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卡幕后演练“类金融”预付模式- Michael的日志- 网易博客

购物卡幕后演练“类金融”预付模式

2010-07-13 02:11:22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卡经济”可能被“卡”,央行摸底非金融清算业务
类别: 作者: 原创 浏览量:
0
  发布时间:2009-06-19
版次:GC12 版名:商业周刊 深度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全国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进行登记。7月31日之前,除了支付宝、QQ币,以及公交一卡通等支付方式外,从事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业务的机构,也需逐一登记。

购物卡幕后演练“类金融”预付模式 - Michael - hj必胜博客


购物卡幕后演练“类金融”预付模式 - Michael - hj必胜博客


购物卡幕后演练“类金融”预付模式 - Michael - hj必胜博客


购物卡幕后演练“类金融”预付模式 - Michael - hj必胜博客


    卖场购物卡的拥趸们,最近心里不踏实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全国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进行登记。7月31日之前,除了支付宝、QQ币,以及公交一卡通等支付方式外,从事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业务的机构,也需逐一登记。这意味着,近年来推出各种各样购物卡的xx商家、受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也是此次央行摸底的主要对象之一。

    这已不是“购物卡”{dy}次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当舆论集中xx购物卡引发的腐败和社会问题的同时,鲜有人了解“购物卡”背后的运作和经营情况。

    “卡经济”暗酝商机,业内传言“发行10亿可赚1亿”,目前相关xx企业众多,均将“xx”当成有效的营销手段。哪些购物卡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又如何展开差异化竞争?为此本报记者展开深入调查。

    超市购物卡解决了什么问题?

    Jason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出纳。已经连续多年节假日之前,他按照公司惯例要到超市购买一定额度的购物卡,以福利形式发放给公司各级别员工。“10几年前,公司春节发粮、发米、发油这些东西。我们除了付货款外,还要想办法找车把货物拉回公司,员工又要想办法把东西拉回家。大家抱怨说干脆发钱。可发钱,没有统一xx,公司没法入账。”Jason说,现在超市购物卡解决了这些问题,有效简化财务与行政事务流程,提高了单位的人力效率。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百货公司传统的购物卡外,现在超市、餐饮、旅行社、加油站、美容院、洗车行等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消费卡、储值卡、代币券、提货卡等。上述“卡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商家自己发行的消费、购物卡;第二种是单个商户与这种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发行的只能在指定的这家商户中使用的消费购物卡。第三种则是独立于商户和客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多个商家合作,推出的消费卡。例如羊城通、正佳通卡、美食兵团卡等等。

    据悉,上述名目繁多的卡分记名和不记名两种。记名卡有密码设定,不记名卡没有密码,相当于货币,是消费者最熟识的种类。但“其实无论以何种名目出现,它都属于‘预付卡’,其特点是预付款、后消费。”广州楚睿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黄文杰表示,从结算方式来看,“预付卡”属于赊销,它为实际交易与货物交割之间的时间差异提供了一个媒介。

    不过,有专家认为,商家“预付卡”方式,其实是“类金融”角色的变异。

    对于零售业来说,“类金融”现象并不陌生。大家熟悉的大超市、大卖场的商业生存模式:在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60~100天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这使得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并形成“扩张—销售—账面浮存现金 — 占 用 供 应 商 资 金 — 规 模 扩张—扩大销售—账面浮存现金”这样一个资金体内循环体系。这种模式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类金融”模式。

    基于这种判断,有舆论认为,商家的“预付卡”潜藏着巨大的现金流、银行利息、卡内残存值的收益。

    零售商高调称为“促销手段”

    “我不否认购物卡确实有小部分上述收益,但其收益比例远没有外界猜测的那样耸人听闻。”广东一家零售企业的老总向记者表示,购物卡达到一定金额,百货公司将会给与折扣优惠。据悉,广百股份和广州友谊逢1000将送10元现金券;而天河城百货1000元以上,将给与1.2%的现金返还或1.3%的优惠券。

    百货业的xx高峰是节假日,尤其是大的节假日,企业的存量资金变化相当明显,并非固定不变。况且节假日期间,百货公司的供应商成本不降反升,百货商家需要预支更大部分资金采购商品。另外,“节假日期间,百货公司购物卡当月的返还率相当高,{zg}比例达到90%~95%,由此推算,掌握在商家手中的现金流究竟有多少?”

    “超市由于结算日期长,且节假日采购量增大,可压低成本;而且超市购物卡当月消费返还率不高。”不过,上述零售企业老总表示,超市购物卡一般都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第三方机构帮商户xx,售卡资金通常是按月结算。与自己xx不同的是,商户需付给第三方机构约1%~3%的手续费,而后者还可以取得0.8%~3%的返佣,餐饮、美容等服务类企业的{zg}返佣比例甚至可以达到20%。据悉,此前广州大部分商家都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但由于手续费、佣金费用较高,有大部分商家退出转为自己xx。

    至于卡内残存值,有商家透露,目前个别商家发行的购物卡没有消费日期限制。而对于有期限消费设置的购物卡,如果消费者购物卡过期,可到xx公司进行付费续期。

    “对于商家而言,xx的收获除了大笔的团购收入外,它最重要的是能拉动个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黄文杰表示,发钱人们通常会存起来,但购物卡就会消费。而按照商家的测算,通常购物卡1元的面值可以撬动1.2~1.3元的杠杆消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商家都将xx当成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

    xx监管难点多

    不过,购物卡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略,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据悉,国外的预付卡最初是因为小额支付的需求才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以员工福利和应社交需求销售的卡量已经占到预付卡市场的70%-80%。记者调查获悉,广州目前市面上的购物卡,最小面额为100元,{zd0}面额1万元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腐败和社会问题。

    此外,一些不具备实力的中小企业的预付卡使不少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2年之内,我换了三家美容院了,包括一些大的连锁品牌。这些店往往2~3个月没去,店铺不是搬家就是倒闭。在这方面,我至少损失了2000多元。还有健身卡,损失了有3000多元,它们有固定的时间,有些不能续期或者只允许续期一次。”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

    “相对而言,一些大的商家有实力、有品牌,而且购物卡消费在其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他们在xx和售后方面相当谨慎和重视。尤其是大的百货公司和知名超市,操作行为相当规范。”广东连锁经营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美容院、健身房、洗车行等行业90%以上是以预付模式运营,这些企业有些购物卡还是传统的纸质形式,而不是电子卡形式。因为缺乏实力,经常发生倒闭和纠纷事件,这些中小企业的购物卡应该受到更多的监管。

    据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的专业调研发现,中国的专业美容机构每年关门倒闭的有三分之一还多;同时,每年又有大量的新美容院注册开张。此外,广东餐饮业自去年开始,收入降幅{zg}达到了20%~30%,不少餐饮企业今年初纷纷倒闭。

    小算盘

    “预付卡”可保只赚不赔

    今年春节,广州地区七大百货———广百百货、广州友谊、天河城百货、新大新、摩登百货、新光百货和东山百货吸金近3.4亿元。据悉,市场上“预付卡”的收入在百货业中目前达到15%~40%;在超市业中占30%;在旅游企业所占比例最少;而美容院、健身等行业基本{bfb}采用预付卡方式。按照上述比例平均值计算,七大百货购物卡收入约在9350万元左右。以今年每月活期利息0.72%除利息税后计算,七家百货公司9350万元每月利息5万多元,消费返还后余下935万元现金流每月活期除税后利息为5000多元。

    业界观察

    名目繁多的“卡卡”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百货公司传统的购物卡外,现在超市、餐饮、旅行社、加油站、美容院、洗车行等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消费卡、储值卡、代币券、提货卡等。上述“卡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商家自己发行的消费、购物卡,如广百股份、广州友谊、天河城百货等百货类商家及部分旅行社发行的旅游卡。

    单个商户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发行的只能在指定商户中使用的消费购物卡。如与广州易联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的华润万家、百佳超市、家乐福、宏城超市、胜佳超市等超市购物卡。

    独立于商户和客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多个商家合作,推出的消费卡。如羊城通,既可以在地铁、公交车上刷卡,又可以在便利店消费等;还有与广州易联公司合作的正佳通卡、美食兵团卡,可购物、看电影、餐饮消费。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购物卡幕后演练“类金融”预付模式- Michael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