晚上虽然寒冷,还是割不断对书法网的热情。从头到尾认真看完崔老师书法作品,崔老师那古朴厚重,飘逸洒脱的书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崔老师的书风很纯正,学养厚重!我说不来好听的话,只想说一句:崔老师已经成为书坛精英,但艺无止境,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如果坚守原有的书法实力,相信在今后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龙江布衣:

    仔细阅读了崔传富先生的《慢生活与闲书法》、《品茗抄书》、《清闲是福》、《索字求字  赠字卖字》等系列文章,感到崔传富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学者型的书家。认真看了展览,感到崔传富先生的篆书、行书、小楷皆有可观。篆书气息高古;小楷直追钟王,都是强项。尤其喜欢花笺小品,真是养眼!

 

    侯   勇:闲静出才子,唯兄尽得之——贺崔传富网展

     “我所理解的书法作者,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类是才子型。这类人天分高,学东西快,一学就会。写起字来洋洋洒洒,兴之所至,翰逸神飞。有才情的人怎么着也让人羡慕,如再能持之一恒,就能够成大家;即便不怎么用功,偶有小成,也能让人高看一眼的。”(于明诠句)
    我有理由相信,崔兄是才子,亦是功力型的书法佳者,亦是文学才子,兴笔而来一书而就,文字功底更胜一筹。我有理由相信,崔兄,亦是豪爽之人,即兴挥毫,索字求书来者不拒,其山东汉子的豪情,让人仰慕;我有理由相信,崔兄亦是佳人,品茗聊天,兴之所致,随兴而发。
     犹记去年作客东营,所知当地品茗当属文人亦或达官贵人所享。年初,与于泳兄的交流,亦让我感觉山东汉子的豪情与文字的细腻,从崔兄的文字和书法中,亦得到此种感受。
    “人生在世,终日为衣食和名利奔波,难得有个清静,“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妨用来抄书。这时候你可以什么也不去想,只管握笔濡墨,潇潇洒洒地一路抄下去,素笺上,一行行墨迹在延伸,仿佛是诗文的主人在与你交谈,也像你在向他们深情地倾诉,笔底下流淌的不再是单纯的墨痕,仿佛幻化出鲜活的生命。这时的你,早已听不见窗外的喧嚣,也暂时摆脱了尘世的烦扰,不知不觉间走进了一个静谧、空灵的清凉世界,时间已经凝固,空间也没有了界限。有人将书法比喻为气功,此时的境界大概就是气功的“入定”,那一份清静,真正是心如秋水,波澜不惊;又似菩提明镜,不染纤尘。”(节选自崔传富《品茗抄书》)
    喜欢这段,不是因为书法,而是因为一个“闲”字和一个“静”字,崔兄尽得人生之真谛,纷繁世间,名利来往,让人目不暇接,唯兄得闲、静之气,终有文人气十足的书迹亦或文字,这一切,无不让当今书法增辉添色,然我之所喜欢,你的文字更甚于你的书法,这两者,亦相互影响,在艺术的道路上,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希望能一直见到你……
    祝贺崔兄之网展,也同时羡慕崔兄在闲、静之中的感悟。

 

    谢吉昌:

    反复观赏了几遍了,崔传富老师的书法作品给人一种很轻松很淡然的感觉,气韵幽逸,清旷空灵,读之令人回味绵长。作为地方文化局的副局长,公务繁忙可想而知,而崔老师能坚持不辍,品茗抄书,令人感动。
    崔传富老师的书法呈现一种秀逸雄奇的格调。篆书作品用笔沉稳多变,笔画饱满遒健,干湿浓淡浑然一体,枯湿相间,妍险并存,意趣横生,作品寓清秀于雄强之中,藏古拙于飘逸之间,具有强烈的书写性和节奏感。作品在线条及构成中,则往往不经意为之,在波磔巧变之时,气势纵放豪拓,节奏超逸自然,呈沉郁雄宕之势,具法度以外的深层意蕴,使静态美与动态美达到了xx的统一,显现出古意盎然,丰神流动,自然成文的境界。用笔松灵自在,凝涩婉转,优游怡然,变动奇诡,一任自然,其内力贯通毫端;其线条柔中含刚,点画含蓄古奇,似沙中藏金,多以中锋运笔,浑圆内敛,也常顿挫涩进,似百年枯藤,极富金石味;字体形态看似粗头乱服,不拘小节,实乃自然之大美隐于其中。字形结体在古人写法的基础上大胆夸张,拙中藏巧。为了需要他有意把字形略为拉长,开张对比,更显得意味苍古沉雄。墨色浓淡枯湿变化加大,字法、章法节奏韵律更加明快。他善于在洒脱飘逸的线条中自如地驾驭轻重、疾迟、粗细的变化和转换,营造出作品的灵动跳跃之势,给人以既沉着痛快,又韵味十足的美的享受。
    行书作品气韵轻松灵动、笔力遒劲刚健、结体率意轻松。其书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致力自然书写,呈现出一种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但又不失传统之法、清雅之意,追求新意,飘逸洒脱,努力营造着一种洒脱舒畅,又凝练踏实,平和简静的书风,有着散淡风度和简约之美。

小楷朴实无华,颇具筋力与弹性,厚重古朴,静穆俊朗。结体宽博,气定神闲。

    章草作品线质扎实,笔划使转自如,带有隶书的波磔笔法,但个人感觉还缺少一份厚重与古拙。

    就作品来看,崔传富老师对传统书法的理解很是透彻,取法于二王,又放眼明清;在技法上,点画厚重圆浑、结体宽博大气、章法饱满、干湿浓淡、一任自然!没有刻意的做作,一派天真,却又不失法度。平中寓巧,巧而不纤,正中含奇,圆中有方,中节而流畅,优雅而从容。书写的不温不火。其书点画灵活多变而有厚重,用笔精到典雅,从容洒脱,结字萧散韵致,xx舒畅贯通,线条的质感把握的富有弹性、富有生命力,行笔酣畅淋漓,章法上气贯全篇,聚散自然,心手相得之际更有率真之趣,书法风格崇尚“清、正、文、雅”。感觉清新、古雅、大方!书为心画,写笔写心、写自己!能入古而出新,精彩!

 

    傅春来 

    很喜欢崔先生的字,所以也就比较xx。近观崔先生的作品更是佳作迭出,无论篆书、行草,篆书小品配楷书的尤其精彩,从传统中来,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齐鲁文化的底蕴滋养加上个人的资质聪慧,使得崔先生的作品耐人寻味。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云山楼主:

    观崔传富先生展览的作品,真、行、草、隶、大篆、章草无一不备,且无一不精,尤其篆书与行草,小楷,章草更为精到。小楷典雅飘逸,有晋的丰茂含蓄,二王的散淡潇洒,笔画灵巧飞动自然,妙趣天成。行草书在传统中探索又不寓于传统,结体有颜的流畅,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又有章草的古朴风貌,大胆揉和融会贯通,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境界。篆书的厚重沉稳,在拙中求空灵,借鉴黄宾虹的墨法结体,颇有大家风范。每位书家离不开临帖,看崔先生临的xx到位独具精彩,非一朝一夕工夫所达。崔先生之临摹前贤作品,无论楷、行草、大篆均能形神兼备,点画精到,很得前贤精髓。而崔先生之创作作品,既继承了前贤精髓又融入自家元素,因而具有个人风貌。篆书厚重、古朴、沉雄,具金石意韵,而结体上依字成型,或大开大合,或紧收中宫,线条赋予粗细、长短变化,用墨上恰到好处的圆点积墨,章法上变化无穷。使得作品既古意盎然又妙趣横生。行草书则宗二王、王铎,将二者书风浑然糅合,使得作品避免了妩媚又沉雄稳健,独具风神,章法上似有青藤气象,疏可行马,密不透风,因而看似零乱实则慎密。章草书则尽得章草神韵,一点一画凸显章草风范。小楷则得晋唐小楷之神韵,不激不厉,点画精到,自然、恬静、秀丽、清雅。
    崔先生的“慢生活与闲书法”、“品茗抄书”、“清闲是福”则读来韵味无穷,好一个雅致,好一个清闲,在清闲、品茗之时抄写前贤经典,挥洒自家性情,是何等的一个境界。无论书家还是书匠,只要有此境界,则是今生快乐之福也。

 

    宝厚堂:

      山东的崔传富应该算山东青年书法家中很优秀也很有创作实力的一位高手。当代山东书坛这几年的确很活跃,也涌现出来很多出类拔萃的年轻书法家,崔传富没有自己独到本领和深厚的实力是{jd1}不行的。
    传富初习唐楷,后涉猎诸体,尤钟情于魏晋小楷和两周金文;行草习“二王”及苏、米,作品追求文人气息。大草、小草、小楷等诸体发展全面,都获过奖,也非常具有自己的个性语言。在崔传富诸体创作中,最能体现其功力和才情的应该是他的行草,他的行草以“二王”及苏、米为主线,参以历代诸家的营养,也正是这种行草的创作充分发挥了其对长线、造型能力、谋篇布局的整体空间把握能力。

    崔传富先生多年来一直很勤奋,通过他临的一些帖来看他书法的基本功,看他对传统经典的理解。他临了很多帖,真正学传统,必然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再往前迈一步,你得有个性,会思考。

 

    张兆伟:读崔传富先生作品

        浮云万里掩江流,书韵韶华望眼收。

        把卷中宵孤对月,掬诚一曲意沉秋。

 

    高  石:俄见船夫先生书法作品网络展览,口占抒感:
        奇正复清醇,卅年锻一画。

            春雷惊墨云,草籀垂天挂。

            真体内充盈,金刚身不坏。

            问君何能尔?天柱出三界!

 

    红荆藤:

    看崔传富先生书法作品,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文静质朴的气息。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孙过庭《书谱》句)。古人论书,总是强调要有钟鼎之气。何谓钟鼎之气,实是对篆籀文字的那朴茂之风的汲取。崔先生书在这方面似有所裨益。他对古篆籀文字有较为独到的探究,章草亦有涉猎,这在他的临摹和创作作品中都有体现。行楷书取法上亦有古意,学王铎但仍有自己的面目。不错!
    没有见到先生的草书。是没有攻过草书,还是没有展出来,不得而知。可以再攻一下草书,这是我要提的一点建议。真草书是相互关照的,行楷书兼点草法,可能会更加灵动。

 

    叶发础:

    字如其人,文静大方,不论草书篆书,线条细腻,均能保持一种静如止水的书写状态,于今世风浮躁、争功夺利的环境里,不容易。祝贺!

 

    怡情怡志:

    细细品读,意犹未尽,书坛才俊,吾辈风流。

    已赏读多遍,奈何没有时间坐下来细细品读,今日有些许闲暇,加之窗外小雨沥沥,于是也煮一壶观音,慢慢赏读先生大作,获益匪浅,因而也谈谈拙见。
     观先生展览的作品,真、行、草、隶、大篆、章草无一不备,且无一不精,尤其篆书与行草、小楷、章草,更是精到。先生之临摹前贤作品,无论楷、行草、大篆均能形神兼备,点画精到,很得前贤精髓。而先生之创作作品,既继承了前贤精髓又融入自家元素,因而具有个人风貌。篆书厚重、古朴、沉雄,具金石意韵,而结体上依字成型,或大开大合,或紧收中宫,线条赋予粗细、长短变化,用墨上恰到好处的圆点积墨,章法上变化无穷,使得作品既古意盎然又妙趣横生。行草书则宗二王、王铎,将二者书风浑然糅合,使得作品避免了妩媚又沉雄稳健,独具风神,章法上似有青藤气象,疏可行马,密不透风,因而看似零乱实则慎密。章草书则尽得章草神韵,一点一画凸显章草风范。小楷则得晋唐小楷之神韵,不激不厉,点画精到,自然、恬静、秀丽、清雅。
    先生的《慢生活与闲书法》、《品茗抄书》、《清闲是福》,则读来韵味无穷,好一个雅致,好一个清闲,在清闲、品茗之时抄写前贤经典,挥洒自家性情,是何等的一个境界!无论书家还是书匠,只要有此境界,则是今生快乐之福也!

 

    123zacu321:

    很早以前就看到崔先生的作品了。以前获奖、参展均为行草书,今天欣赏到更多的书体。小楷典雅飘逸,有晋的丰茂含蓄、二王的散淡潇洒,笔画灵巧,飞动自然,妙趣天成。行草书在传统中探索又不寓于传统,结体有颜的流畅,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又有章草的古朴风貌,大胆揉和,融会贯通,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境界。篆书厚重沉稳,在拙中求空灵,借鉴黄宾虹的墨法结体,颇有大家风范。每位书家离不开临帖,先生临的xx到位,别具精彩,非一朝一夕工夫所达。

 

    储逸:

    先生取法传统的帖学书风,辗转于二王,明清诸家之间,广泛涉猎,博采衆美,逐渐形成了自己洒脱不羁,萧散恬淡的个性风格。书作于自然清劲中见功力,于淡雅放逸中见心性,洋溢着一股书卷之气。
    先生追求的是整体意态,通篇的气息以自然之态呈现给我们,必不刻意求法,但又不是不讲法,颇讲究线条的质量,枯润方圆兼具,转折质处更见功力。键笔交合而浑成一体,深厚的功底加自然浑成是作者作品气格不凡的原因,通篇笔力充沛,凌空取势,气挟风雷有沉着痛快,淋漓酣畅之致。将虚实,刚柔,迟速,疏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幅数丈,寸签尺纸,随势应变,顺里成章,结构xx动静得宜,达到心闲笔逸,兴致手随不期工而工的境界。他追求书法思路清晰,技理并重,修养全面,主张艺术创作以自然为上,作品就是自己精神品格,审美情趣乃致生命力量的物化,作者上追二王,下探明清诸家,心摹手追,入古出新,令同道瞩目。以他的天赋和才情必将有更美好的明天,真诚祝愿他在艺术的大道走得更好,更远!

    祝展览取得成功!

 

    晋缘堂主:“闲适”注定“从容”
    年末,机关各部门{zd0}的精力的迎接各种检查考核,今天下午没有了检查组,我打开了崔先生网展网页,开始细细品味 …… 
    “书法不是练出来的,是养出来的……”,这句话我经常挂在嘴边,记不起以前是从哪听到、看到或者自己悟出来的,恰巧在崔先生的文章祝看到这句话,一下子产生了共鸣,共鸣一但产生,便有一种想深入了解与你共鸣人的全部。惜无缘见到崔先生,如当面促膝长谈,肯定会受益更多。
    通篇品来,无论文字和图片,最凸显的是“闲适”二字,文字里多处提到这二字,崔先生个人生活照面部表情中显现出这二字,书法作品中蕴含着这二字。“闲适”注定“从容”,我亦喜欢“闲适”,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模式,与自己的性格使然。要用易经分析,可能我的卦象与崔先生一样。我身居山东滕州,在一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工作,滕州与平度都属山东县级市,人口也差不多,崔先生在平度是政协副主席,是要在每次大会都到主席台就座的市级领导,也喜欢“闲适”,这就更坚定了我也今后走更加“闲适”的路子……

    “闲适”不是消极,我想更多的是魏晋时期文人的生活模式,表现出作品的不张扬,不怪诞,不刻意,好像与“笔墨当随时代”相悖,别人都在匆匆追求视觉效果的的今天,这种“闲适”是如此难能可贵!但这才是艺术的{zg}境界,我没有看到过先生的真迹,但从网上的作品我看到了那种“闲适”心情表现出的从容气度,是一种气韵,这种气韵我想就是那种“不激不历,风规自远”的境界吧。
    为崔先生的艺术之路祝福,期待有缘结识……

 

    老汉:

    去岁老汉与书友刘晟到山东莱州游玩,因在莱州看到了郑道昭“下息云峰”的《郑文公下碑》,故有了想去“上游天柱”之想法,随后电话联系曾在中国书法院首届学习班学习的舒杰兄,老汉拜访了天柱山。本该“上游天柱,下息云峰”,老汉却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在平度,老汉也同时结识了舒杰的一些朋友,当时曾看到过船夫兄的书法作品,只可惜当时船夫兄不在平度,未能得以相见,甚憾甚憾!在离开平度前,舒杰兄嘱老汉为传富兄刻一方名章,随之与船夫兄的友谊从此开始。
    今船夫兄有新年网络书法展,由于老汉曾在平度有幸品读过船夫兄的书法大作,也可以说对船夫兄的作品有了一些了解。今天在网上看到船夫兄无论是金文大篆还是楷书行草,金文古篆,屈伸俯抑,轻重粗细,无不适宜,笔意古质,篆籀之气,明粲可观。行草更是今古杂糅,神气流动,一片潇湘古意。小品篆文边跋小楷更是碑碣留遗,笔下而雅矣。
    {zh1}祝愿船夫兄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更祝船夫兄网展成功!

 

    冷爱武:

    崔老师学养深厚,以闲适心态游于书艺之中,绝无一点尘俗气,难能可贵!而众体兼善,博涉多优,又见其用功之勤,成就之高!

    崔老师以闲适心态游于书法艺术之中,超然物外,绝无一点尘俗之气,是得书法真谛者。

    崔老师心境闲雅,无一点尘俗,这就决定了其书作神闲气定、温润从容的气质,令人神往!拜读再三,叹服!

 

    菊庵:技道两进 书论双养——观崔传富先生书法有感

    受天柱山书法艺术的熏陶,平度自古有学书传统,名家辈出,代不乏人。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青年书家,近些年频频在国展中亮相,引起了社会的广泛xx。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重视传统,而且都不同程度地学习过魏碑,和天柱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崔传富先生便是其中一位颇具实力的“学者型书法家”。他学书注重传统,取法范围很广,正、草、隶、篆均有涉猎,勤于临池,书风清雅,颇具文人气息。他深入研究书法理论和书法技巧,系统梳理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源流演变,并选择代表性碑帖加以临习,在传统书学理论和书法创作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书尤喜《东堪石室铭》,反复临摹,深得其中三昧。最倾心的是篆书和小楷。他学书篆书从吴昌硕入手,后来逐渐上追到两周金文,以至于殷商甲骨。小楷初习唐人《灵飞经》,后更弦易辙,钟情于钟、王淳和儒雅的魏晋气度,所作点画蕴籍,不激不厉。
    同时,他留心古典文学及书法理论,有关云峰、天柱四山北朝刻石的论文,发前人所未发,颇有新意。与书法创作相得益彰,他的书法理论也“更上层楼”。2000年,山东省书协首次举办书法理论研讨会,传富提交的题为《关于郑文公碑的作者》的论文,条分缕析,考证翔实,提出了《郑文公碑》的作者不是书法史上几成定论的郑道昭,而是郑羲的门生故吏的论断,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2004年与人合著《源远流长的东莱文明----平度历代碑刻研究》一书,将平度境内有价值的碑刻、墓志、摩崖、题记分类传拓,精心考证。该书获山东省文化厅社科类成果一等奖。20078月,应邀参加在烟台召开的第二届云峰刻石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交流发言,提交的论文《云峰四山北朝刻石作者分类考》,从云峰四山刻石的艺术风格、书写习惯、行文语气、镌刻位置等方面入手,将50种刻石梳理分类,并考证出刻石的作者。尤其是对北齐隶书作者的考证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涵养是一种身心修养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知识积累之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高标准的身体力行的表现,是知识升华至人道的高境界的灵魂力量。因此,具有闲适心境的书法家更容易成为大家甚至大师。崔传富先生,甚或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他博览群书,手不释卷,这对他修养的提高和人道的提升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读书,崔传富先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使他由一个“技法”型书法家向“学者型”书法家做了成功的“转型”,成为一个学识更加宽泛的书法家。

 

    王堂兵:

    看过道兄自叙书法生活,亲切自然,颇有同感。而书法更是多体兼善,无论篆、行,或楷、草,皆于信手中追求一种中和典雅之风,一如谦谦君子。也许作品还不够xx,但这样的书写,却是我向往的。

 

    汲古斋主人:对崔传富先生网络展的一点看法

    好久不回帖谈对书家的作品的感受了,这一次我认为我要写,一是因为我对崔先生的作品很早就有印象,二是因为我是书法网的评批版版主,评批版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配合书法网对推荐书家进行品读和解读,还有三就是上一次也是平度的隋先生我忙忘记了,没有及时发帖学习,我很内疚,这一次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能再忘了崔先生书法网络展的学习。
    崔先生我最早的认识是收到舒杰寄来的《天柱书会》作品集,里面有崔先生的作品,当时感觉行草书主要以宋人为主,有老米和老苏的味道,小楷是王献之一路的晋人味道的,魏碑是发扬家乡天柱山《云峰山石刻》的味道,篆书的印象就不深。今天我仔细的把书法网做的帖都认真看了一下,发觉崔先生的书法作品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行草书在爽利的同时加了一些于右任的厚重和古拙,风格已经变得多样了,尤其是行草书对联,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气、雄浑、质朴。在造型上有宋人结体的韵味,但线条的的处理上加了涩劲和质朴,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柱山的魏碑使崔先生的书法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一次看到许多的大篆,取法大篆成功的书家很多,但我印象里把大篆写成率意和流畅和成功的是近人黄宾虹。在崔先生的作品中我看到了线条的夸张和线条顿挫轻重变化不断,用行草书的意境写大篆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崔先生的大篆感觉造型有新意,古拙气少了,好的是有了自己的面貌,给观众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不好的是在渊源上底气还略显单薄,意与古会是我推崇的,我感觉崔先生可以略收敛一些大篆,可能效果会更好。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因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时根据每一个书家的理解的,崔先生本身对书法的理解就高我几十倍,我就是固步自封之人,自我感觉不一定可靠。
    章草我很喜欢崔先生的作品,有文人气、有书卷气,不是平复一路的苍茫,是晋人轻松随意的一路,感觉很好。
    {zh1}祝崔先生网络展成功,新年更加勇猛精进,也祝平度县的天柱书会更加的出精品。

 

    回斋:

    崔老师功力深厚,篆书颇有大气像,楷书深得魏晋风味,自是沉厚。凑得七绝一首以拜呈崔老师:
                 《读芙蓉楼主书展》
          芙蓉楼主自名家,双桨沧浪堪泛槎。
          题句城南崔节度,一生低首拜桃花。
    注:“双桨”取自于明诠教授评论文章。“浪”字名词用,平声。

 

    长锋:崔传富先生篆书的魅力

    崔老师办网展,我是一定要说几句的。

    首先,对崔老师的作品展表示热烈地祝贺!

    其次,是说一个插曲,这个插曲让我对崔老师印象极深,一是作品质量,而是发帖时间,三是帖子影响,四是我对崔老师作品的收藏故事。
    最早欣赏崔老师的大作,还是2007年上半年的事了,当时崔老师在某书法论坛(在这就不说是哪个网站了)的《收藏交流》栏目发了一个名为《篆书对联一百幅》的帖子,把陆续创作的篆书对联图片发在这个帖子里展示,{dy}幅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2007年4月11日发的,{dy}百幅对联“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是2008年9月11日发上的,一百幅作品发完,前后用时刚好十七个月。发帖时间前后这么长的虽不敢说是xxxx,但{jd1}是少见的,而且跟帖近五十页,这{jd1}是个超级大帖!一百幅大篆对联精彩纷呈,让人叹为观止!一百幅佳作引无数网友竞折腰,一时好评如潮。羡慕者、赞美者、欲交换作品者、想购买作品者,众矣。
    老凯我也不例外,被崔老师书艺打动,记得我在崔老师作品展示前期就看中了“渔于辞渊,猎吾艺囿”一联,经与崔老师短消息商议后,崔老师同意将此联惠售于我,并同意另外给我题写斋号“坦山堂”,当时我别提多高兴了,但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因机会不等人,我随即在原单位请假一年,赴珠海一贵族学校担任书法老师去了,收藏崔老师作品一事就这样耽搁下来了。心中很遗憾也很愧疚。一年后因适应不了珠海那种要命的累,辞职回原单位上班,也曾与崔老师联系过,但终究因为父亲去世等原因,未果。我想,可能好事就是多磨吧。

    这次又能欣赏到崔老师这么多的大作,真是让我高兴之极啊!

    {zh1},来粗略品读一下崔老师的作品。2007---2008年的篆书对联一百幅,主要是以石鼓文、缶翁笔意进行创作,间或有一些《散氏盘》、《毛公鼎》、宾虹老人的字法和笔法,也在渗入草书笔意、用宿墨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可以看出崔老师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崔老师以缶翁笔意创作的作品,那种线条的浑厚、凝重、力度和立体感让我着迷,借鉴黄宾虹老人的作品也很成功,在让人享受那种金文凝重的铸造之气和金石味的同时,还欣赏到了一种轻松和自在,这也是尤为难得的。
    从这次展示的作品可以看出,崔老师取法范围更广了,魏书、小楷、章草、行书、隶、篆均有涉猎,样样来的。
    行书以二王为旨归,能明显看出取法米芾(学王铎也能归入这一说,如61、62楼),如26楼“九”、“前”,27楼“明月”、“迢”,32楼“榆”、“飞”等字。不知是真的有取法还是偶然相合,似乎还有些白石老人影子。总的来说,行书点画精到、蕴籍,神彩飞扬,仪态从容,不激不厉,让人不忍释卷。
    小楷书则一派魏晋风度,淳和、儒雅、高古、从容。如41楼之后的小品中多见,特别是44楼、52---57楼。
    篆书创作虽有些仍然以吴昌硕为基,但大部分作品取法更广,明显取法借鉴两周金文的多了,不管是结构还是线条,都不再仅仅是紧抱成一团,而显得松快了许多,不再仅仅局限于缶翁之内,给人的感觉,是似乎由一种正襟危坐的庙堂之气走向了“手札”、“草稿”的那种轻松随意。章法也很多样化,做了很多探索,除了横幅条幅等之外,这次的小品就非常抓人眼球。
    篆书无疑还是崔老师的代表字体,与以往作品相比,{zd0}的不同就是更轻松更随意,不激不厉,非常清雅,“写”的意味更浓了。
    我在思考,崔老师从2007年抱守缶翁时的浑厚凝重,转化到现在的这种轻松随意的“手札”气质的变化,其原因在哪里呢?我想,除了读书以外,下面这些崔老师的话语可能恰恰反映了出来:
    1、所谓慢生活,并不是散漫和懒惰,而是积极寻求一种回归大自然般轻松和谐的意境,用一种闲适从容的心态去体味生活。
    2、书法是闲适的产物。

    3、我努力找寻书法的那份闲适,是把她作为慢生活的一部分。
    4、把自己放松了,笔底下的线条反而变得自由灵动起来,抑或这就是书法艺术的真谛?
    5、品茗抄书,难得一个“静”字,品茗抄书,难得一个“漫”字,品茗抄书,难得一个“雅”字。
    6、忽然为自己庆幸,我是何等闲适安逸!闲适是一种清福,我是生活在福中呢!笔下的线条更加欢快流畅起来。

    7、我只能把艺术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兴趣和爱好,用来增添生活情趣,去努力享受其中的滋味。
    8、慢生活和闲书法。

 

    宫恩武:芙蓉楼主人——崔传富

     芙蓉楼主人者,崔传富先生也。先生平度人,有书名,多学问,忠厚长者,向为山东书法界所重。
    平度多山,内有天柱山者,云岩凌空,鸾峰直上,景色峙秀。山有碑,其碑为北魏国子监祭酒郑道昭手书,其书法地位高过天柱峰,艺术价值蜚声海外。近碑而居者多矣,皆能写字,据长辈人言,平度但凡学书者,间有魏碑的苍茫拙朴,此一说,可见平度书法底蕴之丰厚也。
    书画之人者,向有结社聚会之习,平度书法界亦然也。平度有“天柱书会”,会中诸人皆书法高手,时有笔会、展览见诸报端,老宫xx久矣。崔传富先生高才者也,有楼台近水之势,对于郑道昭碑多所揣摩,用心比对,于碑一道用功深远,此举堪比家学涵渊。
    先生有内秀,沉稳多儒雅,喜读书,几有万卷,善书大篆金文小楷,皆法度谨严,结构疏朗,起收笔间,锋芒内敛,虽美而不媚,如锥划沙,此诚当代书人所罕有。先生为艺谦恭,为人诚实,堪称儒者。昔者平度之天柱书会常有雅集,也曾过访吾境,吾仰慕先生大名久矣,奈何机缘不巧,无缘与先生促膝聆听,实憾事也。今先生书展于书坛,实盛事也,使老宫有机缘得见书法真容,实幸事也。因为之小文,当贺,亦当问候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网络评论_胶水船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